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MnO_2-Pt/C复合催化剂阴极的富氧作用
1
作者 徐洪峰 张茂锋 +1 位作者 甘全全 黄才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19,共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电极阴极催化剂的富氧作用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应用化学氧化法制备MnO2-Pt/C复合催化剂,研究MnO2的富氧作用,应用CV、CP、TEM等方法表征该催化剂,并组装成单电池测试其性能.
关键词 空气电极 催化剂 MNO2 燃料电池 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膨胀石墨双极板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丁玉杰 甘全全 +3 位作者 邵扬斌 徐梁飞 李建秋 欧阳明高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该文分析了膨胀石墨双极板(EGBPs)各向异性结构对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与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三维两相非等温数值模型,对比了4种典型复合材料结构下温度、电流密度、水含量等参数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双极板传热特性与输出性能的耦合效应。... 该文分析了膨胀石墨双极板(EGBPs)各向异性结构对燃料电池水热管理与输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三维两相非等温数值模型,对比了4种典型复合材料结构下温度、电流密度、水含量等参数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双极板传热特性与输出性能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沿质子传递方向热导率(k_z)对燃料电池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2.2 A cm^(-2)电流密度下,将k_z从常规结构的5 W·m^(-1)·K^(-1)提升至280 W·m^(-1)·K^(-1),可以使输出性能提高22 m V;沿流道气体流动方向的热导率(k_y)是影响散热能力的关键因素,将k_y与k_z提高至280 W·m^(-1)·K^(-1),或者实现各向同性结构(k_x=k_y=k_z=20 W·m^(-1)·K^(-1)),均能够使膜电极组件(MEA)核心区域的温度降低2℃左右。因此,提高k_y与k_z并实现各向同性结构是膨胀石墨双极板技术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膨胀石墨双极板(EGBPs) 各向异性导热 水热管理 散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基冷却液污染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影响及恢复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从懿 李笑晖 甘全全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8-704,共7页
冷却液作为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热传导介质,对于燃料电池电堆的热管理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发生冷却液泄漏进入电堆内部的情况。本文通过模拟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冷却液泄漏的不同情况,研究了乙二醇基冷却液泄漏污染对... 冷却液作为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热传导介质,对于燃料电池电堆的热管理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发生冷却液泄漏进入电堆内部的情况。本文通过模拟燃料电池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冷却液泄漏的不同情况,研究了乙二醇基冷却液泄漏污染对燃料电池电堆的性能影响。针对阴极侧乙二醇基冷却液污染后难以恢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冷却液污染的恢复策略。整个污染恢复策略分为污染物氧化和污染物冲洗两个阶段,通过对比冷却液污染前和污染恢复后的性能,证实了这种冷却液污染恢复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电堆 乙二醇污染 恢复策略 污染物氧化和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电化学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陈广明 徐鑫 甘全全 《中国标准化》 2020年第S01期379-384,共6页
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正从示范运行到市场化的转变阶段,寿命是制约其快速推向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堆在实际运行中,气体扩散层(GDL)由于受到高电位氧化腐蚀、疏水剂(PTFE)的流失、长期不均匀的应力作用等影响,导致其疏水性... 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正从示范运行到市场化的转变阶段,寿命是制约其快速推向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堆在实际运行中,气体扩散层(GDL)由于受到高电位氧化腐蚀、疏水剂(PTFE)的流失、长期不均匀的应力作用等影响,导致其疏水性和气体透过率下降,进而造成电堆的性能衰减加速。其中,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关闭过程中产生的高电位对催化层和GDL的碳腐蚀最为严重。本文采用优化的恒电位电解法对4种商品化GDL在高电位下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GDL在更高电位下腐蚀速率增加;相同的电位下不同GDL发生的腐蚀速率不同;结合腐蚀电流大小、形貌及接触角变化,能够对不同GDL的电化学稳定性差异进行判断,为高寿命电堆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层 恒电位电解 电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堆-20℃低温启动研究
5
作者 徐鑫 甘全全 姚元英 《中国标准化》 2020年第S01期345-348,共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为其效率高、零排放、适应性强的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移动替代电源。经过近20年的研究,燃料电池已经进入到了商业化示范运营阶段。低温启动是燃料电池商业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一款车用3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为其效率高、零排放、适应性强的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移动替代电源。经过近20年的研究,燃料电池已经进入到了商业化示范运营阶段。低温启动是燃料电池商业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一款车用38.4kW石墨双极板燃料电池堆,进行了无外加热源的-20℃自启动,研究了其低温启动输出特性。研究发现,该电堆可以在启动~35s的时间达到50%的额定输出功率。然而首尾单片在启动加载中由于端板效应输出电压较低,将影响燃料电池低温启动能力,这是将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石墨双极板 -20℃ 低温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