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理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强度 被引量:6
1
作者 甘勇华 邓兴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23,28,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具有交通可达性高和土地价值昂贵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用地应进行高强度综合开发,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强度受到投资收益经济平衡、交通预留容量和用地规划控制技术要求的制约。根据经济平衡原理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综合...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具有交通可达性高和土地价值昂贵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用地应进行高强度综合开发,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强度受到投资收益经济平衡、交通预留容量和用地规划控制技术要求的制约。根据经济平衡原理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综合开发最小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基于交通容量限制提出了枢纽用地综合开发最大容积率的计算方法,参考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提出了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容积率的规划控制范围,并按照以上方法总结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综合开发强度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枢纽用地 综合开发强度 经济平衡 交通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设施立体式布置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甘勇华 邓兴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19,共3页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的交通衔接设施和兼容性设施的布置,直接影响枢纽的使用效率和功能的发挥。分析了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各种设施布置的类型及原则。枢纽设施布置类型可分为立体式和平铺式。对立体式布置模式的典型布置方案、优缺... 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的交通衔接设施和兼容性设施的布置,直接影响枢纽的使用效率和功能的发挥。分析了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各种设施布置的类型及原则。枢纽设施布置类型可分为立体式和平铺式。对立体式布置模式的典型布置方案、优缺点及建设时序对模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布置枢纽设施时一方面要提高枢纽的整体换乘效率,另一方面要合理确定兼容性设施的配置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综合开发 设施布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被引量:33
3
作者 甘勇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4期8-10,共3页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是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针对我国自行车出行方式比重普遍下降的形势,结...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是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针对我国自行车出行方式比重普遍下降的形势,结合我国当前的交通政策,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性、衔接的必要性、衔接总体思路、衔接设施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自行车 换乘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布局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甘勇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4,109,共5页
轨道交通枢纽是轨道交通客流集散和交换功能的载体,是城市客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布局一方面受城市空间结构、用地功能和轨网布局形式等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进行城市轨道交... 轨道交通枢纽是轨道交通客流集散和交换功能的载体,是城市客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布局一方面受城市空间结构、用地功能和轨网布局形式等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布局时,应协调好其与城市的空间结构、轨网模式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城市空间结构 轨网布局形式 空间布局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适用条件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甘勇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9-184,共6页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出行总量不断增加,交通建设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引起的交通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等城市问题,从影响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及出行路线和时间选择三方面,探讨适应我国国情、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机动化出行总量不断增加,交通建设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引起的交通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等城市问题,从影响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及出行路线和时间选择三方面,探讨适应我国国情、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体系及其各种政策实施目的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系统分析了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和道路拥堵收费等各种交通政策的具体措施、适用条件和实施效果,从中得出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交通信息化,以及多个政策组合形式实施是成功推行交通需求管理的共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需求管理 适用条件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加油站规划技术要求 被引量:10
6
作者 甘勇华 《城市交通》 2007年第3期37-41,共5页
针对国内目前涉及公共加油站规划管理的标准和研究文献较少,且针对性不强、管理尺度不一的问题,采用调查论证、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对现有标准和文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广州地区近10年加油站规划、管理的实践经验... 针对国内目前涉及公共加油站规划管理的标准和研究文献较少,且针对性不强、管理尺度不一的问题,采用调查论证、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对现有标准和文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广州地区近10年加油站规划、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探讨城市公共加油站在选址定点、空间布局、用地面积以及内部平面布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化化加油站销售服务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加油站 规划布局 选址 用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6届亚运会交通需求特性及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甘勇华 林圣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第16届亚运会是亚运史上竞赛项目、参会人数、场馆数量最多的一届,带来了大量突发、集中且具有冲击性的交通需求,在城市日常交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亚运交通与日常交通存在资源博弈现象.针对广州市日常交通出行需求和交通运作状况,从客... 第16届亚运会是亚运史上竞赛项目、参会人数、场馆数量最多的一届,带来了大量突发、集中且具有冲击性的交通需求,在城市日常交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亚运交通与日常交通存在资源博弈现象.针对广州市日常交通出行需求和交通运作状况,从客流规模、服务对象、规格要求、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亚运交通需求特性,并集约、高效地采取了"集中交通资源保障亚运交通服务质量和降低交通干扰体现亚运交通和谐"两个方面的交通组织对策,确保了亚运会的交通安全顺畅、高效有序,为城市开展大型活动的交通运行保障工作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日常交通需求 亚运交通需求 交通组织对策 亚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功能配置及建设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甘勇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共5页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存在交通衔接功能不全,用地功能单一,建设模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和城市用地功能的优化。在分析轨道交通枢纽分类及其综合开发设施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存在交通衔接功能不全,用地功能单一,建设模式不清晰等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和城市用地功能的优化。