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怀仁《集王字〈圣教序〉》看行书发展的格局 被引量:2
1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4年第12期55-56,共2页
清朝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卑唐第十二》中说:『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康有为这些话主要是针对楷书而言,但以此来考察唐朝行书... 清朝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卑唐第十二》中说:『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康有为这些话主要是针对楷书而言,但以此来考察唐朝行书也未尝没有这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唐朝 怀仁 士大夫 楷书 格局 作品 标准化 算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注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这篇文献是梁武帝萧衍(公元四六四——五四九年)对于钟繇书法意义的读解。他从十二个方面来理解钟繇的书法,即所谓的十二意。除了总结出这十二个方面外,文章还有一段关于张芝、钟繇、王羲之及王献之四人书法优劣的分析,这才是此文的重... 这篇文献是梁武帝萧衍(公元四六四——五四九年)对于钟繇书法意义的读解。他从十二个方面来理解钟繇的书法,即所谓的十二意。除了总结出这十二个方面外,文章还有一段关于张芝、钟繇、王羲之及王献之四人书法优劣的分析,这才是此文的重点内容。作者以为张芝、钟繇的书法要胜过二王,其主要理由是张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梁武帝 张芝 重点内容 陶弘景 萧衍 学习 二王 读解 笔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注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3年第8期49-50,共2页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朝文学家,与柳宗元领导了当时的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对书法也颇为关注,此篇为晚唐著名书僧高闲而作。高闲善草书,曾被唐宣宗召见作草,甚得时誉。韩愈此文主...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朝文学家,与柳宗元领导了当时的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对书法也颇为关注,此篇为晚唐著名书僧高闲而作。高闲善草书,曾被唐宣宗召见作草,甚得时誉。韩愈此文主要谈草书的道理,实际上也是一篇关于书法艺术内涵的经典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草书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唐朝文学 柳宗元 书法理论 张旭 文学史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脔知味——黄宾虹书法简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5年第6期9-13,共5页
近年来,黄宾虹先生的学问艺术渐渐为海内外人士所关注,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近代以来我们为探求富国的途径,不断向西方学习,一时才俊矻矻在兹,所谓西学东渐,而我们民族自己的伟大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主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家真正具... 近年来,黄宾虹先生的学问艺术渐渐为海内外人士所关注,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近代以来我们为探求富国的途径,不断向西方学习,一时才俊矻矻在兹,所谓西学东渐,而我们民族自己的伟大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主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家真正具备了泱泱大国的实力,中国人开始寻找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高度,随着这种意识的不断强烈,黄宾虹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价值也遂之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宾虹 文集 书学 行书 书体 书法 金石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庭坚论书四则注析
5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3年第12期51-52,共2页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一○六七)及进士第。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受知于苏轼,与秦观、张来、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政治上与苏轼一同浮...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一○六七)及进士第。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受知于苏轼,与秦观、张来、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政治上与苏轼一同浮沉,屡遭新党诬陷,晚年远放宜州(今属广西)而卒。其书法以行草见长,个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论 书法家 苏轼 江西修水 校书郎 著作郎 第三人称代词 山谷 学习 进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论书四则注析
6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3年第10期42-43,共2页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坛领袖。文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也是一代宗匠,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北宋豪放一派。至于书画、杂艺,并称于世。他倡导自由的、非功利的书法艺术创作...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后期著名的文坛领袖。文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也是一代宗匠,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北宋豪放一派。至于书画、杂艺,并称于世。他倡导自由的、非功利的书法艺术创作,反对有意于书、刻板的标准、简单的模仿,主张研究书法艺术的内在精神,提倡多样化的艺术趣味,同时也重视艺术形式的辩证规律。他强调书法创造要『自出新意』,展示文人高尚的精神境界。他的理论主张反映了书法艺术主体精神的自觉,对当时及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轼的书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一些题跋之中。今选择其中四则作简要解析: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时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匆匆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苏轼论 书法作品 唐宋古文八大家 主体精神 精神境界 内在精神 重大影响 主要体现 自出新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世民《王羲之传论》注析
7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3年第6期46-47,共2页
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即唐太宗。公元六二六年至六四九年在位,为唐朝早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雅好文艺,擅长书法,尤其折服王羲之的书法,平生于王羲之书作不惜重金购求,锐意临摹,所以当时士大夫都以王羲之为宗。此篇为唐太宗为《... 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即唐太宗。公元六二六年至六四九年在位,为唐朝早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雅好文艺,擅长书法,尤其折服王羲之的书法,平生于王羲之书作不惜重金购求,锐意临摹,所以当时士大夫都以王羲之为宗。此篇为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所作之赞。《晋书》为唐初所修,作为帝王的李世民,曾为《晋书》中两位文人写过赞语,一位是西晋文学家陆机,一位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可见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地位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李世民 书法家 东晋书法 西晋文学 士大夫 唐朝 萧子云 南朝 梁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瑗《草书势》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甘中流 史兰福 《书画世界》 2003年第2期60-61,共2页
