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涡轮导叶的三头部模型燃烧室电加热热斑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加呈 朱志新 +2 位作者 赵兰芳 胡科琪 王高峰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研究燃烧室与涡轮耦合系统中的热斑迁移输运规律,建立电加热旋流热斑的模拟方法,本文设计搭建了带涡轮导叶的三头部模型燃烧室,发展了基于高温双轴位移机构的涡轮前温度接触式测试技术,获得了3种电加热旋流热斑模拟器结构下的燃烧室... 为研究燃烧室与涡轮耦合系统中的热斑迁移输运规律,建立电加热旋流热斑的模拟方法,本文设计搭建了带涡轮导叶的三头部模型燃烧室,发展了基于高温双轴位移机构的涡轮前温度接触式测试技术,获得了3种电加热旋流热斑模拟器结构下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数值计算方法验证了实验结果,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模拟器结构下耦合系统中的流场特征变化和热斑的生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电加热旋流器出口处增加旋流保持延伸段结构,会对燃烧室内的掺混射流混合作用和旋流干涉机制产生显著影响,能够有效减少旋流耗散并有利于燃烧热斑的模拟;2)随延伸段结构长度的增大,燃烧室出口旋流强度增加,出口热斑分布形状有所改变,从而影响了涡轮导叶内的热斑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涡轮耦合 热斑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分级环形燃烧室点火机理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曾琦 朱志新 +6 位作者 于皓 曹俊 黎超超 王良 郑耀 夏一帆 王高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3,共9页
本文针对涡轴发动机燃油轴向分级低排放燃烧组织方案,开展了周向点火机理研究。设计搭建了一种预燃级后置斜喷的环形可视化模型燃烧室实验平台,采用高速光学诊断方法,对不同流量、当量比和主/预燃级匹配位置对周向点火联焰过程进行了实... 本文针对涡轴发动机燃油轴向分级低排放燃烧组织方案,开展了周向点火机理研究。设计搭建了一种预燃级后置斜喷的环形可视化模型燃烧室实验平台,采用高速光学诊断方法,对不同流量、当量比和主/预燃级匹配位置对周向点火联焰过程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了周向点火联焰过程的火焰传播模式,获得了环形燃烧室点火和贫油熄火边界。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燃级喷嘴中心轴线正对主燃级头部中心时,燃油周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斜喷的周向联焰过程都为单向逆时针传播模式;当两者中心线错开时,周向联焰过程呈双向传播模式。在预燃级喷嘴斜喷方向与主燃级头部旋流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逆时针方向的火焰锋面沿燃烧室外壁传播,而顺时针方向的火焰峰面沿内壁传播。将预燃级喷嘴设置于主燃级相邻两头部中间时,周向联焰时间与贫油点熄火边界综合性能最佳,其周向联焰时间短至156 ms,点火极限当量比为0.16,贫油熄火边界当量比低至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烧室 轴向分级 光学诊断 周向点火联焰 点熄火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CCUS-EGR进攻性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拓展天然气藏储碳新领域
3
作者 廖广志 何新兴 +10 位作者 位云生 王高峰 方建龙 崔永平 郑达 胡占群 沙秋 郭建林 闫海军 文绍牧 吴正 《石油科技论坛》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巨大,但其长期规模稳产面临复杂气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不明等系列挑战。补充气藏能量、优势吸附置换、连续对流排驱和重力分异作用是CO_(2)驱提高气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开展CCUS-EGR(碳捕集、驱气利用与埋存)工作...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巨大,但其长期规模稳产面临复杂气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不明等系列挑战。补充气藏能量、优势吸附置换、连续对流排驱和重力分异作用是CO_(2)驱提高气藏采收率的主要机理;开展CCUS-EGR(碳捕集、驱气利用与埋存)工作对于烃类气的最大化采出、深部储气地质空间的利用和规模碳减排意义重大。碳中和背景下,CCUS-EGR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经过近20年CCUS-EOR技术攻关研究,碳捕集、CO_(2)驱注采、CO_(2)驱流体集输与处理、长距离CO_(2)管道建设等关键性硬工程技术已经成熟配套,为成功开展全流程CCUS-EGR重大开发试验提供了必要技术条件;当前,CCUS-EGR技术研究核心任务是检验CO_(2)驱气实际技术效果,认识CO_(2)驱气开发规律,建立普适性CO_(2)驱气藏工程方法。为突破中国石油CCUS-EGR技术,建议针对具有较好碳封存条件的特殊岩性气藏、致密砂岩气藏、火山岩气藏、页岩气藏和煤岩气藏,开展多类型气藏CCUS-EGR重大开发试验,形成CO_(2)驱进攻性提高气藏采收率与储碳科学理论与技术;其中,检验烟气组分协同驱替效果和验证扩大CO_(2)驱气波及体积技术是两大试验内容,建立完善CO_(2)驱见气时间预报方法、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值等关键生产指标计算方法和CCUSEGR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是重点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气机理 进攻性提高气藏采收率 储碳 CCUS-EGR 重大开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CCUS-EOR项目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高峰 廖广志 +5 位作者 胡占群 马占荣 郑达 张龙 范伟 郭西锋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7,共8页
社会各界对规模化全流程CCUS-EOR项目经济性及其他相关重要问题认识不足,不利于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项目实施。中国CCUS/CCS项目累积注入二氧化碳量超过1000万t,积累了丰富项目运营经验;基于我国驱油类CCUS产业链技术现状和成熟度分... 社会各界对规模化全流程CCUS-EOR项目经济性及其他相关重要问题认识不足,不利于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项目实施。中国CCUS/CCS项目累积注入二氧化碳量超过1000万t,积累了丰富项目运营经验;基于我国驱油类CCUS产业链技术现状和成熟度分析,认为在鄂尔多斯盆地有序开展规模化全流程CCUS项目技术可行,结合区域油藏地质特点,提出边学习经验、边工程建设、边运行项目、边认识规律、边调整方案的复杂油藏CCUS滚动建设模式;选择陕西榆林—安塞—定边地区煤化工碳源与代表性油藏,开展了基于管道输送的300万吨级CCUS项目方案设计和投资概算;用改进的全流程CCUS项目经济评价模型,分析基准收益率、财税金融政策、碳交易价格、产量不确定性等可控变量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对比若干规模化CCUS项目的临界效益井口碳价,提出统一产业链各环节经济评价基准收益率有助于三跨型CCUS项目合作,实施绿色低息贷款可降低CCUS-EOR项目临界效益油价,采取“后CCUS项目交易、埋存量下限交易、埋存减量绿色补偿”可解决CCUS项目碳交易争议,严格CO_(2)驱油试验选区可进一步改善项目经济性,以上核心产业政策建议有助于推进鄂尔多斯盆地CCUS技术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规模化 全流程 CCUS-EOR 经济性分析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的锌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荧光传感研究
