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AHC-DMR滤波增强的信源数估计方法
1
作者 江惠堂 潘晴 田妮莉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1,共6页
针对复杂环境和小快拍数条件下大多数信源数估计方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主模抑制白化滤波器和凝聚式层次聚类的信源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一种增强协方差矩阵的处理方法,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组,并进一步提取信号信息... 针对复杂环境和小快拍数条件下大多数信源数估计方法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主模抑制白化滤波器和凝聚式层次聚类的信源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一种增强协方差矩阵的处理方法,对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重组,并进一步提取信号信息,把原本信号特征值进行替换处理。其次,利用一种局部密度的处理方法以及对特征值增强处理,将一维样本特征映射到二维平面,从而实现维度的增加。最后,聚焦噪声子空间的特征值的分布情况,利用重构后噪声特征值相较于重构前噪声特征值的分布程度更密集的特性,通过凝聚式层次聚类算法计算出每一个特征值的分类簇,以最小距离为簇间相似度的准则对信源数进行分类,得到改进后的信源数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白噪声环境下,估计性能更优,且对快拍数不敏感,同时在色噪声环境下也能较好地估计信源数。在快拍数实验中,所提方法估计性能更优,在小快拍数条件下,所提方法估计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且具备估计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数估计 白化滤波 凝聚式层次聚类 协方差矩阵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邻域收缩和结构滤波的加权PRNU模型
2
作者 罗芷茵 田妮莉 +1 位作者 潘晴 苏开清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84,共6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一种反映成像传感器缺陷的固有特征,可有效识别拍摄该数字视频的相机来源。针对网络压缩视频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ein’s无偏风险估计的多尺度邻域值收缩滤波和自适...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是一种反映成像传感器缺陷的固有特征,可有效识别拍摄该数字视频的相机来源。针对网络压缩视频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ein’s无偏风险估计的多尺度邻域值收缩滤波和自适应边缘结构保持的平滑滤波算法,并构建一个加权PRNU提取模型。该模型首先对跳过环路滤波的视频帧进行基于双树复小波的多尺度变换,使用基于Stein’s无偏风险估计的多尺度邻域值收缩滤波算法估计所有高频子带,得到噪声残差后,利用自适应边缘结构保持平滑滤波对复杂的噪声残差进行平滑处理,采用基于量化参数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聚合噪声残差得到PRNU的乘性因子,最后经过预处理得到PRNU。在Visio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型在视频时长为15 s时,移动和旋转参考指纹下的AUC值分别为0.9551和0.9549,Kappa系数分别为0.8403,0.8889和0.9132,均优于现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非均匀性 源相机识别 双树复小波 多尺度邻域收缩 边缘结构保持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
3
作者 李鸿光 田妮莉 潘晴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9,共7页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由于其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相机的指纹并可用于数字图像的源相机识别。为了提高源相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Uformer)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该... 光响应非均匀性(Photo-Response Non-Uniformity,PRNU)噪声由于其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相机的指纹并可用于数字图像的源相机识别。为了提高源相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U形Transformer深度网络(Uformer)的PRNU噪声提取算法。该网络使用了一种基于局部增强窗口(LeWin)的Transformer块,能够在较低计算复杂度下有效提取局部上下文信息。其次,该网络使用了一种多尺度空间偏差形式的多尺度恢复调制器,能够自适应调整Uformer解码器的多层特征,进而更好地提取图像中潜在的PRNU相机指纹。在Dresde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128×128像素,256×256像素和512×512像素的AUC值分别为0.8368,0.9250和0.9720,Kappa值分别为0.9005,0.7447和0.4737,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非均匀性 源相机识别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FIR神经网络的广域网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田妮莉 喻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99-2502,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FIR神经网络的广域网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小波分解把网络流量数据分解成小波系数和尺度系数,即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将这些不同频率成分的系数单支重构为高频流量分量和低频流量分量,利用FIR神经网络...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FIR神经网络的广域网网络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小波分解把网络流量数据分解成小波系数和尺度系数,即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将这些不同频率成分的系数单支重构为高频流量分量和低频流量分量,利用FIR神经网络对这些分量分别进行预测,将合成之后的结果作为原始网络流量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对实际的广域网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预测,不仅可以得到较快的收敛效果,而且预测性能比现有的小波神经网络和FIR神经网络要好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预测 小波变换 FIR神经网络(FIR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ST-DWT-ICSAPCNN的多模态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娜 潘晴 田妮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7-503,共7页
