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柞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3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李立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5-811,共7页
柞树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柞树的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现状,以及柞树的无性繁殖方法和细胞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泛收集和保存柞树种质资源,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加强柞树新品... 柞树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柞树的分布特点、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现状,以及柞树的无性繁殖方法和细胞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广泛收集和保存柞树种质资源,系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加强柞树新品种选育和快速繁育技术研究等建议,以促进柞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种质资源 分布 收集 保存 无性繁殖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栎属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和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3 位作者 夏兴宏 仝振祥 孙娟 高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5,共8页
以13种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包括产自辽宁省的槲栎组(Sect.Quercus)8种和麻栎组(Sect.Aegilops)2种以及引自北美洲的沼生栎组(Sect.Erythobalanus)2种和引自波兰的白栎组(Sect.Lepidabalanus)1种〕为试材,观察了这些种... 以13种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包括产自辽宁省的槲栎组(Sect.Quercus)8种和麻栎组(Sect.Aegilops)2种以及引自北美洲的沼生栎组(Sect.Erythobalanus)2种和引自波兰的白栎组(Sect.Lepidabalanus)1种〕为试材,观察了这些种类叶片的气孔形态,并分析了气孔器和气孔的形态参数,还对各形态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3种栎属植物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栎属植物叶片的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排列属无规则型;气孔保卫细胞呈肾形,内壁加厚;气孔下陷,呈椭圆形或狭长椭圆形。供试种类的气孔和气孔器的形态参数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气孔器的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和面积分别为18.24-27.46μm、14.63-23.18μm和221.56-501.70μm2,变异系数分别为7.73%-15.90%、7.10%-17.44%和14.13%-32.73%,气孔器指数为0.73-0.85;气孔的长轴长度、短轴长度、面积和密度分别为8.69-15.41μm、1.94-8.49μm、15.15-104.93μm2和462.32-984.44 mm^-2,变异系数分别为12.03%-22.17%、13.65%-34.10%、27.95%-54.13%和8.10%-16.99%,气孔指数为0.22-0.57;总体上,按照多数气孔器和气孔参数从大至小的变化趋势依次排序为沼生栎组、白栎组、麻栎组、槲栎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类的气孔密度与气孔器和气孔的长轴及短轴长度均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气孔器面积与气孔器指数和气孔指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P〈0.05)正相关;气孔面积与气孔器和气孔的长轴和短轴长度、气孔器指数和气孔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13种栎属植物分为3类,第Ⅰ类包含槲栎组的8种,第Ⅱ类包含麻栎组和白栎组的3种,第Ⅲ类包含沼生栎组的2种。研究结果显示:栎属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作为栎属植物组间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 气孔特征 形态参数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分类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树(栎属)天牛科害虫名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王福廷 那凯 左奎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557,共12页
为控制和预防柞树天牛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以辽宁柞蚕区实地调查与其他省区查阅文献相结合,查明并记录了柞树天牛科害虫共58属,87种。其中云斑天牛和黄带蓝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青杨楔天牛和麻竖毛天牛为辽宁省首次... 为控制和预防柞树天牛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以辽宁柞蚕区实地调查与其他省区查阅文献相结合,查明并记录了柞树天牛科害虫共58属,87种。其中云斑天牛和黄带蓝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青杨楔天牛和麻竖毛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危害柞树。介绍了柞树天牛科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害虫 鞘翅目 天牛科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栎属植物高干乔木植株叶片的营养成分测定及营养品质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李喜升 孙娟 高伟 李立峰 费滕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7,共9页
