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BS谱线自动寻峰在炉渣成分在线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嵘华 陈兴龙 +1 位作者 倪志波 王静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4-1478,共5页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炉渣成分实时在线监测的研究过程中,谱峰的中心波长及其积分强度是定量分析的基础。为了快速自动识别海量的谱峰数据,文章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句法编译了一套自动寻峰程序,并介绍了产生谱峰描述语言的文法和谱...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炉渣成分实时在线监测的研究过程中,谱峰的中心波长及其积分强度是定量分析的基础。为了快速自动识别海量的谱峰数据,文章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句法编译了一套自动寻峰程序,并介绍了产生谱峰描述语言的文法和谱峰自动识别机。将该寻峰程序应用于自动识别激光诱导炉渣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数据和炉渣成分的在线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分析速度和精度,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 自动寻峰 有限状态机 在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定标方法在炉渣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文干 董凤忠 +5 位作者 陈兴龙 余嵘华 付洪波 倪志波 王静鸽 汤玉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21,共9页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炉渣中的Ca、Mg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由于炉渣成分复杂,建立的一元回归关系式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这时需要考虑多个自变量的回归分析问题。为了分析炉渣中Ca、Mg元素的含量,将炉渣中Mg、Ca、Fe、Si、Al的原... 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炉渣中的Ca、Mg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由于炉渣成分复杂,建立的一元回归关系式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这时需要考虑多个自变量的回归分析问题。为了分析炉渣中Ca、Mg元素的含量,将炉渣中Mg、Ca、Fe、Si、Al的原子谱线强度以及Mg、Ca的离子谱线强度作为输入向量.由于不同谱线强度相差过大时,会使在计算出的权重系数中不同谱线所占的比重大不相同。为了消除不同谱线强度差距过大的影响,对光谱强度进行标准化处理,把所有谱线强度的值放在了一个相似的范围.综合对比分析了非线性多元函数定标、BP神经网络定标以及径向基网络(RBF神经网络)定标在炉渣成分分析中的作用,并重点分析了RBF神经网络定标相对于传统非线性定标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标准化 多个自变量 径向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面聚焦透镜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研究
3
作者 符小清 王静鸽 +2 位作者 代博 梁方圆 刘佳鑫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8-586,共9页
由于高斯脉冲激光束强度分布不均匀,导致传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光谱信号稳定性差,且对微量元素检测灵敏度较低。为了提高LIBS技术的分析性能,本研究采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束进行聚焦,激发合金钢样品产生等... 由于高斯脉冲激光束强度分布不均匀,导致传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光谱信号稳定性差,且对微量元素检测灵敏度较低。为了提高LIBS技术的分析性能,本研究采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相结合的方法对激光束进行聚焦,激发合金钢样品产生等离子体。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实验系统中加入柱面聚焦透镜形成了更均匀的烧蚀坑形貌,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系统中高斯光束激发所形成的“尖锥形”烧蚀坑对光谱信号的不利影响,获得了更加稳定的等离子体辐射光谱,特征谱线强度和背景强度信号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4.7%~36.67%和43.75%~57.7%,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的稳定性提高了~10%。进一步采用内标法对合金钢中的Mn、Cr、Ni三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柱面透镜聚焦提高了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元素的检出限(LOD)降低了1.15~3.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柱面聚焦透镜 信号稳定性 定量分析 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束拓扑荷值的柱面镜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希瑞 郑旭阳 +3 位作者 李新忠 巩晓阳 王辉 王静鸽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2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柱面镜测量涡旋光束拓扑荷值的方法。首先,基于空间光调制器、利用计算全息法生成了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然后利用柱面镜对径向指数p=1,2,角向指数l=1~5的LG涡旋光束进行光束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当涡旋光束通过柱... 提出了一种利用柱面镜测量涡旋光束拓扑荷值的方法。首先,基于空间光调制器、利用计算全息法生成了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然后利用柱面镜对径向指数p=1,2,角向指数l=1~5的LG涡旋光束进行光束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当涡旋光束通过柱面镜后,其中心暗核将发生劈裂,劈裂后的暗核数与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值相等,以此实现拓扑荷值的测量。此外,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利用涡旋光束与平面波干涉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柱面镜的涡旋光束拓扑荷值测量方法可有效测量LG涡旋光束的拓扑荷值;并且具有测试系统简单、光路调节简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干涉 柱面镜 拓扑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抽运Cr4+:YAG被动调QNd:YAG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海祥 李新忠 +3 位作者 周洋 王静鸽 王辉 李贺贺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8,共3页
