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aptic技术的盲人辅助路径诱导服务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冠生 郑江华 +2 位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刘敬强 李荣立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8,共4页
针对盲人具有敏锐于常人的触觉资源,综合应用GPS、GIS和Haptic(震动)等技术,开发研制了一种盲人路径诱导新模式。该模式向盲人提供路口等关键节点和偏离规划路径两种情况下的差异性震动,具有抗噪声干扰、反馈及时和高有效性等优点,具有... 针对盲人具有敏锐于常人的触觉资源,综合应用GPS、GIS和Haptic(震动)等技术,开发研制了一种盲人路径诱导新模式。该模式向盲人提供路口等关键节点和偏离规划路径两种情况下的差异性震动,具有抗噪声干扰、反馈及时和高有效性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诱导 ANDROID API 震动 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前后沙质裸地表层土壤蒸发量的时空变异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龙桃 熊黑钢 +2 位作者 李宝富 张建兵 瓦哈甫.哈力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建立的表层土壤日蒸发量和含水率间的函数关系,估算了灌溉前后3个时段的土壤日蒸发量,并以多种数学方法对其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灌溉后前期(1周)与后期(3周)的土壤蒸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余各时段蒸... 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建立的表层土壤日蒸发量和含水率间的函数关系,估算了灌溉前后3个时段的土壤日蒸发量,并以多种数学方法对其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灌溉后前期(1周)与后期(3周)的土壤蒸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余各时段蒸发量的相关性不显著;(2)灌溉前土壤蒸发量的总体差异较大,空间关联性很弱,呈随机的斑块状分布,灌溉后总体差异明显减小,空间关联性增强,分布类型转为区域化分布;(3)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在灌溉后则更多地受空间自相关控制;(4)由于林带、芦苇丛和微地形的影响,灌后1周时采样区西边的土壤蒸发量大于东面,其余两个时段东西向无明显差异;灌溉前南部区域土壤蒸发量较北部区域大,灌后1周时该种情形被逆转,灌后3周时又转为向灌溉前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沙质裸地 土壤蒸发量 时空变异性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敬强 瓦哈甫.哈力克 +1 位作者 王冠生 约日古丽.卡斯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苹果、香梨、葡萄、桃、杏、红枣等林果品种资源近6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在时间变化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也存在阶段性波动变...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苹果、香梨、葡萄、桃、杏、红枣等林果品种资源近6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在时间变化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也存在阶段性波动变化的规律,以2000-2009年全疆各地州的林果业面积年变化率最大,且南北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呈非地带性的条—带、块状分布,沿山麓—河流地带分布,沿盆地—绿洲分布等不同分布规律,从而形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大范围大杂集,小范围小聚集的不均衡性总特征。从时空分异规律分析上看,在极端干旱区发展林果业必须因地制宜,一方面要加强对林果业资源配置的区域性调控,以质促产,以品促效,另一方面强化林果业资源经济-环境效益整合,构建林果业经济-环境可持续、和谐发展格局,借助新疆地缘优势,凸现绿色,走无公害林果产品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林果业 时空分异 区域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末绿洲系统稳定性影响因子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杜晓梅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于茜 吴亚妮 卢震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4期452-455,458,共5页
绿洲系统是干旱区的脆弱系统。争取绿洲系统向稳定性、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干旱区绿洲稳定性的本质含义是绿洲系统与绿洲周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绿洲稳定性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绿洲系统... 绿洲系统是干旱区的脆弱系统。争取绿洲系统向稳定性、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地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干旱区绿洲稳定性的本质含义是绿洲系统与绿洲周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绿洲稳定性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绿洲系统的稳定性、恢复交错带环境,同时处理好绿洲开发建设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耕地和有效防治绿洲土地退化,在此基础上寻求高效开发、集约经营、协调发展的模式,搞好稳定性系统设计,以便加强绿洲生态系统管理。图2,表3,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稳定性 影响因子 灾害性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晋娟 瓦哈甫.哈力克 史帝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新疆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新疆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施肥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粮食单产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增施化肥的增产效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粮食 化肥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水理论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于茜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吴亚妮 马燕 张春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引入虚拟水的概念,...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引入虚拟水的概念,介绍虚拟水战略及虚拟水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新疆1990—2004年间农产品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为干旱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新思路,并提出了应用虚拟水战略的前景和建议。图4,表1,参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虚拟水 虚拟水战略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萍 张永福 瓦哈甫.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63-768,共6页
基于GIS平台,以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6年1:1600 000的行政区划图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对阿克苏地区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0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体... 基于GIS平台,以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6年1:1600 000的行政区划图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对阿克苏地区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0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体动态特征是未利用地和牧草地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增加;(2)10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结构变化绝对指数为8,其中:园地,交通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牧草地、未利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小;(3)引入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末县农业水资源利用及其潜力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卢震林 瓦哈甫.哈力克 +1 位作者 杨晋娟 史帝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4-178,共5页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 研究根据且末县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资料分析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且末县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且末县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且末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做好合理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和加强法制管理的工作;通过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潜力的分析计算得出近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34×108m3或3.17×108m3的水资源潜力可以挖掘;中远期平水年或枯水年分别有3.6×108m3或3.43×108m3的水资源可以挖掘。