在分析轨道交通枢纽分类及其综合开发设施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枢纽进行综合开发时,如何配置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功能的交通衔接设施和兼容性设施,并进一步提出轨道交通枢纽综合开发建设模式等内容,以提升轨道交通枢纽的土地价值和城市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枢纽 综合开发 交通衔接设施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场地举办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方法及效果——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邓兴栋 甘勇华 +1 位作者 李健行 林圣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5-201,共7页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打破了在体育馆内举行的传统模式,在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四面环水、开放性强的珠江海心沙岛上举行.开幕仪式前还举行珠江巡游活动,路线穿越了城市中心区,场地和活动形式非常特殊,在奥运和亚运史上尚无先例,给开幕...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打破了在体育馆内举行的传统模式,在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四面环水、开放性强的珠江海心沙岛上举行.开幕仪式前还举行珠江巡游活动,路线穿越了城市中心区,场地和活动形式非常特殊,在奥运和亚运史上尚无先例,给开幕式交通组织带来巨大挑战.亚运会开幕式采用了"弹性规划、分层管理、动静结合、时空分离"等大型活动交通组织机理和方法,制定和实施了交通管控,停车布局,公共交通组织,进散场交通流线设计等方案.实施效果良好,成功解决了CBD开放式场地举办大型赛事开幕式的交通组织难题,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组织 交通流线设计 开放式场地 亚运会开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兴栋 甘勇华 李橘云 《城市交通》 2012年第2期15-20,61,共7页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办公三类用地在吸引客流、服务时间、土地增值方面的特性,提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的主导功能。同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投资平衡模型,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强度建议。最后,从规划设计流程、建设模式、开发机制三方面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交通枢纽 用地开发模式 用地性质 开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1
作者 邓兴栋 甘勇华 宋程 《城市交通》 2012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促进亚运交通组织方案决策的科学性,对亚运交通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包括亚运交通模型体系的设计、亚运交通数据采集与基础信息平台的构建、亚运交通仿真子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三个环节。系统仿真结果与亚... 为促进亚运交通组织方案决策的科学性,对亚运交通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包括亚运交通模型体系的设计、亚运交通数据采集与基础信息平台的构建、亚运交通仿真子系统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三个环节。系统仿真结果与亚运期间交通运行状况的对比结果表明,不论是交通政策实施产生的影响,还是亚运专用道系统的使用,亚运会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和重点赛区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最大预测误差均为10%左右,最小预测误差为2.5%。亚运交通仿真集成系统在后亚运时代将继续为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组织 亚运交通 模型体系 信息平台 仿真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发展对居民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罗典 甘勇华 《交通与运输》 2010年第H07期11-14,共4页
以广州为案例,在对1984年与2005年广州市前后两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20年来广州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过程中市民出行习惯特征的变化,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对居民的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解析城市空间发展对出行率、出行方式... 以广州为案例,在对1984年与2005年广州市前后两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20年来广州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优化过程中市民出行习惯特征的变化,开展了城市空间发展对居民的出行特征的影响研究,解析城市空间发展对出行率、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及出行时耗等出行特征的影响机制,对于探索交通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出行特征 居民出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立交规划深化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雷 甘勇华 何运彬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第6期231-232,共2页
随着广州市空间结构布局的调整,不同区域用地功能出现明显差异化,道路网络架构也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而逐渐转变。通过回顾广州市道路立交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立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交规划深化的目标和内容,然后在规划布局、形... 随着广州市空间结构布局的调整,不同区域用地功能出现明显差异化,道路网络架构也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而逐渐转变。通过回顾广州市道路立交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分析立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交规划深化的目标和内容,然后在规划布局、形式选择、评价指标、红线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实例说明立交规划红线控制方法,为促进集约化利用土地、深化道路红线规划控制、规范化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规划 形式选择 评价指标 红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管制措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以广州奥运火炬传递期间交通管制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典 甘勇华 《交通与运输》 2008年第H12期62-64,共3页
以奥运火炬在广州市传递日为例,分析了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管制措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交通管制措施的种类,然后从影响的形式、机制、决定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道路交管措施对周边路网交通的影响,以及对人们出行方式、时间、路... 以奥运火炬在广州市传递日为例,分析了大型活动期间交通管制措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首先介绍了交通管制措施的种类,然后从影响的形式、机制、决定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道路交管措施对周边路网交通的影响,以及对人们出行方式、时间、路径选择的影响,最后针对如何降低交管措施对交通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在城市路网规划、交通控制、公交运营及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制 奥运火炬传递 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交通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构建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甘勇华 欧阳剑 景国胜 《城市交通》 2023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规划数字化转型,提升规划编制、评估与实施水平,传统交通规划模型需要转向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总结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发展历程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认为顺应精细化、通俗化的数据服务是定量交通分析的重要发展... 为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规划数字化转型,提升规划编制、评估与实施水平,传统交通规划模型需要转向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总结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发展历程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认为顺应精细化、通俗化的数据服务是定量交通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交通要更好统筹满足人的美好生活、生态可持续和为城市提供新的发展动力的需求,广州市交通规划决策支持平台以WebGIS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开发了高效的交通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析以及可视化算法,形成多源数据融合、大数据挖掘分析、推演决策等典型支撑技术。同时,协同传统交通规划模型,构建了空间与基础设施统计分析、人口活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运行分析、公共交通系统运行分析、多维度方案决策评估、业务分析智能化系统等六大核心功能模块,较好支撑了广州市交通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交通模型 规划决策 大数据 数字化转型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