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尾藻的有性繁殖过程和幼苗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李锋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重点研究了鼠尾藻的有性繁殖特性和规律,系统观察了鼠尾藻的成熟季节,雌、雄生殖托的成熟、排卵、排精、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假根的形成、幼孢子体的构建和生长特征。并在实验室进行采苗和苗种培育试验,获得理想结果,该培育技术可以应用... 重点研究了鼠尾藻的有性繁殖特性和规律,系统观察了鼠尾藻的成熟季节,雌、雄生殖托的成熟、排卵、排精、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假根的形成、幼孢子体的构建和生长特征。并在实验室进行采苗和苗种培育试验,获得理想结果,该培育技术可以应用到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有性繁殖 幼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种质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飞久 刘涛 +5 位作者 段德麟 陈四清 张岩 高淳仁 于东祥 崔竞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海带 (LaminariajaponicaAresch .)的种质特征。详细地描述了海带的形态构造、生活周期与繁殖、特殊物质及含量、鲜干比、同工酶、分子标记等方面特征 ,确定了海带物种特征的指标范围 。
关键词 海带 种质特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苗种培育及无公害养殖技术(四)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1 位作者 汪文俊 王翔宇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5,共2页
2.平养 平养是平面利用水体的养殖形式,也是目前我国海带养殖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将夹苗后的养殖苗绳通过吊绳平挂在相邻的两浮筏上,使养殖苗绳大体上呈平行状平挂于水面下(图8)。采用平养形式,浮筏应顺流设筏,这样藻体的中部... 2.平养 平养是平面利用水体的养殖形式,也是目前我国海带养殖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是将夹苗后的养殖苗绳通过吊绳平挂在相邻的两浮筏上,使养殖苗绳大体上呈平行状平挂于水面下(图8)。采用平养形式,浮筏应顺流设筏,这样藻体的中部和梢部可均匀地被水流冲起排列在同一水层中,有利于海带的均匀生长。而横流设筏极易造成养殖绳间及海带之间的相互缠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海带养殖 苗种培育 均匀生长 养殖形式 平养 浮筏 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藻潜筏式养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飞久 刘光涌 +1 位作者 张遂 索如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64-68,共5页
根据巨藻生长特点及大规模养殖生产需要而进行了潜筏式平养和潜筏式垂养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分苗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流速下的内外海区对巨藻生长的影响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潜筏式平养优于潜筏式垂养,它可使巨... 根据巨藻生长特点及大规模养殖生产需要而进行了潜筏式平养和潜筏式垂养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分苗时间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流速下的内外海区对巨藻生长的影响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潜筏式平养优于潜筏式垂养,它可使巨藻处于最佳生长水层,产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在适宜的15、22、30 株不同密度组中,每2m 养殖苗绳夹22 株巨藻养殖效果最佳,每公顷产鲜品170t 左右,分苗时间的早晚对最终的产量影响很大,早分苗是高产的重要措施;巨藻喜生长在流水通畅的海区,流水通畅可弥补某些海区海水营养盐偏低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藻 潜筏式养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苗种培育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一)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高淳仁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6,共3页
海带是一种大型经济褐藻,是海水养殖重要种类之一。目前,其养殖产量和规模在世界海藻养殖中均列首位。我国是海带养殖生产大国,2006年海带育苗243.9亿株,养殖面积4.1万公顷,养殖产量约85万吨,在海水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海带 苗种培育 海水养殖 海藻养殖 养殖生产 养殖面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苗种培育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高淳仁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6,共3页
(二)生态学 1.光照游孢予对光照的反应是弱光下有趋光性,强光下表现出背光性。但在强光、弱光或黑暗条件下均能放敞和附着。胚孢子在黑暗至4000勒克斯范罔内均能正常萌发。说明光强对游孢子放散、附着及胚孢予萌发影响不显著。配... (二)生态学 1.光照游孢予对光照的反应是弱光下有趋光性,强光下表现出背光性。但在强光、弱光或黑暗条件下均能放敞和附着。胚孢子在黑暗至4000勒克斯范罔内均能正常萌发。说明光强对游孢子放散、附着及胚孢予萌发影响不显著。配子体在每日光照8~10小时、光强500勒克斯以下生长缓慢,200勒克斯以下发育受阻,5000勒克斯出现强光伤害症状,配予体生长发育的适宜光强在1000-3000勒克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海带 生长缓慢 发育受阻 生长发育 生态学 趋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苗种培育及无公害养殖技术(三)
7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1 位作者 汪文俊 高淳仁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6,共3页
