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孟河医派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传玺 谢鹏飞 +7 位作者 黄慧丽 关惠芳 胡月 李青伟 杨映映 李修洋 胡诗宛 仝小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4-1029,共6页
孟河医派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其学术特色主要为博采众长,开放包容;醇正为本,汇通为长;调和为道,轻灵为技。孟河医派发端于孟河,发展于上海,开枝于全国,散叶于世界。对孟河医派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中御医受赏,加... 孟河医派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其学术特色主要为博采众长,开放包容;醇正为本,汇通为长;调和为道,轻灵为技。孟河医派发端于孟河,发展于上海,开枝于全国,散叶于世界。对孟河医派得以繁荣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其中御医受赏,加持孟河;海派群星,根基孟河;血缘师承,姻亲相助;开办教育,引领发展等是主要因素。仝小林教授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象思维的培养路径、态靶辨治、方药量效等学术思想,根据孟河医派磅礴发展的路径,分析了其对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中医药 传承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靶辨治理论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敏 朱蔚 +3 位作者 王文洁 林轶群 田传玺 王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气道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存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检查化验指标改善欠佳的问题。仝小林院士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态靶辨治”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气道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存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对检查化验指标改善欠佳的问题。仝小林院士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态靶辨治”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并将其用于慢性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基于此,以“态靶辨治”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经验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过程分为“痰、阻、瘀、衰”四态(四期),每态下进行分证,并结合治疗靶点,确定各阶段相应的靶方靶药,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态靶辨治体系,为提高该病的中医治疗效果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态靶辨治 分期识态 靶方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思维视角下仝小林“糖络病”核心防治策略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昭博 李家伦 +7 位作者 王佳 王涵 田传玺 乔丽萍 耿雯雯 李梦甜 赵若曦 谭雅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070-1074,共5页
象思维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善用象思维是中医药自我创新的关键。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过程中,仝小林教授着眼于糖尿病“高血糖”的特征和“络脉损伤”的结局,提出将“糖络病”作为现代糖尿病概念名词,认为防治因络脉损伤引起... 象思维是中医药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善用象思维是中医药自我创新的关键。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过程中,仝小林教授着眼于糖尿病“高血糖”的特征和“络脉损伤”的结局,提出将“糖络病”作为现代糖尿病概念名词,认为防治因络脉损伤引起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现代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所在。基于象思维与中医三个不同维度的联系,分析仝小林教授所提出构建的以“早期治络、全程通络”为核心防治策略的“糖络病”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为临床运用象思维工具探究中医药治疗现代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络病 象思维 糖尿病并发症 仝小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肉苁蓉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凯乐 赵旌屹 +3 位作者 张艳娇 田传玺 张伟 李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1-373,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肉苁蓉:主要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症靶为便秘、阳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肠道菌群...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肉苁蓉:主要功效为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症靶为便秘、阳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苁蓉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排便、改善生殖功能、促进雄激素分泌、抗氧化、抗衰老、抗骨质疏松、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现有实验数据显示,肉苁蓉是无毒或低毒性物质,阴虚火旺及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肠胃实热、热结便秘者忌用。临床使用剂量为6~6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肉苁蓉用量与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伏邪致病的因机证治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映映 田传玺 赵林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189-1191,共3页
伏邪在外感病和内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归纳分析文献,对伏邪的因、机、证、治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外邪入侵和内邪流溢是伏邪的主要来源;“虚-伏-盛-复”是伏邪致病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整体病机演变规律;脏腑风湿、... 伏邪在外感病和内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归纳分析文献,对伏邪的因、机、证、治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外邪入侵和内邪流溢是伏邪的主要来源;“虚-伏-盛-复”是伏邪致病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整体病机演变规律;脏腑风湿、伏气温病、伏邪燥病是伏邪致病的三种主要呈现方式和证候特征;在“虚”阶段可通过补虚扶正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在“伏”阶段可通过扶正祛邪而截断疾病的进展,在“盛”阶段顺势透邪是治愈疾病的佳机,在“复”阶段则需除邪务尽,以防邪气再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病机 脏腑风湿 伏气温病 伏邪燥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象思维视角谈淫羊藿与附子的药性异同
6
作者 杨映映 田传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31-833,共3页
象思维是中医认识药物、认识疾病、分析病机、遣方用药等过程中的特征性思维方式,淫羊藿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温阳药物。运用中药象思维,从淫羊藿和附子的生长环境、药用部位、药物形态等角度,对生炙淫羊藿和附子的药性和功效进行比... 象思维是中医认识药物、认识疾病、分析病机、遣方用药等过程中的特征性思维方式,淫羊藿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温阳药物。运用中药象思维,从淫羊藿和附子的生长环境、药用部位、药物形态等角度,对生炙淫羊藿和附子的药性和功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生品淫羊藿为辛寒之品,炙品淫羊藿为辛甘温热之品,他们可以通过宣肺而打通金水相生之路,进而补肾壮精。另外,在“少火生气”方面,炙淫羊藿具有代替附子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附子 象思维 药性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象思维理念探析中医望诊
7
作者 董立硕 高佳琪 +4 位作者 胡月 亢泽峥 孙阿茹 田传玺 李修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55-958,共4页
基于传统象思维理论,提出“观象、比象、意象、抽象”的象思维模式。依托现代医学对疾病微观全过程的认识,提出态靶辨治理论和络病理论规律的抽提,遵循了象思维从形而下的发现到形而上的抽提,依据态靶辨治理论和络病理论指导临床可以精... 基于传统象思维理论,提出“观象、比象、意象、抽象”的象思维模式。依托现代医学对疾病微观全过程的认识,提出态靶辨治理论和络病理论规律的抽提,遵循了象思维从形而下的发现到形而上的抽提,依据态靶辨治理论和络病理论指导临床可以精准靶向用药。在中医望诊时,以生物全息论为依据,通过望面部色泽及位置分布、望目和舌的神、色、形态及相应络脉位置分布的可视化分析,有利于提高中医望诊的客观化和精准化,对于指导疾病诊断和处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望诊 态靶辨治 生物全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紫苏子 被引量:9
8
作者 田传玺 张伟 +2 位作者 张宇昕 马凯乐 李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91-593,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紫苏子功效主要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症靶为痰浊咳喘,肺气不降便秘。标靶为高血脂。现代药理...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紫苏子功效主要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症靶为痰浊咳喘,肺气不降便秘。标靶为高血脂。现代药理发现,紫苏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脂、止咳平喘、增强记忆力、降糖、保肝、抗菌、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本品无毒,阴虚喘咳及脾虚便溏者慎用。临床使用剂量为1~20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紫苏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症靶 标靶 痰浊咳喘 肺气不降便秘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本草——黄柏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传玺 张伟 +1 位作者 马凯乐 赵林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59-361,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黄柏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症靶为足趾肿痛、湿热瘙痒、黄带、阴虚发热。标靶待进...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黄柏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症靶为足趾肿痛、湿热瘙痒、黄带、阴虚发热。标靶待进一步研究。现代药理发现,黄柏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降糖、抗痛风、降低血压、抗肿瘤、增强免疫、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等作用。本品无毒,凡脾胃虚寒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3~4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黄柏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外用剂量为9~3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症靶 标靶 足趾肿胀和疼痛 湿热瘙痒 黄带 阴虚发热 临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