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反射区按摩保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惠林 赵斌 孙佐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7-519,共3页
目的:为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受试者进行1h的大强度运动,分别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足反射区按摩后即刻和自然恢复后即刻以及按摩和自然恢复后24h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为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受试者进行1h的大强度运动,分别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足反射区按摩后即刻和自然恢复后即刻以及按摩和自然恢复后24h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受试者运动后体内自由基的浓度大量增加,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有显著性增高。运动后及时进行足反射区按摩,可以降低自由基产生的速率,减少或防止由于脂质过氧化反应给机体造成的伤害,但对SOD活性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足反射区按摩对疲劳机体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反射区按摩 自由基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肌肉损伤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斌 刘玉倩 +1 位作者 王海涛 田惠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8-31,共4页
采用不完全锐性切割的方法对实验兔双后肢造成损伤模型 ,左腿为自然恢复组 ,右腿为小针刀治疗组 ,分别于损伤后 1 0天、2 0天、2 8天取材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指标测试 ,观察小针刀治疗后受损肌肉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 ,... 采用不完全锐性切割的方法对实验兔双后肢造成损伤模型 ,左腿为自然恢复组 ,右腿为小针刀治疗组 ,分别于损伤后 1 0天、2 0天、2 8天取材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指标测试 ,观察小针刀治疗后受损肌肉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 ,为小针刀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为瘢痕性软组织运动损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表明 :通过光镜观察发现 ,伤后 2 0天和 2 8天 ,小针刀治疗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 ,肌纤维面积都显著增加 ( P<0 .0 1 )。治疗组肌肉的强度极限和最大伸长量均高于自然恢复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 :小针刀疗法可以促进损伤部位的肉芽组织转化 ,松解损伤组织间的粘连 ,减轻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 ,促进受损肌肉的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肌纤维 组织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