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静水法渠道测渗计算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田士豪
李林荣
方彦军
艾树衡
-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
出处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8期14-17,共4页
-
文摘
通过静水法测渗研究了渠道渗漏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渠道测渗计算方法。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此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消除测量误差以提高成果精度,能够计算任一运用水位下的渗漏强度,优于分段计算法。
-
关键词
渗漏
渠道
静水法
测验
-
Keywords
seepage canal still water method measurement
-
分类号
TV223.4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
-
题名渠道膜料防渗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田士豪
黄世柏
-
机构
武汉大学
汤池水电工程管理处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5,37,共2页
-
文摘
渠道膜料防渗是提高防渗效果 ,降低工程费用的有效防渗技术 ,该技术投资少 ,见效快 ,施工方便 ,适应面广 ,在降雨相对充沛 ,渠道输水灌溉为主的地区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渠道防渗
土工膜料
施工
防渗测试
节水灌溉
-
分类号
S275.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V44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
-
题名王甫洲泄水闸导堤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田士豪
翁建良
邓和云
-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
湖北省王甫洲水利水电总公司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4,共3页
-
文摘
王甫洲水利枢纽是汉江干流上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 ,泄水闸承担渲泄洪水、控制上游水位的任务 .泄水闸布置在主河道的左岸滩地上 ,最大下泄流量 2 0 80 0 m3/ s.其左右导堤是保证泄水闸安全运行的重要建筑物 ,特别是右导堤的作用更为显著 .试验研究比较了土堤方案和混凝土墙方案 .混凝土墙的水流条件好 ,投资省 ,施工期短 .
-
关键词
水利枢纽
水闸
导流堤
设计
试验
双抛物线体型
-
分类号
TV6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洞坪水电站水垫塘底板上动水压力特性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田士豪
-
机构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洞坪水电站挡水建筑物为拱坝,泄水建筑物为2个表孔和3个中孔,最大泄流量5 591 m3/s。坝后设置水垫塘消能工。水垫塘底板高程366.0 m,长180 m,二道坝高度13.0 m。下泄水舌跌落入水垫塘,在水垫塘底板产生动水压力。水垫塘底板的稳定关系到大坝的安全。模型试验研究了消力塘底板的脉动压力特性,以及泄水方式、泄流量、下游水深等因素对水垫塘底板动水压力的影响。
-
关键词
洞坪水电站
拱坝
水垫塘
动水压力
脉动压力
-
分类号
TV651.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王甫洲泄水闸和非常溢洪道的若干水力学研究
- 5
-
-
作者
田士豪
曹学德
谭界雄
-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力发电工程学院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枢纽处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2-14,共3页
-
文摘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王甫洲泄水闸左右导堤的体型、进闸水流的流态、闸门调度以及非常溢洪道的堰面体型、堰顶高程、堰面宽度和坝下冲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大部分为设计所采用,较好地满足了工程设计的需要。
-
关键词
泄水闸
溢洪道
水力学
王甫洲工程
水利枢纽工程
-
分类号
TV6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坡度较缓溢洪道上的消能方式研究
- 6
-
-
作者
田士豪
别大鹏
刘家明
崔金秀
石教豪
-
机构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勘测设计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70,共3页
-
文摘
白莲河水库第二溢洪道为二级消能 ,由泄槽和出水渠组成。第二级的出水渠为宽浅型渠道 ,底坡为 0 .0 8~0 .0 5 ,坡度较一般溢洪道缓 ,但落差较大。出泄槽水流挑流消能后在渠道内加速 ,使出渠流速仍然较高。如不加以衬砌则难免受到冲刷。试验探索采用消力墩加糙方案 ,有效地消刹渠内水流能量 ,降低渠内的流速 ,使渠道不需要衬砌。试验表明 ,在坡度较缓的溢洪道上适当布置消力墩 ,能够有效地达到消能减速的目的 。
-
关键词
水库
溢洪道
弯道冲击波
消力墩
渠底抬高法
-
Keywords
reservoir
spillway
bow wave at bend
baffle pier
canal bottom running up
-
分类号
TV651.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纳吉滩水电站消能方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田士豪
王森
-
