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鲁玉荣
袁莉刚
+6 位作者
王勋
张辉
甘利鹏
黄宁
闫振龙
陈国娟
张吉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月龄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发育特征,探索其发育特征与生精功能的关系.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1~6月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光镜观察结果表明:leydig细胞及其周围间质组织结构...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月龄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发育特征,探索其发育特征与生精功能的关系.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1~6月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光镜观察结果表明:leydig细胞及其周围间质组织结构随月龄增龄性变化明显.1,2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少,管壁内皮细胞较圆,发育不完善,周围有散在的纺锤形或星形的幼稚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分布较少;3,4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完善,巨噬细胞位于间质血管周围,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结缔组织有所增加;5,6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管壁内皮细胞包围成形,成纤维细胞呈长索状,轮廓清楚,核仁大而明显,结缔组织明显增加.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3月龄之前睾丸leydig细胞以幼稚型为主,核较圆,异染色质较多,胞体近卵圆形;3月龄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少量粗面内质网,胞浆内有少量分泌性颗粒出现.4月龄及以后的羔羊leydig细胞体积大,胞核多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浆内空泡及分泌性颗粒明显增多;间质成纤维细胞呈长索状,血管壁内皮细胞包围成形.因此,3月龄之前,藏绵羊羔羊leydig细胞处于胚胎型向成熟型过渡时期;4月龄以后逐渐发育成熟,为leydig细胞的局部分泌调节提供结构支持,对生精小管的进一步发育以及后期精子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羔羊
睾丸
LEYDIG细胞
睾丸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对Ⅲ型干扰素应答的调控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伟
张婧
+4 位作者
甘利鹏
孙普
刘在新
卢曾军
刘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Ⅲ型干扰素(IFN-λ)是一种新发现的抗病毒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状态,Ⅰ型和Ⅱ型干扰素的应答受到抑制,IFN-λ的应答情况还不清楚。为揭示PRRSV感染猪...
Ⅲ型干扰素(IFN-λ)是一种新发现的抗病毒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状态,Ⅰ型和Ⅱ型干扰素的应答受到抑制,IFN-λ的应答情况还不清楚。为揭示PRRSV感染猪后IFN-λ的应答情况与调控机制,以期进一步揭示PRRSV抑制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利用PRRSV强毒与弱毒株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FN-λ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检测了不同非结构蛋白(NSP)对IFN-λ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PRRSV感染PAM细胞后均在mRNA水平上诱导IFN-λ1和IFN-λ3表达上调,且IFN-λ3比IFN-λ1上调更明显;然而在蛋白水平上二者均为表达下调。人源IFN-λ3比IFN-λ1显示出更强的抑制PRRSV复制的作用,且对强毒株GSWW/15的抑制效果更明显。PRRSV NSP7b和NSP9转染PK-15细胞后能使IFN-λ3的mRNA上调表达,但蛋白水平无变化;而NSP7a对IFN-λ3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影响,提示NSP7b和NSP9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IFN-λ3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Ⅲ型干扰素
λ3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融合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詹健浩
甘利鹏
+2 位作者
毕永辉
曾鹏
李晓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0-288,297,共10页
有效利用多模态数据的不同特征能够提高行为识别性能,其核心问题在于多模态融合,主要包括在数据层面、特征层面和预测分数层面融合不同模态数据的特征信息。研究在特征和预测分数2个层面通过多教师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将多模态数...
