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庆长垣杏76区块扶余油层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
1
作者
万双双
王佳佳
+3 位作者
马永
李忠权
甘娟娟
陈均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74,共17页
为精细刻画扶余油层断裂特征,明确反转期活动断裂及其对扶余油层的控藏作用,在三维地震解释基础上,利用断裂相关褶皱理论,通过断裂生长指数法、平衡剖面法、断距-埋深曲线法分析了大庆长垣中部杏76区块扶余油层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活动期...
为精细刻画扶余油层断裂特征,明确反转期活动断裂及其对扶余油层的控藏作用,在三维地震解释基础上,利用断裂相关褶皱理论,通过断裂生长指数法、平衡剖面法、断距-埋深曲线法分析了大庆长垣中部杏76区块扶余油层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活动期次,并结合油源条件、构造应力场、油藏剖面和断裂侧向封堵性断层泥比率探讨了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扶余油层断裂大小不一,以陡倾、规模小且密集的正断层为主,纵向切割层位复杂,走向以北西和北北西向为主,多有转弯或截交现象;(2)研究区断裂活动频繁,在泉头组三四段、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一二段、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纪末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断裂活动,且规模较大的断裂活动性普遍较强且多数存在垂向分段生长的特征;(3)多数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及少量密集带内部断裂在反转期发生了明显活动,它们在扶余油层油气输导方面各有优势;(4)在北西和北北西向断层走向输导和反向断层与横向断裂密集带断层泥的遮挡作用下,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主要聚集在西南斜坡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断裂活动
构造演化
断裂控藏
输导和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忠权
张寿庭
+4 位作者
应丹琳
李洪奎
于京都
甘娟娟
卢忠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3-598,共6页
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成因机理。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剖面实测,发现托斯台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不整合共同存在。托斯台断裂与小煤窑沟断裂都为正断层,共同组合成地垒式背斜构造...
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成因机理。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剖面实测,发现托斯台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不整合共同存在。托斯台断裂与小煤窑沟断裂都为正断层,共同组合成地垒式背斜构造;但2条断裂带构造变形强烈,出现挤压构造透镜体和劈理带。该现象表明托斯台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早期(燕山期)处于伸展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地垒式背斜构造;晚期(喜马拉雅期)处于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断裂带内挤压构造透镜体与强烈构造变形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托斯台地区
构造特征
伸展角度不整合
地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庆长垣杏76区块扶余油层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
1
作者
万双双
王佳佳
马永
李忠权
甘娟娟
陈均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74,共1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4-005)
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21YFB2300906-01)。
文摘
为精细刻画扶余油层断裂特征,明确反转期活动断裂及其对扶余油层的控藏作用,在三维地震解释基础上,利用断裂相关褶皱理论,通过断裂生长指数法、平衡剖面法、断距-埋深曲线法分析了大庆长垣中部杏76区块扶余油层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活动期次,并结合油源条件、构造应力场、油藏剖面和断裂侧向封堵性断层泥比率探讨了断裂对油气运聚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1)扶余油层断裂大小不一,以陡倾、规模小且密集的正断层为主,纵向切割层位复杂,走向以北西和北北西向为主,多有转弯或截交现象;(2)研究区断裂活动频繁,在泉头组三四段、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一二段、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纪末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断裂活动,且规模较大的断裂活动性普遍较强且多数存在垂向分段生长的特征;(3)多数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及少量密集带内部断裂在反转期发生了明显活动,它们在扶余油层油气输导方面各有优势;(4)在北西和北北西向断层走向输导和反向断层与横向断裂密集带断层泥的遮挡作用下,研究区扶余油层油气主要聚集在西南斜坡部位。
关键词
扶余油层
断裂活动
构造演化
断裂控藏
输导和遮挡
Keywords
Fuyu oil layer
fault activity
structural evolution
fault controlled reservoir
transporting and sealin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忠权
张寿庭
应丹琳
李洪奎
于京都
甘娟娟
卢忠琼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地质所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3-5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3030
40573002)
四川省构造地质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ZD0408)
文摘
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成因机理。对托斯台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剖面实测,发现托斯台地区构造复杂,褶皱、断裂、不整合共同存在。托斯台断裂与小煤窑沟断裂都为正断层,共同组合成地垒式背斜构造;但2条断裂带构造变形强烈,出现挤压构造透镜体和劈理带。该现象表明托斯台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早期(燕山期)处于伸展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地垒式背斜构造;晚期(喜马拉雅期)处于近南北向挤压构造动力学环境,形成断裂带内挤压构造透镜体与强烈构造变形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托斯台地区
构造特征
伸展角度不整合
地垒
Keywords
south edge of Junggar Basin
Tuositai reg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extensional angle disconformity
hors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庆长垣杏76区块扶余油层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
万双双
王佳佳
马永
李忠权
甘娟娟
陈均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噶尔盆地南缘托斯台地区构造特征研究
李忠权
张寿庭
应丹琳
李洪奎
于京都
甘娟娟
卢忠琼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