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张国俊 +4 位作者 石永光 甄伟杰 王玉亮 李宜杭 李杨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采动强度高,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存在应力集中、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因此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的选取对后期支护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以西露天煤矿2煤层和1煤层1分层为研究对...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空间大,采动强度高,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受上煤层采动影响存在应力集中、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因此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巷道合理位置的选取对后期支护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以西露天煤矿2煤层和1煤层1分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上煤层开采时的底板应力降低区域和下煤层开采时的极限平衡区域,确定了下煤层巷道的合理位置应在距离实体煤柱内错22.79 m以上的区域。基于上述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上煤层开采后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不同内错距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①距离采空区底板越近,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越明显;②随着内错距不断增大,围岩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呈现急剧降低-缓慢增大-稳定的趋势,在内错距20~25 m内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相对较小;③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巷道处于内错20,25 m时巷道围岩破坏相对较小;④巷道变形量随着内错距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错距增加至25 m时,巷道围岩移进量基本保持不变;⑤确定巷道合理内错距为20~25 m。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采用内错距24 m布置时,巷道围岩松动破坏深度及变形量均在可控范围内,进一步证明了该内错距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放工作面 巷道布置 围岩破坏 内错距 底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厚煤层沿空掘巷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2
作者 吴国栋 于海涛 +1 位作者 张伟 甄伟杰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2期13-18,28,共7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开采强度高、巷道变形大的支护技术难题,以021N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内、外应力场理论建立倾斜煤层力学模型,确定煤层地应力区的影响范围x 0为22.94 m,并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UDEC数值计算模型,综合分析... 针对综放工作面开采强度高、巷道变形大的支护技术难题,以021N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内、外应力场理论建立倾斜煤层力学模型,确定煤层地应力区的影响范围x 0为22.94 m,并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UDEC数值计算模型,综合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下区段煤柱应力分布及巷道变形破坏特征,考虑巷道尺寸及变形特征,确定煤柱宽度为18 m。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在掘进30 d后,围岩变形区域稳定,顶底板移近量为186 mm,两帮移近量为135 mm。回采期间,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89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273 mm,能够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厚煤层 沿空掘巷 内、外应力场 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