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弹气动性能对弹体响应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超伦 薛林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180,共7页
防空导弹具有拦截时间有限、反应时间短的特点,响应快速性对于导弹拦截能力至关重要。国内外导弹总体设计的专著中对响应快速性的研究很多,但均未对其影响因素做系统论证,对于布局形式对响应特性影响未有严谨说法,特别是弹体气动非线性... 防空导弹具有拦截时间有限、反应时间短的特点,响应快速性对于导弹拦截能力至关重要。国内外导弹总体设计的专著中对响应快速性的研究很多,但均未对其影响因素做系统论证,对于布局形式对响应特性影响未有严谨说法,特别是弹体气动非线性对弹体响应快速性的影响还未见纸端。首先建立弹体响应特性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弹体开环响应传函;随后对影响响应特性的参数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导弹静稳定度、气动布局形式、气动非线性对弹体开环响应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典型算例对分析结果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静稳定度是影响弹体开环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静稳定度越大响应快速性越好,气动布局形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弹体的开环响应快速性,升力线斜率与气动压心的非线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弹体开环响应特性的提高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总体设计 气动舵控制 响应特性 静稳定度 布局形式 气动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体动态特性的非奇异有限时间制导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伦 宋保华 常超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7,共6页
为满足导弹拦截机动目标时交会角约束和有限时间收敛的需求,建立了考虑弹体一阶动态特性的制导模型。把目标加速度视为有界外界干扰,同时结合非线性反步设计法中的动态面法,设计一种考虑弹体动态延迟的非奇异滑模制导律,并且证明了基于L... 为满足导弹拦截机动目标时交会角约束和有限时间收敛的需求,建立了考虑弹体一阶动态特性的制导模型。把目标加速度视为有界外界干扰,同时结合非线性反步设计法中的动态面法,设计一种考虑弹体动态延迟的非奇异滑模制导律,并且证明了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制导系统状态可渐进收敛到零。在所设计的制导律下,对单侧机动的低空高速目标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奇异制导律可以有效降低弹体动态延迟带来的影响,而且具有较低的脱靶量与交会角误差;与考虑弹体动态特性和交会角约束的最优导引律相比,其具有更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制导律 动态特性 交会角约束 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机动能力的交会角约束弹道设计方法
3
作者 王超伦 薛林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70,76,共6页
一般导引弹道的设计都是以导弹可用过载远远满足需用过载为前提,但是防空导弹受其尺寸和燃料的限制,在攻击空袭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其脱靶量,还要权衡其拦截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建立了二维交战模型,并通过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一种考虑... 一般导引弹道的设计都是以导弹可用过载远远满足需用过载为前提,但是防空导弹受其尺寸和燃料的限制,在攻击空袭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其脱靶量,还要权衡其拦截能力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建立了二维交战模型,并通过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一种考虑交会角与过载约束的导引方式;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可用过载边界曲线,设计一种时变权系数;最后对导引弹道进行仿真,验证导引方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弹道设计 多约束制导 交会角约束 机动性能 可用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企业竞争性采购产品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超伦 李长俊 +2 位作者 赵磊 徐一飞 方博 《航天工业管理》 2016年第6期29-32,共4页
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用户对经费的管理更加精细化,针对小卫星系统的竞争性采购模式日渐成为主流。因此,作为国内小卫星系统的主要研发企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面向卫星竞争性采购的产品、价格以及市场等配套管理方面... 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用户对经费的管理更加精细化,针对小卫星系统的竞争性采购模式日渐成为主流。因此,作为国内小卫星系统的主要研发企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在面向卫星竞争性采购的产品、价格以及市场等配套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竞争性采购策略要求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知识管理 航天企业 采购模式 竞争性 小卫星系统 宏观政策 配套管理 采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骨料堆积体级配概率识别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超伦 杨达赖 +2 位作者 李晓光 王建刚 肖馨怡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1期210-213,共4页
传统取样筛分方法难以对堆场骨料级配进行快速准确测量,因此,文章建立双目立体视觉采集系统,将真实三维空间上的点投影到相机的二维平面上,进行立体匹配,得到视差图,结合双目立体视觉距离测量,得到堆积体三维模型。然后对锥形堆积体俯... 传统取样筛分方法难以对堆场骨料级配进行快速准确测量,因此,文章建立双目立体视觉采集系统,将真实三维空间上的点投影到相机的二维平面上,进行立体匹配,得到视差图,结合双目立体视觉距离测量,得到堆积体三维模型。然后对锥形堆积体俯视拍摄采集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骨料图像分割,统计图像中颗粒骨料的面积占比,对同一条带不同高度范围内的粗颗粒浓度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人工筛分手动测量结果,表明文章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骨料堆积 机制砂石 智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推力对PIF-PAF控制导弹的动力学影响研究
6
作者 孙晓峰 王超伦 徐珊珊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4,60,共7页