为了增加融合图像的信息量,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和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的互补优势,提出了改进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采用NSST对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 为了增加融合图像的信息量,结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和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的互补优势,提出了改进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采用NSST对两幅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分解,得到相应的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利用DWT将低频子带进一步分解为低频能量子带和低频细节子带,并利用最大值选择规则融合能量子带;采用改进连接强度的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Improved Connection Strength Adaptive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ICSAPCNN)分别融合细节子带和高频子带,并对能量子带和细节子带进行DWT逆变换,得到融合的低频子带;采用NSST逆变换重构出细节信息丰富的融合图像。实验证明,提出的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方面均优于其他几种算法,且能同时适用于红外与可见光源图像、医学源图像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图像 图像融合 离散小波变换 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FPF-ResNet的红外手掌图像关键点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小平 潘晴 田妮莉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1年第10期9-14,共6页
手诊作为一种能够推理人体器官健康状况的辅助诊断方法,在中医和智能中医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针对现有的红外图像关键点定位方法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空洞卷积特征金字塔融合的残差网络应用于红外手掌图像关键点... 手诊作为一种能够推理人体器官健康状况的辅助诊断方法,在中医和智能中医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针对现有的红外图像关键点定位方法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空洞卷积特征金字塔融合的残差网络应用于红外手掌图像关键点定位的方法.在每个特征金字塔融合模块中,采用了空洞卷积的金字塔层级与改进型Bottleneck模块的并联结构,在增大感受野的同时,提升了残差网络的泛化能力;并将多个多尺度空洞卷积特征金字塔融合模块级联以逐步获取高层语义特征,在输出端加入全连接层和Dropout层得到关键点定位坐标.通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红外手掌九宫格图像上具有更好的定位性能,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图像 残差网络 关键点定位 多尺度特征金字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F自相关相位矩阵的改进型信源个数估计算法
7
作者 葛生国 潘晴 +1 位作者 田妮莉 Everett X.Wang 《电视技术》 2019年第10期1-5,14,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自相关相位矩阵的改进型信源个数估计方法,分别对均匀圆阵(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接收的远场窄带信号的各IMF相关相位矩阵做特征分解获得特征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自相关相位矩阵的改进型信源个数估计方法,分别对均匀圆阵(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接收的远场窄带信号的各IMF相关相位矩阵做特征分解获得特征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特征提取,获得更高维的特征向量,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训练新的信源个数估计模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小快拍数下具有更优秀的信源个数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模态函数 均匀圆阵 信源数估计 BP神经网络 小快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点时空信息融合降维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博文 潘晴 +1 位作者 田妮莉 吴琼琼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都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关节点时空信息融合降维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Joint-trajectory).首先,采用高分辨率网络(HigherHRnet)提取视频每帧图像中人体各... 基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都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关节点时空信息融合降维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Joint-trajectory).首先,采用高分辨率网络(HigherHRnet)提取视频每帧图像中人体各个关节点的空间坐标信息,构建单帧图像中人体关节点空间信息行向量;其次,在时间维度上对整段视频的所有关节点空间信息行向量进行纵向拼接,获得该视频的关节点时空信息融合矩阵;最后,使用残差网络对关节点时空信息融合矩阵进行学习和分类.在KTH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的降低人体动作识别复杂度的同时,能够获得更高的识别率,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高分辨率网络 人体动作识别 KTH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