有效利用多模态数据的不同特征能够提高行为识别性能,其核心问题在于多模态融合,主要包括在数据层面、特征层面和预测分数层面融合不同模态数据的特征信息。研究在特征和预测分数2个层面通过多教师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将多模态数据的互补特征迁移到RGB网络,以及采用不同知识蒸馏损失函数和模态组合的行为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行为识别方法,通过在特征上采用MSE损失函数、在预测分数上采用KL散度进行知识蒸馏,并采用原始的骨骼模态和光流模态的教师网络的组合进行多模态融合,使RGB学生网络同时学习到光流和骨骼教师网络的特征语义信息和预测分布信息,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常用的多模态数据集NTU RGB+D 60、UTD-MHAD和N-UCLA以及单模态数据集HMDB51上分别达到90.09%、95.12%、97.82%和81.26%的准确率,在UTD-MHAD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相比于单模态RGB数据分别提升3.49、2.54、3.21和7.3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知识蒸馏
多模态融合
深度学习
多教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
3
1
作者
鲁玉荣
袁莉刚
王勋
张辉
甘利鹏
黄宁
闫振龙
陈国娟
张吉文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基金
甘肃省2012年财政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甘肃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733006)
文摘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月龄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发育特征,探索其发育特征与生精功能的关系.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1~6月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光镜观察结果表明:leydig细胞及其周围间质组织结构随月龄增龄性变化明显.1,2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少,管壁内皮细胞较圆,发育不完善,周围有散在的纺锤形或星形的幼稚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分布较少;3,4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完善,巨噬细胞位于间质血管周围,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结缔组织有所增加;5,6月龄羔羊睾丸间质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管壁内皮细胞包围成形,成纤维细胞呈长索状,轮廓清楚,核仁大而明显,结缔组织明显增加.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3月龄之前睾丸leydig细胞以幼稚型为主,核较圆,异染色质较多,胞体近卵圆形;3月龄的羔羊睾丸leydig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可见少量粗面内质网,胞浆内有少量分泌性颗粒出现.4月龄及以后的羔羊leydig细胞体积大,胞核多不规则,核仁明显,胞浆内空泡及分泌性颗粒明显增多;间质成纤维细胞呈长索状,血管壁内皮细胞包围成形.因此,3月龄之前,藏绵羊羔羊leydig细胞处于胚胎型向成熟型过渡时期;4月龄以后逐渐发育成熟,为leydig细胞的局部分泌调节提供结构支持,对生精小管的进一步发育以及后期精子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藏绵羊羔羊
睾丸
LEYDIG细胞
睾丸间质
Keywords
Tibetan sheep lamb
testis
leydig cells
interstitial tissue
分类号
S852.160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对Ⅲ型干扰素应答的调控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伟
张婧
甘利鹏
孙普
刘在新
卢曾军
刘霞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类(1504NKCA057)
文摘
Ⅲ型干扰素(IFN-λ)是一种新发现的抗病毒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造成猪的免疫抑制状态,Ⅰ型和Ⅱ型干扰素的应答受到抑制,IFN-λ的应答情况还不清楚。为揭示PRRSV感染猪后IFN-λ的应答情况与调控机制,以期进一步揭示PRRSV抑制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分子机理。利用PRRSV强毒与弱毒株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FN-λ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差异,并检测了不同非结构蛋白(NSP)对IFN-λ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PRRSV感染PAM细胞后均在mRNA水平上诱导IFN-λ1和IFN-λ3表达上调,且IFN-λ3比IFN-λ1上调更明显;然而在蛋白水平上二者均为表达下调。人源IFN-λ3比IFN-λ1显示出更强的抑制PRRSV复制的作用,且对强毒株GSWW/15的抑制效果更明显。PRRSV NSP7b和NSP9转染PK-15细胞后能使IFN-λ3的mRNA上调表达,但蛋白水平无变化;而NSP7a对IFN-λ3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影响,提示NSP7b和NSP9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IFN-λ3的应答。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Ⅲ型干扰素
λ3干扰素
Keywords
PRRSV
type Ⅲ interferon
IFN-λ3
分类号
S852.659.6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2.4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融合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詹健浩
甘利鹏
毕永辉
曾鹏
李晓潮
机构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市公安局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0-288,297,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2022H6004)
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分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金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基金(XMUMRF/2019-C4/IECE/0008)。
文摘
有效利用多模态数据的不同特征能够提高行为识别性能,其核心问题在于多模态融合,主要包括在数据层面、特征层面和预测分数层面融合不同模态数据的特征信息。研究在特征和预测分数2个层面通过多教师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将多模态数据的互补特征迁移到RGB网络,以及采用不同知识蒸馏损失函数和模态组合的行为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行为识别方法,通过在特征上采用MSE损失函数、在预测分数上采用KL散度进行知识蒸馏,并采用原始的骨骼模态和光流模态的教师网络的组合进行多模态融合,使RGB学生网络同时学习到光流和骨骼教师网络的特征语义信息和预测分布信息,从而提高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常用的多模态数据集NTU RGB+D 60、UTD-MHAD和N-UCLA以及单模态数据集HMDB51上分别达到90.09%、95.12%、97.82%和81.26%的准确率,在UTD-MHAD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相比于单模态RGB数据分别提升3.49、2.54、3.21和7.34个百分点。
关键词
行为识别
知识蒸馏
多模态融合
深度学习
多教师网络
Keywords
action recognition
knowledge distillation
multi-modality fusion
deep learning
multi-teacher network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藏绵羊羔羊睾丸leydig细胞增龄性变化特征
鲁玉荣
袁莉刚
王勋
张辉
甘利鹏
黄宁
闫振龙
陈国娟
张吉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RRSV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对Ⅲ型干扰素应答的调控
刘伟
张婧
甘利鹏
孙普
刘在新
卢曾军
刘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知识蒸馏的多模态融合行为识别方法
詹健浩
甘利鹏
毕永辉
曾鹏
李晓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