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加权成像对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鑫坤 叶慧义 +2 位作者 王海屹 王叶 唐业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术前行DWI检查(b=0、800s/mm2)测定病变ADC值,比较不同亚型非透明细胞肾癌ADC值的差异。结果 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术前行DWI检查(b=0、800s/mm2)测定病变ADC值,比较不同亚型非透明细胞肾癌ADC值的差异。结果 48例共48个病灶,直径(3.8±2.3)cm,其中肾嫌色细胞癌(CRCC)2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8例(Ⅰ型18例,Ⅱ型10例)。CRCC的ADC值为(0.994±0.184)×10-3mm2/s,PRCC的ADC值为(0.860±0.1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CCⅠ型ADC值为(0.908±0.085)×10-3mm2/s,Ⅱ型ADC值为(0.775±0.113)×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CC和PRCCⅡ型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CC和PRCCⅠ型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b=800s/mm2时,ADC值可以鉴别CRCC和PRCCⅡ型,但不能鉴别PRCCⅠ型和CRCC。ADC值对鉴别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有一定帮助,但鉴别诊断效能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嫌色细胞肾癌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鑫坤 杨家斐 +1 位作者 邢新博 习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探讨嫌色细胞肾癌(chromophobe RCC,CRCC)的MRI表现。方法分析4例嫌色细胞肾癌患者MRI检查后的病灶形态特征及信号变化。结果 4例患者共4个病灶,病灶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混杂高信号,内部有条索样分隔,增强扫描T2加权高信号区表现为... 目的探讨嫌色细胞肾癌(chromophobe RCC,CRCC)的MRI表现。方法分析4例嫌色细胞肾癌患者MRI检查后的病灶形态特征及信号变化。结果 4例患者共4个病灶,病灶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混杂高信号,内部有条索样分隔,增强扫描T2加权高信号区表现为延迟均匀强化,无囊变、坏死,不含脂肪脂质,有出血病变2例。结论嫌色细胞肾癌的少见MR特征为T2WI高信号,肿瘤整体信号不均匀,较小肿瘤也可见出血,肿瘤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延迟期出现较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嫌色细胞 肾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世杰 王鑫坤 +2 位作者 王佳 王叶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87-889,893,共4页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炎11例,所有患者于手术或穿刺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1000、2000、3000s/mm2,观察对不... 目的探讨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6例经外科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15例,前列腺炎11例,所有患者于手术或穿刺前行MR扩散加权成像,b值选择1000、2000、3000s/mm2,观察对不同b值的扩散加权图像,比较不同b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炎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6%和63.6%;b值为2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0.9%;b值为3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3%和100.0%。在b值为1000s/mm2时,DWI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低于b值为2000、3000s/mm2(P<0.05)。结论选择较高b值,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鉴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DWI可作为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炎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淋巴瘤的MRI征象 被引量:10
4
作者 尚柳彤 杨家斐 +3 位作者 王鑫坤 邢新博 蔡剑鸣 胡丽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的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部位、数量、形态、大小、MRI信号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结果 8例患者中,6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的MRI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的MRI表现,包括病变部位、数量、形态、大小、MRI信号及对邻近结构的侵犯。结果 8例患者中,6例为单侧,2例为双侧。4例位于眼眶前部,包括眼睑、泪腺及眼球周围,1例位于肌锥外间隙,4例呈弥漫性,位于眼眶前部及肌锥内外间隙,并不同程度地包绕眼球;1例可见眼眶骨质破坏,并突破眶骨向颅内外蔓延;8例均未见囊变、坏死。6例平扫T1WI呈等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6例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2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后6例呈与眼外肌信号一致的中度均匀强化,2例为轻度均匀强化。结论眼眶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好发于眶隔前部,并向眶内侵犯;单侧多见,也可以双侧多发;呈多形性、塑形性、浸润性生长,信号多均匀,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强化,少见骨质破坏,掌握其MRI表现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眼眶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叶 吴南洲 +2 位作者 王佳 王鑫坤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各13例,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瘤/肝值之间的差异,以及肿瘤与邻近肝实...