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关中地区春旱的实时监测与剖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鹏新 林巧 +2 位作者 张树誉 解毅 吴高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6,259,共4页
陕西省关中地区春旱和伏旱频发,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据气象部门报道,2012年年末至2013年年初,陕西省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气候干旱,严重影响了关中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为了进一步论述遥感干旱监测的实时性和宏观性,本文基于... 陕西省关中地区春旱和伏旱频发,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据气象部门报道,2012年年末至2013年年初,陕西省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气候干旱,严重影响了关中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为了进一步论述遥感干旱监测的实时性和宏观性,本文基于AquaMODIS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干旱监测方法对关中地区2013年3月以来的干旱程度进行了监测并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实时监测 春旱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卫星遥感数据 气候干旱 气象部门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干草原退化草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动态监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鹏新 陈晓玲 李飞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4,106,共4页
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典型干草原草地上选择样区 ,借助于 L andsat卫星遥感影像 ,采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典型干草原草地的退化与恢复特征 ,结果表明 ,近 2 0多年来 ,草地退化经历了从逐渐退化到严重退化 ,... 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典型干草原草地上选择样区 ,借助于 L andsat卫星遥感影像 ,采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典型干草原草地的退化与恢复特征 ,结果表明 ,近 2 0多年来 ,草地退化经历了从逐渐退化到严重退化 ,再到有所恢复的发展过程。从所选择的卫星影像的时相分析 ,若以 1973年为标准 ,则1987年草地退化最为严重 ,此时盐渍化草地面积也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干草原草地 卫生影像 非监督分类 草地退化 荒漠化 时空分布特征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旱作农业项目实施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鹏新 魏益民 钱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9-104,共6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技术项目“中国西北旱作地区持续农业体系的研究、示范与推广”(CPR/91/114)实施三年来,项目各项活动进展顺利,组团出国考察和派员出国进修已圆满完成。
关键词 旱作农业 技术项目 中国西北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R/91/114项目在西北旱区实施的科技扶贫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新 魏益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减轻贫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妇女参与发展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技术项目 C P R/91/114 实施的目的。科技扶贫是减轻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介绍该项目在科技扶贫方面取得的成效,项目农业技术推广途径... 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减轻贫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妇女参与发展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技术项目 C P R/91/114 实施的目的。科技扶贫是减轻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介绍该项目在科技扶贫方面取得的成效,项目农业技术推广途径及其效益,并对依托当地资源,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扶贫 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 CPR/91/114项目 农业科技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植物中的镍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鹏新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3年第5期213-216,212,共5页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土壤中镍的来源、含量,镍在土壤固相和溶液中的化学组成;镍在作物体内的含量,镍对作物的作用及其在作物体内的迁移;土壤镍和植物镍的关系等。
关键词 土壤 植物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污泥(土娄)土中铜和镍的形态及其转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鹏新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3年第1期14-16,13,共4页
本文使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了污泥、(土娄)土及其培育土壤中铜和镍的形态,并报道了施用污泥(土娄)土中铜与镍的形态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娄)土中铜与镍的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污泥... 本文使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了污泥、(土娄)土及其培育土壤中铜和镍的形态,并报道了施用污泥(土娄)土中铜与镍的形态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娄)土中铜与镍的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交换态。污泥中铜主要以有机质结合态存在;镍主要是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施用污泥(土娄)土中,随施用量增加铜的有机质结合态增加幅度最大,其余各形态均呈增大趋势;镍除残渣态几乎不变外,各形态也呈增大趋势,其中以碳酸盐结合态变化最大。同时对(土娄)土中各形态铜与镍对作物的可给性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LOU土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灌对塿土镍形态的影响
7
