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M9与EGr_09888重组蛋白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慕永辉 赵莉 +8 位作者 吾力江·卡马力 刘帅 班万里 王冰洁 喀迪尔丁·艾尔肯 穆尼拉·特列吾汗 权晨曦 潘星羽 张壮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2,共6页
探究细粒棘球绦虫生殖相关基因EgM9和EGr_09888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s)体外发育的影响。确定最适宜SDS与PSCs共培养浓度;设置2.5%和5%的蛋白共培养液加入量,Ⅰ组含20%胎牛血清(阴性对照组),Ⅱ组含0.1%SDS EgM9蛋白共培养液,Ⅲ组含0.... 探究细粒棘球绦虫生殖相关基因EgM9和EGr_09888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s)体外发育的影响。确定最适宜SDS与PSCs共培养浓度;设置2.5%和5%的蛋白共培养液加入量,Ⅰ组含20%胎牛血清(阴性对照组),Ⅱ组含0.1%SDS EgM9蛋白共培养液,Ⅲ组含0.1%SDS EGr_09888蛋白共培养液,通过RT-qPCR确定最适加入量;设置Ⅰ~Ⅲ组与体外培养7 d PSCs共培养,收集7 d、21 d的虫体,RT-qPCR、Immunoblotting分析结果。结果表明,0.1%SDS是与PSCs共培养的最适浓度,重组蛋白共培养液的加入量为5%;RT-qPCR分析表明重组蛋白EgM9和EGr_09888对虫体的相应基因均有显著性调控(P<0.01),免疫印迹分析,以EgM9鼠血清为一抗时,7 d和21 d的Ⅲ组在35.0 ku出现条带,以EGr_09888鼠血清为一抗时,在21 d时Ⅲ组在35.0 ku出现条带。研究证实EgM9、EGr_09888重组蛋白分别对细粒棘球绦虫相应基因有显著性调控,对虫体中EGr_09888相应蛋白调控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体外培养 EgM9重组蛋白 EGr_09888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余婉蓉 班万里 +8 位作者 王冰洁 潘星羽 幕永辉 刘帅 吾力江·卡马力 徐晶 喻昌盛 赵莉 张壮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探究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性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血清对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体外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后虫体的发育情况。在体外培养模型中,用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30 d的虫体,通过We... 探究egM9基因在细粒棘球绦虫性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利用重组pET30a-EgM9蛋白高免血清对细粒棘球绦虫进行体外干预试验,观察干预后虫体的发育情况。在体外培养模型中,用pET30a-EgM9蛋白高免兔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30 d的虫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虫体蛋白的免疫反应性,RT-qPCR分析虫体中EgM9基因的表达水平。显微观察表明经高免血清干预后虫体明显向成囊方向发育。Western blot直接法表明高免兔血清可以与虫体蛋白形成复合物,间接法证明EgM9多克隆鼠血清未与上述复合物发生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RT-qPCR验证EgM9高免兔血清可刺激虫体中的EgM9基因的表达。说明通过高免血清体外干预,可促进EgM9在基因和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为筛选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疫苗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体外培养 体外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力 张旭 +6 位作者 赵莉 刘洁琼 王冰洁 殷涛 李杰 李岩 班万里 《草食家畜》 2021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牛、羊、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2016-2020年五年间,兵团共累计监测布病样... 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牛、羊、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2016-2020年五年间,兵团共累计监测布病样品2185312份,感染抗体阳性15928份,抗体阳性率达0.73%(15928/2185312),其中奶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18%(1071/583146),其他品种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24%(436/181148),羊布病总阳性率达1.03%(14413/1405091),猪布病总阳性率达0.05%(8/15927),奶牛、其他牛、羊和猪之间差异极显著(χ2=4805.56,P<0.01),结果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兵团辖区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干预后,该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继续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动态监测,积极落实净化措施,确保兵团布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病 流行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TRM44001中拒霉素分离鉴定及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班万里 万传星 +1 位作者 曾红 张利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从一株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中寻找具有奶牛乳房炎防治潜力的抗生素。【方法】对菌株TRM 44001进行16S rRNA鉴定,硅胶柱层析及制备薄层层析法分离该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活性追踪获得活性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 【目的】从一株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中寻找具有奶牛乳房炎防治潜力的抗生素。【方法】对菌株TRM 44001进行16S rRNA鉴定,硅胶柱层析及制备薄层层析法分离该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活性追踪获得活性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谱并结合二维谱解析化合物结构,检测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抑菌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化合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经16S rRNA序列对比分析,鉴定TRM 44001为暗红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ogriseus)。从该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拒霉素(resistomycin,1)和特曲霉素D(tetracenomycin D,2)。