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型石墨形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志康 王贻青 黄忠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36,39,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加钛、稀土镁铁水中活性氧含量,对凝固过程中的试样液淬和使铁水在石墨型中凝固,研究了D型石墨的形成。把D型石墨的产生条件分为三类:过冷作用,铁水物化性质改变和两者综合作用。
关键词 D型 石墨 形成条件 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奥氏体枝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志康 甘雨 王贻青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11,共3页
本文介绍了高碳当量灰铸铁中奥氏体枝晶的形貌及其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以及化学成分、冷却速度、合金元素、冶金因素等对奥氏体枝晶数量的影响。
关键词 碳当量 灰铸铁 奥氏体枝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水平连铸矩型材凝固过程热边界的确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甘雨 郭学锋 +1 位作者 朱锦侠 王贻青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0-26,69,共7页
本文以50×90mm水平连铸灰铸铁型材为对象,通过实测结晶器内石墨套特征点的温度值,用差分法求解了型材表面与结晶器传热的热流边界条件。与实测的结晶器冷却水带走的热量比较,证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
关键词 水平连铸 凝固过程 热边界 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铸造白口铁磨球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研究
4
作者 张云鹏 王国良 +2 位作者 朱锦侠 王贻青 苏俊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04-107,110,共5页
通过与静力金属型铸造磨球相比较,研究了离心铸造白口铁磨球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心磨球的碳化物呈板块状,基体组织为等轴晶,且屈氏体进一步细化.离心磨球的硬度不因离心铸造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 通过与静力金属型铸造磨球相比较,研究了离心铸造白口铁磨球的组织特点与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心磨球的碳化物呈板块状,基体组织为等轴晶,且屈氏体进一步细化.离心磨球的硬度不因离心铸造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冲击韧性大幅度提高.离心磨球的抗冲击磨损性能高于静力金属型磨球,并且在高冲击功条件下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铸造 白口铁 磨球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偏析对铸铁中枝晶和共晶奥氏体分解产物显微硬度的影响
5
作者 范志康 朱锦侠 +1 位作者 甘雨 王贻青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8-10,共3页
研究了正偏析元素Mn和反偏析元素Si对铸铁基体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n含量的提高,共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区和枝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区边缘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随Si含量的提高,枝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和共晶奥氏体分解产物中心处显微硬... 研究了正偏析元素Mn和反偏析元素Si对铸铁基体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n含量的提高,共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区和枝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区边缘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随Si含量的提高,枝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和共晶奥氏体分解产物中心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Mn、Si的合适搭配能使枝晶奥氏体和共晶奥氏体分解产物区的显微硬度分布相对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析 显微硬度 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中第三组元的偏析参数
6
作者 范志康 甘雨 +1 位作者 王贻青 朱锦侠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2-25,85,共4页
本文从schiel方程推导出在给定冷却速度下铸铁枝晶奥氏体及共晶奥氏体中第三组元的偏析参数KS和偏析梯度KR的计算式,并讨论了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别。
关键词 铸铁 枝晶奥氏体 偏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凝固过程中等轴枝晶生长的数学模型
7
作者 张云鹏 杨秉俭 +1 位作者 苏俊义 王贻青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在枝晶晶粒的尺度上,从同时满足溶质守恒与热平衡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合金凝固过程中等轴枝晶生长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由4个相互联系的微分方程组成,可通过计算机求解,为模拟枝晶合金凝固组织的形成过程奠定了初步基础。
关键词 凝固模拟 枝晶生长 数学模型 合金 凝固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晶合金凝固组织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云鹏 苏俊义 王贻青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论述了共晶合金凝固组织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和研究进展。指出以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冷却过程的工艺参数为条件,模拟其凝固组织的形成过程,将成为共晶合金凝固过程微观模拟的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共晶合金 凝固组织 数值模拟 微观模拟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混合组织球铁中Si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朱锦侠 张云鹏 王贻青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研究了生产B/M混合组织球铁时Si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或少量添加合金元素条件下,通过淬火处理获得B/M混合组织球铁时,球墨铸铁基体中贝氏体数量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则明显减少;随着Si含量的增加TTT曲... 研究了生产B/M混合组织球铁时Si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或少量添加合金元素条件下,通过淬火处理获得B/M混合组织球铁时,球墨铸铁基体中贝氏体数量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则明显减少;随着Si含量的增加TTT曲线左移,这种现象不同于Si在钢中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混合组织 硅分析 球墨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铁连续铸造连续轧制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德海 梁吉 +3 位作者 王贻青 甘雨 陆文华 武宏强 《机械工艺师》 CSCD 1991年第1期26-28,共3页
一、简况有色金属的连续铸造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取得了成功。在连续铸钢方面,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德国人S.Junghans和美国人L.Ross取得了工业规模的成功。至1981年,全世界51个国家共装有415台连铸设备,年产钢13500万吨,占当年钢产量... 一、简况有色金属的连续铸造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取得了成功。在连续铸钢方面,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德国人S.Junghans和美国人L.Ross取得了工业规模的成功。至1981年,全世界51个国家共装有415台连铸设备,年产钢13500万吨,占当年钢产量的20%.足见连续铸钢发展的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连续铸造 连续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