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各13例,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瘤/肝值之间的差异,以及肿瘤与邻近肝实质之间的差异。结果 26例患者共26个肿瘤,所有肿瘤在ADC图像上呈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较清楚。肝脏转移瘤及肝内胆管细胞癌平均ADC值分别为(0.974±0.167)×10-3mm2/s和(1.015±0.105)×10-3mm2/s,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05)。肝脏转移瘤组瘤/肝值明显低于胆管细胞癌组(t=2.910,P<0.05)。肝内胆管细胞癌及肝脏转移瘤ADC值均低于邻近肝实质(t=8.323、6.043,P<0.05)。结论磁共振DWI中测得的瘤/肝值可为肝内转移瘤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胆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呼吸扩散加权成像与屏气扩散加权成像在肾脏病变方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海屹 王佳 +5 位作者 叶慧义 张旭 王殿军 郭爱桃 钟燕 王鑫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6-441,共6页
目的比较肾脏病变自由呼吸扩散加权成像与屏气扩散加权成像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图像质量方面的异同。资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41例经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证实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自由呼吸扩散加权... 目的比较肾脏病变自由呼吸扩散加权成像与屏气扩散加权成像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图像质量方面的异同。资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41例经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证实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1.5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自由呼吸扩散加权成像及屏气扩散加权成像。两种成像序列方面的参数除激励次数(NEX)之外均相同。两组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相对病变对比度的比较通过Wilcoxon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肾实质ADC值及病变ADC值的一致性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及信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由呼吸扩散加权成像图像的SNR及CNR都显著高于屏气扩散加权成像图像(P<0.01)。但两组图像的病变相对对比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9)。两种扩散加权成像方法计算出的肾脏病变ADC值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88;信度分析中校正的a系数为0.949,组内相关系数为0.901)。两组肾实质ADC值之间亦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871;信度分析中校正的a系数为0.931,组内相关系数为0.931)。结论自由呼吸扩散加权成像适用于肾脏病变的评价,特别适用于屏气困难的患者,而且ADC值与屏气扩散加权成像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4
7
作者 孟鑫 叶慧义 +4 位作者 王海屹 袁静 王鑫坤 唐业欢 马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O患者的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11例术前均误诊为肾癌。9例呈不均匀稍长T2信号,2例呈稍长T2信号;11例呈等或稍长T1信号。病灶内有明...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O患者的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11例术前均误诊为肾癌。9例呈不均匀稍长T2信号,2例呈稍长T2信号;11例呈等或稍长T1信号。病灶内有明显瘢痕2例,出血2例,囊变坏死5例,含脂质3例,假包膜7例;8例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均呈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655±0.275)×10-3mm2/s;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富血供病灶8例,乏血供病灶3例。结论 RO术前诊断困难,但当病灶内部有明确纤维瘢痕时,应考虑RO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腺瘤 嗜酸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特征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叶 王鑫坤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总结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结合1例临床证实的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分析,总结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特征。结果文献共报道肝脏假性淋巴瘤37例,其中男3例,女34例;年龄15~85岁,平均55岁。病变部... 目的总结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结合1例临床证实的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分析,总结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特征。结果文献共报道肝脏假性淋巴瘤37例,其中男3例,女34例;年龄15~85岁,平均55岁。病变部位均靠近肝表面。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环形强化为主8例,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廓清5例。本例扩散加权成像呈明显高信号,反相位图像病灶信号未减低。