针对Aster导弹在PIF(pilotage inertial enforce)-PAF(puissance an frein)控制中的动力学问题,分析了侧向推力对导弹法向力、俯仰力矩、控制力的影响,建立了PIF-PAF控制导弹的纵向运动模型,采用小扰动线性化方法得到了PIF-PAF控制导弹... 针对Aster导弹在PIF(pilotage inertial enforce)-PAF(puissance an frein)控制中的动力学问题,分析了侧向推力对导弹法向力、俯仰力矩、控制力的影响,建立了PIF-PAF控制导弹的纵向运动模型,采用小扰动线性化方法得到了PIF-PAF控制导弹的纵向扰动运动模型以及短周期运动模型。探讨了PIF-PAF控制提升过载响应时间的原理。解释了Aster导弹采用大面积弹翼、大面积舵面并将弹翼前缘后掠角设计为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气复合控制 Aster防空导弹 复合控制导弹 侧向推力 动力学模型 飞行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总体单位产业链延伸策略探索
7
作者 马忠成 赵云 王超伦 《卫星应用》 2016年第6期72-74,共3页
一、引言卫星总体单位指卫星研制过程中集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总装、测试、大型试验)、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于一体的工程技术实体。研制流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卫星方案的设计、实施、进度流程及产品质量管控,向用户提... 一、引言卫星总体单位指卫星研制过程中集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总装、测试、大型试验)、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于一体的工程技术实体。研制流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完成卫星方案的设计、实施、进度流程及产品质量管控,向用户提交最终产品。卫星研制本身是一种"烧钱"行为,需要较大的经费支撑,现阶段多为国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单位 卫星工程 策略探索 卫星研制 工程项目管理 产业链延伸 大型试验 国家行为 系统集成 中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弹体动态特性的机动效率约束导引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超伦 薛林 闫晓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5,共8页
针对考虑交会角和过载约束导引律在大机动时能量损失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导弹机动效率的多约束制导律。应用最优二次型原理推导出考虑一阶弹体延迟的时变导引系数闭环次优制导形式,将导弹机动时刻阻力系数引入时变权系数,并通过迭代... 针对考虑交会角和过载约束导引律在大机动时能量损失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导弹机动效率的多约束制导律。应用最优二次型原理推导出考虑一阶弹体延迟的时变导引系数闭环次优制导形式,将导弹机动时刻阻力系数引入时变权系数,并通过迭代确定机动效率约束边界。将时变约束表示成剩余时间与弹体延迟时间的函数,代入制导指令,进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常值与机动目标,文中制导律与过载约束导引律同只考虑交会角约束的导引律相比,对目标均能实现末端弹道成型要求,而考虑机动效率的制导指令分配更为合理,在避免指令加速度饱和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拦截末端速度损耗,提高制导精度与毁伤效果。且该制导律中时变权系数无须配平求解,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迭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制导律 动态特性 多约束条件 最优控制 机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机动效率的多约束导引律设计
9
作者 王超伦 薛林 闫晓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94-1601,共8页
针对考虑交会角约束的导引律在可用过载不足时将导致大的交会角误差问题,推导一种考虑时变过载约束的制导形式,而该导引律在实现较大机动的同时会带来较大能量损失,进而提出一种考虑导弹机动效率的多约束导引律。首先,应用最优二次型原... 针对考虑交会角约束的导引律在可用过载不足时将导致大的交会角误差问题,推导一种考虑时变过载约束的制导形式,而该导引律在实现较大机动的同时会带来较大能量损失,进而提出一种考虑导弹机动效率的多约束导引律。首先,应用最优二次型原理推导出一种时变控制项权系数的闭环制导形式;其次,将导弹机动时刻阻力系数引入时变权系数,并通过迭代分别确定可用过载与机动效率约束边界;最后,将时变过载约束表示成剩余时间的函数,代入制导指令,并进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2种导引律均能较好地实现末端弹道成型要求,考虑机动效率的制导指令分配更为合理,并有效降低了拦截末端速度损耗,提高了制导精度与毁伤效果;且考虑机动效率的导引律中时变权系数无须配平求解,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迭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导引律 末端交会角 多约束条件 最优控制 机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柔性压阻传感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骆泽纬 田希悦 +5 位作者 范基辰 杨鑫 樊天意 王超伦 吴幸 褚君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9,共11页
传感器是能将外部物理激励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器件。随着物联网、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与其适用环境的标准愈来愈高,全球的科学技术研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具有新材料、新结构、... 传感器是能将外部物理激励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器件。随着物联网、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与其适用环境的标准愈来愈高,全球的科学技术研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具有新材料、新结构、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已被广泛报道,其材料选择、结构控制、制备工艺流程等技术不断完备。其中,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系列的外加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性能优异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大测量范围、快速响应和高重复性等特点。传感器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主要调控因素。传统的传感器表征测试方法只能静态地测量器件的结构,却无法在器件工作状态下实时地、动态地监测材料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原位表征测量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传感器性能提供了直观的实验支持。与此同时,单一传感器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技术需求,阵列化、智能集成系统成为未来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传感系统不仅具备柔性压阻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功能,还将传感器与设计的集成电路相连,通过电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与处理,使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计算,完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最终将数据传输到终端显示,展示出人体生理健康信息监测所需要的信息与智能化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化进展,结合原位表征技术阐明了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机制,探讨了基于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系统构筑,最后展望了柔性压阻传感器与多功能智能传感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学 压阻传感器 原位表征 智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面检测的工艺管道腐蚀状态评估
