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毅 杨旋 +2 位作者 郝增恒 梁乃兴 田于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088-23099,共12页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前瞻性、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医学等领域。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方...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前瞻性、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医学等领域。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方法具有检测频率高、费用低、操作便捷、客观性强、实时连续等特点,一直备受广大工程研究者和建设者的关注。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评价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时,数字图像处理和均匀性算法是决定评价结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重点围绕图像去噪技术、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均匀性评价方法等方面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分析了图像采集的影响因素、图像增强方法适应性、粘连颗粒分割原理和集料识别特征参数,利用二维图像技术或CT扫描三维图像技术分析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布,建立均匀性算法、评价指标及标准,定量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但是,目前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摊铺均匀性和压实均匀性快速、实时、连续的数字图像评价技术报道较少。因此,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评价技术在图像采集、数字图像处理、均匀性算法、实时预警反馈、程序开发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针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探讨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首先概括了国内外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然后综述了沥青混合料摊铺表面和压实沥青混合料表面集料二维均匀性及结构集料三维均匀性评价方法,最后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数字图像检测评价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均匀性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度改性沥青(HVMA)热老化机理及微观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毅 田于锋 +2 位作者 黄东 田昌 郑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3,627,共8页
以SBS改性沥青为原材料,通过高速剪切法制备了高粘改性剂掺量分别为0%、10%、14%的高粘度改性沥青(HVMA)。采用基本性能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凝胶渗透色谱(GPC)试验及荧光显微镜(FM)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HVMA老化前后基本性... 以SBS改性沥青为原材料,通过高速剪切法制备了高粘改性剂掺量分别为0%、10%、14%的高粘度改性沥青(HVMA)。采用基本性能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凝胶渗透色谱(GPC)试验及荧光显微镜(FM)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HVMA老化前后基本性能、化学组分和微观相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掺入高粘改性剂可以增强沥青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变形能力以及抗老化能力。综合分析残余针入度(RP)、软化点增量(SPI)及残余延度(RD)得出HVMA-14抗老化性能最好;老化导致高粘度改性沥青羰基指数(CI)指数升高,聚合物指数(PI)指数降低,聚合物分子量减小,沥青质分子量增大;随着高粘改性剂掺量的增加,聚合物相由分散的点状结构逐渐变为连续的“空间网络”结构。老化后聚合物相结构遭到破坏,颜色变浅,轮廓变模糊,且连续相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度改性沥青 老化 微观特性 红外光谱 凝胶渗透色谱 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