且末县今后农业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应该以开源和节流相结合,但以节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且末 农业水资源 开源潜力 节流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末绿洲耕地变化与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卢震林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吴亚妮 于茜 杜晓梅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 利用且末绿洲多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利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以及耕地变化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且末绿洲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下降的态势;且末绿洲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单一因子考虑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的驱动。对于且末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应该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图1,表4,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耕地变化 驱动力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有效灌溉面积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晓梅 琪美格 瓦哈甫.哈力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有效灌溉面积是衡量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疆有效灌溉面积1999-2000年有一个大下滑,之后增幅很小,且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值有下降趋势,并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情势不容乐观,从1998-2004年年均... 有效灌溉面积是衡量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疆有效灌溉面积1999-2000年有一个大下滑,之后增幅很小,且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值有下降趋势,并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情势不容乐观,从1998-2004年年均有效灌溉面积减少量达2.167万hm^2,其中粮食主产区面积减少占45%。新疆大部分地区粮食是自给自足,有效灌溉面积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当地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图6,表1,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有效灌溉面积 动态变化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恒山 瓦哈甫.哈力克 姚一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5-69,共5页
吐鲁番绿洲区是新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吐鲁番绿洲水资源变迁,用水量,气候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响应的分析,对吐鲁番绿洲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吐鲁番绿洲区是新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吐鲁番绿洲水资源变迁,用水量,气候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响应的分析,对吐鲁番绿洲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吐鲁番绿洲生态系统影响显著;随着吐鲁番人口的不断增加,绿洲地表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开采过度,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吐鲁番绿洲地区经济因素促进社会因素的变化,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经济、自然诸因素相互作用,通过水资源的变化驱动对吐鲁番绿洲生态系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绿洲 水资源利用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琼 高敏华 瓦哈甫.哈力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探究新疆不同地区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一些可行措施,以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体现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土地利用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亚妮 瓦哈甫.哈力克 于茜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272-275,共4页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其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运用其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与评价,最后针对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表2,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尔臣河流域 水资源承载能力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县人口驱动力对耕地变化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萍 张永福 瓦哈甫.哈力克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07-312,共6页
采用1949-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库车县人口和耕地的时间变化做出定量分析,建立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并分析了库车县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研究并分析了50多年来人口数量和质量给库车县耕地带来的影响和压力。结果表明:①50年来研... 采用1949-2004年的统计资料,对库车县人口和耕地的时间变化做出定量分析,建立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并分析了库车县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研究并分析了50多年来人口数量和质量给库车县耕地带来的影响和压力。结果表明:①50年来研究区耕地面积三增三减波动变化,耕地面积峰值呈减小变化趋势;②利用50年耕地与对应的农村人口数据建立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发现耕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鉴于库车县的现状提出解决人地矛盾的对策和建议:控制人口总量,提高当地人口素质,并通过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益,运用法律手段等措施来减轻人口素质给耕地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 人口驱动力 耕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以且末县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史帝文 杨晋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0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以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值原理为基础,对且末县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利用现有的相关数据,建立且末县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熵值进行计算。通过观察耕地生产熵、外界投入熵和生产能力总熵的发展变化,分析该县耕地... 以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值原理为基础,对且末县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利用现有的相关数据,建立且末县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熵值进行计算。通过观察耕地生产熵、外界投入熵和生产能力总熵的发展变化,分析该县耕地系统在1985-2005年间的发展状态演化;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分析耕地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生产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影响耕地系统生产能力发展的序参量。