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颗粒在侧流免疫层析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田亚晨 王淑娟 +10 位作者 马兰 谢曼曼 许东坡 刘程 丁承超 郭亮 方水琴 王翔 邱景璇 董庆利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48-356,共9页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lateral flow immunoassay,LFIA)有效地结合了色谱分析卓越的分离能力和免疫分析的高度特异性,加之其便携性,使其为需要灵敏、定量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LFIA中,标记物是影响其灵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lateral flow immunoassay,LFIA)有效地结合了色谱分析卓越的分离能力和免疫分析的高度特异性,加之其便携性,使其为需要灵敏、定量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LFIA中,标记物是影响其灵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LFIA的检测性能主要通过使用纳米颗粒标记物来改善。纳米颗粒标记物按材料可分为有色纳米颗粒、发光纳米颗粒以及磁性纳米颗粒等。本文旨在归纳总结纳米颗粒作为标记物在LFIA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详尽解析了各类纳米颗粒对试纸条分析性能的改善情况,以期为研究者在设计试纸条时对适宜纳米颗粒的选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标记物 侧流免疫层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催化性能的牛奶中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定量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淑娟 刘程 +5 位作者 方水琴 田亚晨 董庆利 王翔 许东坡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23-328,共6页
建立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催化性能的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以2-甲基咪唑和CoCl2 6H2O为原料,Bola型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为溶剂合成一种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对ZIF-67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发现ZIF-67具有和辣... 建立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催化性能的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以2-甲基咪唑和CoCl2 6H2O为原料,Bola型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为溶剂合成一种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IF-67)。对ZIF-67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发现ZIF-67具有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类似的催化活性,并能在无过氧化氢存在的情况下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基于此建立一种通过磁性微球进行特异性富集,通过检测与靶标结合的ZIF-67的量间接检测牛奶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17~1.7×108 CFU/mL,检测限为17 CFU/mL,检测过程在1 h以内。该方法能快速、简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定量地检测出牛奶中的大肠杆菌O157:H7,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金属有机骨架(ZIF-67)材料 过氧化物酶样活性 显色反应 双抗体夹心法 大肠杆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地区引起甜樱桃采后腐烂霉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田亚晨 贡汉生 +3 位作者 赵珊 刘文丽 南树港 杨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8-33,共6页
为明确引起烟台地区甜樱桃采后腐烂的主要霉菌,对烟台采后腐烂甜樱桃中的霉菌进行分离,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方法和形态学观察将分离的霉菌进行鉴定。选出代表性霉菌菌株回接樱桃,进行致腐性检测。结果表明:从烟台不同区县收集的... 为明确引起烟台地区甜樱桃采后腐烂的主要霉菌,对烟台采后腐烂甜樱桃中的霉菌进行分离,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方法和形态学观察将分离的霉菌进行鉴定。选出代表性霉菌菌株回接樱桃,进行致腐性检测。结果表明:从烟台不同区县收集的腐烂樱桃中分离出的60株霉菌分属于6个种:燕麦赤霉菌(Gibberella avenacea)、总状毛霉菌(Mucor racemosus)、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互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奥桑青霉菌(Penicillium polonicum)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其中互生链格孢菌和总状毛霉数量较多,分别为14株和15株。将这些霉菌中的代表菌株重新接回到甜樱桃,均能引起甜樱桃的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霉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检测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有雪 吴美娇 +5 位作者 田亚晨 王政 郭亮 刘程 方水琴 刘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传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包括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免疫分析法、核酸分析法等,其可靠性高,但检测限低、繁琐且费时。传感器是整合生物学、化学、光学等技术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本文对...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传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包括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免疫分析法、核酸分析法等,其可靠性高,但检测限低、繁琐且费时。传感器是整合生物学、化学、光学等技术的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本文对比了沙门氏菌的传统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近几年来基于纳米材料、适配体的光学或电化学沙门氏菌生物传感器检测的新方法,并对沙门氏菌检测生物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生物传感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学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病原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斌 刘程 +5 位作者 田亚晨 刘箐 李代禧 黄笑天 刘涛 杨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6-323,共8页
食品安全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病原微生物的早期快速检测能够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基于免疫学的微流控检测芯片是一种灵敏的、简便的、易于使用的检测平台,已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与传统免疫学检测技术相比,... 食品安全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病原微生物的早期快速检测能够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基于免疫学的微流控检测芯片是一种灵敏的、简便的、易于使用的检测平台,已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与传统免疫学检测技术相比,免疫微流控检测芯片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样本及试剂消耗少、高通量、功能集成化和自动化分析等特点。该文分别介绍了硅基、聚合物和纸基等免疫微流控检测芯片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上研究进展,着重从检测性能及加工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各芯片的优缺点。同时,讨论了免疫学微流控检测芯片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微流控芯片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乳酸-海藻酸钠涂膜保鲜剂的制备及其在甜樱桃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赵珊 贡汉生 +3 位作者 田亚晨 孔艳辉 刘延照 王亚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226,共6页
利用苯乳酸的抑菌能力和海藻酸钠的成膜性制备苯乳酸-海藻酸钠涂膜保鲜剂,并应用该保鲜剂对甜樱桃进行涂膜保鲜。通过测试保鲜剂成膜的性能,确定保鲜剂中海藻酸钠的适宜添加量;通过测定甜樱桃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保鲜剂对甜... 利用苯乳酸的抑菌能力和海藻酸钠的成膜性制备苯乳酸-海藻酸钠涂膜保鲜剂,并应用该保鲜剂对甜樱桃进行涂膜保鲜。通过测试保鲜剂成膜的性能,确定保鲜剂中海藻酸钠的适宜添加量;通过测定甜樱桃生理指标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保鲜剂对甜樱桃的冷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6 g/L苯乳酸、5 g/L甘油、5 g/L黄原胶存在的情况下,海藻酸钠添加量为12 g/L时制备的保鲜剂有较好的成膜性能。应用该保鲜剂保鲜甜樱桃,能较好地抑制甜樱桃的腐烂,减少水分散失,降低呼吸强度,保持贮藏甜樱桃的色泽和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从而有利于降低甜樱桃代谢强度,保持果实品质,延长甜樱桃的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乳酸 海藻酸钠 涂膜 甜樱桃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