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锋锐 叶飞英 +1 位作者 林劲松 陈汉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46-447,共2页
目的了解城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旨在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26例城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为22.10%,肇事肇祸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 目的了解城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旨在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26例城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为22.10%,肇事肇祸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监护人、病程、住院次数和服药依从性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与患者婚姻状况无关(P〉0.05);肇事肇祸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以精神分裂症较多,病程较长,多次住院,服药依从性较差,多为单一用药患者或从未就医的患者,监护人多为患者父母和配偶。结论对城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和治疗工作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疾病 肇事肇祸 肇事行为 肇祸行为 暴力行为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锋锐 李鹏辉 +1 位作者 王丽辉 黄群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0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推广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社区个体服务计...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推广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2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患者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的病情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GQOL-74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服务计划 管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锋锐 谭柏坚 +1 位作者 黄群明 李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状况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社区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由17.83%提高到...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状况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结果 社区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由17.83%提高到42.63%,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患者由13.18%提高到33.91%;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其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综合干预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锋锐 甘春连 叶百维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6周。比较治...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代谢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定两组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精神状态。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及空腹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代谢功能和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镁 二甲双胍 代谢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滥用甲基苯丙胺与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锋锐 叶百维 王文军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2期124-125,127,共3页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和39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负性事件数、独立性事件数、家庭有关问...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3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和39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负性事件数、独立性事件数、家庭有关问题数、工作学习中的问题数、生活事件总数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正性事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以及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与负性事件数、独立性事件数、家庭有关问题数、工作学习中的问题数、生活事件总件数、负性事件值、独立性事件值、家庭有关问题值、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值、生活事件总值正相关(P<0.05),而与婚姻、正性事件数、正性事件值、主观感受分、客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分、社会支持量表总分负相关(P<0.05)。结论不良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不足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负性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所致精神行为障碍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锋锐 甘春连 叶百维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行为障碍与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将65例酒精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52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生活事件自评量表评定生活事件发生频度,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社会支持度,对两组评定...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行为障碍与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将65例酒精所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52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生活事件自评量表评定生活事件发生频度,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社会支持度,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负性事件数、工作事件数、家庭事件数及事件总频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性事件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生活事件自评量表负性事件、工作事件、家庭事件、生活事件维度评分及事件总均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性事件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感受、支持利用度维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良生活事件、低社会支持度是影响酒精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滥用 精神行为障碍 负性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促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付萍萍 王锋锐 +1 位作者 傅文霞 钟慧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124-125,129,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100)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PANSS总分[(51.30±10.17)分vs(51.16±10.5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5);干预后,两组一般病理症状评分[(12.58±5.26)分vs(13.24±6.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GQOLI-100评分总分[(12.16±3.41)分vs(11.85±3.1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干预后,两组物质生活态度评分[(52.14±7.78)分vs(51.84±8.4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88,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汉华 王锋锐 叶百维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7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各... 目的 探讨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79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高中及以上患者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中患者(P<0.05或0.01),有职业患者人际关系因子分显著高于无职业者(P<0.01).结论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抑郁及焦虑情绪,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甲基苯丙胺 心理健康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心理因素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劲松 王锋锐 叶学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5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例偏头痛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5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一过性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长期性事件和正性生活事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一过性事件、负性生活事件,缺乏社会支持等因素均是诱发偏头痛的危险因素,在控制其生物学病因的同时,还应调整患者的情绪,加强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因素 偏头痛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生活事件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术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临床研究
10
作者 张作泉 林劲松 +3 位作者 郎春英 刘晓梅 邱大宏 王锋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1期40-,共1页
目的探索患者亲属在面对巫术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方法对60例巫术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亲属的总分及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 目的探索患者亲属在面对巫术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方法对60例巫术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亲属的总分及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住院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术所致精神障碍 亲属 心理健康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叶飞英 刘湘鹏 +2 位作者 刘月霞 王锋锐 蒋佳伟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时间≥6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病史、...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时间≥6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6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病史、药物使用情况,测量体重、身高、腹围和血压,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 6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伴MS有192例(28.1%)。其中男性111例(23%),女性81例(33.1%)。病程≥5年者138例(30.9%),病程<5年者54例(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血压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女性和病程≥5年可能是M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综合征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吸烟行为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飞英 郭彦杨 +3 位作者 王锋锐 刘小聪 钟艳琳 余秋容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索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吸烟行为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4月在惠州二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男性患者397例,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15例(吸烟组245例,非吸烟... 目的探索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吸烟行为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4月在惠州二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男性患者397例,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15例(吸烟组245例,非吸烟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吸烟者28例,非吸烟者54例),所有受试者都接受吸烟状况调查:尼古丁依赖量表(FIND),根据FTND分值,把吸烟组分为重度依赖组和轻度依赖组;并接受认知功能检查:连续作业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结果在31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组245例(77.8%),非吸烟组70例(22.2%);在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者28例(34.1%),非吸烟者54例(65.9%)。①慢性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CPT、SWCT、RBANS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依赖组CPT的正确反应数大于轻度依赖组和非吸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依赖组和非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CPT、SWCT、RBANS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吸烟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持续注意可能有一定的正性作用,吸烟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烟 认知功能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