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估算红树林覆盖度
1
作者 王鑫淼 赵峰 +3 位作者 刘华 凌成星 刘霞 曾浩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快速、准确地获取红树林覆盖度信息,为更好地评估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湛江市太平镇岭头岛为研究区,利用40块样地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和单木检尺数据,以决定系数(R_(2))、... 【目的】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快速、准确地获取红树林覆盖度信息,为更好地评估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湛江市太平镇岭头岛为研究区,利用40块样地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和单木检尺数据,以决定系数(R_(2))、均方根误差(RMSE)和估算精度(E_(A))为评价指标,比较第一回波比例模型(FRRM)、全部回波比例模型(ARRM)、脉冲回波强度比例模型(PRIRM)和冠层高度模型(CHM)4种模型估算红树林覆盖度的精度。分析样地红树林覆盖度、激光点云密度和高度特征变量与覆盖度估算误差的关系,选取精度最高的模型估算研究区红树林覆盖度,并进行空间制图。【结果】(1)FRRM模型估算的红树林覆盖度精度最高(R_(2)=0.970 1,RMSE=0.032 5,E_(A)=93.01%),估算误差最小,平均低估1.04%;其次为ARRM模型(R2=0.977 4,RMSE=0.033 6,E_(A)=92.58%)和CHM模型(R2=0.945 0,RMSE=0.044 0,EA=90.54%);PRIRM模型(R2=0.950 9,RMSE=0.061 0,EA=88.17%)估算精度最低。(2)PRIRM模型的结果普遍高估,且估算误差与覆盖度和高度特征变量均呈显著负相关;FRRM、ARRM和CHM模型的估算误差与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3)激光雷达采样敏感性分析表明,3 m栅格大小最适合作为研究区覆盖度制图的单元。【结论】4种模型估算红树林覆盖度的精度均较高,其中FRRM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结果可靠,可为岭头岛红树林的科学管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点云 首次回波 红树林 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湿地沉积物中6株可培养蓝藻的分离与鉴定
2
作者 王鑫淼 姜雪 +3 位作者 王丽艳 李喜梅 吴楠 荆瑞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5-111,126,共8页
研究从大庆湿地6个沉积物样点中分离纯化了6株蓝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藻株的形态特征,并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以明确大庆湿地沉积物中的可培养蓝藻种类。结果表明:所分离纯化的6株蓝藻中来自扎龙湿地的蓝藻ZLW-1隶... 研究从大庆湿地6个沉积物样点中分离纯化了6株蓝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藻株的形态特征,并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以明确大庆湿地沉积物中的可培养蓝藻种类。结果表明:所分离纯化的6株蓝藻中来自扎龙湿地的蓝藻ZLW-1隶属于盖丝藻属(Geitlerinema);来自连环湖的两株蓝藻LHH-2和LHH-3分别隶属于Ancylothrix属和微鞘藻属(Microcoleus);来自南引水库的NYS-5与席藻属(Phormidium)聚为一支,但其bootstrap值支持率为71%,很可能是未鉴定分类的新藻种,初步归属于Phormidium属;来自南引水库的NYS-3和NYS-4隶属于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综上,此结果丰富了大庆湿地为沉积物中可培养蓝藻的类群,为蓝藻的分类鉴定及菌种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培养蓝藻 沉积物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制备工艺及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鑫淼 蔡烨梦 丁晓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制作工艺,并对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选用A3钢制作模具,将EPS泡沫进行水浴发泡后倒入模具中,使用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工艺制作泡沫芯材。然后制作蒙皮并将其铺叠在泡沫型材上,... 该文主要探究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制作工艺,并对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选用A3钢制作模具,将EPS泡沫进行水浴发泡后倒入模具中,使用热膨胀模压法成型工艺制作泡沫芯材。然后制作蒙皮并将其铺叠在泡沫型材上,固化后得到复合材料夹层结构。选取弯曲性能和剥离强度2项指标验证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大发泡密度、缩短发泡时间、降低发泡温度,可以获得更大的发泡压力,从而使夹层结构具备更强的弯曲性能。在发泡密度较低的情况下,夹层结构的胶含量较高,有助于提高其剥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膨胀模压法 复合材料 夹层结构 弯曲强度 滚筒剥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式单行水稻育秧盘摆盘覆土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俊兵 王鑫淼 +3 位作者 张正 尹博 董晓威 陈长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实现水稻育秧棚内机械化,针对现有育秧模式中秧盘摆放与底表土铺覆环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时间长,以及现有秧盘摆放装置大多不适用于塑料软盘等问题,结合水稻育秧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电驱式单行水稻育秧盘摆盘覆土一体机。... 为实现水稻育秧棚内机械化,针对现有育秧模式中秧盘摆放与底表土铺覆环节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时间长,以及现有秧盘摆放装置大多不适用于塑料软盘等问题,结合水稻育秧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电驱式单行水稻育秧盘摆盘覆土一体机。阐述了整机结构与摆盘覆土的基本原理,对覆土皮带与横向导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以覆土量均匀性变异系数、覆土表面平整度、秧盘纵向整齐度和秧盘横向整齐度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电驱式单行水稻育秧盘摆盘覆土机作业效果较好,覆土量均匀性变异系数<3%,覆土表面平整度<2 mm,秧盘纵向横向整齐度均≤2 mm,满足水稻育秧农艺要求和水稻工厂化技术要求中对秧盘摆放与覆土的技术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 电驱 摆盘机构 覆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及含碳率