机构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来凤纳吉滩水电公司
-
出处
《湖北水力发电》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
文摘
纳吉滩水利枢纽的泄水建筑物由 5个溢流表孔和 1个冲砂孔组成 ,最大泄流量为 92 3 0m3 /s ,底流消能。纳吉滩水电站底流消能的主要问题是小流量时消力池内水深不足 ,呈远驱水跃 ,消能效果极差。水工模型试验进行了多方案探索 ,从水工水力学的角度来看 ,二道坝方案为优。
-
关键词
纳吉滩水电站
底流消能
水工模型试验
-
Keywords
Nagitan hydropower st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by hydraulic jump, hydraulic model test
-
分类号
TV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贺龙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存在的问题
- 8
-
-
作者
田士豪
刘小平
-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湖南贺龙水电站
-
出处
《湖南水利水电》
2000年第6期3-5,共3页
-
文摘
贺龙水电站是一个中型水电站 ,由混凝土拱坝、右岸放空洞、左岸引水隧洞和地面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 2 88 0 0m ,装机容量 2 4MW。大坝泄洪方式为表孔溢流 ,最大泄流量 11718m3/s ,高低坎挑流消能。引水式地面厂房布置在狭谷出口下游左岸。试验分析了大坝泄洪时对厂房和右岸防洪堤存在不利影响 ,提出的导墙方案和运行方式能有效改善这些不利影响。工程经过洪水考验 ,原型观测与试验成果相一致。
-
关键词
贺龙水电站
拱坝
冲刷
原型观测
引水隧洞
-
分类号
TV63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小河水电站溢洪道体型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 9
-
-
作者
雷川华
田士豪
费文才
-
机构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139,142,共4页
-
文摘
小河水电站溢洪道试验泄流能力大于设计泄流能力,整体布置方案优化后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大大减小了工程量。针对溢流堰闸墩后产生的水冠以及出口消能段存在的问题,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体型优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①中墩由原来4.0 m改成3.0 m厚并在其后部以流线形尾墩相连接,基本消除了水冠,大大降低了冲击波高,泄槽水流稳定;②经过窄缝式挑坎和斜切挑坎试验方案比较,斜切坎能够很好地适应溢洪道轴线与下游河道流态衔接,同时达到了消能和改善下游河道流态的目的。
-
关键词
小河水电站
溢洪道体型优化
挑流消能
-
Keywords
Xiaohe Hydropower Station
spillway shape optimization
trajectory bucket energy dissipater
-
分类号
TV651.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峡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体型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雷川华
田士豪
费文才
-
机构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峡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体型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表孔采用窄缝型式效果欠佳,采取大差动高低坎型式,其下泄水流在空中充分碰撞,明显提高消能效果,大大减轻对下游河道的冲刷;降低中表孔挑坎高程,可增大水舌碰撞角度,提高空中消能率;中孔出口斜坡段坡度改为-5°后,可消除负压,更利于水舌扩散。
-
关键词
水工模型试验
体型优化
泄水建筑物
峡口水电站
-
Keywords
hydraulic model test
shape optimization
discharge structure
Xiakou Hydropower Plant
-
分类号
TV135.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冲击波机理在边墙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石教豪
孟仲华
田士豪
雷川华
-
机构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武汉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68,共5页
-
文摘
在水工建筑物设计中,建筑物两端需要专门的边墙结构,随着挡水坝高的不断增加,以前的水工建筑物教材给出的经验公式已不能满足高坝且高速水流的边墙设计。为此,从水流冲击波的生成机理出发,研究水流侧边流态,重点对水流负冲击波中的连续波和不连续波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不同边墙转角时的水力特性公式,进而得到更适合水流流态的边墙的形式。
-
关键词
水流冲击波
边墙
正波
负波
-
Keywords
rivers shock wave
sidewall
positive wave
negative wave
-
分类号
TV13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混凝土及膜料复合渠道防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 12
-
-
作者
艾树衡
陈清芬
余祥全
王宏高
杨玉珍
田士豪
-
机构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湖北省枝城市水利局
-
出处
《防渗技术》
1996年第3期9-12,共4页
-
文摘
本文简介了湖北省混凝土及膜料复合渠道防渗技术研究的试点工程——枝城市望城岗中干渠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防渗效果和经济效益等。