结论肝脏假性淋巴瘤多发生于女性,病灶多分布于近肝表面的肝实质内,MRI图像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环形强化为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MR表现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邢新博 王鑫坤 +3 位作者 习伟 杨淑辉 胡明艳 杨家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910-1913,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MR表现。方法分析本院膀胱镜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3例,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膀胱MR扫描,其中平扫7例,6例行增强扫描。13例CG的MR特征为:病灶多累及膀... 目的分析和探讨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MR表现。方法分析本院膀胱镜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13例,对其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例均行膀胱MR扫描,其中平扫7例,6例行增强扫描。13例CG的MR特征为:病灶多累及膀胱三角区、颈部及膀胱后壁(膀胱三角区3例,颈部3例,三角区和颈部均累及7例),输尿管开口受累时易造成开口狭窄并尿路积水(2例),MR平扫表现为膀胱腔内占位并邻近膀胱壁增厚病变(4例)、弥漫膀胱壁及粘膜增厚型病变(6例)、膀胱壁片状增厚型病变(3例),病变TI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于膀胱壁的高信号,DWI病灶呈稍高信号,ADC值平均约(1. 53±0. 12)×10^(-3)mm^2/s,范围(1. 34~1. 75)×10^(-3)mm^2/s,增强后病灶大多为轻度强化(5例),部分为明显强化(1例)。结论腺性膀胱炎的MR表现尤其是在DWI及ADC值、强化方式上,有助于和膀胱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脂质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佳 王海屹 +3 位作者 王叶 王鑫坤 郭爱桃 叶慧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9-362,共4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瘤中不含脂质类型的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不含脂质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总结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影像特征。结果 6例皮质腺瘤在MR影像上表现为化学位移成像...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腺瘤中不含脂质类型的MR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不含脂质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的MR影像表现,总结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影像特征。结果 6例皮质腺瘤在MR影像上表现为化学位移成像反相位图像信号未见降低(不含脂质),5例出现囊变坏死,5例动脉期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均呈混杂高信号,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0.718×10-3mm2/s。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不典型MR表现主要为体积较大、信号混杂、少血供,有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ADC值有望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特点和MRI影像学分析(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邢新博 杨家斐 +4 位作者 王鑫坤 习伟 杨淑辉 胡明艳 尚柳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901-905,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CT、MR表现。结果 3例患者年龄均在30岁以下,病灶均位于脊柱旁,颈椎、胸椎和腰椎各... 目的分析脊柱旁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及CT、MR表现。结果 3例患者年龄均在30岁以下,病灶均位于脊柱旁,颈椎、胸椎和腰椎各1例,MRI表现1例为腰椎旁巨大占位,伴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并侵犯椎管内,1例胸椎旁呈囊实性肿块,相邻椎体未见骨质破坏,1例为多个颈椎椎间孔扩大的椎管内外沟通的串珠状软组织肿块,增强后1例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病变轻中度强化。病理光镜下以小圆细胞及Homer-Wright玫瑰结为特征,免疫组化有两项以上神经源性抗体表达阳性,以CD99为著。结论脊柱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表现各异,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MRI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肿瘤侵犯范围,确定手术的可切除性以及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旁肿瘤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临床特点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对肝局灶病变检出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强 姚旬 +4 位作者 杨大为 王鑫坤 叶慧义 蒋涛 杨正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局灶性病变(FLL)检出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205例FLL患者共310个病灶,均行T2WI、动态增强(DCE)及DWI检查,b值分别为100 s/mm2及600 s/mm2,2名评估者阅读每个病例所有序列图像,并对各序列对病灶的检出...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局灶性病变(FLL)检出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205例FLL患者共310个病灶,均行T2WI、动态增强(DCE)及DWI检查,b值分别为100 s/mm2及600 s/mm2,2名评估者阅读每个病例所有序列图像,并对各序列对病灶的检出进行评分。