5
作者 刘霞 凌成星 +10 位作者 陈永富 刘华 贺振平 李泽江 孙维娜 马志杰 由海霞 吕文 赵峰 曾浩威 王鑫淼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8,共12页
【目的】基于冠幅面积和灌木高度变量构建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根据生物量分配系数加权确定整株灌木的综合含碳率,为在区域尺度上精准评估灌木碳储量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 【目的】基于冠幅面积和灌木高度变量构建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根据生物量分配系数加权确定整株灌木的综合含碳率,为在区域尺度上精准评估灌木碳储量提供基础支撑。【方法】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为对象,测定各器官组分生物量和含碳率;利用线性模型、对数模型、幂函数和理论生长方程构建以冠幅面积、灌木高度和植冠体积为自变量的基础灌木生物量模型,从中挑选出各器官组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采用分量相加的多元非线性联合估计方法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通过加权回归消除模型异方差;以各器官组分生物量占比为权重,计算各灌木的综合含碳率。【结果】鄂尔多斯地区13种典型灌木的基础生物量模型均以幂函数效果最好,构建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大多数模型的决定系数(R^(2))在0.8以上且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接近0.1。在单因素指标中,模型自变量采用冠幅面积时的精度比采用灌木高度时更高,而冠幅面积与灌木高度组成的复合因子植冠体积是大多数灌木生物量模型的最佳自变量。各器官的含碳率具有波动性且变化在28.86%~46.97%,同一器官的含碳率在不同灌木种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3种灌木的器官生物量加权平均含碳率为34.68%~42.37%。【结论】幂函数是预测灌木生物量模型的最佳形式,以冠幅面积和灌木高度的复合因子植冠体积为自变量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且实用性强;不同灌木的各器官及整株植物含碳率均存在差异,估算灌木碳储量时应考虑不同物种的含碳率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灌木碳储量和碳汇的精细化遥感监测和评估提供参数与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生物量 可加性生物量模型 含碳率 荒漠 鄂尔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骨髓型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王鑫淼 何光翠 易海 《辐射防护通讯》 2025年第2期39-41,共3页
骨髓是电离辐射(IR)敏感器官,短时间内暴露于一定剂量的IR会导致骨髓造血系统损伤,引起机体白细胞和血小板快速降低,严重的会因出血和感染而死亡。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IR暴露引起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专科救治中的重要技术,但是... 骨髓是电离辐射(IR)敏感器官,短时间内暴露于一定剂量的IR会导致骨髓造血系统损伤,引起机体白细胞和血小板快速降低,严重的会因出血和感染而死亡。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IR暴露引起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专科救治中的重要技术,但是目前可供参考的实际治疗案例极为罕见。为提高ARS患者救治能力,本单位就应用HSCT救治ARS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旨在进一步积累相关的经验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急性放射病 放射损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全骨髓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α-淀粉酶对淀粉基增稠流体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苏渭 刘芸 +3 位作者 陈伊琳 王鑫淼 陈建设 胡小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目的]探索唾液中的α-淀粉酶对淀粉基增稠流体的质构感知机制。[方法]开展了针对真实唾液、添加α-淀粉酶的人造唾液对淀粉基增稠流体的流变学和质构性质的表征。[结果]动态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唾液中的α-淀粉酶可降低淀粉基增稠流体... [目的]探索唾液中的α-淀粉酶对淀粉基增稠流体的质构感知机制。[方法]开展了针对真实唾液、添加α-淀粉酶的人造唾液对淀粉基增稠流体的流变学和质构性质的表征。[结果]动态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唾液中的α-淀粉酶可降低淀粉基增稠流体的黏弹性,且随着α-淀粉酶质量浓度的增加,凝胶体系损耗因子增加。静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α-淀粉酶会增加淀粉基增稠流体的表观黏度系数K以及触变环面积。质构测试结果表明,真实唾液(未灭酶/灭酶)组质构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而人造唾液(无酶/加酶)组差异显著,加酶后的体系硬度、咀嚼性显著下降。[结论]α-淀粉酶分解淀粉基增稠流体中的淀粉大分子成为低聚糖等小分子,使得淀粉分子与果胶分子之间的三维凝胶网络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Α-淀粉酶 淀粉—果胶复配流体 流变学行为 质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脂不饱和度的辣椒素乳状液的稳定性及感官评价
8
作者 范欣莹 苏渭 +2 位作者 王鑫淼 陈建设 胡小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9,共8页
