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生对基层医师职业认同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璇 董雅萌 +4 位作者 张蓓瑶 赵小宇 张玥 冯凤莲 王贵英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68-774,共7页
目的深入了解医学生对基层医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和群体差异,为促进广大医学生就业,增加未来基层医师职业忠诚度并为提高总体医疗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编制基层医师职业认同度调查问卷,于2023年8月—10月,对医学生对基层医师职业认... 目的深入了解医学生对基层医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和群体差异,为促进广大医学生就业,增加未来基层医师职业忠诚度并为提高总体医疗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编制基层医师职业认同度调查问卷,于2023年8月—10月,对医学生对基层医师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301例医学生对基层医师职业认同度总均分为(3.92±0.90)。不同性别、专业的医学生职业认同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以及不同户口所在地、学历、学制、年级、高考志愿选择的医学生,职业认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薪资和职业发展前景是限制医学生对基层医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社会需要和政策倡导是促进医学生对基层医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结论医学生对基层医师的职业认同度处于中等水平,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以及高考第一志愿录取、户口所在地、学历、学制、年级、高考志愿选择对基层医师职业认同度有影响,我们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入手列举相关可行解决方案,借此为改善医学生职业认同度现状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基层医师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预处理法对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安广权 高英超 +3 位作者 于跃明 何景利 王贵英 于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1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及观察组27例。围术期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并严格控制术后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 目的探讨改善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1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及观察组27例。围术期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并严格控制术后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SI),血清、肿瘤组织和瘤组织周围正常黏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和恢复均早于对照组;肿瘤组织中TNF-α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正常黏膜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可有效降低大肠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缩短胰岛素抵抗时间,提高瘤组织周围正常黏膜的TNF-α水平,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胰岛素抵抗 糖预处理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贵英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4年第8期130-132,共3页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不同位置的主应力部分大于15MPa,而应力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风险,针对该问题,研究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该技术通过调整水灰比例,调整掺合料的合理配比,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现...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不同位置的主应力部分大于15MPa,而应力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存在安全风险,针对该问题,研究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该技术通过调整水灰比例,调整掺合料的合理配比,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自收缩现象,从而改善水泥浆体与骨料之间的界面黏结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浇筑之前,钢筋绑扎内部预埋的冷却水管,调整冷却管的间距。通过水流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将混凝土捣实。选择合适的养护措施。针对裂缝可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V型槽,对钢筋彻底除锈,涂防锈涂料。测试结果表明,在厚度为100、150、200mm时主应力均低于10MPa,符合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降低应力的效果,刚度也得以提升,实现了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良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混凝土 裂缝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术后病人的健康指导及效果观察
4
作者 宋锦平 王贵英 任菊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0-371,共2页
通过对 2 0 0 0余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病人的细致全面的健康指导 ,帮助病人建立和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增加了病人的复诊率 ,防止或及早处理因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引起的高眼压和其它的副作用 ,使多数病人获得了满... 通过对 2 0 0 0余例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病人的细致全面的健康指导 ,帮助病人建立和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 ,增加了病人的复诊率 ,防止或及早处理因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液引起的高眼压和其它的副作用 ,使多数病人获得了满意的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性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健康指导 皮质类固醇激素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脸”补议
5
作者 王贵英 《辞书研究》 2006年第4期196-197,211,共3页
关键词 “变脸”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补议 《四世同堂》 人物情绪 《西游记》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的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研究
6
