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分辨率可见光航空相机的热设计及热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王领华
吴清文
+2 位作者
郭亮
刘伟毅
陈立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6-1243,共8页
为了确保工作在复杂环境中的航空相机能顺利完成任务,对其热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机的热环境,建立了其换热模型并给出了外热流的计算方法。针对航空相机所处的复杂飞行环境及所需的热控指标,详细阐述了相机的热设计方案,利用热...
为了确保工作在复杂环境中的航空相机能顺利完成任务,对其热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机的热环境,建立了其换热模型并给出了外热流的计算方法。针对航空相机所处的复杂飞行环境及所需的热控指标,详细阐述了相机的热设计方案,利用热分析软件IDEAS-TMG建立了相机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相机的两个极端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极端工况中,主镜筒温度水平18±1℃、主镜筒轴向温差不大于1.5℃和周向温差不大于1.85℃,均达到了热控指标要求,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该研究方法对各类航空相机的热设计和热分析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相机
热环境
外热流
热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变蓄热在飞行器热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1 位作者
王海英
刘理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针对某飞行器内部仪器设备缺乏散热通道,易超出其工作温度范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技术的散热解决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肋片式相变装置,建立其数学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然后进行了常压下基于定温边界的相变装置性...
针对某飞行器内部仪器设备缺乏散热通道,易超出其工作温度范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技术的散热解决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肋片式相变装置,建立其数学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然后进行了常压下基于定温边界的相变装置性能试验;最后,为评估对流换热引起的试验误差,采用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进行了实时仿真。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结果吻合较好,采用相变蓄热装置后,能够满足舱内设备3000s持续工作且温度不超过50℃的要求,且可以忽略对流换热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
飞行器
热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相变蓄热装置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3 位作者
王海英
巩萌萌
王思峰
吕建伟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6期667-671,共5页
文章针对某飞行器舱内大功率设备控温需求,提出了相变蓄热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平板式肋片强化相变蓄热装置物理模型,根据大功率伺服舵机控制器热耗及工作模式等参数条件,采用十八烷为相变吸热材料,设计了一台高效平板式肋片相变蓄热装置...
文章针对某飞行器舱内大功率设备控温需求,提出了相变蓄热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平板式肋片强化相变蓄热装置物理模型,根据大功率伺服舵机控制器热耗及工作模式等参数条件,采用十八烷为相变吸热材料,设计了一台高效平板式肋片相变蓄热装置,并通过地面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装置的控温性能、稳定性及等温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肋片式高效相变蓄热装置,在120 W热源功率下,可以将设备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过3000 s;榫槽形式的封装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相变蓄热装置在多次相变循环后无泄漏;在3000 s测试时间内相变装置内部最大温差为3℃,具有很好的等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平板肋片
相变蓄热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器动力管路热控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领华
张皓
+4 位作者
王骞
吕建伟
吴勇
赵允宁
刘辰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某航天器动力系统管路布局分散造成系统温差大、控温难的问题,结合动力管路温度指标要求和边界环境条件,采用以被动热控措施为主、辅以电加热主动热控措施的设计方案。分析确立动力管路的热环境,建立换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整器热...
针对某航天器动力系统管路布局分散造成系统温差大、控温难的问题,结合动力管路温度指标要求和边界环境条件,采用以被动热控措施为主、辅以电加热主动热控措施的设计方案。分析确立动力管路的热环境,建立换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整器热平衡试验,选取不同工况,验证了动力系统氧化剂管路和燃烧剂管路温度均维持在8~20℃范围内的热控设计结果。该方案对各类航天器的动力管路热控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动力管路
热设计
仿真分析
热平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天器舱内设备热布局优化及仿真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张少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针对航天器舱内安装板上设备控温需求,提出利用有约束条件下离散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Thermal Desktop,并进行二次开发对安装板厚度和设备布局方案进行自动寻优仿真,通过计算安装板厚度、设备布局位置对设备温...
针对航天器舱内安装板上设备控温需求,提出利用有约束条件下离散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Thermal Desktop,并进行二次开发对安装板厚度和设备布局方案进行自动寻优仿真,通过计算安装板厚度、设备布局位置对设备温度的影响,得到满足设备温度、安装板质量等参数综合最优的设备布局方案,不仅节省了航天器上热控系统资源,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安装板
设备布局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学仪器高精度安装板热变形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2 位作者
吕建伟
王海英
张少华
《航天制造技术》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某航天器光学设备高精度安装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变形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NX/TMG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安装板在轨条件下的热变形。针对安装板变形幅值较大的情况,采用加筋和局部优化的方法,提高安装板的整体刚度,减小热变形幅值,并分析...
