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种与传统发酵工艺对天津冬菜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贞景 马博雅 +4 位作者 王首忠 石磊 武慧佳 韩昕男 王昌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0,共4页
天津冬菜是一种以大白菜、大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传统腌渍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传统发酵和纯种发酵的天津冬菜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氨基酸、有机酸组成及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纯种发酵可缩短发酵时间,... 天津冬菜是一种以大白菜、大蒜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传统腌渍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传统发酵和纯种发酵的天津冬菜品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氨基酸、有机酸组成及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纯种发酵可缩短发酵时间,同时降低了含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冬菜 纯种发酵 游离氨基酸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23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首忠 王雪莲 +3 位作者 高美华 李强 陈勇 王铁林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6期33-37,共5页
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23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采用固相萃取,以乙腈超声提取,经过PSA,C_(18)柱进行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23种农药在0.01~1.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 建立了测定食用植物油中23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采用固相萃取,以乙腈超声提取,经过PSA,C_(18)柱进行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23种农药在0.01~1.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 3~0.999 7,方法检出限为5~15μ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5%~9.40%(n=6),加标回收率为78.4%~127.3%,可以满足食用植物油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采用该方法对国内市场常见的食用植物油进行检测分析,所检测的农药残留均在国家标准的限量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首忠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4期9-9,共1页
古语有:"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品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分析当今实事,我们不难看到虽然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检验已经有了初步的管理系统,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安全能达到让国人安全放心的地步... 古语有:"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品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分析当今实事,我们不难看到虽然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检验已经有了初步的管理系统,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安全能达到让国人安全放心的地步,立足于使食品微生物检验组织管理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全面且充分地考虑可能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并加以加大对其的控制管理,进而达到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微生物检测 提高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20种农药残留量
4
作者 王首忠 李强 田益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10X期130-133,共4页
本实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120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乙腈萃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定量下限检出限(S/N≥10)为0.005~0.100 mg/kg,在加标水平为0.05 mg/kg... 本实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120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乙腈萃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定量下限检出限(S/N≥10)为0.005~0.100 mg/kg,在加标水平为0.05 mg/kg时,方法回收率为67.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农药残留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纤维板和刨花板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5
作者 王首忠 张佳 +3 位作者 王雪莲 王铁林 陈勇 李强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纤维板和刨花板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后,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以内标法进行定量。邻苯二甲酸酯BBP,DBP,DEHP,DNOP在0.2~2μg/m L范围内线性均良好,检...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纤维板和刨花板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后,采用HP–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以内标法进行定量。邻苯二甲酸酯BBP,DBP,DEHP,DNOP在0.2~2μg/m L范围内线性均良好,检出限为2 mg/kg;DINP,DIDP在2.0~20μg/m L范围内线性均良好,检出限为10 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00%~95.1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6%~9.72%(n=6)。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应用于各类纤维板和刨花板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邻苯二甲酸酯 纤维板 刨花板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9种人工色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雪莲 马博雅 +3 位作者 王首忠 高美华 王建梅 赵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9种人工色素(赤藓红、诱惑红、柠檬黄、亮蓝、靛蓝、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新红)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9种人工色素(赤藓红、诱惑红、柠檬黄、亮蓝、靛蓝、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新红)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 3种食品样品分别经3种不同的固相萃取柱净化方法净化,采用甲醇(A)和10 mmol/L乙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对9种人工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本方法在15 min内完成9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采用PLS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前处理,各色素在100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98.1%~102.3%,结论该前处理方法回收率高,仪器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测定食品中9种人工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食品 人工色素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月季采后贮藏保鲜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孟纯 张佳 王首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145-146,151,共3页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切花月季“卡罗拉”进行贮藏,研究发现在较低贮藏温度下,切花月季的贮藏期要比较高贮藏温度下长,且花瓣的相对含水量、糖分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细胞膜的相对透过性都要优于较高温度下贮藏的切花月季。另外,使用较低浓度...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切花月季“卡罗拉”进行贮藏,研究发现在较低贮藏温度下,切花月季的贮藏期要比较高贮藏温度下长,且花瓣的相对含水量、糖分和蛋白质含量以及细胞膜的相对透过性都要优于较高温度下贮藏的切花月季。另外,使用较低浓度的臭氧和1-甲基环丙烯(1-MCP)作保鲜剂可以有效延长切花月季的贮藏时间,并且减缓花瓣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以及细胞膜破坏程度,并在一定范围内(臭氧为200 mg/h处理0.5~1.0 h,1-MCP为0.5~1.0 mg/L)增加保鲜剂使用浓度可以提高保鲜效果,而使用较高浓度的保鲜剂反而会加速切花月季采后衰老,使花瓣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以及细胞膜的破坏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月季 卡罗拉 贮藏保鲜 温度 臭氧 1-甲基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鲜技术在生鲜农产品加工流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孟纯 王首忠 《现代食品》 2017年第8期1-3,共3页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持续增长。为满足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整个过程。本文从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发展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常用的几种保鲜技术,其中着重...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持续增长。为满足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保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整个过程。本文从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发展现状入手,具体分析了常用的几种保鲜技术,其中着重探讨了低温保鲜、生物保鲜、化学保鲜三种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技术 生鲜农产品 低温保鲜 生物保鲜 化学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蕊 王首忠 +1 位作者 高美华 李强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第05Z期70-71,共2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1年为益生菌做了这样一个定义:食用者经过摄入适量的活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益生菌可以直接作为制剂服用,也可以添加到其它各种产品中,调节肠道促进健康的一类有益微生物。众所周知,婴幼儿属于肠道弱...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1年为益生菌做了这样一个定义:食用者经过摄入适量的活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益生菌可以直接作为制剂服用,也可以添加到其它各种产品中,调节肠道促进健康的一类有益微生物。众所周知,婴幼儿属于肠道弱势群体,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是完全无菌的状态,在出生后肠道内的细菌量便开始突飞猛进,当然与成人肠道内的菌群量仍然是相差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联合国粮农组织 健康水平 有益微生物 后肠道 弱势群体 益生菌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