分析2名评估者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各序列对病变检出的信心评分以及各序列对各类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对于T2WI、高b值DWI、低b值DWI、DCE序列的检出信心评分,2名评估者的一致性为一般或好(Kappa=0.71、0.85、0.82、0.64,P<0.05)。对FLL检出信心的平均评分,高b值DWI及低b值DWI均明显高于T2WI(P<0.01),但都低于DCE(P<0.01)。DWI对FLL的检出评分及检出率均明显高于T2WI(86.5%比70.3%,P<0.01),但低于DCE(91.6%,P<0.05);对直径≤2 cm的恶性小病灶,DW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2WI(P<0.01),而与DCE相似(P>0.05),DWI+DCE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WI或DCE(P<0.01)。结论 DWI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T2WI,并可提高DCE对恶性小病灶的检出,应作为肝脏MRI检查的常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的不典型MR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鑫坤 杨家斐 +4 位作者 邢新博 尚柳彤 杨淑辉 胡明艳 习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不典型MR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共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不典型MR影像资料,重点分析病变的大小、形状、信号及增强特点,以及有无假包膜、出血、囊变、坏死、脂质脂肪等特征...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不典型MR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共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不典型MR影像资料,重点分析病变的大小、形状、信号及增强特点,以及有无假包膜、出血、囊变、坏死、脂质脂肪等特征。结果10例不典型肾透明细胞癌,出血1例(1/10),囊变坏死1例(1/10),含脂质1例(1/10),有假包膜7例(7/10),皮质期明显强化2例(2/10),轻中度强化8例(8/10),髓质期及平衡期强化8例(8/10),快进快出2例(2/10),持续强化8(8/10)。结论肾透明细胞癌表现多样,认识透明细胞肾癌不典型的影像特点,可以提高术前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犬淋巴瘤和1例猫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焦哲 王鑫坤 +4 位作者 霍军 阴正兴 吴凤笋 吴玉臣 康静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对3例犬淋巴瘤和1例猫淋巴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以期为兽医临床鉴别诊断该病提供参考。收集3例犬疑似淋巴瘤样本和1例猫疑似淋巴瘤样本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确定肿瘤性质;应用免... 对3例犬淋巴瘤和1例猫淋巴瘤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以期为兽医临床鉴别诊断该病提供参考。收集3例犬疑似淋巴瘤样本和1例猫疑似淋巴瘤样本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确定肿瘤性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抗原CD3和CD20的分布,判定肿瘤内淋巴细胞的来源。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3例犬疑似淋巴瘤肿块内瘤细胞和1例猫疑似淋巴瘤肿块内瘤细胞均呈圆形,符合淋巴瘤的细胞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例犬淋巴瘤病例中有2例淋巴瘤肿块内瘤细胞显示CD20阳性,为B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瘤,1例瘤细胞显示CD3阳性,为T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瘤;1例猫淋巴瘤病例中瘤细胞显示CD20阳性,为B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新博 王鑫坤 李天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头皮的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MRI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8月有完整的CT或MRI资料并经病理证实为头皮鳞状细胞癌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包括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病灶位置、... 目的探讨发生于头皮的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MRI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8月有完整的CT或MRI资料并经病理证实为头皮鳞状细胞癌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包括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病灶位置、边界、密度或信号强度,病灶内部信息以及对周围骨质破坏、硬膜受累等情况。结果8例头皮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4.3岁。其中1例位于额部头皮,3例位于顶部,1例位于枕部,2例位于顶枕部,1例位于额顶枕部,平均发病时间为19个月(2~48个月);2例(25%)为头皮肿块,6例(75%)为外伤、烧烫伤瘢痕反复破溃、不愈合的病变。2例行CT平扫检查,表现为突出于头皮的等密度局限性肿块,边界较清晰,平均密度约42 HU(hounsfield unit,HU);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行增强检查,MRI平扫表现为突出于头皮局限性病灶(5例)或弥漫性病变(1例),平扫病灶信号均匀或不均匀,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显著强化4例,轻度均匀强化1例;8例中皮下脂肪层密度或信号中断7例,5例侵犯颅骨,4例累及硬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状细胞癌。结论头皮鳞状细胞癌在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病史,可以在术前作出诊断;MRI显示病灶范围及浸润深度优于CT,可作为术前及治疗前有效评估的影像学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头皮 临床特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