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王路军 朱卫兵 +1 位作者 许家林 鞠金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矿12102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大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和周期来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煤层工作面的周期来压... 针对神东矿区石圪台矿12102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大等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浅埋深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和周期来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煤层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为23 m,是上煤层工作面的2.1倍,而周期来压持续长度反而减少了0.8~1.6 m,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煤层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受上覆主关键层回转运动的影响,因主关键层破断块体较长且距离下煤层较远,导致主关键层破断块体回转较小角度便能受到采空区冒落矸石的支撑,从而出现了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更大及来压持续长度更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极近距离煤层 矿压显现 关键层判别 周期来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菱煤矿开采保护层后煤岩体采动裂隙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路军 王岩 +1 位作者 孙斌建 张兴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6,共4页
以沈煤集团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通过开采11#煤层,对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7#煤层和12#煤层进行卸压,研究保护层开采后采动裂隙分布规律。通过FLAC3D模拟采动后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情况、塑性区分布范围,分析了保护层开采后煤岩体... 以沈煤集团红菱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通过开采11#煤层,对存在煤与瓦斯突出的7#煤层和12#煤层进行卸压,研究保护层开采后采动裂隙分布规律。通过FLAC3D模拟采动后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情况、塑性区分布范围,分析了保护层开采后煤岩体采动裂隙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采动裂隙 煤与瓦斯突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路军 张建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8-560,共3页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sangle)指侧位X线片上距骨线和第一跖骨线的夹角,反映前足和后足的对线关系,为一种直接测量足部矢状面畸形的方法,常用来评价足部内侧足弓畸形,其交点可用来确定中足塌陷的部位,目前已用于评价多种足部疾病...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sangle)指侧位X线片上距骨线和第一跖骨线的夹角,反映前足和后足的对线关系,为一种直接测量足部矢状面畸形的方法,常用来评价足部内侧足弓畸形,其交点可用来确定中足塌陷的部位,目前已用于评价多种足部疾病,如扁平足、平足症、高弓足、马蹄内翻足、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因此,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是足部X线测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对于评估足部功能、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疾病预后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群重复采动对坡体稳定影响的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栋林 朱卫兵 +1 位作者 王路军 张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为了研究山体下3层煤开采对坡体稳定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物理模拟方法,对煤层群开采引起坡体移动变形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1#煤层开采对坡体稳定影响较小,2#煤层开采将导致坡体的移动变形急剧增大,在坡体中产生的... 为了研究山体下3层煤开采对坡体稳定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与物理模拟方法,对煤层群开采引起坡体移动变形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1#煤层开采对坡体稳定影响较小,2#煤层开采将导致坡体的移动变形急剧增大,在坡体中产生的开采裂缝易致坡体失稳,3#煤层开采则对坡体的移动变形影响较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重复采动 采动应力 坡体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酬决策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路军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09年第4期86-88,共3页
薪酬决策是影响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益、员工士气与积极性、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文中从现代薪酬管理对薪酬决策的影响以及薪酬决策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2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薪酬决策对企业竞争能力影响的关系。
