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PLS算法的方竹笋中蛋白质分析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选择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维 田丰玲 +3 位作者 刘振尧 杨琼 赵小辉 杨季冬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3-137,共5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金佛山方竹笋的蛋白质分析,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PLS)与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实现蛋白质光谱特征波段选择。将全波段分划分为12与17个波段,对全波段和每个小波段分别用PLS回归建模,然后优化组合各个区间,建...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金佛山方竹笋的蛋白质分析,采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PLS)与反向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iPLS),实现蛋白质光谱特征波段选择。将全波段分划分为12与17个波段,对全波段和每个小波段分别用PLS回归建模,然后优化组合各个区间,建立BiPLS模型,用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与预测均方差(RMSEP)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iPLS与BiPLS的效果均优于基于全波段的PLS模型,尤以BiPLS模型效果最佳。当间隔数为12时,所选特征波段5、3、6、12、4、2、11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佳,其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与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321%、0.218%。该方法快速无损,有效地减少建模的变量数,使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蛋白质 方竹笋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波段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与12-磷钨酸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与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勤 田丰玲 +2 位作者 郑小波 李金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研究了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的相互作用。在盐酸(p H 1.2)介质中,ABZ与TP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TP=3∶1),使RRS、SOS与FDS的光谱信号大大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散射...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研究了阿苯达唑(ABZ)与12-磷钨酸(TP)的相互作用。在盐酸(p H 1.2)介质中,ABZ与TP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nABZ:nTP=3∶1),使RRS、SOS与FDS的光谱信号大大增强。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ΔI)与ABZ的浓度成正比。对于ABZ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98μg/L(RRS法)、3.75μg/L(SOS法)、5.07μg/L(FDS法),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文中讨论了ABZ与TP的最佳反应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和反应历程。据此发展了一种用RRS法快速、简便、灵敏测定ABZ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阿苯达唑 12-磷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咪唑与曙红Y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倍频散射和荧光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3
作者 李勤 田丰玲 +3 位作者 周尚 傅凌莉 刘蕖 杨季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8,共8页
在pH值3.4-3.9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甲苯咪唑(MBZ)与曙红Y(EY)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体系反应不仅导致荧光光谱的猝灭,还使共振瑞利散射(RR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最大的RRS峰位于326 nm处。荧光猝灭法... 在pH值3.4-3.9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甲苯咪唑(MBZ)与曙红Y(EY)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体系反应不仅导致荧光光谱的猝灭,还使共振瑞利散射(RR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最大的RRS峰位于326 nm处。荧光猝灭法、RRS法、FD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32.31、7.24和11.65μg/L,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实验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该方法用于甲苯咪唑片剂以及尿样中MBZ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倍频散射 荧光猝灭 甲苯咪唑 曙红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