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添加钛酸盐纳米线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昆仑
刘世凯
+6 位作者
王韶川
陈双辉
董航
王世杰
殷亿行
孙亚光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2,共6页
以CaO-Na2O-B2O3-Al2O3-SiO2体系为基础陶瓷结合剂,将水热温度150℃、保温24h制备的一定量的钛酸盐纳米线加入其中,制得纳米陶瓷结合剂。通过电子多功能试验机、洛氏硬度计等对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硬度和流动性进行测试。结果发...
以CaO-Na2O-B2O3-Al2O3-SiO2体系为基础陶瓷结合剂,将水热温度150℃、保温24h制备的一定量的钛酸盐纳米线加入其中,制得纳米陶瓷结合剂。通过电子多功能试验机、洛氏硬度计等对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硬度和流动性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当纳米陶瓷结合剂中钛酸盐纳米线添加质量分数为1.0%、其烧结温度为610℃时,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和硬度最大,分别为92.54MPa和86HRB,相比于基础陶瓷结合剂的61.09MPa和53HRB分别提高了51.5%和62.3%;且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流动性显著改善,气孔相对较少,生成的物质分布较为均匀,综合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结合剂
钛酸盐纳米线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酸体系中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王韶川
高艳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用P507-硫酸体系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界面积、温度、硫酸浓度、负载镍有机相(NiA_(2))浓度对Ni(Ⅱ)初始反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Ⅱ)初始反萃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萃取反应表观活化能...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用P507-硫酸体系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界面积、温度、硫酸浓度、负载镍有机相(NiA_(2))浓度对Ni(Ⅱ)初始反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Ⅱ)初始反萃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萃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3.3 kJ/mol,反萃取过程受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且反应发生在相界面处,硫酸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速率方程为:r_(0)=K[NiA_(2)]^(1.01)[H+]^(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萃取
动力学
镍
恒界面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添加钛酸盐纳米线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贾昆仑
刘世凯
王韶川
陈双辉
董航
王世杰
殷亿行
孙亚光
栗正新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2,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项目(172102210227)
河南工业大学2018年度“科教融合”项目
文摘
以CaO-Na2O-B2O3-Al2O3-SiO2体系为基础陶瓷结合剂,将水热温度150℃、保温24h制备的一定量的钛酸盐纳米线加入其中,制得纳米陶瓷结合剂。通过电子多功能试验机、洛氏硬度计等对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硬度和流动性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当纳米陶瓷结合剂中钛酸盐纳米线添加质量分数为1.0%、其烧结温度为610℃时,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抗折强度和硬度最大,分别为92.54MPa和86HRB,相比于基础陶瓷结合剂的61.09MPa和53HRB分别提高了51.5%和62.3%;且纳米陶瓷结合剂的流动性显著改善,气孔相对较少,生成的物质分布较为均匀,综合性能提高。
关键词
纳米陶瓷结合剂
钛酸盐纳米线
水热法
Keywords
nano-ceramic binder
titanate nanowires
hydrothermal method
分类号
TG74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体系中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王韶川
高艳芳
机构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郑州天一萃取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7-251,共5页
文摘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用P507-硫酸体系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界面积、温度、硫酸浓度、负载镍有机相(NiA_(2))浓度对Ni(Ⅱ)初始反萃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Ⅱ)初始反萃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萃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3.3 kJ/mol,反萃取过程受扩散和化学反应混合控制,且反应发生在相界面处,硫酸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速率方程为:r_(0)=K[NiA_(2)]^(1.01)[H+]^(1.83)。
关键词
反萃取
动力学
镍
恒界面池法
Keywords
stripping
kinetics
nickel
constant interface cell method
分类号
O643.1 [理学—物理化学]
TF81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添加钛酸盐纳米线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贾昆仑
刘世凯
王韶川
陈双辉
董航
王世杰
殷亿行
孙亚光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硫酸体系中反萃取Ni(Ⅱ)的动力学研究
王韶川
高艳芳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