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振动对换热器管内传热和压降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段希利 王选盈 +2 位作者 王刚 陈彦泽 仇性启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设计的超声振动装置和管壳式换热器模型 ,研究了在不同超声功率作用下 3种换热管的传热和流动性能 ,得到了超声振动对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及管程压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超声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破坏了层流边界层 ,使传热系数明... 利用设计的超声振动装置和管壳式换热器模型 ,研究了在不同超声功率作用下 3种换热管的传热和流动性能 ,得到了超声振动对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及管程压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超声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破坏了层流边界层 ,使传热系数明显提高 ,同时降低了管程的压力降。实验还发现超声振动对波纹管的强化传热和降阻效果优于光管。研究结果为波纹管和超声振动的复合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超声振动 传热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膜润滑非接触式密封在胶乳泵上的开发应用
2
作者 冯洁 杨立 王选盈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42-44,73,共3页
针对国内外胶乳泵用盘根密封及接触式机械密封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新型液膜润滑非接触式密封。介绍了液膜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并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新型液膜密封不仅彻底解决胶乳泵密封泄漏严重、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的问题... 针对国内外胶乳泵用盘根密封及接触式机械密封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新型液膜润滑非接触式密封。介绍了液膜密封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并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新型液膜密封不仅彻底解决胶乳泵密封泄漏严重、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的问题,而且降低了维修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根密封 机械密封 液膜密封 胶乳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泵用液膜密封流热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丹丹 郝木明 +3 位作者 张元 章大海 庄媛 王选盈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4-284,共11页
利用Mesh软件建立动环、静环周期模型,基于Workbench对动环、静环进行了三维力耦合和力热耦合计算.探究了力耦合和力热耦合对端面变形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端面变形的操作参数(转速、压差),并分析了力热耦合产生的应力.得出:力耦合引起周... 利用Mesh软件建立动环、静环周期模型,基于Workbench对动环、静环进行了三维力耦合和力热耦合计算.探究了力耦合和力热耦合对端面变形的影响,探讨了影响端面变形的操作参数(转速、压差),并分析了力热耦合产生的应力.得出:力耦合引起周向波度变形和收敛型径向锥度变形,有利于间隙流体的稳定;力热耦合变形中热载荷引起的变形占主导地位;转速对力热耦合变形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油泵 液膜密封 耦合 变形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机械密封用焊接金属波纹管失弹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文静 郝木明 +1 位作者 任宝杰 王选盈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0,共5页
利用ANSYS软件对高温条件下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进行了失弹分析,分别考虑了轴向端面压力、组合力、温度以及力热总载荷对波纹管弹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力载荷及热载荷分布对波纹管弹性性能均产生影响,不同作用载荷下得到... 利用ANSYS软件对高温条件下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进行了失弹分析,分别考虑了轴向端面压力、组合力、温度以及力热总载荷对波纹管弹性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力载荷及热载荷分布对波纹管弹性性能均产生影响,不同作用载荷下得到的允许压缩位移值不同;压差等载荷引起的应力强度对波纹管的影响程度与压缩位移有关.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综合评定各操作条件下的波纹管性能,为高温机械密封波纹管工程应用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机械密封 失弹特性 力热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出型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间隙气液两相流动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郝木明 蔡厚振 +3 位作者 刘维滨 李振涛 王选盈 孙鑫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9-137,共9页
针对泵出型螺旋槽气膜密封由于阻塞气压力降低,被密封液相介质进入密封间隙的情况,以密封端面间隙流体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VOF模型模拟阻塞气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时端面间隙的流动状况。此时流体膜处于气液两相非稳定流动状态,研... 针对泵出型螺旋槽气膜密封由于阻塞气压力降低,被密封液相介质进入密封间隙的情况,以密封端面间隙流体膜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VOF模型模拟阻塞气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时端面间隙的流动状况。此时流体膜处于气液两相非稳定流动状态,研究密封端面间气液两相介质分布、压力分布及密封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假设条件下,内径处阻塞气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流体膜能够恢复成纯气相流体膜;液相介质能增强流体动压效应,增大气相介质流动阻力,降低泵送量;气液两相掺混,改变了气液两相分布、压力分布、泵送量等密封性能,增大了流体膜恢复成纯气相的难度,且在液相介质进入螺旋槽状况下,流动过程中少量液相介质在内径处发生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出型 机械密封 气液两相流动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