作者 董立学 蒋明 +8 位作者 陆星 吉哲慧 魏辉杰 李清 孙艳红 陈见 李佩 李明光 王贵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解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生物学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1尾黑尾近红鲌[平均体重(115.71±24.12)g]消化系统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了解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生物学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1尾黑尾近红鲌[平均体重(115.71±24.12)g]消化系统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黑尾近红鲌口亚上位,口裂宽/吻长、口裂高/吻长分别为1.68±0.16、1.46±0.12;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和肠组成,肠道盘曲简单,以折点为界可将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2)黑尾近红鲌肝脏指数为0.51±0.31,肠道系数为0.93±0.23,胰腺组织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3)食道与前肠、中肠、后肠褶皱数量均差异显著,粘液细胞密度差异不显著;前肠管腔直径、褶皱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后肠;(4)肠内面突起的皱褶发达,前肠和后肠分泌孔小而密集,微绒毛短而粗;中肠分泌孔大而多,微绒毛长而密,排列整齐。以上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的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符合其肉食性兼具杂食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茬水果黄瓜栽培技术
7
作者 孙超 王贵英 +2 位作者 张桂珍 邵维仙 李兴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21期22-22,共1页
1品种选择应选择果实长12—15cm之间,成熟度一致,瓜形短棒状,中部棱沟浅、疏,无刺或少刺,果皮薄厚适中,瓜皮绿色、着色均匀,果肉质密、细嫩清香;耐低温弱光,着花节位低,长势和分生能力都较强的全雌性品种。如国内培育的中农... 1品种选择应选择果实长12—15cm之间,成熟度一致,瓜形短棒状,中部棱沟浅、疏,无刺或少刺,果皮薄厚适中,瓜皮绿色、着色均匀,果肉质密、细嫩清香;耐低温弱光,着花节位低,长势和分生能力都较强的全雌性品种。如国内培育的中农系列、京研迷你系列和国外进口的康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栽培 越冬茬 技术 水果 品种选择 耐低温弱光 中农系列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微流水处理对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喻亚丽 李清 +7 位作者 张浪 孙艳红 鲁晓蓉 魏辉杰 陈见 李佩 高银爱 王贵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6,共12页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b^(*))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和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d和12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和76.75%。第8天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分别为6.85、41.05和53.8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α-亚麻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总量分别为48.05、1336.43和524.43 mg/100 g显著高于4 d和12 d。研究表明,短期微流水处理8 d时,在保证肌肉营养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体色和肌肉颜色,增加肌肉口感,为池塘养殖淡水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微流水处理 质构特性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贵英 喻亚丽 +8 位作者 何力 毛涛 董立学 李佩 陈见 孙艳红 魏辉杰 李明光 李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80,共9页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 为探明杂交鲌“先锋1号”与其母本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父本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营养品质差异,对三种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父本,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本。杂交鲌肌肉的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母本,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父本。杂交鲌肌肉中十五碳烷酸(C15∶0)、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黑尾近红鲌。杂交鲌肌肉硬度显著高于母本,肌肉弹性显著低于父本;铁含量与父本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母本。结果表明,杂交鲌“先锋1号”肌肉营养成分兼具双亲的优良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是一种优质的营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先锋1号” 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营养成分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黑尾近红鲌消化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26
10
作者 白晓慧 王贵英 熊传喜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一龄和二龄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肝胰脏及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对两个年龄组个体的上述消化酶活性分别进行了比较。实验测得一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一龄和二龄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肝胰脏及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并对两个年龄组个体的上述消化酶活性分别进行了比较。实验测得一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二龄鱼蛋白酶活性大小为中肠>前肠>后肠>肝胰脏;两个年龄组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为肝胰脏>中肠>后肠>前肠;两个年龄组消化道中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为后肠>中肠>前肠>肝胰脏。总体来看,一龄鱼消化酶活性大于二龄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差异显著,而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二龄鱼人工配合饲料中,要适当减少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建发 檀紫瑞 +2 位作者 李杰 王淼 王贵英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5期446-452,共7页
目的构建预测直肠癌骨转移患者1、2年生存率的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应用SEER*Stat软件收集1973-2017年的直肠癌骨转移671例作为建模组,收集我院直肠癌骨转移108例作为验证组。应用多因素Lasso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直肠癌... 目的构建预测直肠癌骨转移患者1、2年生存率的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应用SEER*Stat软件收集1973-2017年的直肠癌骨转移671例作为建模组,收集我院直肠癌骨转移108例作为验证组。应用多因素Lasso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预测的独立因素,构建预测直肠癌骨转移患者1、2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通过C指数及临床决策曲线(DCA)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应用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校正曲线进行一致性评价,应用验证组的数据进行验证,并绘制决策树帮助临床进行分类诊治。结果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M分期、手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放疗及化疗7个因素是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预测的独立因素,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成功构建了列线图。