(2)光照:调控光强是海带自然光低温育苗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海带幼苗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并根据不同天气条件,采取多种调光措施。育苗期间应回避直射光,特别要回避中午强光的直射,以免造成幼苗... (2)光照:调控光强是海带自然光低温育苗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海带幼苗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并根据不同天气条件,采取多种调光措施。育苗期间应回避直射光,特别要回避中午强光的直射,以免造成幼苗的损伤。通过调节室内的遮光白布帘(或白塑料帘)及室外屋顶两坡面的竹帘,使幼苗处于所需的光环境下。通常在胚孢子萌发阶段光强控制在400-800勒克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海带 生长发育时期 光强控制 天气条件 孢子萌发 育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海带品系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6
8
作者 姚海芹 王飞久 +4 位作者 刘福利 梁洲瑞 汪文俊 孙修涛 李晓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98,共4页
对"海天1号"、"海天2号"和"海天3号"3种食用海带新品系及厚叶海带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灰分外,海带基本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褐藻胶、甘露醇含量较高。"海天1号"和"海天2号"海带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均为10.7%。"海天... 对"海天1号"、"海天2号"和"海天3号"3种食用海带新品系及厚叶海带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灰分外,海带基本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褐藻胶、甘露醇含量较高。"海天1号"和"海天2号"海带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均为10.7%。"海天3号"海带的粗脂肪含量最少,为0.3%;"海天1号"海带的碘和褐藻胶含量最高,分别为0.47%和28.2%;"海天3号"海带的甘露醇含量最高,为15.1%。氨基酸成分分析表明几种海带的总氨基酸含量在5%-7%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0%-40%。矿物质元素中含量较多的是Ca、Mg和Fe等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营养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带养殖向离岸深水区发展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福利 梁洲瑞 +4 位作者 张朋艳 汪文俊 孙修涛 王飞久 袁艳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6,共6页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藻之一,我国海带养殖业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条和产业链条。近年来,在内外因素双重驱动下,我国海带养殖业呈现出向离岸深水区发展的趋势。本文围绕海带离岸养殖,介绍海带近岸养殖和离岸养...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海藻之一,我国海带养殖业已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条和产业链条。近年来,在内外因素双重驱动下,我国海带养殖业呈现出向离岸深水区发展的趋势。本文围绕海带离岸养殖,介绍海带近岸养殖和离岸养殖的概念,对比分析海带近岸养殖和离岸养殖的优劣势,探讨海带离岸养殖发展的动因,总结海带离岸养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海带离岸养殖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海带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经济海藻 近岸养殖 离岸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研究“海天1号”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幼孢子体光合及呼吸速率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海芹 梁洲瑞 +4 位作者 刘福利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凌晶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海天1号"海带是南方耐高温品种与北方高产品种杂交后,经过几代选育获得的海带新品系,具有产量高、耐高温、成熟稍早等特点(暂命名为"海天1号"海带)。为探究"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生... "海天1号"海带是南方耐高温品种与北方高产品种杂交后,经过几代选育获得的海带新品系,具有产量高、耐高温、成熟稍早等特点(暂命名为"海天1号"海带)。为探究"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生理适应性,设置了温度、光强及营养盐3个单因素实验,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研究其对"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1–2 cm)表观光合速率(Pn)和呼吸耗氧速率(R)的影响,并测定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结果显示:(1)温度为14℃、光强为80μmol photons/(m^2·s)、氮营养盐为6 mg/L(N/P=10∶1,下同)环境下,幼孢子体的RGR和P_n均较大。在温度为22℃、光强为100μmol photons/(m^2·s)、氮营养盐浓度为10 mg/L条件下,R最强。(2)22℃组的幼孢子体生长受到抑制,其RGR显著低于14℃组(P<0.05)。20μmol photons/(m^2·s)与80μmol photons/(m^2·s)光强组的RGR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个营养盐浓度组之间幼孢子体的RGR无显著性差异(P>0.05)。(3)随着温度、光强、营养盐浓度增加,幼孢子体的P_n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4℃组P_n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氮营养盐浓度4 mg/L和6 mg/L组的P_n显著高于2、8和10 mg/L组(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R和P_n呈负相关。(4)光强对幼孢子体P/R(总光合速率/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较小,温度和营养盐浓度对其影响较大。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适宜"海天1号"海带幼孢子体培养的条件为光强50μmol photons/(m^2·s)、温度16℃、氮营养盐浓度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天1号”海带 幼孢子体 环境因子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藻生殖托和气囊的形态结构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修涛 王飞久 +4 位作者 张立敬 王希明 李峰 刘桂珍 刘勇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31,共7页