作者 王鹏新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4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文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污灌对土镍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用土壤镍形态作为指标评价土壤镍污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污灌带入到土壤中的镍聚集在土壤耕层,未向下迁移转化,污灌能明显增加耕层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 本文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污灌对土镍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用土壤镍形态作为指标评价土壤镍污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污灌带入到土壤中的镍聚集在土壤耕层,未向下迁移转化,污灌能明显增加耕层土壤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质结合态镍的量,对残渣态镍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提取方法 污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监测效果评价——Ⅱ.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艳 王鹏新 +2 位作者 刘峻明 张树誉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6-239,262,共5页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建立关中平原五市2002—2009年每年的加权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与冬小麦单产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VTCI与产量间的...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建立关中平原五市2002—2009年每年的加权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与冬小麦单产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VTCI与产量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渭南、咸阳及铜川的决定系数R2值均低于0.5;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显著,除铜川外其余四市的R2值接近0.5,或者高于0.6,且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中西安的R2值达到0.7。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归一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优于其它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为最优赋权方法,可用于评价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干旱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组合赋权法 小麦单产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马尔可夫模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干旱预测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彦集 刘峻明 +3 位作者 王鹏新 韩萍 朱德海 张树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8-203,共6页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干旱监测结果,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采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方法对未来干旱状态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36个气象站39年逐月降水量为分析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该方法在不同时间尺度(...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干旱监测结果,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采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方法对未来干旱状态进行预测和分析。以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36个气象站39年逐月降水量为分析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该方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从1个月到1年)上的预测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对所选的5个时间尺度该方法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且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加,预测正确率也相应提高。同时,该方法对无旱的预测比较准确,对干旱的发生也有一定预测能力,可以作为早期干旱预警的参考。但是,该方法对干旱状态突变的预测能力较弱;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其预测能力也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教 加权马尔可夫链 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监测效果评价——I.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熵值法组合赋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艳 王鹏新 +2 位作者 刘峻明 张树誉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163,共5页
选取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2002—2009年每年3—5月共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将冬小麦越冬后分为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分别运用因子权重排序法、熵值法及组合赋权法确定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计算关中平原... 选取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2002—2009年每年3—5月共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将冬小麦越冬后分为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分别运用因子权重排序法、熵值法及组合赋权法确定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计算关中平原各市冬小麦每年的加权VTCI,并建立加权VTCI与冬小麦单产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密切相关。其中,熵值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渭南、咸阳及铜川的决定系数R2值均低于0.5;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显著,咸阳、宝鸡及西安的R2值接近或高于0.6,渭南接近0.5,铜川较差。且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中宝鸡和西安的R2值接近0.7,优于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熵值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因子权重排序法 熵值法 组合赋权法 小麦单产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的ARIMA模型干旱预测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韩萍 王鹏新 +2 位作者 王彦集 张树誉 朱德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采用关中地区39 a的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计算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运用ARIMA模型对SPI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并进行12步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对所有时间尺度的SPI 3、6、9序列可进行精度在10%以下的1步预测,对SPI... 采用关中地区39 a的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计算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运用ARIMA模型对SPI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并进行12步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对所有时间尺度的SPI 3、6、9序列可进行精度在10%以下的1步预测,对SPI 12、24序列可进行平均精度在10%以下的9步预测,说明ARI-MA模型较适合SPI 3、6、9序列的短期预测,适合SPI 12、24序列的长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ARIMA模型 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系数和一致性指数及其在干旱预测精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蕾 王鹏新 +2 位作者 田苗 刘峻明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9-235,251,共8页