[目的]探究油相不饱和度对辣椒素乳状液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亚麻籽油(α-亚麻酸)、葵花籽油(亚油酸)和山茶油(油酸)构建乳状液体系,系统分析了粒径分布、ζ电势、微观结构、体外消化稳定性及感... [目的]探究油相不饱和度对辣椒素乳状液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亚麻籽油(α-亚麻酸)、葵花籽油(亚油酸)和山茶油(油酸)构建乳状液体系,系统分析了粒径分布、ζ电势、微观结构、体外消化稳定性及感官特性。[结果]山茶油乳状液比表面积平均粒径最大,亚麻籽油最小且ζ电势绝对值显著更高(P<0.01),其致密界面结构在消化过程中维持更小粒径(P<0.01),对辣椒素保护率最优;感官评价中,亚麻籽油乳状液辣感最强,可能与高不饱和度相关。[结论]辣椒素乳状液的稳定性与乳状液油相的不饱和度相关联,高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形成黏弹性界面膜增强乳液稳定性,其中不饱和度最高的亚麻籽油乳状液颗粒尺寸最小、分布最均匀,乳化稳定性与辣感释放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不饱和油脂 乳状液 稳定性 辣感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局部特征描述与匹配的点云配准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鑫淼 李新春 陶志勇 《液晶与显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针对ICP算法在初始位姿差、部分数据丢失和噪声干扰情况下鲁棒性差、配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局部特征描述与匹配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用点云局部密度、点云拟合平面距离方差、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构建一个四维的统计局部特... 针对ICP算法在初始位姿差、部分数据丢失和噪声干扰情况下鲁棒性差、配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局部特征描述与匹配的点云配准算法。首先,用点云局部密度、点云拟合平面距离方差、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构建一个四维的统计局部特征描述符,准确地描述查询点的局部特征;然后,通过点对间的特征差异进行对应点匹配,剔除错误点对,解决点云部分数据缺失和噪声干扰的问题;最后,使用平均匹配距离作为度量改进ICP算法,对点云进行配准,解决初始位姿较差时配准精度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初始位姿差、部分数据丢失和噪声干扰情况下的配准精度提高至少1个量级,配准速率也有较大提升,在鲁棒性和配准精度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配准 特征描述 特征匹配 平均匹配距离 迭代最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弘 王清宝 王鑫淼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8-84,共7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有待加强管理.(2)课间操开展较好,但"每天1小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有待加强管理.(2)课间操开展较好,但"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真正落实.(3)课余运动训练开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运动队的形式多为临赛而组建.(4)吉林西北部地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的发展具有艰巨性、紧迫性.提出该地学校课余体育发展的对策:(1)加强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的管理.(2)办学条件的急需改善.(3)借鉴和研究其它农村学校课余体育的先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北部地区 农村学校 课余体育 现状与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肝脏病的价值
11
作者 贺永斌 马首雁 +2 位作者 孙鹏 王东辉 王鑫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肝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QX/i4层螺旋CT机,对152例患者行肝脏CT3时相增强扫描,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行三维薄建重建,分析其结果。结果:152例中,原发性肝细胞癌41例、肝海绵状血管...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肝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QX/i4层螺旋CT机,对152例患者行肝脏CT3时相增强扫描,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行三维薄建重建,分析其结果。结果:152例中,原发性肝细胞癌4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52例、肝脏囊肿15例、脂肪肝8例、肝脓肿5例、肝脏转移瘤8例、胆囊癌3例、胆管癌4例和正常16例。动脉期均成功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腹腔干,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143例可清晰显示肝总动脉与脾动脉,胃左动脉显示清晰者123例(VR像显示108例,MPR像显示123例),发现异常的分支16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脏CT扫描中能直观地显示病变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对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与磷肥配施对荷兰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王鑫淼 胥婷婷 +2 位作者 张洋 周梅 张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62-68,共7页
为探求青海高寒地区地膜覆盖和磷肥配施对荷兰豆增产与品质影响。设置不覆膜(M_(0))、普通地膜(M_(1))、降解地膜(M_(2))3个覆膜水平,0(P_(0))、50(P_(1))、100(P_(2))、150(P_(3))、200(P_(4))P_(2)O_(5)kg/hm 25个施磷水平进行二因素... 为探求青海高寒地区地膜覆盖和磷肥配施对荷兰豆增产与品质影响。设置不覆膜(M_(0))、普通地膜(M_(1))、降解地膜(M_(2))3个覆膜水平,0(P_(0))、50(P_(1))、100(P_(2))、150(P_(3))、200(P_(4))P_(2)O_(5)kg/hm 25个施磷水平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荷兰豆覆膜配施磷肥具有显著促生作用,较不覆膜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12.63%~52.64%,抽蔓、开花结荚期干物质积累量M_(2)>M_(1)>M_(0);株高增加7.69%~35.29%;产量最高的是处理M_(2)P_(3),为1193.15 kg/667m^(2),较M_(0)P_(3)、M_(0)P_(0)提高18.86%、19.78%,覆膜配施磷肥促进蛋白质合成,但是降低了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表现为M_(0)>M_(1)>M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豆 地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茎甘蓝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及稳定性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怡婷 孙世英 +4 位作者 赵文菊 王鑫淼 李晓娟 马一栋 任延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2,共9页
