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相关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机制
1
作者 田奇玉 余建 黄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7-803,共7页
肝内胆管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类型,占总病例的10%~15%,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国家。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ICC的方式,然而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肝细胞癌差。因此,急需进一步研究ICC的... 肝内胆管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类型,占总病例的10%~15%,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国家。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ICC的方式,然而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肝细胞癌差。因此,急需进一步研究ICC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一些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慢性HBV感染是ICC发生的最主要易感因素之一,然而人们对相关致癌作用知之甚少。本综述总结了二者之间的流行病学证据,简要概述了HBV相关ICC发生发展的机制,以期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HBV在I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乙型肝炎病毒 致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