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滩结构效果水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郑英
吴伶
赵德玉
王领元
陈建
-
机构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宜春市水利局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
文摘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滩结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后,河底流速有明显减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透水、消能、减小近底流速、局部改善水流流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将近底流速降至不冲流速以下,甚至于使河床产生淤积。与传统护滩工程相比,四面六边透水框架能有效地避免实体护岸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而影响自身稳定问题,且适应河床地形变化能力强,不需要地基处理,不需要护底,直接抛投于床面,自身稳定,施工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
关键词
透水框架
护滩
水槽试验
-
Keywords
tetrahedron permeable framework
beach protection
flume experiment
-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蔡大富
邹祝
闫军
黄蓓蓓
王领元
项欢庆
-
机构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2,共6页
-
文摘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近期出现的重点碍航浅水道,整治好该水道对长江中游航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2月批复同意实施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简介牯牛沙水道演变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碍航特性与整治方案,详细分析牯牛沙水道整治前后过渡段变化情况、牯牛沙边滩淤积情况以及航道改善情况,重点分析一期工程整治效果,预测演变趋势,提出后续工程建议。一期工程实施后,工程效果良好,总体河势更趋稳定,牯牛沙边滩淤高展宽,利于枯水期水流集中,过渡段浅埂得到较为有效冲刷,淤积减少,碍航程度减轻,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一期工程效果将会随着建筑物功能的继续发挥进一步显现,达到预期目标。
-
关键词
牯牛沙水道
航道整治
效果分析
-
Keywords
Guniusha waterway
channel regulation
effect analysis
-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长江下游太平洲捷水道数学模型方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沈磊
李有为
岳志远
王领元
-
机构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4-78,共5页
-
文摘
太平洲捷水道位于扬中市,是镇江港优化港口布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航道条件受河道演变影响,太平洲捷水道上段的航道条件还不稳定,部分航段内弯曲半径不足,航道条件较差,存在出浅、碍航的可能,需抓住有利时机,固滩守槽,改善太平洲捷水道航道条件。利用数学模型手段,初步探讨了太平洲捷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方案。
-
关键词
太平洲捷水道
数学模型
航道整治
方案研究
-
Keywords
Taipingzhou shortcut waterway
mathematical model
waterway regulation
scheme research
-
分类号
U612.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马当矶水道演变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郑英
王领元
陈建
雷国平
-
机构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水运》
2012年第12期38-39,共2页
-
文摘
马当河段历史上为长江下游著名的浅险水道,河道演变剧烈,存在三个浅水道。由于马当矶为对峙的强束窄节点,局部地形窄深,宽深比达到10:1,远大于常规河段。通过对马当矶作用下三个水道演变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马当矶以及马当嘴对峙节点的存在,马当南水道自身的变化对下游马阻水道和东流直水道的河道作用并不明显。
-
关键词
马当矶
水道
演变
相互关系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