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糙皮侧耳PoLIM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戚元成 王贺莲 +3 位作者 申进文 文晴 胡延如 王风芹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在NCBI、JGI数据库中检索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PoLIM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PoLIM 1~PoLIM 6在25℃培养7 d(菌丝期),16℃培养5 d(扭结前期)、10 d(扭结后期)、15 d(原基期)、22 d(子实体期)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菌丝在4℃冷胁... 在NCBI、JGI数据库中检索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PoLIM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PoLIM 1~PoLIM 6在25℃培养7 d(菌丝期),16℃培养5 d(扭结前期)、10 d(扭结后期)、15 d(原基期)、22 d(子实体期)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菌丝在4℃冷胁迫12、24、48 h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PoLIM1~PoLIM6的氨基酸数量为353~1 673;等电点为7.26~9.98;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在细胞核中;有10个保守基序;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光、生长素、MYB转录因子以及低温胁迫等响应元件。就相对表达量而言,PoLIM1在子实体期较高;Po LIM2在扭结后期和子实体期较高;Po LIM3、Po LIM4、Po LIM6在菌丝期较高;Po LIM5在扭结后期较高,在原基期及子实体期降低。与对照(25℃)相比,4℃冷胁迫时Po LIM1、Po LIM3、Po LIM5、Po LIM6的相对表达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LIM结构域 发育 QRT-PCR 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BAG家族蛋白鉴定及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
作者 于振 田甜 +5 位作者 刘元栋 麦非凡 胡延如 文晴 戚元成 王风芹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6,共10页
在NCBI、JGI数据库检索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BAG蛋白(PoBAGs),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定不同发育(菌丝、原基、子实体)阶段和高温(42℃)、低温(4℃)胁迫时PoBAG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共检索到3个(分... 在NCBI、JGI数据库检索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BAG蛋白(PoBAGs),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定不同发育(菌丝、原基、子实体)阶段和高温(42℃)、低温(4℃)胁迫时PoBAG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共检索到3个(分别命名为PoBAG-1、PoBAG-2、PoBAG-3)具有BAG结构域的蛋白,其中,PoBAG-1、PoBAG-2还分别含有1个IQ基序和类泛素化结构域;PoBAG-1、PoBAG-3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且亲缘关系较近,可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PoBAG-2为亲水性稳定蛋白,与其他具有类泛素化结构域的BAG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和细胞质中。与菌丝相比,3个PoBAGs在原基和子实体中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与对照(25℃)相比,42℃高温胁迫时,PoBAG-1、PoBAG-3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oBAG-2显著下调;4℃低温胁迫时,PoBAG-1和PoBAG-2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oBAG-3显著下调。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BAG家族蛋白在糙皮侧耳生长发育以及温度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BAG家族蛋白 QRT-PCR 生长发育 温度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刺槐林与自然恢复植被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动态 被引量:41
3
作者 王风芹 田丽青 +3 位作者 宋安东 桑玉强 张劲松 高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4,共9页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植被所需碳、氮的重要"源"或"库",是公认的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退耕还林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林地碳氮... 【目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是植被所需碳、氮的重要"源"或"库",是公认的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退耕还林及后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林地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田(FL)为对照,研究华北土石山区10年生刺槐林、43年生刺槐林、自然恢复植被(NRV)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四季动态变化,并对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各样地微生物量碳、氮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其季节动态变化差异显著;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0-20 cm土层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分别为251.94,290.68,150.66,197.34 mg·kg^-1和30.95,46.46,36.55,45.27 mg·kg^-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四季均值最高,其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农田、10和43年生刺槐林的1.15,1.93和1.47倍,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是它们的1.50,1.27和1.03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随刺槐树龄增大而升高,43年生刺槐林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是10年生刺槐林的1.31和1.24倍。