【目的】通过对已知内参基因进行筛选,确定球茎甘蓝最合适的内参基因,确保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准确表达。【方法】本试验选择了11种参考基因,利用GeNorm、Normalfinder和Bestkeep软件对紫色球茎甘蓝和绿色球茎甘蓝不同部位的内... 【目的】通过对已知内参基因进行筛选,确定球茎甘蓝最合适的内参基因,确保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准确表达。【方法】本试验选择了11种参考基因,利用GeNorm、Normalfinder和Bestkeep软件对紫色球茎甘蓝和绿色球茎甘蓝不同部位的内部参考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3个分析结果显示,内参基因Tip41在球茎甘蓝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最稳定。【结论】Tip41是作为内参基因的最佳选择,为球茎甘蓝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茎甘蓝 内参基因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5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传海 王鑫淼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并记录18例患者病变血管及部位。结果本组病例中Ⅰ型4例(26.7%),Ⅱ型2例(13.3%),Ⅲ型12例(60%)。主动脉不规则扩张15例(1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显示并记录18例患者病变血管及部位。结果本组病例中Ⅰ型4例(26.7%),Ⅱ型2例(13.3%),Ⅲ型12例(60%)。主动脉不规则扩张15例(100%),管径最大7.0cm,最小4.5cm,主动脉壁增厚钙化13例(86.7%),内膜钙化内移7例(46.7%),病变主动脉内真假两腔呈不同密度有10例(66.7%)。增强扫描15例(100%)均双腔同时显影,假腔内有附壁血栓11例(73.3%),两腔之间见内膜片15例(100%),内膜破口显示8例(53.3%)。后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病变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辨率高,病变显示清晰,是主动脉夹层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放射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市售14种食用蘑菇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丽艳 荆瑞勇 +5 位作者 郭永霞 王鑫淼 赵行健 宋维民 杨佳霓 卫佳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3-208,共6页
为研究不同食用蘑菇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市售14种食用蘑菇为研究对象,以食用蘑菇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市售14种食用蘑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食用蘑菇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市售14种食用蘑菇为研究对象,以食用蘑菇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市售14种食用蘑菇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进行归类。结果表明:对1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909%,可较好反映出市售14种食用蘑菇的综合信息,综合分析得出Met、Lys、Val、Pro、His、Thr、Lys、Ile和Cys可以作为市售14种食用蘑菇综合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出市售14种食用蘑菇优劣顺序为:鸡腿菇>双孢菇>杏鲍菇>茶树菇>草菇>香菇>海鲜菇>大球盖菇>金针菇>榆黄菇>假大白菇>虎奶菇=长根菇>平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三大类:第Ⅰ类包括鸡腿菇、双孢菇、杏鲍菇和茶树菇4个品种,其综合评分较高;第Ⅱ类包括草菇、香菇、海鲜菇、大球盖菇、金针菇、榆黄菇、假大白菇、虎奶菇、长根菇9个品种,其综合评分居中;第Ⅲ类包括平菇1个品种,其综合评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蘑菇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麻籽品种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丽艳 孙强 +2 位作者 王鑫淼 荆瑞勇 郭永霞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59,7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亚麻籽品种氨基酸含量及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差异。方法:以6个产地的12个亚麻籽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氨基酸含量,并以17种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氨基酸含量及基于氨基酸含量... 目的:研究不同亚麻籽品种氨基酸含量及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差异。方法:以6个产地的12个亚麻籽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氨基酸含量,并以17种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氨基酸含量及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差异。结果:亚麻籽品种对不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顺序为Met>Cys>Phe>Tyr>Arg>Glu>Pro>His>Asp>Ser>Lys>Gly>Thr>Ala>Ile>Val>Leu。