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晶SiC超精密加工研究进展
1
作者 田壮智 班新星 +3 位作者 韩少星 段天旭 郑少冬 朱建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单晶碳化硅(SiC)的高脆性、高硬性和强化学惰性是制约第三代半导体超精密抛光发展的关键,实现衬底高效率、超光滑表面的加工具有挑战性。对于单晶SiC的化学机械抛光(CMP),分别从材料去除和工艺优化两个维度出发,阐述了CMP SiC的影响因... 单晶碳化硅(SiC)的高脆性、高硬性和强化学惰性是制约第三代半导体超精密抛光发展的关键,实现衬底高效率、超光滑表面的加工具有挑战性。对于单晶SiC的化学机械抛光(CMP),分别从材料去除和工艺优化两个维度出发,阐述了CMP SiC的影响因素和规律,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介绍了光催化、超声振动、电场、等离子体、磁流变、表面预处理等辅助CMP抛光方法,分析了复合增效抛光的去除机理和优势。通过对比发现,辅助能场的介入有助于改善SiC表面质量,并能获得较好的加工效果,然而,复合抛光技术涉及的能场复杂,多能场作用下的材料去除机制和工艺参数匹配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对未来单晶SiC超精密加工的研究给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碳化硅(SiC) 化学机械抛光(CMP) 材料去除率(MRR) 表面粗糙度 增效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阀体密封端面漏油原因分析及密封微凹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强 马丹 +6 位作者 曹宇轩 赵家宁 刘孟奇 白金峰 曹明琛 班新星 赵惠英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17期28-30,共3页
针对某型号针阀偶件在试验验证中容易产生暴漏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暴漏产生的原因,其次建立针阀体密封端面不同微凹结构的三维模型,并使用ANSYS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微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仿真... 针对某型号针阀偶件在试验验证中容易产生暴漏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暴漏产生的原因,其次建立针阀体密封端面不同微凹结构的三维模型,并使用ANSYS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微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数量、宽度以及深度的环状微凹结构对接触状态有很大的影响;且当密封微结构为宽0.5mm,深2μm的环状凹槽时,其接触面积可以较初始平面接触面积增大2.37%,这使针阀体与针阀套之间的密封问题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阀体 环状微凹结构 仿真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精密铣削装备整机设计优化
3
作者 白金峰 赵家宁 +5 位作者 刘孟奇 赵强 曹明琛 赵凌宇 班新星 赵惠英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17期1-3,共3页
在面向高档汽车压缩机涡旋盘零件的加工需求背景下,对其加工装备做了基础设计,并根据课题组基础设定了装备部件的材料。对装备的各运动部件进行了精度分配,得到了课题5μm加工要求需要设计3μm的装备模型,由此设计了装备模型。在装备模... 在面向高档汽车压缩机涡旋盘零件的加工需求背景下,对其加工装备做了基础设计,并根据课题组基础设定了装备部件的材料。对装备的各运动部件进行了精度分配,得到了课题5μm加工要求需要设计3μm的装备模型,由此设计了装备模型。在装备模型中间加工状态和两端加工状态两种极限状态下分别做了静力学仿真分析,对比了基础设计模型和优化设计模型。在中间加工状态下,基础设计模型加工点位置处和传动部件位置处的变形由0.298μm和0.20μm分别优化到优化设计模型的0.172μm和0.155μm;在两端加工状态下,基础设计模型加工点位置处和传动部件位置处的变形由0.301μm和0.197μm分别优化到优化设计模型的0.197μm和0.20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分配 基础设计 优化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精密铣削装备床身设计优化
4
作者 白金峰 刘孟奇 +5 位作者 赵家宁 曹明琛 赵强 赵凌宇 班新星 赵惠英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17期16-18,共3页
在面向高档汽车压缩机涡旋盘零件的加工需求背景下,对其加工装备做了基础设计,并根据课题组基础设定了装备部件的材料。对装备的相关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精度分析,得到了课题5μm加工要求需要设计3μm的装备模型,由此设计了装备床身模型... 在面向高档汽车压缩机涡旋盘零件的加工需求背景下,对其加工装备做了基础设计,并根据课题组基础设定了装备部件的材料。对装备的相关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精度分析,得到了课题5μm加工要求需要设计3μm的装备模型,由此设计了装备床身模型。在床身模型中基础设计和优化加筋两种方案下分别做了静力学仿真分析,对比了基础设计模型和优化设计模型。床身基础方案的总变形为0.41μm,斜筋方案为0.27μm,圆筋方案为0.32μm,并分析了在X、Y、Z三个方向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分配 基础设计 优化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针阀体密封微结构设计
5
作者 赵强 马丹 +5 位作者 曹宇轩 刘孟奇 赵家宁 曹明琛 班新星 赵惠英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17期35-37,共3页
针对某型号针阀偶件在工况下,高压油易从针阀体和针阀套间的接触端面泄露的问题,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针阀体密封端面不同微结构的三维模型,并使用ANSYS仿真分析软件对针阀体上的微结构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比... 针对某型号针阀偶件在工况下,高压油易从针阀体和针阀套间的接触端面泄露的问题,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针阀体密封端面不同微结构的三维模型,并使用ANSYS仿真分析软件对针阀体上的微结构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比选出最优微结构。仿真结果表明:针阀体密封微结构可以起到增大密封端面接触面积的作用;且密封微结构的最优设计为抛物线凹状环槽,可使针阀体与针阀套之间的密封问题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阀体 密封微结构 仿真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