崔瑗(公元七八年—一四三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官至济北相,是东汉中后期的书法家,尤工草书,与杜度齐名,历史上并称为『崔杜』。他的这篇《草书势》著录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晋书·卫恒传》全录此文)中。按照年... 崔瑗(公元七八年—一四三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深县)人,官至济北相,是东汉中后期的书法家,尤工草书,与杜度齐名,历史上并称为『崔杜』。他的这篇《草书势》著录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晋书·卫恒传》全录此文)中。按照年代来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书法理论文献。《草书势》对草书的历史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书 历史地位 书势 东汉中后期 理论文献 历史上 书法家 书法艺术 著录 书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学”到“形学”:康有为的书学与古典书法理论重心的转变 被引量:2
9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0年第10期3-8,共6页
有关康有为书法理论的得失,论之者已经很多,毋庸赘述。康有为书法理论虽然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他的书法理论观念在近代确实很先进。本文只就康有为提出的『形学』说,来探讨古典书法理论重心的转变,希望能对康有为的书学研究补充... 有关康有为书法理论的得失,论之者已经很多,毋庸赘述。康有为书法理论虽然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他的书法理论观念在近代确实很先进。本文只就康有为提出的『形学』说,来探讨古典书法理论重心的转变,希望能对康有为的书学研究补充一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书法理论 书法研究 心学 书学研究 北宋文人 欧阳修 重心 中国书法艺术 人格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军遗轨——王羲之书派行书翰札赏鉴
10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4年第8期41-41,共1页
《王羲之书派行书翰札导读》一书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这篇小文是其序言。行书是书法爱好者最喜欢的书体之一。历史上行书遗迹很多,风格各异,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学习行书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常常因为遗迹太多而找不到头绪。所以,我... 《王羲之书派行书翰札导读》一书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这篇小文是其序言。行书是书法爱好者最喜欢的书体之一。历史上行书遗迹很多,风格各异,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学习行书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常常因为遗迹太多而找不到头绪。所以,我们从历代佳作中选出风格大体一致,渊源有绪的一些作品,裒为此集。我们选择的这些历代名家作品从王羲之开始,直到现代的名家沈尹默、吴玉如、白蕉,选择的条件是以王羲之的行书手札风格为基准,与王羲之风格差距较大的不录。当然,历史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作品,甚至王羲之本人也很难做到风格完全一致。所以,所选各家的作品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比较接近的,若从这个范围之内来看,则也是各具特色。历史上行书虽然起源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名家作品 历史上 沈尹默 书法 手札 遗迹 导读 渊源 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学思潮与书法之正统观念的形成
11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1年第8期3-8,共6页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思想总是社会思想的正统,上自安邦、治国的大政,下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所不及。但是,真正用这个思想体系来系统讨论书法艺术问题却相对较晚。书法毕竟是后来在中国社会中的一个深为人们喜好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很多...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思想总是社会思想的正统,上自安邦、治国的大政,下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所不及。但是,真正用这个思想体系来系统讨论书法艺术问题却相对较晚。书法毕竟是后来在中国社会中的一个深为人们喜好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很多文人涉足此艺,作为思考、研究社会人生的儒者,又不能不正视书法艺术中的很多问题。东汉末年,赵壹写了一篇《非草书》,就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待草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思想 书法艺术 理学思潮 正统观念 中国古代社会 艺术问题 朱熹 书法理论 儒家思想 思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孝胥的书法
12
作者 甘中流 《书画世界》 2000年第6期15-17,共3页
郑孝胥(一八六○—一九三八),字苏戡,亦字太夷,又称海藏。福建闽县人。清光绪八年,举本省乡试第一。二十九岁考取内阁中书,座主为翁同稣。后官至湖南布政使。入民国后,蜗居上海,筑海藏楼,鬻书自给。一九二三年由陈宝琛、庄士敦举荐,入... 郑孝胥(一八六○—一九三八),字苏戡,亦字太夷,又称海藏。福建闽县人。清光绪八年,举本省乡试第一。二十九岁考取内阁中书,座主为翁同稣。后官至湖南布政使。入民国后,蜗居上海,筑海藏楼,鬻书自给。一九二三年由陈宝琛、庄士敦举荐,入溥仪宫。『九一八事变』后,从溥仪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氏工诗,为晚清、民国名家。善画松,古苍浑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郑氏 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 作品 何绍基 康有为 楷书 清末至民国 溥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眼中的书法艺术
13
作者 甘中流 《中国美术》 2017年第6期30-35,共6页
王国维作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并没有专门讨论书法的文章,但他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地位》涉及到书法艺术价值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低度美术与高度美术王国维曾赴日本留学,他也是一位较早接受西方美学理论... 王国维作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并没有专门讨论书法的文章,但他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地位》涉及到书法艺术价值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低度美术与高度美术王国维曾赴日本留学,他也是一位较早接受西方美学理论的人物,他的美学观念来源于康德、叔本华。如果说梁启超是用西方艺术理论的概念,并通过与西方艺术门类的比较来总结书法艺术的美感,王国维则以康德、叔本华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叔本华 美术品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肖形印与中世纪欧洲纹章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逸帆 甘中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中国篆刻学中的汉肖形印与中世纪欧洲纹章均是有限二维空间中的图案。西方现代图形设计与中世纪以来的纹章一脉相承,这也使纹章的现代化更加顺利,而有着经典中式图形文化内涵的汉肖形印却并不多见于现代设计中。论文通过对两者出现的背... 中国篆刻学中的汉肖形印与中世纪欧洲纹章均是有限二维空间中的图案。西方现代图形设计与中世纪以来的纹章一脉相承,这也使纹章的现代化更加顺利,而有着经典中式图形文化内涵的汉肖形印却并不多见于现代设计中。论文通过对两者出现的背景、图案、功能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汲取纹章现代设计与转化经验,为肖形印在当代的发展带来一些创新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 肖形印 欧洲纹章 秦汉印章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