以某航天器光学设备高精度安装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变形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NX/TMG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安装板在轨条件下的热变形。针对安装板变形幅值较大的情况,采用加筋和局部优化的方法,提高安装板的整体刚度,减小热变形幅值,并分析优化后的安装板热变形,结果表明:安装板采用加筋和局部优化后,在轨条件下热变形幅值由84.4μm减小为32.5μm,优化效果明显,满足安装板热变形幅值不超过50μm的精度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安装板
热变形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路热管蒸发器优化设计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航天制造技术》
2018年第5期13-16,20,共5页
为推动环路热管优化方法研究,分析了常用的圆柱形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变化对环路热管的影响,研究了环路热管蒸发器尺寸的优化及仿真分析技术。建立了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与管内压力、温度分布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NAPS软件建立起了环路...
为推动环路热管优化方法研究,分析了常用的圆柱形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变化对环路热管的影响,研究了环路热管蒸发器尺寸的优化及仿真分析技术。建立了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与管内压力、温度分布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NAPS软件建立起了环路热管热/流仿真模型,包括各部件相关的仿真程序,实现了对某环路热管系统三种不同蒸发器长度状态下各部件温度及压力变化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这一热/流模型可以十分快速地评估环路热管蒸发器尺寸变化对各部件的温度及管内压力的影响,为蒸发器尺寸的优化设计提供方向。该热/流模型还可用于对环路热管系统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进行指导,以便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蒸发器
热/流模型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FC134a喷雾闪蒸冷却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程文龙
章玮玮
+3 位作者
陈华
王领华
吕建伟
李彦良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5期56-60,共5页
喷雾闪蒸冷却由于可以在较小的工质流量下实现很高的散热能力,在高热流密度散热、航天器热控和热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建立了喷雾闪蒸冷却实验系统,对环境压力下以HFC134a为工质的喷雾闪蒸冷却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
喷雾闪蒸冷却由于可以在较小的工质流量下实现很高的散热能力,在高热流密度散热、航天器热控和热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建立了喷雾闪蒸冷却实验系统,对环境压力下以HFC134a为工质的喷雾闪蒸冷却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喷雾闪蒸冷却的换热特性曲线、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CHF)以及被冷却表面温度随喷雾高度和流量的变化曲线,分析了适用于热控的最佳喷雾高度和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闪蒸冷却
热控
喷雾高度
临界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型星敏热控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
1
9
作者
吕建伟
王领华
+3 位作者
苏生
宋馨
刘欣
宋博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7-262,共6页
为了保证应用平台在轨任务期间的星敏感器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热设计。结合微型星敏感器组件的空间环境外热流、安装布局以及工作模式等条件,在热分析优化的流程上考虑了光机热等多种因素影响,设计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的热控方案。该...