基于关中平原2003—2014年Aqua-MODIS数据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干旱监测结果,引入效率系数和一致性指数对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季节性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在干旱预测精度评价中的适用性。两种干旱预测... 基于关中平原2003—2014年Aqua-MODIS数据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干旱监测结果,引入效率系数和一致性指数对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季节性ARIMA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在干旱预测精度评价中的适用性。两种干旱预测模型的精度评价结果为ARIMA模型与季节性ARIMA模型的效率系数分别为-0.04与-4.27,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40与0.37,表明ARIMA模型对干旱的预测精度高于季节性ARIMA模型,这与均方根误差、皮尔森相关系数及Kappa系数等的评价结果一致,且效率系数对不同干旱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的区分效果尤为显著,对干旱预测模型的精度评价比一致性指数更为合理。因此,效率系数更适合用于遥感干旱预测模型的精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系数 一致性指数 精度评价 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监测效果评价Ⅲ——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艳 王鹏新 +2 位作者 刘峻明 张树誉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8-222,共5页
选取关中平原2002—2009年冬小麦越冬后每年3—5月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基于归一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冬小麦越冬后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影响的最优权重,建立关中平原4市(不包括铜川)冬小麦每年的加权CVTI与... 选取关中平原2002—2009年冬小麦越冬后每年3—5月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基于归一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冬小麦越冬后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影响的最优权重,建立关中平原4市(不包括铜川)冬小麦每年的加权CVTI与单产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冬小麦的单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2—2009年关中平原冬小麦单产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中部单产较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基于关中平原4市的整体产量估算模型预测西安市部分区县2010年的单产,取得较好的结果,验证了关中平原4市的整体产量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关中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归一组合赋权法 产量 干旱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化叶面积指数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单产估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树誉 孙辉涛 +2 位作者 王鹏新 景毅刚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6-271,293,共7页
应用数据同化方法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融合,是估测区域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2008—2014年越冬后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择与作物长势、产量及水分胁迫信息密切相关的叶面积指数(LA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采用粒子滤波算... 应用数据同化方法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融合,是估测区域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2008—2014年越冬后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择与作物长势、产量及水分胁迫信息密切相关的叶面积指数(LA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对CERES-Wheat模型模拟和遥感数据观测的LAI和VTCI实施同化,分别基于观测LAI和VTCI、同化LAI和VTCI构建冬小麦单产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同化LAI变化趋势更加符合关中平原冬小麦的实际生长状况,同化VTCI能更好地反映冬小麦的水分胁迫程度。应用观测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决定系数为0.402,而单独应用LAI或VTCI单变量构建的估产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279和0.339,说明应用LAI和VTCI双变量构建的估产模型的精度优于单独应用LAI或VTCI单变量的精度。相比于观测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基于同化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的决定系数从0.402提高到0.547。表明基于同化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的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单产估测 遥感信息 作物生长模型 叶面积指数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拟的冬小麦水分胁迫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贺鹏 王鹏新 +2 位作者 解毅 张树誉 刘峻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219,271,共8页
以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在对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中的CERES-Wheat模型进行标定基础上,模拟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以日为步长的实际蒸散量和潜在蒸散量,采用Jensen模型研究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 以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在对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中的CERES-Wheat模型进行标定基础上,模拟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以日为步长的实际蒸散量和潜在蒸散量,采用Jensen模型研究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无论旱作样点还是灌溉样点,冬小麦在同一生育时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相同,且拔节期的敏感性最强,抽穗-灌浆期次之,返青期和乳熟期依次递减。灌溉样点在拔节期和抽穗-灌浆期的水分胁迫敏感系数分别为0.589与0.342,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相差较大,而旱作样点在两生育时期的水分胁迫敏感系数分别为0.405与0.383,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相差较小,由于灌溉样点在拔节期发生水分胁迫现象可以通过及时灌溉以缓解缺水情况,因而会减弱其后抽穗-灌浆期的水分胁迫敏感性。根据水分胁迫敏感性,对不同生育时期缺水采取不同措施,较好地实现抗旱防旱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CERES-Wheat模型 水分胁迫 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面上干旱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苗 王鹏新 +1 位作者 侯姗姗 韩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4-168,180,共6页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是一种适合关中平原的近实时定量化的干旱监测方法,在前期基于以旬为单位的VTCI样本点上相空间重构与RBF神经网络干旱预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VTCI遥感面上的干旱预测研究。