各植被样地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季节差异明显,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年和43年生刺槐林0-20 cm土层碳氮比四季均值分别为8.64,6.26,4.12和4.36;10,43年生刺槐林碳氮比分别是农田的0.48和0.50倍,是自然恢复植被的0.66和0.70倍。在0-20 cm土层中,农田、自然恢复植被、10和43年生刺槐林地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88%,2.00%,1.54%和1.24%,土壤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21%,5.44%,3.55%和2.26%。【结论】各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它们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相关;除此之外,土壤微生物量碳还与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相关。随着树龄的增加刺槐林土壤微生物量尤其是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因而土壤的生物肥力也显著提高;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可知,自然恢复植被更利于土壤微生物结构、功能的恢复和生物活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土石山区 退耕还林 刺槐 自然恢复植被 微生物量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醇高产菌株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风芹 原欢 +1 位作者 谢慧 宋安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6,共3页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和亚硝基胍(NTG)对兼性厌氧产丁醇芽孢杆菌(Bacillus sp.)C2菌株进行复合诱变,分离筛选得到3株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均有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其发酵7%玉米醪液后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达到12.59g/L、12.44g/L、12.74g/L和20....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和亚硝基胍(NTG)对兼性厌氧产丁醇芽孢杆菌(Bacillus sp.)C2菌株进行复合诱变,分离筛选得到3株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均有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其发酵7%玉米醪液后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达到12.59g/L、12.44g/L、12.74g/L和20.36g/L、20.14g/L、20.79g/L,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21.6%~24.5%和15.4%~19.1%。对编号为414的突变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100mL三角瓶发酵体系中,该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mL,种龄24h,接种量10%,pH 7(自然),37℃静置发酵72h,在此条件下,414菌株发酵7%玉米醪液产丁醇和总溶剂量分别达到12.58g/L~13.77g/L和21.25g/L~22.2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亚硝基胍 复合诱变 丁醇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水解液燃料丁醇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风芹 原欢 +3 位作者 楚乐然 谢慧 宋志元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83,共5页
对丙酮丁醇梭菌CICC8016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燃料丁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是: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总容量150mL)、种龄24h、初始pH6.0、发酵时间60h,添加1.3g/L麸皮。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初始糖浓度... 对丙酮丁醇梭菌CICC8016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燃料丁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是: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总容量150mL)、种龄24h、初始pH6.0、发酵时间60h,添加1.3g/L麸皮。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初始糖浓度为25g/L时,总溶剂(丙酮、丁醇、乙醇,ABE)产量为6.72g/L,其中丁醇4.54g/L,丁醇比例占67.5%,总糖利用率达87.61%,其中木糖利用率为7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丁醇梭菌 秸秆水解液 丁醇发酵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对东方伊萨酵母HN-1乙醇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风芹 付晨青 +3 位作者 谢瑶嬛 谢慧 任天宝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61,共6页
以乙醇发酵工业菌株酒精酵母1308为对照,研究了烟碱对东方伊萨酵母HN-1乙醇发酵的影响,以期为烟秆等烟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宝贵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烟碱对两菌种的菌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烟碱添加量为0.1%~0.5%时,东方伊... 以乙醇发酵工业菌株酒精酵母1308为对照,研究了烟碱对东方伊萨酵母HN-1乙醇发酵的影响,以期为烟秆等烟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宝贵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烟碱对两菌种的菌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烟碱添加量为0.1%~0.5%时,东方伊萨酵母HN-1和酒精酵母1308的乙醇产量分别为18.17~9.51g/L和11.95~5.42 g/L,较对照分别下降了20.81%~58.55%和40.42%~72.94%,同时1308菌株的发酵周期较对照推迟12 h;烟碱对1308菌株葡萄糖利用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对HN-1的抑制作用。副产物结果分析表明,HN-1菌株乙酸产量为0.11~0.43 g/L,低于1308菌株的0.20~0.59 g/L;甘油产量为2.20~2.71 g/L,显著高于1308菌株的1.48~2.33 g/L。东方伊萨酵母HN-1较酒精酵母1308更适合用于烟秆等烟草废弃物生物转化乙醇的研究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株 乙醇发酵 烟碱胁迫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浓度对产丁醇芽孢杆菌菌体生长与代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风芹 孙方园 +3 位作者 谢瑶環 宋志元 谢慧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59,共7页