5
作者 王高峰 孙述文 +1 位作者 杨海英 王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8-654,共7页
在溶热条件下,利用锌离子、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和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tbip)(mfdp)]·2H_(2)O}_(n)(CP-1)(mfdp=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H_(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X-射线单晶... 在溶热条件下,利用锌离子、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和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tbip)(mfdp)]·2H_(2)O}_(n)(CP-1)(mfdp=2,7-双(4-吡啶基)-9,9-二甲基芴,H_(2)tbip=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CP-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01384(5)nm,b=1.16486(6)nm,c=1.66569(7)nm,α=85.768(4)°,β=85.353(4)°,γ=73.544(4)°,V=1.87771(16)nm^(3),R_(1)=0.0523,wR_(2)=0.1634(I>2σ(I));CP-1是具有晶格水占据孔洞的二维网络结构。实验显示,CP-1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呈现出强烈的荧光,利用这一现象建立了检测2,4,6-三硝基苯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K_(SV)和检出限分别为6.27×10^(4) L·mol^(-1)和0.10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锌(Ⅱ) 荧光传感 芳香硝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仿编木钢结构景观人行拱桥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高峰 侯章伟 文豪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为实现古代编木式拱桥的装配化设计和施工,采用钢结构设计跨径13.2 m编木造型景观拱桥一座,并对部分节点进行简化处理,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该桥进行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作为景观人行桥,本设计方案在结构静力、动力和稳... 为实现古代编木式拱桥的装配化设计和施工,采用钢结构设计跨径13.2 m编木造型景观拱桥一座,并对部分节点进行简化处理,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对该桥进行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作为景观人行桥,本设计方案在结构静力、动力和稳定性方面均满足要求,在实现桥梁仿古编木景观功能的条件下方便了设计和施工,对古代桥梁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编木拱桥 钢结构 有限元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媒体应用前景展望
7
作者 王高峰 《中国传媒科技》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元宇宙的特征和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当前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探索其在新闻传媒业的应用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从元宇宙在当前媒体中的应用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元宇宙中与媒体应用相关的技... 【目的】分析元宇宙的特征和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当前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探索其在新闻传媒业的应用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从元宇宙在当前媒体中的应用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元宇宙中与媒体应用相关的技术和场景,对其在媒体上的应用拓展以及如何构建新的生产模态进行论述。【结果】媒体基于现实情况积极“拥抱”元宇宙,大胆开展各类应用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果,为未来开展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结论】元宇宙视域下,媒体的内容生产、互动、传播、经营、运营等都将迎来颠覆性变革,媒体应主动利用现有技术成果,积极开展尝试,为未来在元宇宙生态下的大规模应用积累经验、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媒体 虚拟 沉浸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HPLC-FLD法测定不同山楂制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8
作者 王高峰 《食品工程》 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method,HPLC-FLD)测定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中苯并[a]蒽、、苯并[b]荧蒽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并探索...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method,HPLC-FLD)测定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中苯并[a]蒽、、苯并[b]荧蒽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并探索炒制工艺对山楂安全质量水平的影响。采用Water-sPAH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结果表明,4种多环芳烃在1.0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加标回收率为84.4%~90.4%,RSD为1.4%~2.3%,检测限为0.21~0.42μg/kg,定量限为0.63~1.26μg/kg;不同山楂制品中多环芳烃含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焦山楂>炒山楂>山楂。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可以用于山楂制品中4种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炒制工艺会增加山楂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制品 多环芳烃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炒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初中生生物解题能力的习题教学研究