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叶片的营养品质是选育饲料用柞树新品种的重要考核指标。测定10种栎属植物高干乔木植株叶片中的18种营养成分含量,其中总糖、还原糖质量比分别为33~85 mg/g、32~83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25.9%和25.1%),粗蛋白质... 栎属(Quercus Linn.)植物叶片的营养品质是选育饲料用柞树新品种的重要考核指标。测定10种栎属植物高干乔木植株叶片中的18种营养成分含量,其中总糖、还原糖质量比分别为33~85 mg/g、32~83 mg/g(变异系数分别为25.9%和25.1%),粗蛋白质量分数为14.8%~19.9%(变异系数8.7%),粗脂肪质量分数为2.3%~3.1%(变异系数9.8%),粗淀粉质量比为52~85 mg/g(变异系数16.1%),粗纤维质量分数为22.3%~26.7%(变异系数5.8%),灰分质量比为38~59 mg/g(变异系数14.2%),水分、全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9.5%~59.4%和2.36%~3.18%,全磷质量比为4.44~17.06 mg/g,全钾、铁的质量比分别为8.29~11.80 mg/g和0.306 0~0.597 8 mg/g。对栎属植物叶片中不同营养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和全氮含量均与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和0.841),粗蛋白与粗淀粉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粗蛋白与粗脂肪和硒的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粗脂肪与灰分和全氮的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粗淀粉与还原糖、全氮、硒的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全氮与粗蛋白的含量(相关系数为1.000),其次是总糖与还原糖的含量(相关系数为0.990)。以栎属植物叶片中18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为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对解释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501%。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总糖、还原糖、粗脂肪、粗蛋白、全氮、全磷等的含量信息,包含了原来信息量的30.341%,命名为主要能量因子;第2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23.073%,也包含粗蛋白和全氮的含量信息。聚类树在组间联结20处,将供试的10种栎属植物分成3类:第Ⅰ类和第Ⅱ类包括槲栎组的8个种类;第Ⅲ类为麻栎组的2个种类。研究结果丰富了栎属植物叶片营养成分的基础数据,并且基于叶片中营养成分含量的聚类可作为栎属组间分类及亲缘关系分析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植物 高干乔木 叶片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春丹东地区柞树霜冻害调查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4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王福廷 那凯 《北方蚕业》 2009年第3期27-30,共4页
对2008年4月丹东地区柞树霜冻害的发生、症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柞树霜冻害发生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对辽东柞蚕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 柞树 霜冻害 调查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柞蚕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连珍 王广运 《中国蚕业》 2000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辽宁 柞蚕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树生长冗余和补偿作用的利用
7
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5 位作者 陈悦 夏兴宏 孙娟 高伟 李立峰 费滕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559,共5页
发展柞蚕生产是否会对柞树的生长以及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植物的生长冗余理论与补偿机制并结合已有的柞树去叶试验和柞蚕放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柞树部分去叶后有利于光合同化产物向枝条和剩余叶... 发展柞蚕生产是否会对柞树的生长以及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植物的生长冗余理论与补偿机制并结合已有的柞树去叶试验和柞蚕放养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柞树部分去叶后有利于光合同化产物向枝条和剩余叶片中的分配,补偿因去叶带来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不平衡,直到二者恢复正常比例;柞树的生长冗余现象和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茎、叶等主要部位与器官,以及柞树夏梢的二次生长方面。据此认为,采用科学方法放养柞蚕和管理柞树能够使柞树的生长特性与放养柞蚕有机结合,使柞树生长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实现柞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业 柞树生长 冗余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长颈卷叶象的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王连珍 夏兴宏 +2 位作者 郎庆龙 孙娟 高伟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6,30,共4页
栎长颈卷叶象Paracycnotrachelus longiceps Motschulsky危害柞树嫩叶,在丹东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翌年5月初出蜇,终见日出现在7月初。一个叶苞内产卵1粒,偶见2粒。卵期10~15 d,幼虫期11~16 d,蛹期3... 栎长颈卷叶象Paracycnotrachelus longiceps Motschulsky危害柞树嫩叶,在丹东1 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翌年5月初出蜇,终见日出现在7月初。一个叶苞内产卵1粒,偶见2粒。卵期10~15 d,幼虫期11~16 d,蛹期3~5 d。第1代成虫出现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2代成虫始见于8月中旬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长颈卷叶象 生物学特性 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种”、“属”的几个问题考证
9
作者 王连珍 董绪国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4-177,共4页
关于栎属(Quercus)植物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的中文名称,有的文献称之为山毛榉科(Fagaceae),有的称之为壳斗科(Fagaceae);"科"所辖"属"的种类以及栎属的分组、柞树树种的中文名称也不尽相同。对上述分... 关于栎属(Quercus)植物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的中文名称,有的文献称之为山毛榉科(Fagaceae),有的称之为壳斗科(Fagaceae);"科"所辖"属"的种类以及栎属的分组、柞树树种的中文名称也不尽相同。对上述分类阶元名称及栎属分组的考证结果认为: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上的中文名称宜统称为壳斗科,柞树的"种"名应统一称为"栎";壳斗科在中国分布有7个属;青冈类植物应归为栎属的一个亚属———青冈亚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 分类阶元 中文名称 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自选课题 增强科技储备
10
作者 王连珍 张秀菊 《中国蚕业》 2007年第2期65-66,共2页
作为一个省属专业科研所,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科技项目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从容立足,稳步发展,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最近25年的一条基本经验是通过开设自选课题,增强科技储备。