鼠尾藻的生殖托气囊的构造和精、卵子的形态与放散是研究鼠尾藻有性繁殖过程的基础内容之一。本文以青岛太平角沿岸潮间带的性成熟野生鼠尾藻为对象,采用活体切片、组织切片以及显微照相等方法对鼠尾藻生殖托的形态、内部结构以及挂卵... 鼠尾藻的生殖托气囊的构造和精、卵子的形态与放散是研究鼠尾藻有性繁殖过程的基础内容之一。本文以青岛太平角沿岸潮间带的性成熟野生鼠尾藻为对象,采用活体切片、组织切片以及显微照相等方法对鼠尾藻生殖托的形态、内部结构以及挂卵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精子、卵子和气囊的形态做了观察描述,特别是观察到了鼠尾藻精子的鞭毛、雌性生殖窝的结构、气囊的花纹与构造等重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生殖托 气囊 精子 卵子 构造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ITS区的扩增和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汪文俊 王飞久 +4 位作者 陈松林 孙修涛 王翔宇 邢士超 王俊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对来自东海-黄海海区10个站位以及青岛沿岸4个站位共14个站位的浒苔样品依据形态学特征,归类分离获得70个样品,对其ITS+5.8S rDNA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并与NCBI数据库中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70个样品具有完全相同的ITS和... 对来自东海-黄海海区10个站位以及青岛沿岸4个站位共14个站位的浒苔样品依据形态学特征,归类分离获得70个样品,对其ITS+5.8S rDNA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分析,并与NCBI数据库中相应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70个样品具有完全相同的ITS和5.8S rDNA序列,说明青岛沿岸漂浮的大量浒苔与东海-黄海海区的浒苔为同一个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浒苔ITS区的变异程度与地理间隔距离呈正相关,我国海域浒苔与日本海域浒苔聚类一起,与英国海域浒苔相聚较远,与美国海域浒苔距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地理株 ITS区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对极北海带幼苗生长和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洲瑞 刘福利 +5 位作者 杜欣欣 袁艳敏 梁启迪 汪文俊 孙修涛 王飞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通过探讨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幼苗在不同光强下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适宜极北海带幼苗生长的光照范围,并揭示其对光照胁迫的生化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在40~8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 通过探讨极北海带(Laminaria hyperborea)幼苗在不同光强下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期获得适宜极北海带幼苗生长的光照范围,并揭示其对光照胁迫的生化响应机制。结果显示,在40~80μmol photons/(m^2·s)光强下,极北海带幼苗的RGR较高,表明此光强范围对其生长较有利,而RGR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细胞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能是导致极北海带幼苗RGR降低的原因之一。极北海带幼苗中超氧阴离子(SA)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比活力与SA含量及MDA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CAT比活力与SA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且过氧化物酶(POD)与SOD的比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OD、CAT及POD对于极北海带幼苗中活性氧的清除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SOD与POD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高光和弱光逆境均不利于极北海带幼苗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且均造成藻体中MDA的积累,表明在光照胁迫下幼苗的总代谢水平降低,而活性氧水平升高。在高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显著提高SOD及POD的比活力来降低藻体内活性氧水平,从而减轻光氧化伤害。在弱光下,幼苗可通过增加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以高效地捕获有限光能,但藻体的抗氧化酶比活力显著下降,从而造成其活性氧代谢发生了严重失衡,进而导致其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重。上述结果可为极北海带的人工育苗及海上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北海带 光强 生长 生化组分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潮中浒苔的抗逆能力和药物灭杀效果初探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修涛 王翔宇 +2 位作者 汪文俊 王飞久 刘淇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0-136,共7页
对2008年青岛海域规模较大的绿潮中的藻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了抗逆和药物灭杀实验。实验了盐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和70)、温度(15、20、25、30和40℃)、黑暗、酸度(pH1、pH2、pH3、pH4、pH6、pH9... 对2008年青岛海域规模较大的绿潮中的藻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了抗逆和药物灭杀实验。实验了盐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和70)、温度(15、20、25、30和40℃)、黑暗、酸度(pH1、pH2、pH3、pH4、pH6、pH9和pH10)4个理化环境因子对浒苔的影响;试验了生石灰(100、200、400、800、1600、3200和10000umol/L)、硫酸铜(5、10、20、40、80、160、320和640umol/L)、1种含氯消毒剂(15.63,31.25,62.50,125.00,250.00,500.00,1000.00和2000.00ul/L)以及7种除草剂对浒苔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浒苔在7d内能够忍受0~60盐度,只在盐度70条件下,出现约15%的藻体变色现象。