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里奥 李东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6,40,共3页
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渗滤液水量产生的计算方法,并指出了减少渗滤液产生以及控制渗滤液污染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动力生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2
作者 王里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4-25,共2页
采用低动力处理工艺的新型工业化装置,针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中试,分析了污染物 CODcr、 BOD5、氨氮的去除率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散型生活污水低动力处理的新型工艺方法,为处理装置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设计参数。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分散型 生化处理装置 氨氮去除率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模糊评价 被引量:39
3
作者 裴廷权 王里奥 +3 位作者 韩勇 马培东 华梁 董婧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27-1431,共5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次级流域——小江水域水体实测,提出了三峡库区次级流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考虑到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隶属度函数,确定其权重系数和模糊综合指数。并结合库区消落... 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次级流域——小江水域水体实测,提出了三峡库区次级流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考虑到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隶属度函数,确定其权重系数和模糊综合指数。并结合库区消落带水体实际情况,选用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TP、TN和CODMn为参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D、Chla、TP、TN和CODMn含量差异很大,含量范围分别为:1.2~3.5m、2.12~37.04mg·m-3、0.026~0.103mg·L-1、0.681~1.643mg·L-1、1.15~3.05mg·L-1。CODMn对水质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最小,Chla、SD、TP和TN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因子。在春夏季,水域大多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评价客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次级河流 富营养化 模糊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保护利用模式及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袁辉 王里奥 +2 位作者 黄川 刘莉 詹艳慧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开发保护和生态健康将是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可能的利用保护模式主要有四种:直接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区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消落带护理建设模式。不同的...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开发保护和生态健康将是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可能的利用保护模式主要有四种:直接利用模式、生态保护区模式、生态试验示范区建设模式、消落带护理建设模式。不同的消落带利用(保护)模式显著地影响消落带系统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各种利用保护模式,在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筛选并建立了消落带宏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三大类指标,即消落带生态特征指标、功能整合性指标和外部环境指标,在三大类指标内又分别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指标。利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四种可能利用保护模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利用保护模式 三峡库区 生态健康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以Cu Pb和Zn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珍霞 高明 +3 位作者 王里奥 子芳 谢德体 秦建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89-2194,共6页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重庆市三峡库区6个区(县)(丰都、奉节、江津、万州、武隆和忠县)农业土壤中Cu、Pb和Zn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同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土壤Cu、Pb和Zn全量的平均值分别...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重庆市三峡库区6个区(县)(丰都、奉节、江津、万州、武隆和忠县)农业土壤中Cu、Pb和Zn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同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土壤Cu、Pb和Zn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9.96±12.80)mg·kg-1、(25.45±8.80)mg·kg-1和(64.79±18.79)mg·kg-1;其有效态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6±1.36)mg·kg-1、(1.67±1.24)mg·kg-1和(2.95±3.02)mg·kg-1;3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异均明显大于全量的变异;Cu、Pb和Zn有效性系数分别为(5.53±3.77)%、(7.52±7.18)%和(4.36±4.14)%。各区(县)农业土壤Cu、Pb和Zn的有效态与其全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Cu、Pb和Zn全量两两间也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县)农业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状况均表现为Cu>Zn>Pb;各区(县)农业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38±0.20,属安全等级,表明调查区域土壤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含量特征 污染评价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与氮质量比对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川 李家祥 +1 位作者 王里奥 谭文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956-4961,共6页