9
作者 王高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5年第11期140-142,共3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阶段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时期,习题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阶段是生物学习的重要时期,习题教学是初中生物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本文从习题教学入手,结合初中生物课堂实际情况,探究培养学生生物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题教学 解题能力 初中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推进高效驱油与终极埋存 加速形成CCUS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广志 王高峰 +8 位作者 王正茂 董伟宏 雷征东 曹晨 郑达 王红庄 刘卫东 高明 黄志佳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超临界态CO_(2)的驱油效果显著优于甲烷、氮气等其他常见驱油气介质。实践证明,CO_(2)混相驱能够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25个百分点,CO_(2)驱能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可采储量,是与水驱开发同等重要的开发方式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 超临界态CO_(2)的驱油效果显著优于甲烷、氮气等其他常见驱油气介质。实践证明,CO_(2)混相驱能够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25个百分点,CO_(2)驱能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可采储量,是与水驱开发同等重要的开发方式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新时代油气开发的新质生产力。除了具有增产油气的机理,CO_(2)驱油驱气过程还能够实现碳埋存,具备为碳中和贡献碳指标的特质。需要建立与CO_(2)驱相适应的全新生产工程技术体系,包括建立高效开发与终极埋存油藏工程、全新注入采出与埋存井筒工程、全新地面工程密闭工艺流程、网络化CO_(2)输送管道,确保实现CCUS井筒、地面流程、地质体和管理的完整性及油藏工程的模式化,建议建立务实的财税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培养一批CCUS专业人才队伍,加快CCUS-EGR重大试验,实现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高效开发 终极埋存 新质生产力 工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用整体式绝缘接头产品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昱坤 马高荣 +4 位作者 王高峰 蔡彬 余国民 王志鹏 李富强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针对油气管道用整体式绝缘接头产品质量问题,在对绝缘接头失效案例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产品制造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探索如何提高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针对油气管道用整体式绝缘接头产品质量问题,在对绝缘接头失效案例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产品制造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探索如何提高油气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可靠的密封结构设计、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严格的生产工艺和检验检测控制,以及合理的使用环境管理是减少绝缘接头失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绝缘接头 失效 泄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少层MoS_(2)纳米片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标志物ctDNA的检测
12
作者 卫瑚玥 李杜娟 +6 位作者 崔治莲 樊凯 杨伟煌 刘红英 李丽丽 吴薇 王高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作为一种实用的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少层MoS_(2)纳米片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标志物... 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作为一种实用的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少层MoS_(2)纳米片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症标志物ctDNA的高灵敏检测。首先,采用剪切剥离法制备少层MoS_(2)纳米片,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制备横向尺寸较大、厚度均匀的少层MoS_(2)纳米片;其次,通过分散液吸光度的变化研究少层MoS_(2)纳米片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的加速聚集沉淀行为;然后,基于MoS_(2)纳米片对单链DNA的吸附力,研究了单链DNA对于盐诱导沉淀少层MoS_(2)纳米片的抑制作用;最后,利用杂交形成的双链DNA从少层MoS_(2)纳米片上脱落而导致的分散液吸光度的变化构建光学生物传感器,并通过cpDNA与不同浓度的ctDNA杂交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cpDNA浓度为100 nM时,浓度范围在25~100 nM的ctDNA与少层MoS_(2)纳米片分散液的吸光度呈反比线性关系。在401和448 nm波长处时,少层MoS_(2)纳米片分散液的吸光度与ctDNA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23557-0.00070X,R^(2)=0.94222和Y=0.21253-0.00050X,R^(2)=0.95141。所构建的光学生物传感器成功地实现了对癌症标志物ctDNA的检测;为未来的体外癌症检测和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传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层MoS_(2)纳米片 CTDNA 生物传感器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二氧化碳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方法 被引量:42
13
作者 王高峰 郑雄杰 +3 位作者 张玉 吕文峰 汪芳 尹丽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3,共6页