关键词 薪酬管理 薪酬决策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路军 李庆辰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8-70,共3页
对邢台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开发与形象建设、市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邢台市 旅游业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治疗鸡支原体病药物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路军 魏平 《养殖技术顾问》 2006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鸡支原体病 药物 治疗 呼吸道传染病 鸡毒支原体 发育不良 效果比较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系数非均质场对沙丘尺度潜流交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东 苏小茹 +5 位作者 韩鹏飞 刘升阳 张锁 朱晓倩 邢朕国 王路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研究河床介质渗透系数非均质性对潜流交换的影响,应用随机一阶分析工具,分析潜流交换通量与河床不同空间位置渗透系数的互相关关系以及渗流流速方差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潜流交换通量与渗透系数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且正相关关系最强... 为了研究河床介质渗透系数非均质性对潜流交换的影响,应用随机一阶分析工具,分析潜流交换通量与河床不同空间位置渗透系数的互相关关系以及渗流流速方差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潜流交换通量与渗透系数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且正相关关系最强的区域位于沙丘表面附近;忽略河床非均质性将导致河床浅层位置的流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野外应重点监测河床浅层位置的渗透系数以减小潜流交换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交换 渗透系数 随机一阶法 流速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粗糙结构面模型表征及渗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培涛 黄浩 +2 位作者 张博 王路军 杨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5-736,共12页
基于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函数开展三维粗糙结构面表征,讨论了W-M典型几何参数对三维曲面形态影响,分析确定对应于典型Barton节理JRC轮廓线的二维与三维W-M几何参数。基于自主设计结构面渗流测试系统,结合3D打印开展不同分... 基于Weierstrass-Mandelbrot(W-M)分形函数开展三维粗糙结构面表征,讨论了W-M典型几何参数对三维曲面形态影响,分析确定对应于典型Barton节理JRC轮廓线的二维与三维W-M几何参数。基于自主设计结构面渗流测试系统,结合3D打印开展不同分形参数和开度的裂隙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梯度和粗糙度的增加,流体的流动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Forchheimer方程的系数A与B都随着裂隙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裂隙粗糙度的增加,临界雷诺系数Rec趋于减小,说明流体流动趋于非达西流动。光滑表面流体的流场流速比较均匀;粗糙裂隙表面流场更加复杂,整个粗糙面上存在多个高流速区域和低流速区域。研究成果可为裂隙渗流特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裂隙 渗流试验 分形维数 粗糙度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原创试验平台体系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大钊 曹志国 +10 位作者 李井峰 吴宝杨 张勇 蒋斌斌 郭强 王汉鹏 武洋 史小萌 王路军 杨毅 查尔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西部是我国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是煤炭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团队经过20多年持续技术攻关,首创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西部神东矿区推广应用,为矿区开发提供了95%以上用水...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西部是我国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是煤炭开发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团队经过20多年持续技术攻关,首创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西部神东矿区推广应用,为矿区开发提供了95%以上用水,确保了矿区可持续开发。为进一步丰富完善煤矿地下水库理论和技术体系,在西部煤炭主产区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下推广应用该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研发团队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原创技术试验平台体系,包括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试验平台、多煤层开采煤矿地下水库模拟试验平台、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结构试验平台、西部深部井工矿井筒施工模拟试验台、地下水库水岩耦合机理试验、水处理工艺集成试验平台、煤矿地下水库冲击试验平台等,能够开展西部矿区不同煤层赋存条件下地下水运移规律、坝体结构参数优化、水库安全稳定性、水岩耦合作用机理、矿井水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垮落岩体垮落冲击对坝体影响等研究,为煤矿地下水库建设、运行和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验证。