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门静脉血栓的列线图模型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田仁海 王远珍 +3 位作者 魏红艳 常丽仙 刘春云 刘立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9-1588,共10页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首次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116例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首次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116例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是否合并PVT分为PVT组和对照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变量,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可视化模型;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检验、Bootstrap法自抽样1000次、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验证模型。结果PVT组178例,对照组938例,合并PVT患病率15.9%(178/1116)。男性占68.5%(764/1116)、饮酒者占51.0%(569/1116)、ChildPugh B级者78.8%(879/1116)、有腹水者67.1%(749/1116)。PVT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Z=-2.362)、凝血酶原时间(Z=-2.403)、国际标准化比值(Z=-2.470)、游离甲状腺素(Z=-5.910)、D-二聚体(Z=-5.764)、IL-6(Z=-6.581)、IL-10(Z=-3.915)、IL-8(Z=-3.705)、门静脉内径(Z=-9.690)、脾厚径(Z=-7.183)升高,而白细胞(Z=-2.115)、血小板(Z=-3.026)、纤维蛋白原(Z=-2.169)、谷氨酸氨基转移酶(Z=-3.151)、前白蛋白(Z=-3.509)、胆碱酯酶(Z=-3.415)、甲胎蛋白(Z=-3.513)、甘油三酯(Z=-2.679)、CD3+(Z=-6.059)、CD4^(+)(Z=-7.257)、CD8^(+)(Z=-2.340)、CD4^(+)/CD8^(+)(Z=-4.479)、三碘甲状腺原氨酸(Z=-3.338)、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Z=-9.560)、门静脉血液流速(Z=-4.56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Lasso回归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6,95%CI:1.026~1.066)、CD4^(+)/CD8^(+)(OR=0.568,95%CI:0.410~0.787)、FT3(OR=0.956,95%CI:0.944~0.968)、IL-10(OR=1.021,95%CI:1.001~1.042)、门静脉内径(OR=1.446,95%CI:1.329~1.574)、脾厚径(OR=1.035,95%CI:1.014~1.055)为合并PVT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模型Logit(P)=-8.784^(+)0.045×年龄-0.566×CD4^(+)/CD8^(+)-0.046×FT3+0.021×IL-10+0.369×门静脉内径+0.034×脾厚径,建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AUC=0.859(95%CI:0.833~0.887)。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较好(χ^(2)=11.349,P=0.183)。Bootstrap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0.006,C指数=0.855。决策曲线显示,在较宽范围内,临床净获益高。结论年龄,CD4^(+)/CD8^(+)、FT3、IL-10、门静脉内径、脾厚径可能是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PVT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6个变量建立并验证的预测模型,可能有助于临床上早期预测失代偿期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P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栓形成 列线图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远珍 田仁海 +4 位作者 张映媛 许丹青 常丽仙 刘春云 刘立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H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并诊断为PHC的3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H分为胸...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干预前并发肝性胸腔积液(HH)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0月—2021年10月首次就诊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并诊断为PHC的3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HH分为胸腔积液组(n=153)和非胸腔积液组(n=200)。收集PH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入院首次临床检测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经多重共线性检验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使用“Calibration Curves”程序包绘制校准曲线,使用“rmda”程序包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353例PHC患者中存在胸腔积液有153例,患病率为43.34%。Child-Pugh分级B级(OR=2.652,95%CI:1.050~6.698,P=0.039)、Child-Pugh分级C级(OR=7.963,95%CI:1.046~60.632,P=0.045)、总蛋白(OR=0.947,95%CI:0.914~0.981,P=0.003)、超敏C反应蛋白(OR=1.007,95%CI:1.001~1.014,P=0.025)、白细胞介素2(OR=0.801,95%CI:0.653~0.981,P=0.032)是PHC干预前并发HH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χ2=5.006,P=0.757),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701~0.803),灵敏度为78.40%,特异度为63.50%。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PHC干预前并发HH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在一定阈值范围内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Child-Pugh分级、总蛋白、白细胞介素2、超敏C反应蛋白是PHC干预前发生HH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发生H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胸腔积液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腹膜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
作者 魏红艳 陈永臻 +5 位作者 田仁海 常丽仙 张映媛 许丹青 刘春云 刘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9-957,共9页
目的建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98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按照是否合并... 目的建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98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指标,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分为感染组(n=262)与对照组(n=1036)。采用单因素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最后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临床影响曲线(CIC)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度、准确性、校准性、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是否有门静脉癌栓(PVTT)、Child-Pugh分级、中国肝癌分期方案(CNLC)分期、饮酒史、吸烟史、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HBV DNA、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胎蛋白(AFP)、IL-4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Child-Pugh分级、PVTT、WBC、CHE、hs-CRP 5个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级:OR=5.780,95%CI 3.271~10.213,P<0.001;C级:OR=14.818,95%CI 7.697~28.526,P<0.001)、PVTT(OR=2.893,95%CI 2.037~4.108,P<0.001)、WBC(OR=1.088,95%CI1.031~1.148,P=0.002)、hs-CRP(OR=1.005,95%CI 1.001~1.010,P=0.026)为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这4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H-L拟合优度检验的P值为0.760,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敏感度为0.870、特异度为0.716,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2,DCA和CIC分析显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效用。结论利用Child-Pugh分级、PVTT、WBC、hs-CRP共4个变量构建的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准确度,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一致性较高,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 自发性腹膜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试管培养基的更换复壮
4
作者 田仁海 《中国农村科技》 1994年第2期37-37,共1页
在制平菇试管种时,往往因连续使用同一种配方的培养基,使优良菌株过早衰退。为此,我们探索了多次更换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制试管种,收到了较好效果。更换的配方为:
关键词 优良菌株 二氢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