拒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2.0μg/m L;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拒霉素可以增大表皮葡萄球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从暗红灰链霉菌(S.erythrogriseus)发酵液中分离鉴定拒霉素,拒霉素通过增大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起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红灰链霉菌 拒霉素 表皮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小霞 赵莉 +11 位作者 王冰洁 班万里 穆尼拉·特列吾汗 马长丽 乌云花 布于其其格 陈云英 段兰利 岳城 徐晶 艾沙江 张壮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建立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为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撑。以5E10H5杂交瘤细胞株腹腔接种Balb/c鼠制备的腹水作为包被抗体,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血清作为... 建立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为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撑。以5E10H5杂交瘤细胞株腹腔接种Balb/c鼠制备的腹水作为包被抗体,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血清作为检测抗体,HRP标记的驴抗兔IgG作为二抗,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试验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和阴性对照犬犬粪。结果显示,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并能产生高效价抗体;对该方法的灵敏度进行检测,阳性粪样稀释至1:10000时仍显示为阳性;在感染动态分析中,该方法最早可在犬感染72 h后,最迟6 d后检测到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表明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诊断犬多房棘球绦虫感染,为后期研制犬多房棘球绦虫粪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双抗体夹心ELISA 粪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特性分析
6
作者 段兰利 赵莉 +10 位作者 王冰洁 班万里 徐宁 陈云英 郭璐 余婉蓉 阿热艾·阿哈太 徐晶 穆尼拉·特列吾汗 喻昌盛 张壮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2,共6页
用免疫学方法对2株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细胞株进行免疫特性分析。研究制备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1G11、1C1,亲和层析纯化并检测纯度,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所获抗体的抗体效价、特异性以及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定... 用免疫学方法对2株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细胞株进行免疫特性分析。研究制备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1G11、1C1,亲和层析纯化并检测纯度,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所获抗体的抗体效价、特异性以及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单克隆抗体1G11、1C1在分子质量约55 ku及24 ku可见清晰的重、轻链条带;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1G11、1C1与多房棘球蚴能特异性结合,与细粒棘球蚴抗原、细颈囊尾蚴抗原、多头蚴抗原不反应且无交叉反应;经免疫组化鉴定2株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均能与多房棘球蚴特异性结合。结果表明,抗多房棘球蚴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特性,为后期包虫病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单克隆抗体 免疫特性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犬粪抗原与多克隆抗体结合的条件筛选与纯化
7
作者 徐晶 班万里 +11 位作者 王冰洁 赵莉 穆尼拉·特列吾汗 吴小霞 陈云英 段兰利 艾沙江 郭涛 王方 乌云花 布于其其格 张壮志 《草食家畜》 2020年第3期39-50,共12页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此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一类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人类与家畜的健康,并对畜牧业造成危害与阻碍。了解终末宿主犬科动物粪样中细粒棘球绦虫虫体蛋白组成,寻找特异性的靶抗原能对包虫病的预防和提高...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此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一类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人类与家畜的健康,并对畜牧业造成危害与阻碍。了解终末宿主犬科动物粪样中细粒棘球绦虫虫体蛋白组成,寻找特异性的靶抗原能对包虫病的预防和提高双抗夹心ELISA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缓冲溶液的筛选,多克隆血清与粪抗原结合条件的筛选,确定抗体与抗原结合最佳配比浓度,用亲和层析与凝胶层析对抗原抗体结合物纯化分离,并检测纯化后样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终确定PBST和柠檬酸缓冲液都能用于溶解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可溶性抗原,且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浓度选用溶液体积不变情况下,多克隆血清占比20%与粪抗原结合。抗原抗体结合物通过凝胶层析柱在A峰(45.5~50.5 min附近)接收的样品中含有纯化的抗原抗体结合物。本研究的结果与方法可以为以后筛选鉴定靶抗原,提高粪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 抗原抗体结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NADH1基因和微卫星标记在棘球绦虫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吕凤军 王冰洁 +11 位作者 丁伟强 赵莉 班万里 段兰利 穆尼拉·特列吾汗 吴小霞 徐晶 陈云英 郭涛 王方 乌云花 张壮志 《草食家畜》 2020年第4期43-51,共9页
(目的)利用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ADH1)和微卫星标记进行棘球绦虫感染的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牛、羊肝/肺包囊(8份)、野生鼠肝包囊(4份)和狐狸肠道寄生棘球绦虫成虫(2份)共14个样本提取DNA后,分别用棘球绦虫... (目的)利用线粒体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NADH1)和微卫星标记进行棘球绦虫感染的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牛、羊肝/肺包囊(8份)、野生鼠肝包囊(4份)和狐狸肠道寄生棘球绦虫成虫(2份)共14个样本提取DNA后,分别用棘球绦虫线粒体NADH1基因和微卫星标记进行检测。(结果)PCR扩增分别得到大小约为510 bp的NADH1核苷酸片段和200~300 bp不等的微卫星标记片段,产物的长度与引物设计的预期产物长度一致;序列比对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的样品序列存在碱基的颠/转换和碱基缺失现象;测序发现8份牛、羊肝/肺包囊样本均为细粒棘球蚴G1基因型感染,4份野生鼠肝包囊均为多房棘球蚴感染,2份狐狸肠道寄生棘球绦虫样本为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结论)线粒体NADH1基因和微卫星标记均适用于棘球绦虫种间和种内的鉴别、分类及系统进化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绦虫 NADH脱氢酶亚基1基因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