关键词 科技储备 科学研究所 科技项目 科研所 辽宁省 优势 竞争 条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柞蚕的动物分类阶元“科”的名称及在国民行业归口的考证
11
作者 王连珍 夏兴宏 《北方蚕业》 2008年第4期8-9,共2页
柞蚕是大型的泌丝昆虫。关于柞蚕在动物分类阶元"科"的名称,不同的文献说法不同,有的称之为天蚕蛾科(Saturniidae),有的称之为大蚕蛾科(Saturniidae)。对上述分类阶元名称的考证结果认为:柞蚕在动物分类阶元"科"上... 柞蚕是大型的泌丝昆虫。关于柞蚕在动物分类阶元"科"的名称,不同的文献说法不同,有的称之为天蚕蛾科(Saturniidae),有的称之为大蚕蛾科(Saturniidae)。对上述分类阶元名称的考证结果认为:柞蚕在动物分类阶元"科"上应归为天蚕蛾科。对柞蚕业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归口考证认为,柞蚕业应归属于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分类阶元 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年生麻栎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5 位作者 夏兴宏 孙娟 王连珍 高伟 李立峰 姜欣雨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麻栎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之一。以5年生麻栎的茎段为材料,研究茎段消毒时间、培养基及其重要组分含量、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不定芽诱导及幼苗生根的影响,优化麻栎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条件。茎段外植体采用1∥LHgCI,消毒5min... 麻栎是柞蚕的饲料树种之一。以5年生麻栎的茎段为材料,研究茎段消毒时间、培养基及其重要组分含量、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外植体成活、不定芽诱导及幼苗生根的影响,优化麻栎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条件。茎段外植体采用1∥LHgCI,消毒5min,其成活率最高达85.0%;在MS、WPM、1/4MS(2倍铁盐)3种基础培养基中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均在82.5%以上,其中以I/4MS(2倍铁盐)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86.7%),且外植体的褐死率仅有5.0%;茎段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暗培养时间以5—7d为宜。以1/4MS(2倍铁盐)为基础培养基,优化各时期培养基中植物生长剂的添加浓度:茎段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4MS(2倍铁盐)+1.0mg/L6-BA+0.2mg/LIBA+1.0mg/LKT,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的诱导率可达92.0%;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1/4MS(2倍铁盐)+2.0mg/L6-BA+0.2mg/LIBA+1.0mg/LG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5.8;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配方为1/4MS(2倍铁盐)+1.0mg/LIBA,在此培养基中再生植株的生根率达74.0%。采用上述优化的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多年生麻栎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及再生植株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组织培养 茎段 消毒时间 培养基配方 暗培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兴宏 张耀廷 +7 位作者 王连珍 郎庆龙 李喜升 费滕 李立峰 孙娟 高伟 于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5-920,共6页
以2年生麻栎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扦插时期及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扦插条件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插穗长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麻栎的6种扦... 以2年生麻栎半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扦插时期及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扦插条件中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插穗长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麻栎的6种扦插基质试验中,以珍珠岩的生根效果最优,生根率为81.00%,以珍珠岩、腐殖土、细沙(体积比1∶1∶1)的生根效果最差,生根率仅为5.67%;在3个时期的扦插试验中,生根效果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6月份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且经过300 mg/L 3-吲哚丁酸(IBA)生根粉溶液处理0.5 h的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82.33%,而5月末扦插生根率最低,为9.33%。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的双因素、3水平作用中,生长调节剂种类和生长调节剂浓度具有交互作用。单因素试验结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麻栎扦插生根指标影响最大,其中300 mg/L IBA+ABT1(艾比蒂1号)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且株平均生根数、平均生根长度均较高;而单用IBA处理生根数较多,但根短;单用NAA(α-萘乙酸)处理,尽管平均生根长度较长,但平均生根数较少。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栎扦插生根指标影响最大,其次为细胞分裂素,插穗长度对扦插生根率影响最小。其中用300 mg/L IBA+ABT1处理0.5 h,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为88.67%。上述研究结果为麻栎的无性繁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将为柞树新品种选育扩繁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绿枝扦插 生根率 基质 扦插时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植体生理复幼的麻栎茎段无菌离体培养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6 位作者 夏兴宏 高伟 王连珍 李立峰 孙娟 费滕 滕雪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以离体休眠枝条复幼处理后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20年生成龄麻栎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1/2 MS+3.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9.70%;继代培养,以1/2 MS+2.0 mg/L 6-BA... 