建模组构建列线图所得C指数为0.75,验证组所得C指数为0.74。结论本次研究构建的预测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生存率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贵英 曾可为 +1 位作者 郑翠华 李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通过添加混合油 (豆油∶鱼油为 2∶1 )配制 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 ,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鳜鱼 (平均体重 61 g)生长的影响。混合油添加量为 0~ 8% ,饲料脂肪含量为 4~ 1 2 % ,蛋白质含量为 44 0 %。结果显示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和... 通过添加混合油 (豆油∶鱼油为 2∶1 )配制 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 ,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鳜鱼 (平均体重 61 g)生长的影响。混合油添加量为 0~ 8% ,饲料脂肪含量为 4~ 1 2 % ,蛋白质含量为 44 0 %。结果显示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和蛋白质效率有显著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在 7%~ 1 2 %时 ,鳜鱼特殊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高。说明适当增加饲料脂肪含量能够促进鳜鱼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配方 饲料 脂肪水平 鳜鱼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13
作者 许建发 冯和林 +2 位作者 檀紫瑞 苏明明 王贵英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3期27-30,共4页
目的构建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搜索SEER数据库中1975年~2016年的滑膜肉瘤患者资料。应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纳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人种、原发灶情况、T分期、N分期、M分... 目的构建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搜索SEER数据库中1975年~2016年的滑膜肉瘤患者资料。应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纳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人种、原发灶情况、T分期、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淋巴结转移情况、肺转移情况、放疗情况、化疗情况等,初步筛选滑膜肉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lasso回归筛选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计算C指数值;应用列线图预测模型ROC及临床决策曲线(DCA)对预测列线图准确性进行评价;应用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滑膜肉瘤患者的年龄、原发灶情况、T分期、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肺转移情况、放疗情况、化疗情况等因素与预后存在相关性(P均<0.05)。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等5个因素是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对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的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指数为0.813,ROC和DCA准确性评价显示可信度较高,校正曲线结果显示生存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由年龄、T分期、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等5个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组成的滑膜肉瘤患者3、5年预后预测列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列线图 预后预测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用药物对黑尾近红鲌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贵英 李清 +3 位作者 童红斌 汪志军 李明光 王晓玲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0-72,共3页
本文采用静水实验法,研究了敌百虫、硫酸铜、敌杀死和漂白粉对黑尾近红鲌的急性毒性,并利用寇氏法计算出了其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关键词 敌百虫 硫酸铜 敌杀死 漂白粉 黑尾近红鲌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对配合饲料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贵英 夏小平 +2 位作者 曾可为 夏儒龙 李清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以三氧化二铬 (Cr2 O3)为指示物 ,测定了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 48.95 %、7.5 1 %和45 .35 %、7.2 0 %的饲料配方W1 和W2 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DP)、脂肪表观消化率 (DI) ;并用配方W1 和W2 在水泥池网箱中进行 31d的喂养试验 ;试验期... 以三氧化二铬 (Cr2 O3)为指示物 ,测定了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 48.95 %、7.5 1 %和45 .35 %、7.2 0 %的饲料配方W1 和W2 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DP)、脂肪表观消化率 (DI) ;并用配方W1 和W2 在水泥池网箱中进行 31d的喂养试验 ;试验期间平均水温 2 1℃。结果表明 :鳜鱼对配方W1 和W2 的蛋白质、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为 84.89%、87.93%和 92 .2 5 %、91 .86% ;W1 和W2 组的特殊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 (PER)分别为 0 .93%、1 0 9.0 3%和 0 .91 %、1 1 8.1 2 %。通过分析指出 ,配方W2 复配合理 ,能较好地促进鳜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配合饲料 消化率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精子低温保存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贵英 张涵 +4 位作者 李清 祝东梅 陈见 李佩 孙艳红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32,共6页
在4℃条件下,以精子活力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K^+、Ca^(2+)、Mg^(2+)、葡萄糖、氨基酸等组成的5种(A、B、C、D、E)精子保存液及其适量添加青霉素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为... 在4℃条件下,以精子活力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K^+、Ca^(2+)、Mg^(2+)、葡萄糖、氨基酸等组成的5种(A、B、C、D、E)精子保存液及其适量添加青霉素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温度为4℃时,精子活力达80%的保存液A、B、C、D、E的保存时间分别为48、24、60、48、48 h,保存液C的保存时间明显高于其它各组;2)在各保存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2.0×104IU/m L的青霉素,精子活力达80%的保存液A、B、C、D、E的保存时间分别为60、36、156、48、144 h,保存时间延长了12~96 h,保存液C和E的延长时间最长,均为96 h;3)人工授精试验证明,经保存的黑尾近红鲌精子能正常用于人工繁殖,受精率达(90.6±0.8)%^(91.8±0.9)%,与对照组精子受精率(92.4±0.8)%无显著差异。添加青霉素,保存液C的保存效果最好,其次是保存液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精子 保存液 青霉素 保存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黑尾近红鲌生长性能及鱼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伟东 黄峰 +4 位作者 王贵英 陈见 王进 李清 李佩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6-60,共5页