研究了在兼性厌氧条件下初始葡萄糖浓度对产溶剂芽孢杆菌(Bacillus sp.)C2菌株菌体生长和代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初始葡萄糖浓度下菌体的生长速率低于低糖浓度的处理;随发酵产物浓度升高,部分菌体变长;前芽孢及成熟芽孢数量在发酵... 研究了在兼性厌氧条件下初始葡萄糖浓度对产溶剂芽孢杆菌(Bacillus sp.)C2菌株菌体生长和代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初始葡萄糖浓度下菌体的生长速率低于低糖浓度的处理;随发酵产物浓度升高,部分菌体变长;前芽孢及成熟芽孢数量在发酵过程中变化不明显。2%、4%和5%初始糖浓度下,总溶剂产量分别在发酵的72、54和90 h达到最高值,为5.49、11.96和18.4 g/L,其中丁醇占70%,总溶剂的产率分别为0.309、0.303和0.366 g/g。3%初始糖浓度发酵时,发酵于36 h前停止,溶剂产量仅为2.4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丙酮丁醇发酵 底物浓度 菌体生长 代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酒精酵母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风芹 周丽娟 +1 位作者 谢慧 宋安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0,共3页
以嗜鞣管囊酵母P-01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采用TTC筛选平板初筛,杜氏管发酵二级筛选和混合糖发酵三级筛选,得到3株38℃发酵温度时的乙醇高产菌株P-01-33、P-01-70和P-01-190,其乙醇产率为12.9g/L、12.1g/L和13.3g/L,分别比出... 以嗜鞣管囊酵母P-01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处理,采用TTC筛选平板初筛,杜氏管发酵二级筛选和混合糖发酵三级筛选,得到3株38℃发酵温度时的乙醇高产菌株P-01-33、P-01-70和P-01-190,其乙醇产率为12.9g/L、12.1g/L和13.3g/L,分别比出发菌株P-01的乙醇产率(9.5g/L)提高35.80%、27.47%、3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鞣管囊酵母 亚硝基胍 诱变 高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丁醇发酵过程关键酶活性研究
9
作者 王风芹 张瑞 +2 位作者 谢瑶嬛 谢慧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2,共6页
利用自行筛选的芽孢杆菌C2进行不同溶解氧环境的丁醇发酵试验,并对不同溶氧条件下微生物菌株胞内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以揭示溶氧对丁醇发酵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兼性厌氧条件下丁醇和总溶剂的产量分别为9.50和13.02 g/L,比严格厌氧... 利用自行筛选的芽孢杆菌C2进行不同溶解氧环境的丁醇发酵试验,并对不同溶氧条件下微生物菌株胞内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以揭示溶氧对丁醇发酵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兼性厌氧条件下丁醇和总溶剂的产量分别为9.50和13.02 g/L,比严格厌氧条件下丁醇(8.52 g/L)和总溶剂(11.74 g/L)产量分别提高了11.5%和9.01%。酶活性分析发现发酵对数期兼性厌氧条件下乙醇脱氢酶、丁醇脱氢酶、丁醛脱氢酶、乙酰乙酰辅酶A转移酶、乙酸激酶、丁酸激酶活性低于严格厌氧条件下其酶活性。然而发酵24 h之后,兼性厌氧条件下发酵的酶活性逐步升高,超越严格厌氧条件酶活性且持续增长至36 h后开始缓慢降低。芽孢杆菌C2的研究为生物丁醇的兼性厌氧发酵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C2 兼性厌氧 丁醇发酵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多酶水解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天宝 张玲玲 +3 位作者 宋安东 谢慧 王风芹 张百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71,共5页
研究了稻草秸秆经过稀酸预处理后的酶水解条件,得到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还原糖。试验结果表明:稻草秸秆经1%(w/w)的稀硫酸浸润,液固比(v/w)为5∶1,在121℃条件下处理60min后,每克稻草秸秆的初始水解还原糖得率达到0.187g。预处理后,在45... 研究了稻草秸秆经过稀酸预处理后的酶水解条件,得到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还原糖。试验结果表明:稻草秸秆经1%(w/w)的稀硫酸浸润,液固比(v/w)为5∶1,在121℃条件下处理60min后,每克稻草秸秆的初始水解还原糖得率达到0.187g。预处理后,在45℃,pH4.8,120r/min,48h条件下,采用酶的添加量最优配比(每克秸秆添加木聚糖酶217IU,纤维素酶5.13FPU,果胶酶25μ,β-葡聚糖酶500μ,淀粉酶150μ)时,水解产生的还原糖浓度达到最大值84.22g/L,原料水解率为41.19%。在酶水解糖化过程中,当MgSO4,Tween80的添加量分别为0.0001,0.005g时对纤维素酶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预处理 多酶水解 稻草纤维素 最优比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细胞在发酵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大娇 任天宝 +2 位作者 王风芹 谢慧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7-191,共5页
随着静息细胞产率的提高和大量静息产物的生成,利用静息细胞培养体系使细胞不能继续繁殖转为静息状态,此时各种酶在代谢过程中起作用发酵生成营养物的静息细胞法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文中对静息细胞的研究现状、工艺优势、培养系统、... 随着静息细胞产率的提高和大量静息产物的生成,利用静息细胞培养体系使细胞不能继续繁殖转为静息状态,此时各种酶在代谢过程中起作用发酵生成营养物的静息细胞法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文中对静息细胞的研究现状、工艺优势、培养系统、静息细胞的代谢过程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细胞 工艺优势 静息细胞培养系统 透性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燃料乙醇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许涛 谢慧 +3 位作者 耿涛 王风芹 任天宝 宋安东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89,共5页
