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7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
1
作者 李春勇 吕莹 +2 位作者 金静 王霞 秦曙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为明确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微乳剂在茶叶种植、烘干、浸泡过程中的残留特征,在山东、浙江等10地开展规范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并进行加工因子校正膳食风险评估模型比较研究。样品经体积分数5%甲酸-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 为明确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微乳剂在茶叶种植、烘干、浸泡过程中的残留特征,在山东、浙江等10地开展规范农药登记残留田间试验,并进行加工因子校正膳食风险评估模型比较研究。样品经体积分数5%甲酸-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0.500μg/mL范围内,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唑虫酰胺质量浓度与其响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在0.05、1.00、20.00、50.00 mg/kg(茶鲜叶、茶干叶),0.05、0.10、5.00 mg/kg(茶汤)添加水平下,呋虫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脲、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二氢胍盐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9%;唑虫酰胺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95%,相对标准偏差为1%~6%,方法定量限均为0.05 mg/kg;20%呋虫胺·唑虫酰胺微乳剂按推荐剂量施药后,呋虫胺(含代谢物)在茶鲜叶中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upervised trials median residue,STMR)经烘干因子校正后与茶干叶中STMR相应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NEDI)均为4.08 mg,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llowable daily intake,ADI)的32.4%;唑虫酰胺在茶鲜叶中的STMR经烘干因子校正后的NEDI为0.17581 mg,占ADI的46.5%,茶干叶中STMR对应的NEDI为0.18925 mg,占ADI的50.1%,呋虫胺和唑虫酰胺在不同评估模型下获得的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均低于100%;呋虫胺(含代谢物)经加工因子校正后的国际短期膳食摄入量(international estimation of short-term dietary intake,IESTI)与校正前处于同一风险水平,低于急性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ARfD)(1 mg/kg);唑虫酰胺的IESTI为3.46×10^(-4) mg/kg(采收间隔7 d),低于ARf D(0.01 mg/kg),本研究方法在茶汤中未检测到唑虫酰胺残留,故未得到浸泡因子及相应的IESTI。综上,按推荐剂量在茶树上使用20%呋虫胺·唑虫酰胺微乳剂是安全的,最终残留量对应的长期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利用加工因子校正评估模型更切合实际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唑虫酰胺 茶叶加工因子 残留特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地区不同沟渠植物对径流氮磷吸收的特征
2
作者 韩沛华 张艳颖 +3 位作者 程明琨 王霞 闵炬 施卫明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太湖地区菜地横截面积小且旱湿交替频繁的沟渠植物,明确其对径流氮磷的吸收特征,为菜地生态沟渠截留氮磷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进耗竭试验法研究太湖地区广泛分布的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千屈... 【目的】筛选适用于太湖地区菜地横截面积小且旱湿交替频繁的沟渠植物,明确其对径流氮磷的吸收特征,为菜地生态沟渠截留氮磷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进耗竭试验法研究太湖地区广泛分布的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牛鞭草[Hemarthria sibirica(Gand.)Ohwi]、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 L.)和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5种生物量适中且喜湿稍耐旱植物对水体硝态氮(NO_(3)^(-)-N)、氨氮及可溶性总磷(TSP)的吸收动力学特征,评价氮、磷去除潜力,有助于菜地径流生态沟渠拦截效率的提升。【结果】在5种植物中,对NO_(3)^(-)-N和TSP浓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植物分别为空心菜和牛鞭草;对氨氮浓度适应范围最广的为鬼针草和千屈菜;对空心菜、鬼针草、千屈菜和牛鞭草进行组合培养后,6 h内对氮、磷培养液中NO_(3)^(-)-N、氨氮、TSP去除分别达到了24%、22%和27%,与单一植物对3种指标的吸收相比,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吸收能力,在同时吸收去除NO_(3)^(-)-N、氨氮和TSP时有较强优势。【结论】空心菜、千屈菜和牛鞭草分别对NO_(3)^(-)-N、氨氮和TSP浓度适应范围更广,鬼针草对氨氮和TSP的吸收潜力及亲和力均较好。建议在太湖地区菜地生态沟渠中宜交替种植牛鞭草、空心菜、鬼针草和千屈菜,以期达到同时最大化去除菜地径流氮、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生态拦截 吸收动力学 硝酸盐氮 氨氮 可溶性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增强瘤内联合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
3
作者 谢汉民 李成威 +3 位作者 唐大为 王霞 黄育斌 张若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增强瘤内联合瘤周三维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PTC 80例,NG 77例... 目的:探讨基于CT增强瘤内联合瘤周三维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PTC 80例,NG 77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12)和验证集(N=45)。使用Pyradiomics软件从CT动脉期增强瘤内和瘤周2 mm区域提取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经过Z-score标准化,统计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建立模型瘤内、模型瘤周及模型瘤内+瘤周以鉴别PTC和NG;采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最终从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区域分别筛选出4个、8个和11个最具鉴别力的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模型构建。经分析,模型瘤内+瘤周显示出最佳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65和0.934,其决策曲线表明在0.1%~1.0%的获益区间内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效能。结论:基于CT增强的瘤内联合瘤周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机器学习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快速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霞 袁红 高丽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81-184,189,共5页
目的探究系统化快速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究系统化快速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应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系统化快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行动功能、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整体分析发现:两组疼痛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行动功能评分及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快速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行动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快速康复训练 老年股骨颈骨折 疼痛程度 行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户外游戏行为的社区支持性环境研究进展及启示