15~25℃下7d,浒苔色泽没有明显变化,30℃对浒苔有抑制作用,3d部分藻体变软,外缘部分由绿变黄,10d后有少部分变黄的藻体因色素分解而变白死亡;在40c下40h部分开始因藻体叶绿素分解而变黄,2d后部分变软,有腐烂的迹象,7d后少量变白死亡,大多数藻体仍然较正常,14d时30%死亡,约40%藻体正常,另30%藻体介于二者之间。完全黑暗中的浒苔48h部分开始变黄,72h加重,7d时几乎全部变黄抑制明显。pH6时浒苔较正常,其余各组均有抑制作用。生石灰10000umol/L组的浒苔20h后50%因藻体叶绿素分解而变黄,48h后各组浒苔均不同程度地变黄变白。硫酸铜640umol/L组的浒苔在24h后颜色变浅绿,而后一直到7d时未见进一步变化,该组的硫酸铜已处于过饱和状态。含氯消毒剂对浒苔的24h和48h LC50均为262.39ul/L,其95%置信区间均为216.21-312.06ul/L。浒苔是一种具有极强抗逆能力的海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温度 盐度pH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叶状体对干出胁迫的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蕾 汪文俊 +5 位作者 梁洲瑞 刘福利 孙修涛 曹原 姚海芹 王飞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6-163,共8页
失水胁迫是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主要胁迫因子之一。为揭示条斑紫菜对失水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016年3月采自山东青岛湛山的野生藻体为材料,研究了失水胁迫下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失水胁迫程... 失水胁迫是野生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主要胁迫因子之一。为揭示条斑紫菜对失水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以2016年3月采自山东青岛湛山的野生藻体为材料,研究了失水胁迫下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生理响应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显著降低,在失水率60%左右时降至最低值,但复水1 h后可恢复正常值。叶绿素a(Chl a)、类胡萝卜素(Car)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逐渐降低,藻红蛋白(R-PE)和藻蓝蛋白(R-PC)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藻胆蛋白(R-PE+R-PC)∶SP比值的变化趋势与藻胆蛋白的变化趋势类似,但在失水率40%时上升至对照水平,失水80%时显著高于对照值。丙二醛(MDA)含量在失水率≤30%时没有显著变化,失水率≥40%时显著上升,但失水率在40%–80%时,藻体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失水率≤20%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没有显著变化,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上升;随着失水率增加,3种酶的活力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但失水率在50%–80%时,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失水早期,抗氧化酶SOD、CAT,尤其POD起着关键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因此,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失水程度增加,藻胆蛋白的抗逆作用逐渐显现,为藻体在复水后快速恢复光合作用(F_v/F_m)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出 条斑紫菜 光合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修涛 王飞久 +4 位作者 汪文俊 江洪涛 王义民 汤庭耀 李生尧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91,共8页
2007~2009年间,先后在威海小石岛开展了两次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在威海周边和青岛开发区海域进行了3次保苗实验。两年育苗的试验规模均为10个育苗池(规格一致,均为2m×5m)和部分备用池。所用种菜主要在威海附近的多个海域... 2007~2009年间,先后在威海小石岛开展了两次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在威海周边和青岛开发区海域进行了3次保苗实验。两年育苗的试验规模均为10个育苗池(规格一致,均为2m×5m)和部分备用池。所用种菜主要在威海附近的多个海域采集,其中以小石岛采集的种菜最为理想。通过6种常见附着基的对比试验,附着基以竹帘附苗密度最高,操作方便和附苗量结合理想的附着基是织带帘。平面基质上的附苗密度最大,达到30株/cm2。2007年出幼苗750.7万株,平均苗长3.5mm;2008年出幼苗3015.42万株,平均苗长3.2mm。本试验发现,鼠尾藻幼苗早期发育中,幼苗附苗较均匀,但生长到4mm后,幼苗有大面积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后的生长,苗种密度也逐渐下降,到10mm时密度降低到0.2~1.0株/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人工育苗 幼苗发育 附着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藻新生枝条的室内培养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25
17
作者 孙修涛 王飞久 刘桂珍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2,共6页
在2004年冬季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温度、盐度、氮肥(硝酸钠)浓度和光照强度4个因子的不同水平下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2~4cm新生枝条生存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枝条能够在室内适宜条件下存活并生长,优化的条件组... 在2004年冬季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温度、盐度、氮肥(硝酸钠)浓度和光照强度4个因子的不同水平下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2~4cm新生枝条生存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枝条能够在室内适宜条件下存活并生长,优化的条件组合是:水温16℃、盐度20、氮肥15mg/L和光照4000lx。光照在最高试验水平下得到高值,预示着更高强度的光照会更有利于生长。温度对鼠尾藻有显著影响,22℃即不能正常存活。