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76
1
作者 王迎兰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58,共4页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各级师范及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的关键问题,但是当前我国中专、大专、本科三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普遍存在严重雷同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各级师范和职业院校设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各级师范及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的关键问题,但是当前我国中专、大专、本科三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普遍存在严重雷同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我国各级师范和职业院校设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层次不清晰、去向不明确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各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采取基本目标与梯度目标相结合的思路,根据自身生源质量与培养时间等条件限制,明确培养规格、素质要求及具体去向,满足各地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对不同层次与规格幼儿教师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 职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的科学规划——基于在实践中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迎兰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60,共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的旨在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文件。它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的旨在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文件。它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与职后培训具有直接的重要指导意义。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应依据《指南》,遵循《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明确要求,开设“幼儿活动与指导”类课程;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应以《指南》为重要内容,尤其要特别重视《指南》“目标”所确定的各领域核心价值、《指南》对幼儿“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描述以及所提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专业素养 职前培养 职后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与改进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迎兰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3-55,共3页
不论是从国家长远规划还是从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看,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取向都是十分明确的。当前我国本科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专业理论课程比重大、专业技能课程较少、艺术技能课程严重不足,以及教育实践课程量少... 不论是从国家长远规划还是从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看,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取向都是十分明确的。当前我国本科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专业理论课程比重大、专业技能课程较少、艺术技能课程严重不足,以及教育实践课程量少、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科师范院校应通过优化实践性课程结构、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以及构建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共同体等途径来提高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释父母教育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迎兰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3-54,共2页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健康发展。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父母的教育应成为家庭教育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母教育 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基于主流新闻媒体报道的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迎兰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26,共3页
2010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主流权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了当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优质公办园资源普遍匮乏、民办园收费高、无证黑园混乱等方面... 2010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主流权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了当前我国城市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突出表现在优质公办园资源普遍匮乏、民办园收费高、无证黑园混乱等方面。来自媒体、专家与民众的各方意见均一致认为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是破解"入园难"问题的关键,而各地政府的积极探索也证实了以政府为主导是实现学前教育普及与快速发展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园难 政府职责 普惠性幼儿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食育研究 构建食育理论体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迎兰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1期74-81,141-142,共9页
伴随机器大工业生产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由吃饭引发的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从中国古代朴素的食育思想入手,从食育概念的厘清、食育内容的界定、食育途径的探索三个方面对食育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伴随机器大工业生产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由吃饭引发的营养健康、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从中国古代朴素的食育思想入手,从食育概念的厘清、食育内容的界定、食育途径的探索三个方面对食育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食育,已不仅是健康饮食教育,其以食育人的功能正逐渐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育 食育思想 食育理论 以食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北京城市家庭对6—1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研究报告
7
作者 王迎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2期180-183,共4页
北京城市家庭对 6- 1 2岁孩子照顾情况的调查表明 :大多数的北京城市家庭在对孩子的照顾上已经超出适度照顾的范围 ,特别是有些方面对孩子有过度照顾的趋势 ,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造成家长过度照顾的原因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过度照顾 更新观念 平等交流 独立自主 生活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西方教师师徒观的发展路径
8
作者 刘翠航 朱旭东 王迎兰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本文整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师徒研究,根据其时间脉络、研究方法和理论倾向,提出三种教师师徒观的发展路径:概念演绎的教师师徒观、实践归纳的教师师徒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师师徒观。同时分别阐明了三种教师师徒观对教师师徒关系... 本文整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教师师徒研究,根据其时间脉络、研究方法和理论倾向,提出三种教师师徒观的发展路径:概念演绎的教师师徒观、实践归纳的教师师徒观和建构主义的教师师徒观。同时分别阐明了三种教师师徒观对教师师徒关系、教师师徒指导方法和教师师徒指导活动的典型主张,认为当下教师师徒实践没有最终模式可以参考,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设置目标,并通过教师师徒间的持续对话和不断反思来共同促进双方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教师师徒 建构主义 概念演绎 实践归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