用农作物秸秆做原料进行同步糖化发酵制取燃料乙醇,同步糖化发酵的温度不协调以及单批次同步糖化发酵原料用量影响乙醇产量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工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和稻草秸秆的3种预处理方式同步糖化发酵和同步糖化... 用农作物秸秆做原料进行同步糖化发酵制取燃料乙醇,同步糖化发酵的温度不协调以及单批次同步糖化发酵原料用量影响乙醇产量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工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和稻草秸秆的3种预处理方式同步糖化发酵和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过程的补料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稀酸预处理稻草粉在液固比为8∶1时,同步糖化发酵效果最好,乙醇含量为11.16 g/L,残糖浓度最低为12.07 g/L;补料方式H下乙醇浓度达到最大值10.09 g/L,此补料方式下添加吐温-80、混合菌种时的乙醇产率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预处理 同步糖化发酵 补料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慧 高蕾 +4 位作者 赵丹丹 张宏森 毛国涛 王风芹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49-256,共8页
全世界约25%的谷物供应受真菌毒素污染,给食品和饲料工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如何高效去除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法由于具有无污染、特异性高、温和、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关注... 全世界约25%的谷物供应受真菌毒素污染,给食品和饲料工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如何高效去除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生物法由于具有无污染、特异性高、温和、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关注。该文对生物法降解AF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和昆虫对AFB1的降解作用,并从降解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AFB1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论述了AFB1的降解机制,展望了生物法降解AFB1的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为后续生物法降解AF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微生物降解 昆虫降解 降解酶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产琥珀酸的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慧 张兆昆 +3 位作者 吴琼 王风芹 任天宝 宋安东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原料,对一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ATCC 55618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培养温度、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以及培养基成分对该菌株产琥珀酸发酵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RSM)对发酵培养基中的水... 以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原料,对一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ATCC 55618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培养温度、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以及培养基成分对该菌株产琥珀酸发酵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RSM)对发酵培养基中的水解糖、玉米浆和Na2CO3添加量3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7℃、培养基初始pH6.8;水解糖质量浓度60g/L、玉米浆质量浓度10g/L、Na2CO3(10mol/L)添加量2mL。在1L的厌氧甁中进行了分批发酵放大实验,琥珀酸产量最高达19.6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解液 琥珀酸 条件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杆菌多糖的硫酸酯化及酯化前后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风芹 耿越 《食品与药品》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以栉杆菌多糖(APD)为研究对象,进行硫酸酯化(SAPD),并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方法APD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酯化,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比色法研究样品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和促进正常小鼠脾脏细胞增生的作用。结... 目的以栉杆菌多糖(APD)为研究对象,进行硫酸酯化(SAPD),并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方法APD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酯化,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比色法研究样品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和促进正常小鼠脾脏细胞增生的作用。结果红外光谱证明SAPD已经形成硫酸酯,其取代度为0.918。APD对肿瘤细胞株几乎无细胞毒性,SAPD对A549肺癌细胞株的抑制率为31%。APD对ConA诱导的脾脏细胞增生具有促进作用,但对LPS诱导的脾脏细胞增生无促进作用。SAPD低浓度时对ConA诱导的脾脏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对LPS诱导的脾脏细胞增生无促进作用。结论APD经过硫酸酯化后抗肿瘤活性显著增强,对ConA诱导的脾脏细胞增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杆菌多糖 硫酸酯化 抗肿瘤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Pofst3糙皮侧耳菌株农艺性状和胞外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戚元成 侯晓娟 +4 位作者 王贺莲 申进文 文晴 胡延如 王风芹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通过袋栽实验比较野生型、Pofst3过表达型和Pofst3反义沉默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记为Ⅰ、Ⅱ、Ⅲ)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量、子实体数量、菌柄直径、菌盖直径等农艺性状;测定其漆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 通过袋栽实验比较野生型、Pofst3过表达型和Pofst3反义沉默型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分别记为Ⅰ、Ⅱ、Ⅲ)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数量、子实体数量、菌柄直径、菌盖直径等农艺性状;测定其漆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Ⅰ、Ⅱ、Ⅲ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与Ⅰ相比,Ⅲ的原基和子实体数量多,菌柄直径大,菌盖直径小,原基和子实体中Pofst3的相对表达量低;与Ⅰ、Ⅱ相比,Ⅲ的漆酶、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Pofst3对糙皮侧耳发育的影响可能与其胞外酶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野生型 