利用上述试验平台,开展了多煤层开采煤矿地下水库稳定性及渗流规律模拟、煤矿地下水库坝体结构安全、煤矿地下水库水岩耦合机理等多项试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现场工程实践,确保了煤矿地下水库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地下水运移 坝体结构 冲击试验 水岩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柳塔煤矿52304综采面过沟谷地形矿压显现实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浩然 朱卫兵 +2 位作者 王路军 鞠金峰 张文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2,共3页
针对大柳塔煤矿5-2煤三盘区7m大采高首采面过沟谷地形时是否发生动载矿压的问题,采用关键层位置判别方法对52304综采面过沟谷地形阶段的主关键层位置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过沟谷地形阶段的主关键层未被侵蚀,其较完整且距5-2煤层较远,预... 针对大柳塔煤矿5-2煤三盘区7m大采高首采面过沟谷地形时是否发生动载矿压的问题,采用关键层位置判别方法对52304综采面过沟谷地形阶段的主关键层位置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过沟谷地形阶段的主关键层未被侵蚀,其较完整且距5-2煤层较远,预计不会发生动载矿压,并得到实际开采的验证。实测结果表明:52304工作面过沟谷地形上坡段时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3.97m,支架循环末阻力平均16723kN,动载系数1.51,矿压显现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地形 大采高 关键层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状态下煤样蠕变实验研究
12
作者 武洋 姚强岭 +2 位作者 吴宝杨 尚晓贝 王路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通过保持结构完整性浸水装置、X射线衍射仪及电液伺服加载煤岩体三轴蠕变渗流实验平台,实验得到上湾煤矿煤样的饱水曲线、不同含水状态下微观组分变化及蠕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煤样含水率与浸水时间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含水率变化可分为... 通过保持结构完整性浸水装置、X射线衍射仪及电液伺服加载煤岩体三轴蠕变渗流实验平台,实验得到上湾煤矿煤样的饱水曲线、不同含水状态下微观组分变化及蠕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煤样含水率与浸水时间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含水率变化可分为加速增长、减速增长及稳定3个阶段;1次饱和过程中,随着含水率增加,煤样石英含量几乎保持不变,而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含量在这一过程中减少较多;干湿循环过程中,煤样石英含量衰减与循环次数成正比;随着含水率及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煤样进入稳态蠕变及加速蠕变所需轴向荷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 含水率 干湿循环 饱水曲线 矿物组分 蠕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敏感性及高度预测研究
13
作者 李晓斌 李全生 +6 位作者 李金松 刘小庆 李井峰 方杰 张勇 王路军 张传玖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201,共9页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 研究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含水层修复和地表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明确其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排序,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安全高效地实现矿井水预防。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岩层硬度、工作面长度、采高和埋深的内在联系,得到了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并在现场得到应用。通过研究可知:导水裂隙带高度在硬岩中传导更快,而软岩可以抑制导水裂隙带高度。软岩与硬岩组合(下软上硬)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硬岩与软岩组合(下硬上软)导水裂隙带高度。开采方法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厚煤层分层开采、单一薄煤层开采、单一中厚煤层开采。各因素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程度为:采高>硬岩岩性比例系数>采深>工作面长度。与“三下”规程经验公式相比,利用多因素拟合公式可以较好地实现乌兰木伦煤矿124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误差仅为−2.54%,研究成果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水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组合 多因素分析 导水裂隙带高度 敏感性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高温金属热管蒸汽发生器在烟机保护中的应用
14
作者 易拥军 何敬成 王路军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46-49,共4页