通过分析样本点VTCI时间序列的...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是一种适合关中平原的近实时定量化的干旱监测方法,在前期基于以旬为单位的VTCI样本点上相空间重构与RBF神经网络干旱预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VTCI遥感面上的干旱预测研究。通过分析样本点VTCI时间序列的延迟时间和重构维数,确定整个面上VTCI时间序列相空间维数为7,从而对面上VTCI数据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对重构后的VTCI数据应用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了2009年4月上旬到5月中旬的VTCI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多旬预测结果都较好地反映了监测结果的特征,各旬预测结果的绝对误差频数分布主要集中在-0.2到0.2之间。应用Kappa系数评价预测结果与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5月中旬为显著,4月上旬和中旬为中度,4月下旬和5月上旬的一致性为弱,但阳性一致率较高。该模型的面上预测精度较好,适合关中平原的干旱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干旱预测 相空间重构 神经网络 RB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下集束薄片初始分离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政伟 王浩 +3 位作者 阮文俊 宁惠君 王金龙 王鹏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834,共7页
为了研究诸如美国MJU-B50系列面源式红外干扰弹圆柱形集束薄片在高速运动下发射的分离散布过程,建立了ALE有限体积法描述下的三维可压缩RANS方程,耦合刚体运动学方程、碰撞检测及响应模型,数值模拟了载机马赫数0.8条件下集束薄片特征段... 为了研究诸如美国MJU-B50系列面源式红外干扰弹圆柱形集束薄片在高速运动下发射的分离散布过程,建立了ALE有限体积法描述下的三维可压缩RANS方程,耦合刚体运动学方程、碰撞检测及响应模型,数值模拟了载机马赫数0.8条件下集束薄片特征段的三维非定常初始分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集束薄片分离初期碰撞频繁,扰乱了薄片的一致性运动,加速了薄片分离过程,但是薄片的分离次序主要受薄片间的多体干扰影响,验证了动态抛撒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薄片次序分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多体分离 集束薄片 可压缩流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干旱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涛 王鹏新 +4 位作者 许文宁 苏伟 刘东升 刘翔舸 武洪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8-213,共6页
以黑龙江军川农场为研究区域,应用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计算和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采用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的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土壤表层水分监测。通过与同一时期的LST和NDVI模型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VTCI与该... 以黑龙江军川农场为研究区域,应用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计算和反演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采用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的方法对该区域进行土壤表层水分监测。通过与同一时期的LST和NDVI模型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VTCI与该模型的纹理特征相似,干旱的分布规律几乎一致。应用土壤表层含水量数据对干旱监测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VTCI与土壤表层含水量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VTCI是一种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CI 反演 土壤表层含水量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与RBF神经网络的干旱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姗姗 王鹏新 田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4-230,共7页
通过引入混沌和相空间重构理论,将一维时间序列重构为多维序列,并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的干旱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干旱预测结果与实际干旱监测结果中的VTCI最大值、最小... 通过引入混沌和相空间重构理论,将一维时间序列重构为多维序列,并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的干旱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干旱预测结果与实际干旱监测结果中的VTCI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标准差十分接近,所有样本点的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低于9%。经过α=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测监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9,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相空间重构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子滤波同化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土壤水分估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解毅 王鹏新 +2 位作者 李俐 荀兰 张树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6-243,共8页
为了准确地获取2013—2015年关中平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土壤含水量(0~20 cm)的时空信息,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并结合CVTI和实测土壤水分间的线性相关性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应用粒子滤波(PF)算法同化基于C... 为了准确地获取2013—2015年关中平原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土壤含水量(0~20 cm)的时空信息,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并结合CVTI和实测土壤水分间的线性相关性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应用粒子滤波(PF)算法同化基于CVTI反演的和CERES-Wheat模型模拟的土壤水分,得到以天为步长的土壤水分同化值,利用土壤水分实测值分别检验土壤水分模拟值、反演值和同化值的精度。结果表明,CVTI和实测土壤水分间的线性相关性显著,尤其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灌浆期,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土壤水分同化值和实测值间的线性相关性(r=0.96,P<0.001)大于土壤水分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的相关性(r=0.71,P<0.01)以及土壤水分反演值和实测值间的相关性(r=0.89,P<0.001);土壤水分同化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比土壤水分模拟值的RMSE和MRE分别降低了0.025 cm^3·cm^(-3)和2.70%,比土壤水分反演值的RMSE和MRE分别降低了0.016 cm^3·cm^(-3)和4.15%,同化过程提高了时间序列土壤含水量的估测精度。因此,基于CVTI和PF算法能够较为准确估测关中平原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 土壤含水量 小麦生育期 估测 作物生长模型 粒子滤波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