对Nd:YAG全固体激光器Cr^(4+):YAG可饱和吸收调Q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Cr^(4+):YAG被动调Q晶体,对1064nm基频激光脉冲的脉宽进行了压缩,并探索了泵浦电流与脉冲激光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得到了脉冲半高宽为6.63ns,重频参数为1.59×1... 对Nd:YAG全固体激光器Cr^(4+):YAG可饱和吸收调Q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Cr^(4+):YAG被动调Q晶体,对1064nm基频激光脉冲的脉宽进行了压缩,并探索了泵浦电流与脉冲激光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得到了脉冲半高宽为6.63ns,重频参数为1.59×10~5Hz的1064nm脉冲激光。此外,随着泵浦电流的增加,脉宽逐渐减小,重频参数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被动调Q Nd YAG Cr4+ YAG 脉冲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层尺寸对超常材料折射率传感的影响
6
作者 李秋泽 郝希平 +3 位作者 贺健 李新忠 王静鸽 李贺贺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17,共4页
提出了一种提高超常材料折射率传感灵敏度的方法。在超常材料完美吸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介质圆盘直径,探究折射率传感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电介质层圆盘直径的减小,折射率传感灵敏度和品质因子都有了近3倍的提高并趋于极限... 提出了一种提高超常材料折射率传感灵敏度的方法。在超常材料完美吸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介质圆盘直径,探究折射率传感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电介质层圆盘直径的减小,折射率传感灵敏度和品质因子都有了近3倍的提高并趋于极限值。通过对电介质层电场分布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适当减小电介质圆盘尺寸可有效的提高传感性能这一结论。这种新的设计方法同时具有高灵敏度、高品质因子的特点,对于超常材料的折射率传感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材料 折射率传感 局域表面等离基元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常材料的可调谐完美吸收
7
作者 李秋泽 郝希平 +4 位作者 王静鸽 李新忠 李慧娟 李贺贺 贺健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近红外波段实现超常材料可调谐完美吸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超常材料圆环吸收结构,通过调节内径,详细研究了内径变化对完美吸收共振波长和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直径增大到140 nm时,该结构仍有90%以上的吸收率,共振波... 提出了一种在近红外波段实现超常材料可调谐完美吸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超常材料圆环吸收结构,通过调节内径,详细研究了内径变化对完美吸收共振波长和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直径增大到140 nm时,该结构仍有90%以上的吸收率,共振波长漂移了200 nm,实现了可调谐的完美吸收。此外,通过LC磁共振模型和场强分析,更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这种新的设计方法在保持较高吸收率的基础上实现了可调谐的完美吸收,对于超常材料完美吸收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材料 完美吸收 可调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r1MoVR与20MnMoNb异种钢焊接工艺优化及创新应用
8
作者 莫其鹏 李占雷 +2 位作者 刘国辉 马亚雄 王静鸽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4期160-164,171,共6页
本文研究了12Cr1MoVR与20MnMoNb异种钢的焊接工艺优化及其创新应用。通过在12Cr1MoVR和20MnMoNb的管板端面预堆焊镍基隔离层,并经过热处理后采用镍基焊材将两种材料进行对接焊。文中重点介绍了对坡口型式的变更,将堆焊厚度从需要堆焊30m... 本文研究了12Cr1MoVR与20MnMoNb异种钢的焊接工艺优化及其创新应用。通过在12Cr1MoVR和20MnMoNb的管板端面预堆焊镍基隔离层,并经过热处理后采用镍基焊材将两种材料进行对接焊。文中重点介绍了对坡口型式的变更,将堆焊厚度从需要堆焊30mm减少到15mm。这样做不仅保证了焊接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焊接工作量,降低了焊材消耗,并缩短了生产周期。此外,通过调整了堆焊层的顺序,从先堆焊后加工坡口改为先加工后堆焊,进一步优化了焊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 焊接工艺 优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炉激冷环的尺寸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鲁进波 陶剑锋 +2 位作者 李占雷 王静鸽 范俊福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激冷环作为气化炉设备的核心部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以某项目激冷环为例,分析其尺寸控制难点,并提出解决措施,为类似结构产品提供借鉴。
关键词 激冷环 气化炉 尺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2市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耐药性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标 郝运 +4 位作者 林家辉 王静鸽 吉小凤 钱鸣蓉 杨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659,共13页
