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诱导的穿膜蛋白家族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雪(综述) 朱珊 陈京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基因表达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导致肿瘤细胞恶性增殖、抵抗凋亡、浸润甚至转移,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认识以及相关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开展。近年来研究显示,干扰素诱导的穿膜蛋白... 基因表达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导致肿瘤细胞恶性增殖、抵抗凋亡、浸润甚至转移,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认识以及相关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开展。近年来研究显示,干扰素诱导的穿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IFITM)家族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IFITM1、IFITM2和IFITM3已被证实在胃癌、乳腺癌、肺癌和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加速上皮间质转化进程,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IFITM高表达也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本综述将围绕IFITM1、IFITM2和IFITM3讨论IFITM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述其调控机制及在肿瘤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临床价值,为寻找新的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的穿膜蛋白(IFITM) 肿瘤 增殖 侵袭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损伤在辅助生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蕾 范英英 +3 位作者 李净羽 陈圆辉 王雪(综述) 张翠莲(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5,共4页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生殖医生主要通过优化胚胎质量、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内膜与胚胎的同步性来提高成功率。子宫内膜损伤是在胚胎种植前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轻微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进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的...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生殖医生主要通过优化胚胎质量、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内膜与胚胎的同步性来提高成功率。子宫内膜损伤是在胚胎种植前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轻微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进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的一种方法。目前子宫内膜损伤在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具有争议,关于子宫内膜损伤的目标人群尚无定论,但对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具有改善妊娠结局的潜能,子宫内膜损伤的操作时机及具体作用机制仍需大量的研究进行探索。本文将主要从子宫内膜损伤的机制、时机及适用人群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损伤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损伤 子宫内膜容受性 辅助生殖技术 反复种植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