-
关键词
复合防渗技术
渠道
防渗
混凝土
土工膜
-
分类号
TV223.4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TV698.2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虹吸溢洪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黄智敏
朱红华
陆汉柱
陈卓英
田士豪
-
机构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出处
《湖北水力发电》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
文摘
虹吸溢洪道是一种增加溢洪道泄流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对陡槽溢洪道改建为虹吸溢洪道比较方案的试验研究,揭示了虹吸溢洪道的水力特性,并对虹吸溢洪道体型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
虹吸溢洪道
水力特性
体型设计
试验研究
-
Keywords
siphon spillway,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contour design, test and study
-
分类号
TV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杏林湾泄洪排涝隧洞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雷川华
叶三元
田士豪
-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
-
出处
《湖北水力发电》
2007年第5期13-15,32,共4页
-
文摘
杏林湾泄洪排涝隧洞上游连接水库,下游连接外海。试验以特征频率(P=0.02%)时的库水位为依据,研究不同潮水位与泄流量的关系、进出口流态、下游流速分布及消能防冲措施。根据试验成果,推荐用"混凝土+防淘墙+堆石"为消能防冲设施。
-
关键词
泄洪
排涝
隧洞
潮水位
防冲措施
-
Keywords
flood-releasing
watedog-draining
tunnel
tidal stage
anti-scour measures
-
分类号
TV131.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底栏栅有压取水水力计算
- 15
-
-
作者
田士豪
翁情达
-
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22-25,共4页
-
文摘
底栏栅式取水枢纽适用于山区性河流的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的取水渠首,以往均采用无压取水。采用枯水期无压、洪水期有压的取水方式,既可满足引水要求,又可减小廊道断面尺寸,改善运行条件。本文从动量方程出发,导出了底栏栅有压取水的基本方程;提出了用迭代法计算底栏栅有压取水和无压取水流量Q_1和廊道内压力线(或水面线)Z(x)的统一方法和步骤;给出了计算实例并和实验成果作了比较。
-
关键词
底栏栅
有压取水
水利枢纽
-
分类号
TV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罗坡坝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杨仕志
田士豪
-
机构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北水力发电》
2008年第4期19-22,共4页
-
文摘
罗坡坝水电站拱坝设置有三个溢流表孔,中间孔高程低于两侧的孔,三个泄水孔设有差动式挑坎。通过模型试验表明,不发生危及岸坡稳定的泄流雾化问题,此外,适当控制泄流水舌射程可以减少坝下冲坑深度,消能效果良好。
-
关键词
罗坡坝水电站
拱坝
泄水建筑物
消能
-
Keywords
Luopoba Hydropower Station
arch dam
water release structure
energy dissipation
-
分类号
TV6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洞坪水电站泄水拱坝水垫塘底板冲击压力研究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龚明鹏
田士豪
-
机构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出处
《湖北水力发电》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
文摘
洞坪水电站泄水方式为拱坝坝身泄水,坝身设2个表孔和3个中孔,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小流量泄水时,双表孔泄流的消能效果较好,但作用在底板上的脉动压力偏大,不利于底板的安全运行。试验探索了泄水方式、流量变化。
-
关键词
洞坪水电站
模型试验
水垫塘底板
脉动压力
-
Keywords
Dongping hydropower station, model test, bed-plate of stilling pond, fluctuating pressure
-
分类号
TV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高低挑坎竖向差动消能水力过渡过程初探
- 18
-
-
作者
刘玲玲
田士豪
段亚辉
-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北水力发电》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
文摘
针对高低挑坎对冲消能工上下水舌正碰后合股水流平抛的水力过渡过程,推导出该过程发生的控制方程组。上下水舌正碰可以达到最佳的消能效果,合股水流平抛加大挑距,减小水流在下游的入射角进而减轻对河床的冲刷。
-
关键词
高低挑坎
消能工
水力过渡过程
控制方程
-
Keywords
upper and lower flip bucket, energy dissipation works, hydraulic transient course, control equations
-
分类号
TV73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65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