以离体休眠枝条复幼处理后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20年生成龄麻栎的离体再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1/2 MS+3.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69.70%;继代培养,以1/2 MS+2.0 mg/L 6-BA+2.0 mg/L KT+0.2 mg/L IBA为优选增殖培养基,芽增殖系数约为2.0,但茎尖死亡率高,影响不定芽的连续继代。在影响继代苗茎尖死亡率的各试验因素中,培养基种类、继代转接时间、培养基中氯化钙浓度、硼酸浓度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茎尖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WPM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 d,硼酸质量浓度为12.4 mg/L,茎尖死亡率最低(13.06%)。在改良WPM+0.3 mg/L IBA+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成龄麻栎继代苗生根率最高(19.91%)。本试验为麻栎树种改良及无性快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生理复幼 增殖培养 茎尖死亡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艳 郎庆龙 +5 位作者 李立峰 孙娟 王连珍 费滕 高伟 夏兴宏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3-618,共6页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组培苗比实生苗侧枝数量多,枝干开张角度大,根系粗壮,根的数量多,侧根发达。组培苗早期生长缓慢,苗龄5个月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其中苗高比实生苗低33.40%,地径比实生苗低11.54%,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37.26%,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51.75%;苗龄11个月后,组培苗生长势优势明显;苗龄34个月时,组培苗的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都显著高于实生苗,其中地径比实生苗粗6.92%,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5.57%,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1.04%。虽然苗龄5~22月时苗高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但22个月后组培苗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实生苗。苗龄5~34个月期间,组培苗的根长始终低于实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实生苗 组培苗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不同品种中肠淀粉酶活性及蚕粪糖量测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德富 刘佩锋 +2 位作者 王连珍 李树英 李亚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柞蚕 品种 中肠淀粉酶 酶活性 蚕粪 糖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的麻栎组培苗移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兴宏 郎庆龙 +5 位作者 于艳 孙娟 王连珍 高伟 费滕 李立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3-559,共7页
利用柞树幼苗耐蔽阴,能在郁闭度较大的树冠下生长1~2年的特点,以全光谱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研究驯化时间、温度、基质配比、生根苗根长对麻栎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植株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移栽成活率逐渐降低;24... 利用柞树幼苗耐蔽阴,能在郁闭度较大的树冠下生长1~2年的特点,以全光谱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研究驯化时间、温度、基质配比、生根苗根长对麻栎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植株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移栽成活率逐渐降低;24℃为组培苗移栽的最适温度;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锯末的体积比为2∶5∶1时移栽成活率最高(92.92%),移栽60 d后组培苗的根粗壮、侧根多,植株生长健壮;根长1.0~2.0 cm时是组培苗移栽的最佳时期,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4.44%。以波长为400~800 nm的全光谱植物生长灯为光源,麻栎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高,为实现麻栎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组培苗 驯化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饲料效率品种间差异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德富 王连珍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关键词 柞蚕 饲料效率 品种 茧重转化率 茧层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不同品种消化管解剖性状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德富 王连珍 +1 位作者 刘淑珊 李亚杰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10-13,共4页
通过选用6个饲料效率不同的品种解剖其消化管,5次重复,观察内表面特征,测量长度,解剖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皱褶多,弹性强,中肠细长,前后肠长是高饲料效率品种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是选择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同时也是其之所... 通过选用6个饲料效率不同的品种解剖其消化管,5次重复,观察内表面特征,测量长度,解剖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皱褶多,弹性强,中肠细长,前后肠长是高饲料效率品种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是选择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同时也是其之所以饲料效率高的一个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消化管 饲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柞蚕场建设刍议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兴宏 郎庆龙 +3 位作者 王连珍 孙娟 高伟 车凤琴 《北方蚕业》 2013年第3期53-54,共2页
建设好生态型柞蚕场是柞蚕场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组建科技推广队伍,建立生态型柞蚕场试验示范点,加大政策与项目扶持力度,才能促进蚕农增收和山区生态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柞蚕场 柞蚕业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