该文主要介绍了前置高温金属热管蒸汽发生器在催化裂化能量回收机组中烟机降温保护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在烟机前利用高温金属热管组装成的分离套管式蒸汽发生器替代喷水或喷蒸汽的降温方式有效地控制进入烟机作功的烟气温度 ,确保了... 该文主要介绍了前置高温金属热管蒸汽发生器在催化裂化能量回收机组中烟机降温保护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在烟机前利用高温金属热管组装成的分离套管式蒸汽发生器替代喷水或喷蒸汽的降温方式有效地控制进入烟机作功的烟气温度 ,确保了烟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高温金属热管蒸汽发生器 烟机保护 应用 炼油 结构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保护层开采下煤岩强扰动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 被引量:26
15
作者 任伟光 周宏伟 +3 位作者 薛东杰 王路军 荣腾龙 刘建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3-1481,共9页
保护层开采在低渗透高瓦斯近距离煤层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保护层开采扰动下的煤岩强扰动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为进一步更加高效安全的开采被保护层煤层提供了理论支持。选取平煤集团十二矿上保护层己14煤层工作面己14-31010和被保护层己1... 保护层开采在低渗透高瓦斯近距离煤层中得到广泛应用,研究保护层开采扰动下的煤岩强扰动力学行为与渗透特性为进一步更加高效安全的开采被保护层煤层提供了理论支持。选取平煤集团十二矿上保护层己14煤层工作面己14-31010和被保护层己15煤层工作面己15-31030为研究对象,进行相似模拟试验和保护层开采过后被保护煤层受力分析。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获取保护层开采方式下被保护层的受力情况,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压力先增大后减小,采空区重新压实稳定后,应力状态近似恢复到原岩应力状态。通过对保护层开采后的被保护煤层受力分析获取煤层变形后的应力状态,上保护层开采过后,被保护层煤层产生变形,煤层上部分膨胀变形,应力小于原岩应力;下部分煤层压缩,应力大于原岩应力。结合二者的结果获取保护层开采方式下室内试验中被保护层煤层应力加载路径。依据被保护层煤层应力加载路径,设计进行采动耦合应力路径下的煤样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同等试验条件下,被保护层煤层可承受的上保护层开采扰动应力越大,被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煤体破坏应力峰值越大,体积应变越大;被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M组煤样和N组煤样应力应变曲线与常规保护层卸荷三轴试验相比,扩容点出现位置明显提前;同等应力状态下,水压越大,煤样的体积应变越大;被保护层煤层开采过程中,M组煤样初始围压为35MPa,围压对渗透率的影响大于轴压的影响,N组煤样初始围压为20MPa,围压、轴压交替对渗透率产生主要影响,渗透率曲线呈现“W”型。两组试验中,扰动应力最大的试样破坏前的渗透率普遍大于其他试样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低渗透高瓦斯近距离煤层 采动耦合应力路径 扰动应力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文胸式”可控显表气囊加压绑带在乳腺麦默通术后止血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6
作者 乔超楠 施煜军 王路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36-38,共3页
目的:乳腺肿瘤术后常伴随疼痛、肿胀、出血等并发症,文章旨在探讨仿生“文胸式”可控显表气囊加压绑带是否能够减轻患者乳腺麦默通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良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8... 目的:乳腺肿瘤术后常伴随疼痛、肿胀、出血等并发症,文章旨在探讨仿生“文胸式”可控显表气囊加压绑带是否能够减轻患者乳腺麦默通术后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良性肿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乳腺麦默通术,研究组术后给予仿生“文胸式”可控显表气囊加压绑带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压力绑带干预,研究期间要求患者24 h佩戴,观察时间为1周。评价比较两组乳房/胸壁疼痛及肿胀情况、出血率、出血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在术后1周观察时间段内,研究组每日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和肿胀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瘤麦默通术后患者而言,采用仿生“文胸式”可控显表气囊加压绑带进行干预可能是一种可接受并且有效的治疗选择,有利于减轻术后乳腺肿胀和疼痛,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文胸式”可控显表气囊加压绑带 乳腺麦默通术 乳腺良性肿瘤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排水系统三维模拟技术研究
17
作者 马俊成 王路军 +2 位作者 李苗苗 李迎俊 李一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1期154-156,共3页
针对甘肃某变电站的排水系统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站点数据建模的方法,解决了变电站排水系统以及内涝的防治的问题。站点数据三维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变电站排水系统存在的极大隐患,还能准确地为变电站... 针对甘肃某变电站的排水系统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站点数据建模的方法,解决了变电站排水系统以及内涝的防治的问题。