过表达型 反义沉默型 漆酶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质体融合子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燃料乙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安东 王风芹 +2 位作者 张建 谢慧 杜风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对由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的融合子F10进行了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发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子F10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利用率远高于亲本D-12,发酵醪中乙醇浓度最高达到1.1%(v/v),明显高于双亲P-01(0.6%)和D-12(0.3%)。说明... 对由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的融合子F10进行了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发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子F10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利用率远高于亲本D-12,发酵醪中乙醇浓度最高达到1.1%(v/v),明显高于双亲P-01(0.6%)和D-12(0.3%)。说明融合子F10可以用于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生产燃料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子 玉米秸秆水解液 燃料乙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4^+对合成气乙醇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酶学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炎达 王风芹 +2 位作者 彭一丁 谢慧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3,共8页
为研究合成气厌氧乙醇发酵中合成气杂质组分NH_3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通过考察发酵培养基内不同初始浓度的NH^+_4对菌株A-fm4,Clostridium ljungdahlii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DSM10061利用生物质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影响,证实低... 为研究合成气厌氧乙醇发酵中合成气杂质组分NH_3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通过考察发酵培养基内不同初始浓度的NH^+_4对菌株A-fm4,Clostridium ljungdahlii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DSM10061利用生物质合成气发酵乙醇的影响,证实低浓度的NH^+_4可促进菌体生长和乙醇发酵,当其浓度高于9.35 mmol/L时,菌体生长和乙醇发酵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抑制显著。对菌株在菌体生长期和乙醇/乙酸发酵期内4种关键酶的活性研究表明,氢化酶(H_2ase)、一氧化碳脱氢酶(CODH)、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酸激酶(ACK)均受高浓度(149.6 mmol/L)NH^+_4抑制,且菌体生长期的酶活水平均高于发酵期的值。这说明在低浓度NH^+_4下可促进还原力的产出而利于乙醇发酵,而较高浓度NH^+_4抑制代谢途径,致使菌体生长和乙醇发酵受阻。菌株C.ljungdahlii和C.autoethanogenum DSM10061的K_i值分别为208.13 mmol/L和240.37 mmol/L,耐铵能力较强,可作为未来耐铵菌株的驯化提供材料,为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和减少合成气净化工艺工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NH4^+厌氧发酵 生物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慧 张周利 +5 位作者 张东 王怡沛 张宏森 毛国涛 王风芹 宋安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0,共6页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及资源危机日益凸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开展农业生物质资源转化研究也成为我国资源利用的重大基础和战略问题。中国是氨基酸的生产和消费大...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及资源危机日益凸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开展农业生物质资源转化研究也成为我国资源利用的重大基础和战略问题。中国是氨基酸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总产量超过500万t。目前氨基酸发酵常采用玉米淀粉水解液作为碳源,拓展原料来源,寻找代替原料降低碳源成本,对氨基酸的成本构成决定性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现状,氨基酸的生产方法,重点论述了以纤维水解液生产氨基酸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为木质纤维素合理利用及氨基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发酵生产 纤维素水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金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芳琳 宋火保 王风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120-124,共5页
综合分析升金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物资源分布和湿地生境特征,探讨其中主要影响因子,如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湖泊水环境恶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提出保护对策与建议:推进湿地生态治理与修复... 综合分析升金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物资源分布和湿地生境特征,探讨其中主要影响因子,如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湖泊水环境恶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造成的影响。提出保护对策与建议:推进湿地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遏制湿地周边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增强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力;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金湖湿地 生物多样性 生境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