为了保证应用平台在轨任务期间的星敏感器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热设计。结合微型星敏感器组件的空间环境外热流、安装布局以及工作模式等条件,在热分析优化的流程上考虑了光机热等多种因素影响,设计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的热控方案。该热控方案提出采用主动电加热以及遮光罩与星敏本体均温化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在轨期间的空间热环境复杂、温度控制要求高、散热途径受限于安装结构等问题,保障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有效、可靠的工作。建立了I-DEAS/TMG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了高、低温工况下的星敏感器组件的热控仿真,分析了星敏感器组件的温度分布以及均匀性等仿真结果,最后进行了地面试验,验证了热控方案的正确性,满足星敏感器组件热设计要求。文中工作可为后续在轨平台的微型星敏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热分析
微型星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使用中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
10
作者
白英华
王领华
+3 位作者
孙铂尧
张德健
张媛
杨旭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B08期71-73,共3页
介绍了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的工作流程,分析总结了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便携式直读光谱仪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分辨率可见光航空相机的热设计及热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王领华
吴清文
郭亮
刘伟毅
陈立恒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6-1243,共8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
文摘
为了确保工作在复杂环境中的航空相机能顺利完成任务,对其热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机的热环境,建立了其换热模型并给出了外热流的计算方法。针对航空相机所处的复杂飞行环境及所需的热控指标,详细阐述了相机的热设计方案,利用热分析软件IDEAS-TMG建立了相机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相机的两个极端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极端工况中,主镜筒温度水平18±1℃、主镜筒轴向温差不大于1.5℃和周向温差不大于1.85℃,均达到了热控指标要求,热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该研究方法对各类航空相机的热设计和热分析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航空相机
热环境
外热流
热设计
仿真分析
Keywords
aeronautic camera
therm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heat fluxes
thermal design
simu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V245.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变蓄热在飞行器热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王海英
刘理泽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92,共5页
文摘
针对某飞行器内部仪器设备缺乏散热通道,易超出其工作温度范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技术的散热解决方案。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肋片式相变装置,建立其数学模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然后进行了常压下基于定温边界的相变装置性能试验;最后,为评估对流换热引起的试验误差,采用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进行了实时仿真。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结果吻合较好,采用相变蓄热装置后,能够满足舱内设备3000s持续工作且温度不超过50℃的要求,且可以忽略对流换热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相变蓄热
飞行器
热控
应用
Keywords
Change thermal storage
Aircraft
Thermal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
分类号
V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相变蓄热装置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王海英
巩萌萌
王思峰
吕建伟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6期667-671,共5页
基金
863-706某重大项目支撑
文摘
文章针对某飞行器舱内大功率设备控温需求,提出了相变蓄热技术解决方案,建立了平板式肋片强化相变蓄热装置物理模型,根据大功率伺服舵机控制器热耗及工作模式等参数条件,采用十八烷为相变吸热材料,设计了一台高效平板式肋片相变蓄热装置,并通过地面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装置的控温性能、稳定性及等温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肋片式高效相变蓄热装置,在120 W热源功率下,可以将设备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过3000 s;榫槽形式的封装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相变蓄热装置在多次相变循环后无泄漏;在3000 s测试时间内相变装置内部最大温差为3℃,具有很好的等温性。
关键词
飞行器
平板肋片
相变蓄热
试验研究
Keywords
vehicle
flat plate type fin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experimental research
分类号
V414.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器动力管路热控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领华
张皓
王骞
吕建伟
吴勇
赵允宁
刘辰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北京卫环境工程研究所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某航天器热控系统研制”。
文摘
针对某航天器动力系统管路布局分散造成系统温差大、控温难的问题,结合动力管路温度指标要求和边界环境条件,采用以被动热控措施为主、辅以电加热主动热控措施的设计方案。分析确立动力管路的热环境,建立换热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和整器热平衡试验,选取不同工况,验证了动力系统氧化剂管路和燃烧剂管路温度均维持在8~20℃范围内的热控设计结果。该方案对各类航天器的动力管路热控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航天器
动力管路
热设计
仿真分析
热平衡试验
Keywords
spacecraft
propulsion pipeline
thermal design
simulation analysis
thermal balance test
分类号
V43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天器舱内设备热布局优化及仿真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张少华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文摘
针对航天器舱内安装板上设备控温需求,提出利用有约束条件下离散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Thermal Desktop,并进行二次开发对安装板厚度和设备布局方案进行自动寻优仿真,通过计算安装板厚度、设备布局位置对设备温度的影响,得到满足设备温度、安装板质量等参数综合最优的设备布局方案,不仅节省了航天器上热控系统资源,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可靠性。
关键词
航天器
安装板
设备布局
优化
Keywords
spacecraft
installation board