站点数据三维建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变电站排水系统存在的极大隐患,还能准确地为变电站的内涝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排水系统 三维建模 站点数据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坝基层间岩体破坏及突渗力学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路军 曹志国 +6 位作者 程建超 刘升贵 周宏伟 武洋 王俊光 欧阳迪 薛东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2-1208,共17页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为西部矿区矿井水资源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煤矿地下水库安全稳定的科学问题之一是开采扰动下煤岩体渗透特性突变机理及量化表征。以陕西大柳塔煤矿为原型开展了煤矿地下水库层间岩体裂隙演化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为西部矿区矿井水资源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煤矿地下水库安全稳定的科学问题之一是开采扰动下煤岩体渗透特性突变机理及量化表征。以陕西大柳塔煤矿为原型开展了煤矿地下水库层间岩体裂隙演化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渗流耦合试验。结果表明:下煤层工作面朝上部水库推进过程中层间岩层发生拉伸剪切破坏,裂隙逐渐向水库坝体方向延伸,采用数字散斑方法观测到坝基岩体裂隙网络由离散局部变形连通形成宏观裂缝,并贯穿至煤柱坝体;从几何和拓扑角度定量地分析了裂隙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证实了裂隙演化在空间上存在连通概率,岩层的裂隙网络连通属于渐进式,区别于岩石试件裂隙激增式扩展过程。综合考虑原岩应力、初始采动应力、循环加卸载等作用,发现采动应力导致煤体的体胀作用远大于砂岩,砂岩作为硬岩关键层有利于抑制裂隙扩展和渗透增加;采用基于分数阶理论的非达西渗透率公式计算瞬态法测试的渗透率,相比常规计算方法具有更好的灵敏性,渗透率突变伴随着应力突降、体应变激增、破裂信号陡增等行为,揭示了渗透率的本质是裂隙网络的拓扑连接,提出了突渗的力学定义和拓扑定义。采用逾渗理论将裂隙网络连通视为连续相至非连续相的跳跃行为,建立了煤岩体突渗的逾渗模型,经应力渗流、蠕变渗流等试验验证模型有效且形式简单,为突渗力学行为的数学描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煤岩体破坏 突渗定义 逾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构建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周宏伟 荣腾龙 +2 位作者 牟瑞勇 王路军 任伟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1-235,共15页
首先对煤体渗透率的经典模型进行了简介,其次结合采动过程中煤体内的力学变化机制及渗透率的控制因素提出了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就每个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关键问题包括以下3个方面:采动... 首先对煤体渗透率的经典模型进行了简介,其次结合采动过程中煤体内的力学变化机制及渗透率的控制因素提出了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就每个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关键问题包括以下3个方面:采动煤体各向异性特征、采动煤体损伤破裂特征和煤体吸附解吸特征的表征方法。其中,各向异性特征的煤体渗透率模型可划分为有效应力变化和几何参数变化进行表征的两类,有效应力变化角度的建模结果基本为指数型函数、几何参数变化角度的建模结果多为3次方的幂函数;损伤破裂特征的煤体渗透率模型被归纳为本构方程中含损伤变量和渗透率表达式中含损伤变量的2类,本构方程中含损伤变量的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渗透率表达式中含损伤变量的模型能够更加直观的表示渗透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煤体吸附解吸特征的表征方法中对基于吸附热力学而建立的煤体吸附应变表达式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在煤体渗透率模型构建中Langmuir方程形式的吸附应变表达式应用最为广泛。然后,对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将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归纳为有效应力型、几何参数型和系数拟合型的3类,依次对3类模型中代表性成果的表达式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最后,从每个关键问题的角度对后续构建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模型 采动应力 各向异性 损伤破裂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体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路军 周宏伟 +1 位作者 荣腾龙 任伟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96-2202,共7页
深部煤体蠕变规律研究对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改善瓦斯抽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推导出煤体三维应力条件下非线性蠕变本构方程。考虑深部煤体赋存的高应力环境及应力变化路径,进行了三向应力状态... 深部煤体蠕变规律研究对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改善瓦斯抽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数阶导数流变模型,推导出煤体三维应力条件下非线性蠕变本构方程。考虑深部煤体赋存的高应力环境及应力变化路径,进行了三向应力状态下轴压恒定、分级卸围压的煤体蠕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向高应力状态下,试件的轴向和环向应变表现为初始蠕变和稳态蠕变,最终出现加速蠕变阶段;在相同差应力条件下,煤体蠕变变形随围压增大而减小。利用煤体卸围压蠕变实验数据对文中蠕变本构方程的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蠕变本构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煤体蠕变三阶段,特别是加速阶段。在蠕变本构方程参数确定的前提下,分析了应力水平、分数阶导数阶数及黏性系数对煤体蠕变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体 蠕变本构模型 体积应变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