结果表明:①且末县耕地系统21 a间的总熵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该县耕地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耕地系统远离平衡态,并向更加稳定的、繁荣的方向发展;②通过计算生产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的序参量对生产能力提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③实例证明,耗散结构理论与熵值原理用于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是可行的,得到的结果表明选取的各指标能够反映且末县耕地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图1,表2,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产能力评价 耗散结构理论 熵流模型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策勒县农业用水的水利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燕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张春轶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王治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水资源的短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策勒县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但是水土资源利用不平衡,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并不多。通过分析农业用水的水利效益和灌溉情况,指出策勒县农业增收的关键是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为耕地提供... 水资源的短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策勒县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但是水土资源利用不平衡,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并不多。通过分析农业用水的水利效益和灌溉情况,指出策勒县农业增收的关键是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为耕地提供灌溉保证的同时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出该地区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图2,表2,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勒 水资源 水利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作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帝文 瓦哈甫.哈力克 杨晋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1981~2004年的和田统计年鉴,对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农民人均收入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的正负和大小来表达经济作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并通过多重回归分析以及对各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单位产值的比较,分... 采用1981~2004年的和田统计年鉴,对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农民人均收入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的正负和大小来表达经济作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并通过多重回归分析以及对各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单位产值的比较,分析各种农作物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①策勒地区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总体增加趋势。②策勒地区经济作物所占比例与农民收入正相关且相关显著。虽然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农民收入正相关且相关显著,但为保证粮食能够自给,粮食播种面积仍然占到策勒总播种面积的50%,种植粮食所得收入仍然是策勒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各种经济作物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图2,表1,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勒 经济作物 影响力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a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且末县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玲 瓦哈甫.哈力克 穆艾塔尔.赛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且末县近50a的气象、水文、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多年来且末水资源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结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影响水资源变化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且末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年变幅度较大;年均降水量和... 利用且末县近50a的气象、水文、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多年来且末水资源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结合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影响水资源变化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且末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年变幅度较大;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有上升的趋势,人类活动频繁。主成分分析后得到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可达80%以上,第一主成分可解释为人为因子,第二主成分可解释为气候因子,说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图7,表3,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且末县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水资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规模与绿洲经济发展关系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穆艾塔尔.赛地 杨玲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绿洲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诈豪洲规模内存在的各种资源规模的大小。对于环境封闭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绿洲而言,一方面,由于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限制,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规模、生产规... 绿洲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诈豪洲规模内存在的各种资源规模的大小。对于环境封闭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绿洲而言,一方面,由于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限制,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约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口规模、生产规模及其消耗资源能力的增大导致绿洲负荷过重,稳定性受到威胁,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同时实现经济效应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在绿洲适宜规模内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特殊性的基础上,以且末绿洲为例,根据1985~2004年的连续统计数据,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在绿洲适宜规模下存在的资源规模与绿洲经济发展关系,为绿洲规模与绿洲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依据。图2,表4,参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规模 经济发展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地区用水结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恒山 瓦哈甫.哈力克 卢龙辉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110,119,共5页
引用信息熵计算模型,分析2004年~2014年吐鲁番地区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用水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用水总量2004年~2009年上升较大,变化幅度也明显较大;2009年以后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年均增... 引用信息熵计算模型,分析2004年~2014年吐鲁番地区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用水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用水总量2004年~2009年上升较大,变化幅度也明显较大;2009年以后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年均增加0.364亿m^3;农业用水量及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工业用水量及所占比重呈现下降态势;生活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呈现继续快速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结构 驱动力 因子 信息熵 吐鲁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