equipment layout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仪器高精度安装板热变形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吕建伟
王海英
张少华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
出处
《航天制造技术》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基金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低温推进剂在轨蒸发量控制院创新基金经费资助
文摘
以某航天器光学设备高精度安装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变形分析数学模型,并利用NX/TMG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安装板在轨条件下的热变形。针对安装板变形幅值较大的情况,采用加筋和局部优化的方法,提高安装板的整体刚度,减小热变形幅值,并分析优化后的安装板热变形,结果表明:安装板采用加筋和局部优化后,在轨条件下热变形幅值由84.4μm减小为32.5μm,优化效果明显,满足安装板热变形幅值不超过50μm的精度指标要求。
关键词
航天器
安装板
热变形
结构优化
Keywords
spacecraft
mounting plate
thermal deformatiom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4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路热管蒸发器优化设计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领华
刘欣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航天制造技术》
2018年第5期13-16,20,共5页
基金
国家某863重大项目资助(2015AA7060211)
文摘
为推动环路热管优化方法研究,分析了常用的圆柱形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变化对环路热管的影响,研究了环路热管蒸发器尺寸的优化及仿真分析技术。建立了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与管内压力、温度分布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NAPS软件建立起了环路热管热/流仿真模型,包括各部件相关的仿真程序,实现了对某环路热管系统三种不同蒸发器长度状态下各部件温度及压力变化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这一热/流模型可以十分快速地评估环路热管蒸发器尺寸变化对各部件的温度及管内压力的影响,为蒸发器尺寸的优化设计提供方向。该热/流模型还可用于对环路热管系统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进行指导,以便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环路热管
蒸发器
热/流模型
优化
仿真
Keywords
loop heatpipe
evaporator
thermal/fluidmodel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7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FC134a喷雾闪蒸冷却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程文龙
章玮玮
陈华
王领华
吕建伟
李彦良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5期56-6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169)
文摘
喷雾闪蒸冷却由于可以在较小的工质流量下实现很高的散热能力,在高热流密度散热、航天器热控和热防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建立了喷雾闪蒸冷却实验系统,对环境压力下以HFC134a为工质的喷雾闪蒸冷却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喷雾闪蒸冷却的换热特性曲线、临界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CHF)以及被冷却表面温度随喷雾高度和流量的变化曲线,分析了适用于热控的最佳喷雾高度和流量。
关键词
喷雾闪蒸冷却
热控
喷雾高度
临界热流密度
Keywords
spray flash eoolingl thermal control~ spray height~ critical heat flux
分类号
V416.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型星敏热控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
1
9
作者
吕建伟
王领华
苏生
宋馨
刘欣
宋博旸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7-262,共6页
文摘
为了保证应用平台在轨任务期间的星敏感器正常工作,需要对其进行热设计。结合微型星敏感器组件的空间环境外热流、安装布局以及工作模式等条件,在热分析优化的流程上考虑了光机热等多种因素影响,设计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的热控方案。该热控方案提出采用主动电加热以及遮光罩与星敏本体均温化的设计思路,解决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在轨期间的空间热环境复杂、温度控制要求高、散热途径受限于安装结构等问题,保障了微型星敏感器组件有效、可靠的工作。建立了I-DEAS/TMG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了高、低温工况下的星敏感器组件的热控仿真,分析了星敏感器组件的温度分布以及均匀性等仿真结果,最后进行了地面试验,验证了热控方案的正确性,满足星敏感器组件热设计要求。文中工作可为后续在轨平台的微型星敏热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设计
热分析
微型星敏
Keywords
thermal control design
thermal analysis
micro starsensor
分类号
V4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使用中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
10
作者
白英华
王领华
孙铂尧
张德健
张媛
杨旭
机构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年第B08期71-73,共3页
文摘
介绍了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的工作流程,分析总结了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便携式直读光谱仪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Keywords
portable direct reading spectrometer
factor
solution
分类号
TQ050.7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分辨率可见光航空相机的热设计及热分析
王领华
吴清文
郭亮
刘伟毅
陈立恒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相变蓄热在飞行器热控中的应用研究
王领华
刘欣
王海英
刘理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效相变蓄热装置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王领华
刘欣
王海英
巩萌萌
王思峰
吕建伟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航天器动力管路热控设计与试验研究
王领华
张皓
王骞
吕建伟
吴勇
赵允宁
刘辰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航天器舱内设备热布局优化及仿真
王领华
刘欣
张少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光学仪器高精度安装板热变形分析及优化
王领华
刘欣
吕建伟
王海英
张少华
《航天制造技术》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环路热管蒸发器优化设计及分析研究
王领华
刘欣
《航天制造技术》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HFC134a喷雾闪蒸冷却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程文龙
章玮玮
陈华
王领华
吕建伟
李彦良
《航天器工程》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微型星敏热控设计及仿真
吕建伟
王领华
苏生
宋馨
刘欣
宋博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ARC-MET8000便携式直读光谱仪使用中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
白英华
王领华
孙铂尧
张德健
张媛
杨旭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