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嗜热耐碱脂肪酶的纯化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昕怡 许蕊 +3 位作者 王钰棋 张瑜 王飞 李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46-5255,共10页
将来源于解脂嗜热互营杆菌(Thermosyntrophalipolytica)的脂肪酶(TlLipA)基因tll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热处理和镍柱亲和层析获得纯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TlLipA分... 将来源于解脂嗜热互营杆菌(Thermosyntrophalipolytica)的脂肪酶(TlLipA)基因tll1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通过热处理和镍柱亲和层析获得纯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TlLipA分子量为53×103,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反应pH为8.0。在55~65℃范围内酶活较高且比较稳定;在pH7.0~11.0于室温保存1h后,残留相对酶活仍达80%以上。1mmol/L金属离子Zn2+、Fe3+和试剂SDS,0.05%(质量分数)Tween80,对酶活力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残留相对酶活皆低于15%;1mmol/LMg2+、Mn2+对酶活力表现出轻微的激活作用。由底物专一性实验可得,该酶对辛酸对硝基苯酯(C8)和癸酸对硝基苯酯(C10)偏好明显。以棕榈酸对硝基苯酯(p-NPP)为底物,该酶动力学参数Km值为0.23mmol/L,Vmax为33.50mmol/(L·min),kcat为22.83S-1。以重组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制备生物柴油,含水率20%,酶加量200U/g油,醇油比为4∶1的条件下,在55℃催化大豆油反应48h,收率可达9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生物柴油 生物燃料 脂肪酶 嗜热耐碱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阜豪 钱约翰 +3 位作者 王钰棋 林详宇 徐徐 王石发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6,共6页
将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丙烯酸丁酯(BA)与市售的水性聚氨酯(WPU)共混并通过光固化使丙烯酸单体混合物(IBOMA/BA)在水性聚氨酯中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IBOMA与BA改性水性聚氨酯(IMAWPU)膜,当IBOMA用量为0、1%、2%和4%时分别制得IM... 将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丙烯酸丁酯(BA)与市售的水性聚氨酯(WPU)共混并通过光固化使丙烯酸单体混合物(IBOMA/BA)在水性聚氨酯中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IBOMA与BA改性水性聚氨酯(IMAWPU)膜,当IBOMA用量为0、1%、2%和4%时分别制得IMAWPU-0、IMAWPU-1、IMAWPU-2和IMAWPU-3。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固化后的水性聚氨酯(WPU和IMAWPU)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SEM、AFM、TG和DSC分析了水性聚氨酯形貌及其性能,结果表明:IBOMA与BA在水性聚氨酯中发生了共聚,随着IBOMA用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初始分解温度由185℃增加到了195℃,热稳定性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随着IBOMA用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的交联密度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加,其中IMAWPU-2的性能较优,与纯WPU相比拉伸强度由0.9 MPa提升到了9.3 MPa,吸水率由178%下降到了31%,膜硬度由2B增加到了2H,交联密度由0.058 mmol/cm^(3)增加到6.36 mmol/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共聚 刚性环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