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刺槐豆胶复合剑麻纤维改良红黏土力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吴鹏
刘瑾
+5 位作者
史兴萍
王长家
车文越
张全
朴春德
张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为分析刺槐豆胶复合剑麻纤维改良红黏土的效果,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改良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响应特征和微观结构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对红黏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提升,素红黏土...
为分析刺槐豆胶复合剑麻纤维改良红黏土的效果,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改良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响应特征和微观结构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对红黏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提升,素红黏土的抗压强度仅为75.5 kPa,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0.6%时,改良红黏土的抗压强度达到888.3 kPa;复合改良红黏土的微裂纹主要呈菱形分布,数量随着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少,主导微裂纹以剪切微裂纹为主;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有效增强了土体颗粒之间的接触力链强度,使其抵抗破坏变形的能力增强;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增大使得接触力链的不定向性更强,传递方向更丰富;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在改良红黏土的微观机理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复合材料的改良效果优于单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红黏土
抗压特性
微观机理
刺槐豆胶
剑麻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刺槐豆胶复合剑麻纤维改良红黏土力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吴鹏
刘瑾
史兴萍
王长家
车文越
张全
朴春德
张明
机构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47233)。
文摘
为分析刺槐豆胶复合剑麻纤维改良红黏土的效果,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改良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响应特征和微观结构损伤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对红黏土的抗压强度有显著提升,素红黏土的抗压强度仅为75.5 kPa,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0.6%时,改良红黏土的抗压强度达到888.3 kPa;复合改良红黏土的微裂纹主要呈菱形分布,数量随着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少,主导微裂纹以剪切微裂纹为主;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有效增强了土体颗粒之间的接触力链强度,使其抵抗破坏变形的能力增强;剑麻纤维质量分数增大使得接触力链的不定向性更强,传递方向更丰富;刺槐豆胶和剑麻纤维在改良红黏土的微观机理方面存在协同作用,复合材料的改良效果优于单一材料。
关键词
改良红黏土
抗压特性
微观机理
刺槐豆胶
剑麻纤维
Keywords
improved red clay
compressive property
microcosmic mechanism
locust bean gum
sisal fiber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刺槐豆胶复合剑麻纤维改良红黏土力学性质研究
吴鹏
刘瑾
史兴萍
王长家
车文越
张全
朴春德
张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