以新鲜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材料,调节堆体初始碳与氮质量比分别为14(堆体1)、18(堆体2)和30(堆体3),采用连续强制通风方式进行混合堆肥。研究温度、pH、电导率(EC)、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种子发芽指... 以新鲜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材料,调节堆体初始碳与氮质量比分别为14(堆体1)、18(堆体2)和30(堆体3),采用连续强制通风方式进行混合堆肥。研究温度、pH、电导率(EC)、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种子发芽指数(GI)等与堆肥产品质量和腐熟度密切相关的指标关系,并以此评价不同碳与氮质量比对堆肥产品质量和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堆体3温度高于50℃的时间可维持5 d,较堆体1(2 d)和堆体2(4 d)的高温时间长;堆体3的最终EC和CEC分别为1 070μs/cm和1.456 mol/kg,与堆体1和2相比,其堆肥质量更佳;堆肥结束时,堆体1,2和3的OM含量下降约30%,而TN和TP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堆体1,2和3的最终GI分别为61%,70%和82%。因此,初始碳与氮质量比为30的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堆体3)能获得质量和腐熟度更好的堆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鸡粪 玉米秸秆 碳与氮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制备与结构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信安 李伟 王里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用化学合成及后处理工艺制得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证实 ,合成产物晶型单一、纯度高 ;扫描电镜 (SEM)观测表明 ,HA呈球形、均匀分布在 40 0~ 70 0 μm之间 ,并具有利于新骨生长的连通性孔道。实验测得n(Ca) ... 用化学合成及后处理工艺制得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证实 ,合成产物晶型单一、纯度高 ;扫描电镜 (SEM)观测表明 ,HA呈球形、均匀分布在 40 0~ 70 0 μm之间 ,并具有利于新骨生长的连通性孔道。实验测得n(Ca) /n(P)约为 1 67,与人骨组成相似 ,表明其生物活性高。同时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 ,探讨了聚乳酸 (PLA)包覆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多孔羟基磷灰石 生物材料 制备 结构 牛血清白蛋白 药物缓释材料 药物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去除水体中高浓度磷酸盐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7
8
作者 钟山 王里奥 +1 位作者 刘元元 董靖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39-2045,共7页
通过X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手段考察方解石除磷的主要产物及其微观形貌,研究除磷过程中主要控制步骤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主要控制步骤的最概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除磷包括生成Ca... 通过X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检测手段考察方解石除磷的主要产物及其微观形貌,研究除磷过程中主要控制步骤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主要控制步骤的最概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解石除磷包括生成CaHPO4.2H2O(即DCPD)沉淀与DCPD转化为非晶态磷酸三钙Ca3(PO4)2.xH2O(即ACP)沉淀2个主要步骤,其中,DCPD→ACP转化过程是达到磷酸盐高去除率的主要控制步骤,而阳离子的内扩散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平板内扩散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该过程的动力学过程;DCPD的转化率X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可描述为(1-X)2=-kt,表观活化能约为12.84 kJ/mol;DCPD在反应过程中总体维持板状形貌,在微观尺度上为平板内扩散的动力学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磷酸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FeV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里奥 +2 位作者 贺健 张东 张文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0-674,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钒酸铁(FeVO4)光催化活性,采用液相沉淀法分别制备钒酸铁和钒酸铜前躯体,再将钒酸铁和钒酸铜前驱体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铜掺杂钒酸铁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积(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 为进一步提高钒酸铁(FeVO4)光催化活性,采用液相沉淀法分别制备钒酸铁和钒酸铜前躯体,再将钒酸铁和钒酸铜前驱体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制备了铜掺杂钒酸铁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积(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评价Cu掺杂对FeVO4光催化剂活的影响.结果表明,Cu/FeVO4光催化剂为三斜型,当掺杂质量分数大于5%时,晶体中出现新相Cu3Fe4(VO4)6;掺杂后样品的表面形貌产生了变化,但其比表面积变化较小;Cu/FeVO4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大幅提高,主要是由于FeVO4和新相间起到类似复合半导体的作用;在所进行实验的条件下,钒酸铜的最佳掺杂质量分数为5%时,掺杂后的FeVO4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较未掺杂前提高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铁 铜掺杂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层状复合陶瓷表面压应力与相变增韧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蓓 程川 +1 位作者 王里奥 黄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6-809,共4页
利用维氏硬度仪和X射线应力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单层和层状氧化锆陶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ZrO2层状复合陶瓷中,压痕裂纹的形成除了因塑性区体积变化产生的残余应力外,还与相变应力和表面压应力有关,... 利用维氏硬度仪和X射线应力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单层和层状氧化锆陶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ZrO2层状复合陶瓷中,压痕裂纹的形成除了因塑性区体积变化产生的残余应力外,还与相变应力和表面压应力有关,表面压应力对表面裂纹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层状陶瓷断裂韧性提高,主要是通过表面压应力对压痕裂纹区应力强度因子的贡献、提高断裂相变量,强化相变增韧效果、细化晶粒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层状复合陶瓷 表面压应力 相变增韧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淀法制备FeVO_4新型可见光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里奥 张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27,39,共5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FeVO4光催化剂样品,分别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V/Fe物质的量比、沉淀反应pH值和煅烧温度)对样品的理化性能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DRS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FeVO4光催化剂样品,分别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V/Fe物质的量比、沉淀反应pH值和煅烧温度)对样品的理化性能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DRS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和表征,并通过在紫外灯和可见光照射下降解一定浓度的甲基橙溶液,评价其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当V/Fe物质的量比为1、pH值为8时生成沉淀,并于800℃煅烧4h后制得三斜型FeVO4,禁带宽度为2.05eV;在40W紫外灯照射下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最大,100min达94%左右。