为了解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和台州市动物源细菌耐药情况,于2020年5月分别从这2市7个畜禽养殖场随机采集畜禽肛拭子样品284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 为了解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和台州市动物源细菌耐药情况,于2020年5月分别从这2市7个畜禽养殖场随机采集畜禽肛拭子样品284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对其进行鉴定,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这2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显示:金华市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7.5%),其次是对磺胺异噁唑(81.2%),对黏菌素的耐药率最低(0%);台州市大肠埃希菌对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最高(97.1%),对美罗培南和黏菌素的耐药率均为0%。金华和台州2市肠球菌对磺胺异噁唑耐药率均为100%,其次是对泰妙菌素,均为98.6%,2市未检测到对奥格门汀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此外,从整体耐药率、MIC分布和耐药谱型上看,台州市的细菌耐药性水平比金华市的高。总之,通过对2个地级市的畜禽养殖中细菌耐药性水平进行监测和对比发现,2市的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耐药水平较高且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农业主管部门的兽药减量化行动,持续监测耐药性动态变化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大肠埃希菌 肠球菌 耐药性 金华市 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间甲氧嘧啶对蛋鸡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王静鸽 吉小凤 +3 位作者 吴静 杨华 唐标 丁保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4-292,共9页
为研究蛋鸡养殖过程中,向饮用水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对蛋鸡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海兰褐蛋鸡260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1组,饮用水中不添加SMM;B1组,饮用水中添加SMM),饲养5 d后采集新鲜粪便,之后B1组停止添加SMM作为B2组,A1组... 为研究蛋鸡养殖过程中,向饮用水中添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对蛋鸡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海兰褐蛋鸡260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1组,饮用水中不添加SMM;B1组,饮用水中添加SMM),饲养5 d后采集新鲜粪便,之后B1组停止添加SMM作为B2组,A1组重新编号为A2组,作为B2组的对照组,继续饲养7 d后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样品抽提总DNA后,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基于16S rDNA的V3~V4可变区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粪便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SMM的使用显著降低了蛋鸡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但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丰度显著(P<0.05)增加。停止使用SMM一周后,蛋鸡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得到恢复,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丰度显著(P<0.05)下降。综上,饲喂SMM改变了蛋鸡肠道的菌群结构,停药后,蛋鸡肠道的菌群可得到恢复。研究结果可为明确抗生素的危害、规范SMM使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蛋鸡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Laser-Induced Plasma from a Slag Sample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静鸽 付洪波 +3 位作者 倪志波 陈兴龙 贺文干 董凤忠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649-655,共7页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lag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clarify the nature of the plasma generated from a slag sample, an Nd:YAG pulse laser...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lag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clarify the nature of the plasma generated from a slag sample, an Nd:YAG pulse laser at 1064 nm wavelength was used to ablate the slag sample in ai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s of plasma parameters, including emission intensity, electronic density and plasma temperature, have been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 and plasma temperature drop off rapidly with the delay time as a result of plasma expansion and cooling.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 of the whole plasma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center regions in the plasma. The result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n the two-dimensional plane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big region with lower electron density values caused by the recombination process in the center of the plasma. The maximum of the plasma temperature takes place at the regions close to the target, and the border of the plasma front-head has higher plasma temperatures than that of the center p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SLAG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