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黑尾近红鲌幼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黑尾近红鲌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饵料系数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黑尾近红鲌... 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黑尾近红鲌幼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黑尾近红鲌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饵料系数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黑尾近红鲌达到最优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7.61%、8.49%、7.57%和8.4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提高,鱼体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当饲料脂肪水平为8.98%时,鱼体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饲料脂肪水平升高使鱼体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对照组鱼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饲料脂肪水平对鱼体的干物质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以生长性能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黑尾近红鲌幼鱼饲料中适宜脂肪水平为7.57%-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 脂肪水平 生长性能 鱼体成分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鱼种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清 王贵英 +5 位作者 白晓慧 祝东梅 李佩 熊传喜 陈见 刘英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在不同水温(14、20、25、27.5、32℃)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规格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鱼种(Ⅰ:6~8 cm,1.45~2.89 g,Ⅱ:9~11 cm,3.73~6.26 g,Ⅲ:25.0~26.8 cm,119.36~123.64 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鱼... 在不同水温(14、20、25、27.5、32℃)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规格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鱼种(Ⅰ:6~8 cm,1.45~2.89 g,Ⅱ:9~11 cm,3.73~6.26 g,Ⅲ:25.0~26.8 cm,119.36~123.64 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鱼种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规格Ⅰ和规格Ⅱ的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_(Ⅰ-1)=0.005 3X1.484 8(R2=0.996 2)、Y_(Ⅱ-1)=0.003 8X1.767 1(R2=0.985 7);耗氧率关系式分别为:Y_(Ⅰ-2)=0.003 0X1.510 6(R2=0.960 4)、Y_(Ⅱ-2)=0.001 4X1.650 3(R2=0.986 6)。黑尾近红鲌鱼种的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和鱼体规格的增加略有升高,但其窒息点较低,三种规格鱼种的平均窒息点分别为0.37mg/L、0.44 mg/L和0.40 mg/L。在水温14~32℃条件下,黑尾近红鲌鱼种的耗氧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可根据其活动规律指导人工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鱼种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鲌鲂“先锋2号”、团头鲂及黑尾近红鲌的群体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艳红 马浩 +5 位作者 魏辉杰 王贵英 陈见 祝东梅 李佩 李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6,共7页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4.273、4.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82、2.803和3.080;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12、0.380和0.50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9、0.474和0.65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8、0.414和0.572。鲌鲂“先锋2号”与母本团头鲂的遗传距离为0.2709,小于与父本黑尾近红鲌的遗传距离(0.5381),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先与母本聚为一支。鲌鲂“先锋2号”从母本中获得较多的遗传物质,较双亲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基因杂合度。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探索鲌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育种后亲本与子代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鲌鲂“先锋2号”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鲌(翘嘴鲌♀×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吉哲慧 李清 +7 位作者 蒋明 孙艳红 陆星 陈见 李佩 魏辉杰 李明光 王贵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 为探究杂交鲌“先锋1号”(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的消化系统特征并分析其食性及消化吸收特点,本研究采用生物学测量、电镜扫描、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对体质量为(192.04±40.45)g杂交鲌的外部形态特征、消化道、各部分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杂交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管和肠3部分,无胃;肠道呈z字型盘旋,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胰腺组织在肝脏中成弥散性分布。(2)杂交鲌肠道系数为0.94±0.09,口咽腔长/头长比值为0.21±0.05,符合杂食性鱼类特征。(3)杂交鲌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者的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相互间都存在显著差异,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食道肌层厚度和管腔直径最长,分别为(522.59±34.06)μm和(3489.5±114.38)μm;后肠最短分别为(163.94±4.76)μm和(1937.37±64.32)μm。(4)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内呈不均匀分布,食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肠道内粘液细胞的密度;食道中多为Ⅰ型粘液细胞,前肠内多为Ⅱ型粘液细胞。(5)杂交鲌食道及整个肠道均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其中前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生物学性状 消化系统 组织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