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现军 王月华 +4 位作者 玛丽克 曾昌民 冯晓军 韩利军 曲东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通过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对比研究发现,该区石炭系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一个不整合面位于二叠系南闸组与石炭系小海子组大套灰岩内,该不整合面在覆盖区不仅具有明显的岩电特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另一个不整合面在麦... 通过麦盖提斜坡西段上石炭统对比研究发现,该区石炭系内部存在两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一个不整合面位于二叠系南闸组与石炭系小海子组大套灰岩内,该不整合面在覆盖区不仅具有明显的岩电特征,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控油作用;另一个不整合面在麦盖提斜坡西段石炭系卡拉沙依组顶部,是一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推测该不整合面是受晚石炭世海退作用及构造运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麦盖提 上石炭统 不整合面 油气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积深度法在库车坳陷北部盐下构造变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安明 吴超 +5 位作者 尚江伟 李宏伟 顾成龙 黎立 李梦媛 玛丽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2,共6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研究区地表和地下构造双重复杂特征及巨厚膏盐层的影响,其深层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与精度不理想,准确研究盐下构造形态存在较大难度。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最新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研究区地表和地下构造双重复杂特征及巨厚膏盐层的影响,其深层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与精度不理想,准确研究盐下构造形态存在较大难度。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最新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地震剖面,建立了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构造层的初始构造模型,并运用面积深度法分析了盐下构造层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结果表明:①盐下层构造的分布以克拉苏断裂为界线,断裂以北主要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冲构造,而断裂以南则主要发育滑脱构造;②克拉苏断裂以南区域滑脱面的位置介于8.01-10.23km深度,推测该滑脱层为三叠系与下伏基底之间的不整合面;③博孜区域的滑脱距离为7.49km,大北区域的滑脱距离为14.35km,克深5区域的滑脱距离为12.46km,克深1-2区域的滑脱距离则为16.32km,该区盐下构造层的滑脱距离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从西向东构造变形越来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平衡原理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构造模型 滑脱构造 滑脱深度 缩短量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斜坡对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邬光辉 王春和 +2 位作者 玛丽克 高力 何金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不同于上覆碎屑岩,油气沿石炭纪前古隆起斜坡分布与富集。塔北、塔中、塔西南等三大前石炭纪古隆起的宽缓斜坡长期稳定发育,形成了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面积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古隆起斜坡不...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分布不同于上覆碎屑岩,油气沿石炭纪前古隆起斜坡分布与富集。塔北、塔中、塔西南等三大前石炭纪古隆起的宽缓斜坡长期稳定发育,形成了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面积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古隆起斜坡不仅是台缘高能储集相带发育的有利部位,而且有利于风化壳岩溶储集层的发育与保存。古隆起斜坡紧邻烃源区,是多期油气运聚成藏的指向区,油气保存条件优越。海相碳酸盐岩中广泛存在喜玛拉雅晚期成藏事件,石炭纪前古隆起斜坡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富集与勘探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古隆起斜坡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藏 分布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昌民 马德民 +4 位作者 冯晓军 敬兵 张春莲 玛丽克 李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喀什坳陷的下-中侏罗统分别形成于两个沉积体系,即库孜贡苏-克孜勒陶走滑拉分断陷体系和山前断陷沉积体系,二者在岩性、岩相、沉积厚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征。走滑拉分断陷体系的侏罗系厚度巨大,其中的含煤岩系和深湖-半深... 喀什坳陷的下-中侏罗统分别形成于两个沉积体系,即库孜贡苏-克孜勒陶走滑拉分断陷体系和山前断陷沉积体系,二者在岩性、岩相、沉积厚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征。走滑拉分断陷体系的侏罗系厚度巨大,其中的含煤岩系和深湖-半深湖相泥岩构成良好的烃源岩,其分布受到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的控制。山前断陷体系的侏罗系厚度相对较小,其中的含煤岩系在南天山山前和西昆仑山前局部构成比较好的烃源岩,源自下-中侏罗统烃源岩的油气分别在古近纪末和上新世初达到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针对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油气勘探应致力于后期改造相对较弱的构造部位,或者致力于寻找次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喀什坳陷 侏罗系 沉积环境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