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敏 李学春 +2 位作者 王飞兵 刘嫦娥 李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92-92,共1页
研究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并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防效与增产效果均较好。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25%氰烯菌酯悬浮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胆碱浸种对盐迫下稻种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永俊 徐钧 +2 位作者 陈许兵 王飞兵 陈新红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1-13,17,共4页
为了明确氯化胆碱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水稻品种隆粳20和粳2837为材料,采用0、200、400、600和800 mg/L浓度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研究氯化胆碱浸种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 为了明确氯化胆碱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水稻品种隆粳20和粳2837为材料,采用0、200、400、600和800 mg/L浓度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研究氯化胆碱浸种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等均显著降低,而根长、芽长等指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试验表明7.5 g/L NaCl抑制率约为50%,因此选取7.5 g/L NaCl溶液作为对不同浓度氯化胆碱浸种后的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处理的盐浓度。氯化胆碱浸种能明显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同时增加根长、芽长等指标,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由此说明,氯化胆碱浸种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水稻种子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氯化胆碱 浸种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还田后茬棉田土壤NO_(3)^(−)-N和酚酸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佳男 杨长琴 +6 位作者 束红梅 张国伟 王晓婧 刘瑞显 陈嘉敏 王飞兵 陈新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8-876,共9页
揭示前茬小麦长期秸秆还田后,后茬棉田土壤硝态氮(NO_(3)^(-)-N)与酚酸含量的时空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可为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于2021年与2022年在小麦长期秸秆定位还田地块进行。以棉花品种‘中棉所425... 揭示前茬小麦长期秸秆还田后,后茬棉田土壤硝态氮(NO_(3)^(-)-N)与酚酸含量的时空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可为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于2021年与2022年在小麦长期秸秆定位还田地块进行。以棉花品种‘中棉所425’为材料,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CK)与小麦秸秆还田(S)2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NO_(3)^(-)-N与酚酸含量,对0~20 cm土层的影响大于20~40 cm;随秸秆还田后时间推移,土壤NO_(3)^(-)-N与酚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秸秆还田后24~31 d达到峰值。秸秆还田后31 d前,秸秆还田处理棉株根系活力、根系NO_(3)^(-)-N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生物量和形态指标均显著低于CK处理,31 d后则呈相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壤酚酸含量与根系活力、根系NO_(3)^(-)-N含量、棉花根系长度、直径、表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土层NO_(3)^(-)-N含量与棉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生物量之间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秸秆还田对棉花幼苗生长影响呈“先抑后促”的趋势,秸秆还田后31 d内,酚酸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棉苗根系活力,阻碍了根系生长,抑制了棉苗对NO_(3)^(-)-N的吸收利用,表明秸秆还田前期对棉株生长的“抑制效应”大于秸秆的“肥料效应”,秸秆还田31 d后,秸秆的“肥料效应”大于酚酸的“抑制效应”,促进棉株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 NO_(3)^(-)-N 酚酸 根系活力 硝酸还原酶 后茬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经营与管理学课程案例式与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飞兵 陈新红 +1 位作者 王纪忠 陈伯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285-286,共2页
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基于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和淮阴工学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当前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案例式、启发式教... 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基于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和淮阴工学院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当前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邀请种子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经营管理学 教学改革 实践 案例式 启发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防除大豆、玉米田杂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飞兵 陈士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研究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对大豆、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大豆播后苗前施用广灭灵,不仅对马唐、马齿苋、鸭趾草等多种杂草防除效果优良,而且兼有刺激大豆幼苗生长、安全性好、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其推广使用,以36%广灭灵微囊... 研究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对大豆、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大豆播后苗前施用广灭灵,不仅对马唐、马齿苋、鸭趾草等多种杂草防除效果优良,而且兼有刺激大豆幼苗生长、安全性好、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其推广使用,以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1 200~1 350 mL/hm2或600~750 mL/hm2与50%乙草胺乳油750 mL/hm2混用为宜,并配合播种前灭茬,以达到最佳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 大豆杂草 防效 药剂 混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围促生菌诱导小麦幼苗耐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慧云 戚名扬 +5 位作者 党长喜 林欢 史嘉滨 叶玉秀 王飞兵 陈新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小麦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取淮麦33种子,播种于装有营养土的盆钵中,待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围促生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AR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M菌... 【目的】研究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对小麦苗期抗旱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选取淮麦33种子,播种于装有营养土的盆钵中,待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根围促生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AR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M菌株、枯草芽孢杆菌XY菌株和菌株合剂(AR∶SM∶XY=10∶10∶1)]处理,LB培养基(CK2)和清水(CK1)为对照,通过断水模拟干旱胁迫,断水第15天进行抗旱形态和生理指标的测定,断水第4~15天连续测定小麦幼苗的抗旱系数。【结果】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根围促生菌处理的小麦幼苗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CK1和CK2)(P<0.05),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抗旱系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干旱胁迫下,接种不同根围促生菌可增强小麦幼苗耐旱性,不同根围促生菌诱导小麦幼苗抗旱能力的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合剂>XY>SM>AR。【结论】小麦浇灌根围促生菌有利于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能力,其中以合剂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围促生菌 小麦苗期 干旱胁迫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沭阳县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策略探讨
7
作者 王飞兵 陈士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143-143,145,共2页
沭阳县根据水稻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采取改善田间生态条件、狠抓农业防治、强化科学用药、综合防治等措施,在抑制病虫草害发生的基础上,合理减量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的危害。
关键词 水稻 病虫草害 综合防控 江苏沭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沭阳县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与综合防控
8
作者 李学春 黄敏 +1 位作者 王飞兵 刘嫦娥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139-140,共2页
总结了2015年沭阳县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特点,结合实际,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加强预测预报、科学用药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稻 穗颈瘟 发生特点 防控措施 江苏沭阳 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沭阳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9
作者 李寒梅 王飞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0期307-308,317,共3页
介绍了沭阳县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沭阳县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沭阳县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现状 问题 对策 江苏沭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沭阳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10
作者 李学春 黄敏 +1 位作者 王飞兵 李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131-132,共2页
通过对沭阳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历史及现状的阐述,提出今后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重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草害 发生 防治 江苏沭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