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0受体沉默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内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朱晓磊 雷秀文 +3 位作者 刘婷婷 朱自江 田拂晓 王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51-1261,共11页
目的探讨IL-10受体(IL-10R)沉默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内外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从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提取DC,使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DC细胞形态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DC细胞的表型。将TE11细胞分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IL-10受体(IL-10R)沉默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内外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从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提取DC,使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DC细胞形态进行鉴定,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DC细胞的表型。将TE1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C-CTL组、NC-shRNA-DC-CTL组和IL-10R-shRNA-DC-CTL组。制作负载热休克凋亡的TE11细胞抗原的DC,然后使用Lipofectamine 3000分别进行IL-10R-shRNA慢病毒和NC-shRNA慢病毒转染,最后通过不同处理的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通过MTT法检测DC对TE11细胞的杀伤率,采用ELISA法检测TE1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干扰素(IFN)-γ含量。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转染的DC组(DC组)、NC-shRNA-DC组和IL-10R-shRNA-DC组,每组6只。将DC悬液或生理盐水注射至小鼠淋巴结,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每隔7 d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TUNEL阳性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L-12和IFN-γ水平,采用RT-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IL-10 mRNA和IL-10R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IL-10、IL-10R、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p-STAT3、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证实分离的细胞符合DC形态学,DC的特异性标志物CD11c、MHC-Ⅱ、HLA-DR和CD83的阳性率分别为91.43%,89.53%,88.62%和90.7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C-CTL组、NC-shRNA-DC-CTL组和IL-10R-shRNA-DC-CTL组TE11细胞杀伤率升高(P<0.05),TE1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FN-γ的水平升高(P<0.05);与DC-CTL组和NC-shRNA-DC-CTL组相比,IL-10R-shRNA-DC-CTL组TE11细胞杀伤率升高(P<0.05),TE1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FN-γ的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C组、NC-shRNA-DC组和IL-10R-shRNA-DC组大鼠肿瘤体积和Ki67阳性率降低(P<0.05),TUNEL阳性率升高(P<0.05),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比例及肿瘤组织中IL-12和IFN-γ的水平升高(P<0.05),肿瘤组织中IL-10和IL-10R mRNA和蛋白水平、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PD-1和PD-L1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DC组和NC-shRNA-DC组相比,IL-10R-shRNA-DC组肿瘤体积和Ki67阳性率降低(P<0.05),TUNEL阳性率升高(P<0.05),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比例及肿瘤组织中IL-12和IFN-γ的水平升高(P<0.05),肿瘤组织中IL-10和IL-10R mRNA和蛋白水平、STAT3磷酸化水平以及PD-1和PD-L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IL-10R沉默的DC瘤苗具有体内外抗食管鳞癌活性,可有效增强CD8^(+)T细胞免疫活性,抑制STAT3激活以及PD-1/PD-L1免疫检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树突状细胞瘤苗 白细胞介素-10受体 免疫 抗原呈递能力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拂晓 王晶 +3 位作者 张小岑 张云 闫鹏 武小琴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第20期125-128,共4页
为探究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本文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的胃癌患者82例,依据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为探究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本文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的胃癌患者82例,依据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费用。结果表明:术后第1天两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8天两组上述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多(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少,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相比于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谷氨酰胺肠内营养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胃癌 肠内营养治疗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拂晓 王晶 +3 位作者 张小岑 张云 闫鹏 武小琴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第21期125-128,共4页
为分析含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的作用。本文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ICU科室收治的SC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EN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干预,... 为分析含益生菌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的作用。本文选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ICU科室收治的SCC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EEN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干预,持续干预14 d,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水平、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感染发生情况、抗生素应用种类、ICU住院时间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GCS评分及Lym水平较干预前升高,D-LA、DAO、ET、WBC、TNF-α、IL-6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肺部感染、肠道感染发生率低,ICU住院时间短(P<0.05),而抗生素应用种类和胃肠道不良反应与之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相比于常规EEN干预,SCCI患者应用含益生菌的EEN干预可更有效地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GCS评分,以及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肠内营养 炎症反应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雷秀文 梁潇楠 +1 位作者 王玉婷 田拂晓 《内科》 2019年第4期503-505,51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营养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ALB、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模式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