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双视图到多视图的协同优化立体视觉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道累 吴懋亮 陈军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采用基于视图协同优化算法解决视觉匹配问题,通过对双视图立体匹配的研究到多视图匹配的推广,利用视差平面拟合进行多个视差集的合并.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解决线性方程,建立排除异常点的判别规则,解决遮挡及稀疏纹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视图协同优化算法解决视觉匹配问题,通过对双视图立体匹配的研究到多视图匹配的推广,利用视差平面拟合进行多个视差集的合并.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解决线性方程,建立排除异常点的判别规则,解决遮挡及稀疏纹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协同优化算法是有效的,提高了匹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协同优化 图像分割 视差平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热斑效应智能化检测的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道累 姚从荣 +3 位作者 李超 王卫军 秦宝星 朱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7-536,共10页
针对目前光伏组件热斑检测方式较为众多繁杂的问题,总结并系统剖析现存的国内外各种光伏组件传统及智能化的热斑检测方式,将深度学习算法运用于此的最新进展,并着重研究多位研究者对于将各种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以及目标检测模型运用... 针对目前光伏组件热斑检测方式较为众多繁杂的问题,总结并系统剖析现存的国内外各种光伏组件传统及智能化的热斑检测方式,将深度学习算法运用于此的最新进展,并着重研究多位研究者对于将各种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以及目标检测模型运用于热斑红外图像的检测上,如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基于SpotFPN多尺度特征学习模块等。之后针对光伏组件热斑检测的智能化诊断技术进行实验对比,最后对当前问题展开探讨以及对未来该技术进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太阳能发电 红外图像 深度学习 热斑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深度学习光伏组件“热斑效应”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道累 肖贝成 +2 位作者 姚从荣 赵文彬 朱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2-348,共7页
针对光伏组件的热斑检测,提出基于改进YOLOv5的光伏组件热斑检测算法。该算法引入空洞卷积构成的Dilated block替换原来的SPP block,有效减小了池化操作带来的热斑信息损失,提高了网络的感受野。同时在多尺度检测过程中加入通道注意力机... 针对光伏组件的热斑检测,提出基于改进YOLOv5的光伏组件热斑检测算法。该算法引入空洞卷积构成的Dilated block替换原来的SPP block,有效减小了池化操作带来的热斑信息损失,提高了网络的感受野。同时在多尺度检测过程中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了热斑目标区域的重要性,提高了热斑检测性能。并提出由深度可分离卷积构成的轻量化模块,有效减小了模型参数量,提高了检测速度。实验表明,基于改进YOLOv5网络能实现热斑部位的快速准确检测,此方法的AP较原算法提高1.5%达到98.65%,检测速度较原算法提高25%达到31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光伏组件 热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的三维钢结构快速建模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亚 王道累 《山西建筑》 2008年第8期96-97,共2页
研究了三维钢结构快速建模技术,提出了基于CATIA V5的三维钢架结构快速设计系统。指出该系统从根本上弥补了AutoCAD软件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应用时存在三维造型能力的不足,且具有较大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关键词 钢架结构 三维建模 数据模型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热斑检测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道累 李超 +2 位作者 李明山 张天宇 朱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2-417,共6页
热斑效应是造成光伏组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提早发现光伏组件热斑效应并及时解决,可有效减少损失。该文针对热斑效应问题提出改进的Faster R-CNN红外热斑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基于SpotFPN多尺度特征学习模块,将SpotFPN应用在二阶段目... 热斑效应是造成光伏组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提早发现光伏组件热斑效应并及时解决,可有效减少损失。该文针对热斑效应问题提出改进的Faster R-CNN红外热斑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基于SpotFPN多尺度特征学习模块,将SpotFPN应用在二阶段目标检测网络中提高了模型的检测精度,改善热斑的识别准确率。同时为解决数据集不足出现的过拟合问题,利用数据增强技术有效扩充红外热斑数据集。检测模型采用预训练权重对热斑数据集进行学习,其平均精度较改进前提高了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红外图像 特征金字塔 热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SD的光伏组件热斑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道累 李明山 +3 位作者 姚勇 李超 朱瑞 李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0-425,共6页
光伏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热斑效应”,为及时检测热斑,提出一种基于SSD改进的热斑缺陷检测方法。将SSD骨干神经网络更换为ResNet 101,并提出一种新型注意力网络,该网络能学习同一通道特征图区域间关系。实验表明:改进后的SSD 300... 光伏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热斑效应”,为及时检测热斑,提出一种基于SSD改进的热斑缺陷检测方法。将SSD骨干神经网络更换为ResNet 101,并提出一种新型注意力网络,该网络能学习同一通道特征图区域间关系。实验表明:改进后的SSD 300模型average precision 50(AP50)由96.3%提升至97.7%。针对热斑缺陷红外图像稀少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图像增强方法,扩充热斑红外图像数据集,改进SSD 300模型AP50进一步提升至97.9%,且检测速率仍达到23.6 FPS,该方法基本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红外图像 SSD 热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道累 袁斌霞 +2 位作者 朱瑞 韩清鹏 孙嘉珺 《教师》 2022年第7期87-89,共3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学生毕业要求为起点,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横向分解、纵向分布,反向设计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体系,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多元化过程考核机制,以拓...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学生毕业要求为起点,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横向分解、纵向分布,反向设计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体系,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多元化过程考核机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受训面。文章以“先进制造技术”全英文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 “先进制造技术” 全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安全帽检测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方玉 解玉文 +1 位作者 张正刚 王道累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4期147-151,共5页
隧道施工现场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安全帽检测算法能有效监督作业平台上所有人员安全帽佩戴的情况,及时作出风险预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然而,工业上常用的安全帽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很难适... 隧道施工现场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安全帽检测算法能有效监督作业平台上所有人员安全帽佩戴的情况,及时作出风险预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然而,工业上常用的安全帽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很难适用于隧道环境中的嵌入式移动设备,已有轻量级算法又很难在隧道光线差、背景复杂的条件下保持检测精确度。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_v3的轻量级安全帽检测算法,构建运算量较低的卷积模块LW_Conv,并以此改造主干网和特征金字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FLOPs约为YOLO_v3的10%,平均正确率(AP)比Tiny_YOLOv3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帽检测 轻量化卷积模块LW_Conv 隧道环境 改进YOLO_v3算法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斌霞 孙永军 +4 位作者 李敏 秦德昭 王道累 刘建峰 曹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2,共9页
金属纳米团簇具有独特的原子几何结构和分立的电子能级,在光、电、磁、催化和生物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与金、银、铂纳米团簇相比,铜纳米团簇(Cu NCs)因具有低成本、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生物... 金属纳米团簇具有独特的原子几何结构和分立的电子能级,在光、电、磁、催化和生物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与金、银、铂纳米团簇相比,铜纳米团簇(Cu NCs)因具有低成本、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并表现出了良好的荧光性能,是传统荧光材料如有机染料及半导体量子点的有效替代物。归纳了Cu NCs近几年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Cu NCs的合成方法及荧光性质进行了系统阐述。之后系统性介绍了Cu NCs在生物检测领域与环境检测领域的应用,并在最后分析了Cu NCs的研究及其在相关领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团簇 荧光特性 制备 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