11
作者 王超伦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21年第4期50-52,59,共4页
建立工艺管道腐蚀状态评估流程,对在役重点工艺管道进行全面腐蚀检测和腐蚀状态评估。采用定点测厚和面测厚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全面识别管道腐蚀部位和程度;根据管道基础数据和检测数据综合计算管道腐蚀速率、极限壁厚和剩余寿命,并制定... 建立工艺管道腐蚀状态评估流程,对在役重点工艺管道进行全面腐蚀检测和腐蚀状态评估。采用定点测厚和面测厚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全面识别管道腐蚀部位和程度;根据管道基础数据和检测数据综合计算管道腐蚀速率、极限壁厚和剩余寿命,并制定检验策略。采用全面腐蚀检测方法,识别出某常顶油气挥发线明显腐蚀减薄部位15处,计算出两种不同管径的管道最大腐蚀速率分别为1.133 mm/a和0.911 mm/a,其剩余寿命分别为4.81 a和6.93 a,推荐检测频次为4次/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管道 全面腐蚀检测 定点测厚 面测厚 检验策略 剩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man spect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被引量:1
12
作者 Fang Liang Hejun Xu +3 位作者 Xing Wu Chaolun Wang Chen Luo Jian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3期80-93,共14页
Two-dimensional (2D) materials have become a hot study topic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electronic,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The unique band structures of strong in-plane chemical bonds and wea... Two-dimensional (2D) materials have become a hot study topic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electronic, opt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The unique band structures of strong in-plane chemical bonds and weak out-of-plane van der Waals (vdW) interactions make 2D materials promising for nanodevices and various other applications. Raman spectroscopy is a powerful and non-destructive characterization tool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2D materials. In this work, we review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2D materials with Raman spectroscopy.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aman spectroscopy technique to semiconductors, superconductivity, photoelectricity, and thermoelectr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AN MOS2 GRAPHENE 2D materials non-destructive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netic hysteresis and refrigeration capacity of Ni-Mn-Ga alloys near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斌 龙毅 +4 位作者 段静芳 王超伦 常永勤 叶荣昌 吴光恒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576-579,共4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gnetic hysteresis and refrigeration capacity of Ni-Mn-Ga alloys in detail during heating and cooling isothermal magnetisation processes. The Ni-Mn-Ga alloys show larger magnetic hysteresis wh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gnetic hysteresis and refrigeration capacity of Ni-Mn-Ga alloys in detail during heating and cooling isothermal magnetisation processes. The Ni-Mn-Ga alloys show larger magnetic hysteresis when they trans-form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but smaller magnetic hysteresis when they transform from martensite to austenite. This behaviour is independent of either the pure Ni-Mn-Ga alloys or the alloys doped with other elements.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agnetic hysteres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gnetic entropy change and refrigeration capacity is not simply linear. For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magnetocaloric effect of Ni-Mn-Ga alloy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both on cooling and heat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frigeration capacity first-order magnetic transition Heusler allo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