极差(R)排列顺序为:温度〉光照〉误差〉盐度〉氮肥,据此可以判定在试验取值范围内温度和光照影响较大,而盐度和氮肥的影响小于误差,为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藻 新生枝条 生长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和假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文俊 孙修涛 +1 位作者 王飞久 王翔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光质(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假根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在为期56d的培养期内,蓝光始终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平均叶片大小为9530±125μm长/1350±49μm宽,是对照...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体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光质(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假根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在为期56d的培养期内,蓝光始终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平均叶片大小为9530±125μm长/1350±49μm宽,是对照白光组的4倍之多(2200±56μm长/356±20μm宽);而红光下,藻体生长极为缓慢,叶片大小仅为580±63μm长/135±11μm宽。但是三光质下,藻体假根生长差异较小;假根长/叶片长为红光下最大,蓝光下最小,三光质下该比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由于海带的主要捕光色素之一岩藻黄素的吸收峰位于蓝光区,因此加大环境中蓝光的辐射可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实际光合效率,加快藻体的生长;而假根部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光合能力有所退化,对光质差异不敏感,因而在三光质下的生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孢子体 假根 光质 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紫菜养殖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洲瑞 孙藤芹 +6 位作者 汪文俊 刘福利 曹原 梁启迪 孙昕 孙修涛 王飞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88,共11页
2016年11月~2017年3月对山东日照阜鑫渔港紫菜(Pyropia sp.)养殖海域开展调查,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调查海区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4-P)及硅酸盐(SiO^2-3-Si)浓度均表现为自... 2016年11月~2017年3月对山东日照阜鑫渔港紫菜(Pyropia sp.)养殖海域开展调查,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调查海区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4-P)及硅酸盐(SiO^2-3-Si)浓度均表现为自近岸海区到外海区逐渐降低的趋势;硝酸盐、SiO^2-3-Si、PO4^3-4-P、DIN和溶解有机氮(DON)等营养盐的浓度均因月份的不同具有显著差异;调查海区营养水平总体为中营养型,浮游植物丰度为(0.049~3.031)×10^4 cells/L,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控于SiO^2-3-Si和PO^3-4-P的几率较大;该海区共检出硅藻门27属37种,甲藻门7属8种,金藻门1属1种,主要优势种为骨条藻(Skeletonema sp.)、角毛藻(Chaetoceros sp.)、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等;盐度的大幅降低和丰富的营养盐、氨氮(NH^+4-N)和PO^3-4-P浓度的显著变化可能分别是导致1、3月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调查海区NH^+4-N浓度和DIN/P值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非紫菜养殖区的负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而养殖区的负相关程度不显著,表明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养殖可能有利于降低该海域的NH^+4-N水平和DIN/P值、提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从而有利于防止赤潮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该海域环境保护、赤潮防治以及水产养殖活动的开展等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养殖 浮游植物 营养盐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大叶藻的抽样调查与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坤 刘福利 +5 位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汪文俊 丁昌玲 梁洲瑞 李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5,共7页
2011年8~10月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山东半岛主要存在3种大叶藻科(Zosteraceae)种类,分别是大叶藻属Zostera的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 Ascherson&am... 2011年8~10月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山东半岛主要存在3种大叶藻科(Zosteraceae)种类,分别是大叶藻属Zostera的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 Ascherson&Graebner以及虾形藻属Phyllospa-dix的红须虾形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 Makino。其中,大叶藻分布广泛,莱州湾、俚岛、小石岛、楮岛、汇泉湾等地均发现有大叶藻存在,莱州湾地区大叶藻呈斑状分布,汇泉湾呈零星分布,俚岛、小石岛、楮岛地区呈片状分布;矮大叶藻分布较少,莱州湾地区呈斑状分布,广饶地区零星分布;红须虾形藻仅发现于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呈斑状分布。调查还发现,山东半岛近海沿岸大叶藻海草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和破坏,除俚岛、小石岛、楮岛的大叶藻呈片状分布以外,其他地区的大叶藻均呈斑状分布或者零星分布。日照东港地区的海草场更是破坏严重,且本次调查范围内未发现大叶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藻 海草 ITS 分布调查 种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