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膜系理论的疾病治疗原则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雪颜 田园硕 +3 位作者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83-1987,共5页
膜系是全身膜状结构及其附属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外通性膜系与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具有屏障保护功能,是与外界环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内通性膜系具有联络协调的功能,是机体各脏... 膜系是全身膜状结构及其附属组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根据其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外通性膜系与内通性膜系。外通性膜系具有屏障保护功能,是与外界环境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内通性膜系具有联络协调的功能,是机体各脏腑器官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结构。基于膜系理论,可指导临床膜系疾病的治疗。外通性膜系是重要的祛邪途径,临床可采用汗、吐、下等方法,通过调畅外通性膜系的气津输布,以祛邪而出。内通性膜系是疾病传变的重要途径,其常见病理为气机郁滞、水液代谢异常等,可通过调理膜系气津输布治疗疾病。调畅膜系气津输布时,应重点关注少阳与中焦气机,以恢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全身膜系起源于肾,在膜系疾病早期注重顾护肾膜,可先安未受邪之地;在疾病中晚期调补肾阴肾阳,可治疾病之本,顾护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系理论 治疗原则 祛邪 调畅气机 调畅津液输布 顾护肾膜 分消走泄 和解少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系理论的六维辨证思路 被引量:5
2
作者 马雪颜 田园硕 +3 位作者 王洋 秦雪颖 刘铁钢 谷晓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1-706,共6页
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六个方面,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强调辨病因时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与膜系内证态,关注病因的动态性;辨病性时应关注寒热属性,尤其是膜系阻滞所致的寒热夹杂;辨病位时判断是否存在多系统膜... 从辨病因、病性、病位、病期、病势、病理六个方面,探讨基于膜系理论的辨证思路。强调辨病因时应综合考虑致病因素与膜系内证态,关注病因的动态性;辨病性时应关注寒热属性,尤其是膜系阻滞所致的寒热夹杂;辨病位时判断是否存在多系统膜系的损伤;辨病期时要辨析疾病所处的卫气营血阶段;辨病势时对比分析正邪力量变化;辨病理时应判断是否存在膜系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矛盾性质的病理状态共存等变化。强调从整体观、系统论的角度认识全身膜系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多系统病证、反复发作性病证、病因不明的疑难性病证等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系理论 六维辨证 整体观 系统论 辨证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成药治疗不同证型慢性肝炎的组方规律研究
3
作者 秦雪颖 严海艺 +2 位作者 田园硕 杨小纤 郭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复方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构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成药处方的规范化数据库,利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主要的证型、中药加以分析。结果构建了含169个中成药处方的规范化数据...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复方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构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中成药处方的规范化数据库,利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主要的证型、中药加以分析。结果构建了含169个中成药处方的规范化数据库,涉及中医证候33类、中药362种。频次分析发现中成药治疗慢性肝炎以肝胆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为主要证型,中药性味以苦、寒、甘、温为主,主要归肝、脾经,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茵陈、黄芪、丹参等,关联规则总结出主要药对13对,利用复杂网络筛选出了3个主要证型的核心处方,并将不同证型的核心处方加以比较,绘制了韦恩图。结论中成药治疗慢性肝炎的基本治法包括清热利湿、益气养血、理气活血等方面,其中核心治法为扶正祛瘀,还应重视清热利湿药物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依据证型病机特点选择相应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成药 中成药 慢性肝炎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