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兰提取物对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丽新 史彬林 +4 位作者 李倜宇 付晓政 张鹏飞 张静 李俊良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33-35,5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丝兰提取物(YE)对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18头胎次相同、体质量、泌乳阶段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牛。3组日粮分别是在基... 试验旨在研究丝兰提取物(YE)对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18头胎次相同、体质量、泌乳阶段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牛。3组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日粮)、100(低YE处理组)和200 mg/kg(高YE处理组)的YE配制而成,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YE处理组血清中IgG、IgM、IgA和s CD4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YE处理组血清IgG和Ig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YE处理组血清Ig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E处理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CA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E处理组丙二醛(MDA)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YE能够改善奶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兰提取物 奶牛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粪便中氨气产生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晓政 史彬林 +4 位作者 李倜宇 田丽新 赵启龙 张鹏飞 岳远西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粪便中氨气产生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胎次、体重、泌乳阶段及产奶量相近的澳洲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益生菌组和高剂量益生菌组。对照组不饲喂益生菌,2...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粪便中氨气产生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胎次、体重、泌乳阶段及产奶量相近的澳洲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益生菌组和高剂量益生菌组。对照组不饲喂益生菌,2个益生菌处理组分别饲喂50和100mL/d的益生菌液。试验期为60d,分为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各30d。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益生菌处理组显著降低了牛粪中氨气产量(P<0.05)。此外,30d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乳酸菌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0d时,低剂量组乳酸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饲喂复合益生菌能调节奶牛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牛粪中氨气的产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微生物 牛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制剂对牛粪中氨气释放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付晓政 史彬林 +4 位作者 李倜宇 田丽新 赵启龙 张鹏飞 张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3,共3页
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EM对牛粪中氨气释放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0(对照组)、0.5%、1%和2%四个EM添加水平,将200g牛粪与不同比例EM制剂混匀后置于盖有胶塞的三角瓶中恒温培养5d,测定培养过程牛粪中氨气产生量及培养结束后培养体... 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EM对牛粪中氨气释放及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设0(对照组)、0.5%、1%和2%四个EM添加水平,将200g牛粪与不同比例EM制剂混匀后置于盖有胶塞的三角瓶中恒温培养5d,测定培养过程牛粪中氨气产生量及培养结束后培养体系中氨氮、全氮和常见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未检测到氨气的产生;EM处理组氨氮含量明显降低,且全氮含量明显升高,其中2%EM处理组与对照组及0.5%EM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2%EM处理组大肠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EM处理组(P<0.05)。试验显示,EM制剂能降低牛粪中氨氮浓度及氮损失,调节微生态环境,从而减少氨的释放,改善畜舍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微生物 牛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晓政 史彬林 +5 位作者 李倜宇 田丽新 岳远西 赵启龙 张鹏飞 张静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43-4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8头泌乳中期澳洲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体质量、泌乳阶段及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采用配对分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天每头牛分别饲喂0、50和100 m L的复合益生菌制...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8头泌乳中期澳洲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体质量、泌乳阶段及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采用配对分组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天每头牛分别饲喂0、50和100 m L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各组基础饲粮一致,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头牛。试验期60 d,分为试验前期和后期,各30 d。结果表明:不论试验前期或后期,各组牛的产奶量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试验30 d时,2个益生菌饲喂组乳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乳中体细胞(SCC)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4),而其他指标未显示出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60 d时,2个益生菌饲喂组乳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高剂量益生菌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总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益生菌组粗蛋白(CP)(P=0.089)和粗脂肪(EE)(P=0.072)消化率均有增多的趋势。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乳成分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奶牛 产奶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于萍 赵育国 +5 位作者 史彬林 闫素梅 红雷 徐元庆 郭祎玮 田丽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4-4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chitosan,CHI)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月龄接近,健康无病的24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组8头牛,饲养试验分前、中、后三期,每期28 d,共84 d。三组日粮分别是在基... 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chitosan,CHI)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月龄接近,健康无病的24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组8头牛,饲养试验分前、中、后三期,每期28 d,共84 d。三组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0和1 000 mg/kg的壳聚糖配制而成。结果表明:试验全期500 mg/kg壳聚糖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日采食量(ADFI)最高、料肉比(F/G)最低;日粮添加500 mg/kg壳聚糖可提高肉牛干物质、蛋白质、能量和钙表观消化率。说明日粮中添加500 mg/kg壳聚糖可提高肉牛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进而促进肉牛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肉牛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付晓政 史彬林 +4 位作者 田丽新 李倜宇 岳远西 苏俊玲 李俊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1,73,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E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试验采用瓶口盖有橡胶塞的100mL玻璃瓶作为人工瘤胃发酵容器,设5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0.1、0.2、0.3和0.4mL的EM分别为对照组、试验...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E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试验采用瓶口盖有橡胶塞的100mL玻璃瓶作为人工瘤胃发酵容器,设5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0.1、0.2、0.3和0.4mL的EM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每组6个重复。发酵底物为配合饲料,发酵时间为24h。于试验2、6、12、18和24h记录各发酵瓶产气量,12和24h测定CH4、CO2和N20产量,24h测定发酵瓶中pH、氨氮、干物质降解率及菌体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EM添加剂量的增加,各培养瓶中pH呈现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01)或二次曲线(P=0.001)增加;氨氮含量也呈现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01)或二次曲线(P=0.006)增加;干物质降解率呈现显著的一次线性(P=0.014)或二次曲线(P=0.048)增加;各处理组产气量在24h时,呈显著的一次线性(P=0.033)增加;此外,13~24’h时,各处理组CO2含量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01)或二次曲线(P=0.001)降低。由此可见,添加EM能影响瘤胃发酵特性及温室气体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人工瘤胃 温室气体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元庆 史彬林 +5 位作者 李俊良 李倜宇 郭祎玮 田丽新 付晓政 红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4-56,共3页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总需氧菌、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的影响。试验选择180头(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日粮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试验期28 d。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500、1 ...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壳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总需氧菌、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的影响。试验选择180头(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日粮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试验期28 d。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500、1 000和2 000 mg/kg壳聚糖。各日龄阶段壳聚糖添加组盲肠和结肠内的总需氧菌均低于对照组;乳酸菌数均高于对照组,但从回归分析结果看,与壳聚糖添加量都没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各日龄阶段壳聚糖日粮组盲肠和结肠内大肠杆菌数均低于对照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在14 d时各组间差异趋于显著,在28 d时随壳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降低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能够有效抑制结肠内大肠杆菌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断奶仔猪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后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萍 闫素梅 +4 位作者 史彬林 赵育国 徐元庆 郭祎玮 田丽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6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Chitosan,CHI)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后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月龄接近,健康无病的24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组8头牛。3组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0、1 000 mg/kg的壳聚糖配制而... 试验旨在研究壳聚糖(Chitosan,CHI)对肉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后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月龄接近,健康无病的24头西门塔尔育肥公牛,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组8头牛。3组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0、1 000 mg/kg的壳聚糖配制而成。饲养试验分前、中、后3期,每期28 d,共84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1 000 mg/kg壳聚糖可使肉牛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钙含量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TC比值、HDL-C/LDL-C比值及磷含量有所升高;日粮壳聚糖使肉牛血清中ACTH水平有所降低,GH和IGF-I有所升高;500 mg/kg壳聚糖对肉牛后肠道乳酸菌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试验结果提示,适量的壳聚糖可降低肉牛血脂,对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也可降低ACTH水平,缓解肉牛应激状态;还可增加有益菌数量,改善肉牛后肠道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肉牛 血液生化指标 后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