鉴于现有CO2驱油藏筛选标准缺乏体现未来生产效果的技术经济指标,向现有筛选标准中增补能够反映CO2驱经济效益的指标(单井产量相关指标),进而提出适合CO2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方法。基于气驱增产倍数概念得出低渗透油藏气驱见效高峰期... 鉴于现有CO2驱油藏筛选标准缺乏体现未来生产效果的技术经济指标,向现有筛选标准中增补能够反映CO2驱经济效益的指标(单井产量相关指标),进而提出适合CO2驱的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方法。基于气驱增产倍数概念得出低渗透油藏气驱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油藏工程预测方法,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得到反映CO2驱项目整个评价期盈亏平衡情况的经济极限单井产量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CO2驱低渗透油藏筛选新指标:若油藏工程方法预测气驱见效高峰期单井产量高于气驱经济极限单井产量,则目标油藏适合注气。进一步提出了气驱油藏4步筛查法:技术性筛选→经济性筛选→可行性精细评价→最优注气区块推荐。利用新方法重新评价了某油田17个区块CO2驱潜力,得到适合CO2驱的地质储量仅为传统方法的32.4%。建议按照新方法选择注气区块,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低渗透油藏 筛选标准 气驱增产倍数 油藏工程方法 经济极限单井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气候智慧林业”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教君 王高峰 +1 位作者 张怀清 高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气候智慧林业于2020年之后兴起,是集智慧林业、气候林业和生态林业于一体的协同发展新组合。气候智慧林业是利用智能化和数字驱动的新一代信息与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林业科学科研与管理范式,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 气候智慧林业于2020年之后兴起,是集智慧林业、气候林业和生态林业于一体的协同发展新组合。气候智慧林业是利用智能化和数字驱动的新一代信息与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改变传统的林业科学科研与管理范式,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高效、稳定、可持续目标,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传统林业和生态林业相似,气候智慧林业也需要强大的科学研究基础。气候智慧林业研究需要回答的核心科学问题是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机制,其研究方向包括:1)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监测、计量与核算,以及碳汇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时间效应;2)森林生态系统韧性(抵抗力、恢复力、适应力)的形成及其对气候变化和自然干扰的响应机制;3)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形成、维持与提升机制,包括管理措施和木材生产利用对碳汇的影响、碳汇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平衡;4)人工智能和多源遥感驱动的森林智能数据采集系统;5)基于信息化+AI和专家决策的气候智慧林业管理系统。加强上述研究,有利于增强森林生态系统韧性,以更好适应气候变化或减缓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提升森林缓解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增强森林的多种生态功能与林产品供给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智慧林业 气候变化 碳汇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剑阁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及正演模拟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高峰 刘宏 +4 位作者 刘南 唐昱哲 丁伟 乔琳 谭秀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1-839,共9页
川西北剑阁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埋深大、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地震反射多变和勘探难度大等特点。岩心观察结果表明,生物礁呈多期发育特征,优质储层多发育于晚期礁盖白云岩中。利用钻井及测录井等资料,建立精细地质模型... 川西北剑阁地区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埋深大、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地震反射多变和勘探难度大等特点。岩心观察结果表明,生物礁呈多期发育特征,优质储层多发育于晚期礁盖白云岩中。利用钻井及测录井等资料,建立精细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总结出剑阁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及礁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不同礁储层发育条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生物礁及礁储层地震识别模式,认为储层厚度及储层纵向发育位置是影响生物礁地震反射模式的重要因素。采用地质-地震紧密结合的研究思路为四川盆地礁滩气藏地震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地震正演 储层 地质模型 地震反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程情景和降雨频率工况下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高峰 陈宗良 +3 位作者 毛佳睿 田运涛 高幼龙 邓兵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40,共11页
为深入认识不同工况下泥石流灾害的堆积特征及潜在危害,采用FLO-2D模型对白龙江流域泥湾沟在有无治理情景不同降雨频率条件下泥石流堆积特征及危险区进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有工程治理情景下,泥湾沟危险区面积相对无工程时减少29.71%~... 为深入认识不同工况下泥石流灾害的堆积特征及潜在危害,采用FLO-2D模型对白龙江流域泥湾沟在有无治理情景不同降雨频率条件下泥石流堆积特征及危险区进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有工程治理情景下,泥湾沟危险区面积相对无工程时减少29.71%~52.06%;无工程治理情景下1%、2%、5%等3种降雨重现期工况的冲出固体物质量是有工程治理同等条件下的1.55~2.99倍。结合构建的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量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无工程治理情景下泥石流最大堆积厚度及冲出固体物质总量相对误差分别在0.74%~28.48%、2.03%~14.97%范围内,模拟效果较好,可为今后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工程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泥湾沟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FLO-2D 工程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幅调查的六盘山镇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高峰 王爱军 +2 位作者 田运涛 孙秀娟 李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369,共6页