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695%,Ala、Arg、Thr、Leu和Cys可以作为12个亚麻籽品种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综合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得出12个亚麻籽品种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优劣顺序为晋亚7>晋亚8>轮选2>坝亚9>伊亚3>轮选1>宁亚16>宁亚17>伊亚4>陇亚8>坝亚11>陇亚10。结论:综合品质最佳亚麻籽品种为晋亚7,最差亚麻籽品种为陇亚10,综合评价将12个亚麻籽品种划分为四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品质评价 氨基酸含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亚麻籽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丽艳 王鑫淼 +1 位作者 荆瑞勇 郭永霞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3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综合营养品质的差异。方法:以来源于6个产地的12个品种亚麻籽为研究对象,以α-亚麻酸等8个营养成分作为品质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12个品种亚麻籽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归...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综合营养品质的差异。方法:以来源于6个产地的12个品种亚麻籽为研究对象,以α-亚麻酸等8个营养成分作为品质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12个品种亚麻籽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归类。结果:对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608%,可较好反映出12个品种亚麻籽营养成分的综合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粗蛋白质、总氨基酸、铁和α-亚麻酸含量可以作为12个品种亚麻籽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出12个品种亚麻籽综合品质优劣。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其营养品质依次降低。第Ⅰ类包括晋亚8和坝亚11;第Ⅱ类包括晋亚7、坝亚9和轮选2;第Ⅲ类包括轮选1、伊亚4、宁亚17和宁亚16;第Ⅳ类包括伊亚3、陇亚8和陇亚10。结论:综合营养品质最佳亚麻籽品种为晋亚7,最差亚麻籽品种为陇亚10,综合评价将亚麻籽品种划分为四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丽艳 王鑫淼 +1 位作者 荆瑞勇 吴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7-43,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产区黑木耳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差异,本研究以市售15个产区的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以黑木耳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7个评价指标中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 为了研究不同产区黑木耳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差异,本研究以市售15个产区的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以黑木耳中所含的17种氨基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7个评价指标中提取出了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674%,可较好地反映出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的综合信息,分析得出Phe、Arg、Pro、Met和Ser含量可以作为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的综合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出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基于氨基酸含量的品质优劣顺序为:黑龙江>辽宁>西藏>内蒙古>陕西>江西>浙江>河北>吉林>新疆>贵州>云南>湖北>甘肃>四川。聚类分析将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划分为三大类。第I类包括黑龙江、辽宁和西藏3个产区,其综合评分较高;第Ⅱ类包括,内蒙古、陕西、江西、浙江、河北、吉林、新疆、贵州、云南、湖北和甘肃11个产区,其综合评分居中;第Ⅲ类包括四川1个产区,其综合评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品质评价 氨基酸含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丽艳 王鑫淼 +1 位作者 荆瑞勇 吴楠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7-232,共6页
以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以13种营养成分作为品质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法对市售黑木耳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黑木耳品质分类。结果表明:从13种营养成分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1.52%... 以市售15个产区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以13种营养成分作为品质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法对市售黑木耳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黑木耳品质分类。结果表明:从13种营养成分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1.52%,可较好地反映黑木耳品质的综合信息;铁、锌、总脂肪酸、粗多糖和灰分含量可作为15个产区黑木耳品质综合评价的指标;隶属函数法评价出15个产区黑木耳品质的优劣;聚类分析将15个产区黑木耳营养品质划分为四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化合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鑫淼 许杨 +1 位作者 王崧 王军平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对血小板功能有抑制或促进作用的植物化合物及其机制进行分类总结,为进一步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小板 血栓 多酚 黄酮类 植物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