Fe-VO4晶粒表面光滑,形状规则,粒径大约为100nm,部分呈棒状晶形,且其在可见光下也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20W节能灯照射下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达82.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淀 FEVO4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生物强化粪便污泥厌氧消化减量及产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珍霞 王里奥 +2 位作者 唐海 徐建平 蔡昌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0-205,共6页
以化粪池粪便污泥为对象,研究温度在25~45℃条件下,分别投加0.01%的有效微生物(EM)和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对粪便污泥厌氧消化减量及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EM和MCMP强化粪便污泥厌氧消化挥发性固体(VS)的减量有重要影... 以化粪池粪便污泥为对象,研究温度在25~45℃条件下,分别投加0.01%的有效微生物(EM)和多功能复合微生物制剂(MCMP)对粪便污泥厌氧消化减量及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EM和MCMP强化粪便污泥厌氧消化挥发性固体(VS)的减量有重要影响,分别投加0.01%的EM和MCMP的两试验组的VS的去除率均表现为35℃时最好,45℃时次之,25℃时最差,且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过20d反应,35℃时,投加0.01%EM的处理(E-T35)的VS去除率为39.04%,分别比25℃(E-T25)和45℃(E-T45)时高21.57%和6.90%;投加0.01%MCMP的处理(M-T35)的VS去除率为42.04%,分别比25℃(M-T25)和45℃(M-T45)时高20.16%和8.59%。至20d反应结束,两试验组各处理累积产气量大小分别表现为E-T35(14220mL.L-1)>E-T45(11819mL.L-1)>E-T25(7607mL.L-1)、M-T35(17695mL.L-1)>M-T45(9065mL.L-1)>M-T25(7430mL.L-1)。由此可见,EM和MCMP强化粪便垃圾厌氧消化减量并同时提高沼气产量的较佳温度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MCMP 温度 粪便污泥 厌氧消化 产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lab DS5X水质多功能监测仪器的验收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伟 王里奥 +1 位作者 翟崇治 刘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12-2814,共3页
对Hydrolab DS5X水质多功能监测仪器对浊度、pH、溶解氧、电导率、叶绿素a、蓝绿藻探头的验收评价方法进行了摸索,对有推荐标准的测量参数按推荐标准进行了试验验收评价,对没有相关标准的测量参数从理论和日常使用角度给出了可靠的参考... 对Hydrolab DS5X水质多功能监测仪器对浊度、pH、溶解氧、电导率、叶绿素a、蓝绿藻探头的验收评价方法进行了摸索,对有推荐标准的测量参数按推荐标准进行了试验验收评价,对没有相关标准的测量参数从理论和日常使用角度给出了可靠的参考验收方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labDS5X 监测仪器 验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钻井作业的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莉艳 王里奥 黄川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天然气钻井作业是多种专业工种的野外作业,由于地下情况复杂而不可准确预见,隐藏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对环境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影响。分析了天然气钻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因素,并以开县气井为例,预测了出现风险事故时可能的影响范围,提出... 天然气钻井作业是多种专业工种的野外作业,由于地下情况复杂而不可准确预见,隐藏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对环境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影响。分析了天然气钻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因素,并以开县气井为例,预测了出现风险事故时可能的影响范围,提出了预防或减缓事故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钻井作业 环境风险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system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water-fluctuating zone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15
作者 王里奥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4年第2期16-20,共5页
This paper di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for the water-level flu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and puts forward an evaluation system involving indicators in three groups: 1) structural indicato... This paper discribes the defini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for the water-level flu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and puts forward an evaluation system involving indicators in three groups: 1) structural indicators comprise slope,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capacity, stability, restoration ability and damage situation; 2) functional indicators including probability of geological hazard, erosion rate, habitat rate, land use intension and days of tourist season; 3) environmental indicatiors made up of population quality, potential intension of human, ground water quality, ambient air quality, wastewater treatment rate, pesticide use rate, fertilizer use 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subject zone is regarded as the type similar to wetland and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zone ar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health Three Gorges water-fluctuating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