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刚 刘旭卓 +4 位作者 刘竹 申意伟 包瑞 王鸿旭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观察三七活骨丸联合体外冲击波(ESW)对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诊的72例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ESW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三七活骨丸,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水平。结果 对照组有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服用其他药物,故剔除。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V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2周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OP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活骨丸联合ESW对于改善气滞血瘀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症状疗效良好,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气滞血瘀证 三七活骨丸 体外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志刚 鲁海燕 +4 位作者 刘竹 王鸿旭 刘旭卓 赵娜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ONF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Mulligan动态关节松...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ONFH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对照组(冲击波),每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屈曲、内旋、外旋、内收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髋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冲击波治疗ONFH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活动度,对于血液流度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善,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髋关节活动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现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浅谈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鸿旭 李现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7期98-100,共3页
李现林根据临床经验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湿热蕴结证和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治疗以清热除湿通络为主,瘀血阻络证治疗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临床效果显著。该文总结其经验并附验案佐证。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痹证 痛风 李现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婷 李宏玉 +5 位作者 张春艳 朱路文 唐强 王鸿旭 李志刚 李保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2期138-141,146,共5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结合组、感知训练组和头针组,各24例。结合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感知训练组采用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及知觉训练治疗,头针组采用于氏七区划分法进行功能区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整体分析发现:CARS、ABC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三组治疗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感知训练组与头针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较单纯感知觉训练及单纯头穴丛刺治疗孤独症患儿的效果显著,更有利于孤独症患儿的尽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感知觉 头穴丛刺 行为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丛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任婷 王鸿旭 +3 位作者 李宏玉 王雪 朱路文 唐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122-125,139,共5页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头穴丛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干预前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和积分肌电值(IEMG)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因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为30例。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M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二头肌、股直肌IEMG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三头肌、股二头肌IEMG均增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康复训练 痉挛 偏瘫 表面肌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帛 李现林 +1 位作者 王鸿旭 王琳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8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肾阴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滋肾阴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阴颗粒联合碳酸钙D3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滋肾阴颗粒 碳酸钙D3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萍治疗月经过少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1
7
作者 蒿长玲 王鸿旭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0期7-8,共2页
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 d甚或点滴即净,一般认为月经量<20 mL为月经过少。陈萍认为月经过少发病原因复杂,需整体辨证论治,以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为中心,结合脏腑及气血辨证,并以月经期、量、色结合... 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 d甚或点滴即净,一般认为月经量<20 mL为月经过少。陈萍认为月经过少发病原因复杂,需整体辨证论治,以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为中心,结合脏腑及气血辨证,并以月经期、量、色结合全身症状、舌脉作为辨证依据,总结其病因多为寒湿血瘀、肾虚、痰湿、气血亏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辨证论治 经验总结 陈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