5
作者 孙馨宁 王霞 何宜潮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社区作为儿童日常活动空间的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户外游戏的关键因素,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至关重要。基于中国知网、WoS和Scopus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文献发文量、研究区域和领域、研究热点进行计... 社区作为儿童日常活动空间的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户外游戏的关键因素,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至关重要。基于中国知网、WoS和Scopus数据库,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文献发文量、研究区域和领域、研究热点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总结研究体系和影响机制。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思考,以期为儿童友好型社区研究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户外游戏 社区环境 影响因素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户外活动特征解析的社区活动空间更新建设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霞 李可月 +1 位作者 贾适夷 徐梦一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94,共9页
【目的】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政策要求,应探索儿童友好的、适宜儿童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更新建设策略。【方法】以成都市3个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中的4类活动空间为例,采取社区游憩行为观察系统、核密度估算... 【目的】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政策要求,应探索儿童友好的、适宜儿童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更新建设策略。【方法】以成都市3个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中的4类活动空间为例,采取社区游憩行为观察系统、核密度估算以及现状调研等方法,采集并分析儿童户外活动情况及社区活动空间环境特征,并建立相关性模型,探究影响儿童户外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多个环境因子对儿童活动有显著影响,包括道路平整度、场地规模等,其中看护空间、游戏设施类型、休憩设施、商业设施可达性是影响儿童户外活动密度、时长、活动类型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据此归纳出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的社区空间环境重点建设方向包括:1)合理规划规模较大且毗邻儿童商业的平整场地;2)增设具有吸引力的、完善的配套设施;3)布置合理的看护休憩空间;4)植入新颖多样、互动性强的环境要素。【结论】为建设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的社区空间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在社区中为儿童营造健康友好的成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设计 社区活动空间 儿童户外活动 社区游憩行为观察系统 核密度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提升血培养标本质量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王霞 宋葵 +4 位作者 吴欣欣 封艳超 聂圣肖 邹琪 蔡虻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评价护理主导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对血培养标本质量提升的效果,为护理临床实践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团队,开展质量改进,比较措施实施前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合格率、污染率,以及护士血培养知识... 目的 :评价护理主导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对血培养标本质量提升的效果,为护理临床实践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团队,开展质量改进,比较措施实施前后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合格率、污染率,以及护士血培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2023年5月—6月血培养标本送检率、送检方式为双瓶双侧的比例分别为19.1%、61.3%,高于2022年同期的4.7%、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3年5月—6月和2022年同期污染率分别为2.9%和3.8%,呈下降趋势;2023年护士血培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2.69±2.81)、(5.89±0.44)、(36.73±3.40)分,高于2018年的(7.89±2.79)、(5.82±0.52)、(30.81±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主导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下的质量改进策略,提高了血培养标本送检率和合格率,降低了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提高了护士血培养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体现了护士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多部门协作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及钙黏蛋白表达变化
8
作者 王霞 韩居才 +1 位作者 刘凯歌 何腾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浓度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态、增殖活性及VE-钙黏蛋白(VE-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变化。方法将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甘露醇组(葡萄糖浓度5.... 目的探讨不同糖浓度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态、增殖活性及VE-钙黏蛋白(VE-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变化。方法将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甘露醇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甘露醇浓度24.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1.1、22.2、33.3 mmol/L),分别培养24、48、72 h,以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UVECs VE-cadherin、E-cadherin、N-cadherin表达。结果培养72 h,正常对照组细胞形态呈类圆形,高糖组、甘露醇组细胞形态由圆形、椭圆形逐渐到条索状,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隙较前增加。培养24h,高糖组细胞增殖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糖浓度升高,高糖组细胞增殖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养48、72h,高糖组细胞增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糖浓度升高,高糖组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以上各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培养24、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HUVECsN-cadherin、VE-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且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高糖组细胞N-cadherin、VE-cadherin、E-caderin蛋白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在高糖条件下,HUVECs发生形态转变,增殖率下降,且伴有细胞钙黏蛋白N-cadherin、VE-cadherin、E-cadherin表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糖 钙黏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建模和密度聚类的红外气体图像分割方法