调查研究小流域孕灾地质环境背景,是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完成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区划评价,提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以泾河流域六盘山镇幅地质灾害调查为实例分析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工程地... 调查研究小流域孕灾地质环境背景,是分析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灾模式,完成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危险性区划评价,提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以泾河流域六盘山镇幅地质灾害调查为实例分析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岩组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的地貌单元和格局较明显地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分布,不同地貌单元内的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程度和分布特征等都有差异性,统计表明滑坡主要发育在剥蚀构造丘陵区及低山区地貌,泥石流主要发育在侵蚀中低山区,崩塌主要分布在河谷斜坡地带和断裂带内,地质灾害一般沿地貌边界带密集分布发育,尤其是沿断裂呈线状展布;(2)软弱的泥岩岩组是研究区内主要的易滑地层,控制着地质灾害的分布,在不同工程地质岩组区间内滑坡面积的多寡与滑坡分布密度相关性不大;(3)区域地质构造不仅控制着区域地层的展布,也控制着区域地质灾害的发育,不同断裂也凸显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孕灾地质条件 泾河流域 易滑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变量灰色模型在危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高峰 孙秀娟 +4 位作者 孙向东 高幼龙 王洪德 乐琪浪 史学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8-512,共5页
基于对传统的单点灰色模型的扩展,考虑多个点之间相互影响和关联,采用自适应MGM(1,n)模型,以Matlab语言编程,实现对变形体上相互关联的多点变形预测模型的建模,并运用该模型对望霞危岩体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自适应MGM(1,n)模型预测... 基于对传统的单点灰色模型的扩展,考虑多个点之间相互影响和关联,采用自适应MGM(1,n)模型,以Matlab语言编程,实现对变形体上相互关联的多点变形预测模型的建模,并运用该模型对望霞危岩体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自适应MGM(1,n)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比传统GM(1,1)模型预测的危岩变形趋势效果较好、精度较高,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灰色预测 自适应模型 危岩体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甘家沟泥石流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高峰 杨强 +1 位作者 陈宗良 毛佳睿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3,65,共9页
针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潜在风险,以白龙江流域甘家沟为例,探索了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泥石流危险区划、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主要内容。采用FLO-2D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度;通过遥感解译和承... 针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潜在风险,以白龙江流域甘家沟为例,探索了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泥石流危险区划、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主要内容。采用FLO-2D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度;通过遥感解译和承灾体价值核算分析,并结合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承灾体受损概率,得到承灾体易损度。将危险度和易损度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研究区风险区划,同时对各类承灾体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的损失价值分别为31849.21万元、34886.50万元和39125.87万元。从20年到100年一遇条件下,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分别增加2.44倍和3.9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甘家沟 泥石流 风险评估 FLO-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屏障相关免疫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高峰 王雪连 +3 位作者 刘芳 孔庆涛 冯姣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皮肤作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首道屏障,不断受到各种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影响。在抵御环境中各种危险因素侵害的过程中,皮肤屏障功能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经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其中皮肤免疫屏障在保护机体免... 皮肤作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首道屏障,不断受到各种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的影响。在抵御环境中各种危险因素侵害的过程中,皮肤屏障功能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包括物理屏障、色素屏障、神经屏障和免疫屏障等。其中皮肤免疫屏障在保护机体免于各种刺激因素的损伤和促进机体损伤后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构成皮肤免疫屏障的相关免疫细胞作一概述,探讨各种皮肤免疫屏障的相关免疫细胞的类型、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在皮肤屏障损伤性疾病中的意义,期望通过对皮肤免疫屏障的进一步了解,为皮肤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免疫屏障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