9
作者 王霞 徐世炜 +1 位作者 董康俊 金伟其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5-1361,共7页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气体泄漏检测的有效工具,能够动态直观地观察到泄漏现象,然而背景干扰和气体非实体的特性导致红外图像中气体羽流往往轮廓模糊、对比度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建模和密度聚类的分割算法,利用红外气体图像的时空分... 红外成像技术作为气体泄漏检测的有效工具,能够动态直观地观察到泄漏现象,然而背景干扰和气体非实体的特性导致红外图像中气体羽流往往轮廓模糊、对比度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建模和密度聚类的分割算法,利用红外气体图像的时空分布特征实现对低对比度红外图像中气体区域的有效分割。根据当前帧与序列帧高斯混合模型的匹配关系提取前景图像,进而利用密度聚类算法对前景图像进行分簇处理,通过空间尺寸约束过滤低密度区域,结合形态学操作最终确定气体扩散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对场景内低对比度泄漏气体的有效检测和区域分割,降低噪声和动态背景干扰,弥补气体区域空洞问题,与其他算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为红外成像气体泄漏检测分割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气体泄漏检测 背景建模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王霞 吴梦玲 王望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上肢运动功能、手肿胀程度、手功能、疼痛程度及有效率。结果护理7 d及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简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功能评分、简单手功能检查(STEF)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肿胀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优于护理前(P均<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屈曲、外展、外旋及内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减轻手肿胀程度和疼痛,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中医特色护理 肩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小黄姜活性成分对湘西黄牛免疫力的影响
11
作者 王霞 隆雪明 +1 位作者 郭青春 崔丽红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32-35,共4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湘西小黄姜的活性成分,并评估其对湘西黄牛免疫力的影响。通过种植湘西小黄姜样品,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使用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重点实验室的SCIEX X500R QTOF系统取样,对小黄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 该研究旨在探究湘西小黄姜的活性成分,并评估其对湘西黄牛免疫力的影响。通过种植湘西小黄姜样品,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使用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重点实验室的SCIEX X500R QTOF系统取样,对小黄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小黄姜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姜黄素、姜辣素、姜酚等。选取湘西黄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学试验方法,评估小黄姜提取物对湘西黄牛免疫力的影响。小黄姜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湘西黄牛的免疫指标。因此,湘西小黄姜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为湘西黄牛养殖业提供一种天然的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湘西黄牛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12
作者 王霞 李宗威 原洪玉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1期53-56,共4页
每一位导师都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促进创新创造的使命,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构建学术共同体、做学生引路人”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的必由之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 每一位导师都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和促进创新创造的使命,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构建学术共同体、做学生引路人”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的必由之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和制度支撑。文章首先界定“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核心概念,然后指出“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构建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个人发展、学术资源、专业网络和学术声誉等方面具有重要帮助,最后探讨构建“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即“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模范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学术共同体 构建 原则 大学文化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的Dots寻路算法
13
作者 王霞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自动寻路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较高,且对资源消耗较大。通过在Unity3D引擎中结合Dots面向数据的技术堆栈技术,采用ECS+JOBS的工作模式,将过程多线程化,使用JobSystem+Job多线程运行逻辑,对自动寻路的A*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修改... 自动寻路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较高,且对资源消耗较大。通过在Unity3D引擎中结合Dots面向数据的技术堆栈技术,采用ECS+JOBS的工作模式,将过程多线程化,使用JobSystem+Job多线程运行逻辑,对自动寻路的A*算法进行改进,采用修改地图点密度的方法来降低计算量,性能节省非常明显。为了同时考虑性能问题和寻路表现,再次改进算法,根据寻路对象的个数来动态地改变点与点之间的间隔,并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案触发寻路,选出最优方案,有效缩短寻路时间,项目可以稳定运行数千个实体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寻路 A* 单核多线程 ECS D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王霞 原洪玉 李宗威 《教师》 2024年第4期93-95,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高水平研究人才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构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并探讨其提升路径。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的比较,文...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高水平研究人才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构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并探讨其提升路径。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的比较,文章以信息获取与评估、数字工具应用、数字数据管理、数字沟通和协作、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五个能力为基础构建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建议从提升数字化意识与责任、提升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利用数字技术指导学生发展三个方面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文章为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硕士生导师 数字素养 创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软件应用的工程设计及CAD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15
作者 王霞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1期212-214,共3页
为培养全方位技术人才,文章提出了基于三维软件的工程设计及CAD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两方面,并分析了改革后的目标达成度,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三维软件 工程设计及CAD实训 教学改革 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化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以“工业区位因素”为例
16
作者 王霞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的“工业区位因素”为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利用生活化案例、展开课堂活动、布置实践作业来展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护理在感控中的作用,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虻 孙众 +1 位作者 王霞 刘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旨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并改善患者体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和重要措施,护理管理者应提升认识,发挥其领导力,推动护理人员落实感控措施,在降低导管相...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旨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并改善患者体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和重要措施,护理管理者应提升认识,发挥其领导力,推动护理人员落实感控措施,在降低导管相关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方面取得成效,提升护理专业影响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防控 护理 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侧方入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智勇 康鸿斌 +5 位作者 张雅峰 郭钢 王霞 李昕 史东宁 白俊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797-799,共3页
探讨经颈侧方入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中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5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颈侧方入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 探讨经颈侧方入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中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5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颈侧方入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组(研究组,68例)和传统开放手术组(对照组,82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颈部不适评分、术后美容效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增加(P<0.05),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颈部不适评分更低,美容效果评分更高(P<0.05)。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侧方入路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微创和美容效果好,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安全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单侧 颈侧方入路 腔镜辅助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功能性评价——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蝶 贾适夷 +1 位作者 王霞 李佳宸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154-157,共4页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儿童友好助推全龄友好,优化城市环境。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环,其以儿童游戏空间为导向的功能性评价体系构建对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实地调研和感知地图法,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意见,...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儿童友好助推全龄友好,优化城市环境。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环,其以儿童游戏空间为导向的功能性评价体系构建对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实地调研和感知地图法,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意见,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构建了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功能性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分析,最终基于评价结果对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功能性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城市公园 儿童户外游戏空间 功能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高凡 王霞 +1 位作者 顾莉莉 王彦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造影(ICGA)、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血化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斑点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白细胞抗原B27、风湿系列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RPR及TPPA阳性,其他化验检查阴性,确诊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平均发病年龄44±13.1岁,男59例(51.8%),女55例(48.2%),单眼90例(78.9%),双眼24例(21.1%),其性别、婚姻以及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盘充血以及后极部视网膜灰黄色混浊;FFA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黄斑周围点样弱背景荧光、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染色、视网膜RPE荧光积存以及视盘染色或强荧光;ICGA以及OCT特征主要表现为晚期后极部鳞状弱荧光,FFA与ICGA之间的关系对称一致,OCT显示玻璃体高反射点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凸起。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4岁,单眼发病多见,患者性别、婚姻、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玻璃体灰白色细胞,后极部视网膜混浊增厚感、灰黄色改变,正确识别OCT、FFA、ICGA特征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早期正确诊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脉络膜视网膜炎 临床表现 眼底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年龄 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