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大疫情舆情引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8-10,共3页
-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多次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在疫情防控实际工作中,一个比疫情本身更让人感觉到惊心动魄的应该是“疫情舆情”的复杂多变。在疫情爆发时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要分辨一些“来路不明的疫情舆情”。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语境下的“疫情舆情特殊”究竟什么是“疫情舆情”,从概念上来分析,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
-
关键词
舆论引导工作
舆情引导
社会管理者
疫情防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来路不明
重大疫情
中介性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大学生幸福事件权重设置的“传统文化跟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9,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XJG-17-18-2)
-
文摘
在“微”时代,高校传统文化课不应局限在向大学生灌输价值论、认识论,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课堂情绪、生活态度等思想方面的问题,即关注大学生幸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大学生幸福
课堂情绪
权重设置
传统文化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活态度
价值论
认识论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之层理
- 3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
-
出处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16-19,共4页
-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0JD710044)
南昌工程学院校级党员创先工程课题<智力支持: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建设的实效性>(项目编号:2010DJ0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三者的机械相加,而是在特殊价值观指引下有力解答"中国当下性问题"的创造性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人类社会创造性历程中的一个特殊标志,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彰显出来的"原创思维",既传承着马克思理论的基础性精神,又贴近中国实践的具体国情。从含义、特征、意义、方法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进行价值挖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创思维
-
Keywords
Marxism
Marxism in China
creative thinking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
- 4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20-23,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10JD710044)
江西省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支持
南昌工程学院校级党员创先工程课题
-
文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原创思维"三者的机械相加,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有力解答"中国当下性问题"的创造性结合。研究拟从含义、特征、意义、方法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思维进行价值挖掘,期望发现并思考相关问题,以就教于读者。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原创思维
意义
特征
-
Keyword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reative thinking
significance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高校和谐领导班子建设探微
- 5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3-15,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工委党建重点资助项目(DJ2011-32)
江西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
文摘
高校和谐领导班子建设应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特征、方法、任务、意义等方面实现社会化,并且结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促进高校和谐领导班子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进行软硬两方面实力的准备,从文化氛围、组织机构、硬件保障、机构辅助、制度规范等方面入手,保证高校和谐领导班子建设的效果。
-
关键词
高校
和谐
领导班子
-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rmony
leadership
-
分类号
TP393.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建设探析
- 6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35-38,共4页
-
基金
南昌工程学院党员创先工程课题(2010ZC014)
-
文摘
积极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建设是信息时代下党建科学化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肩负起"以学习促现代党建,抓党建促高校发展"的使命所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建设的推进需要在两个方面铆足干劲、做好准备:一是软实力准备,二是硬实力加强。做好这两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于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水平,而且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全面发展等方面有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效应。
-
关键词
学习型党组织
高校
理论
-
Keywords
Learning Party Organizations
colleges
theory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方红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JXGXDJKT.QN-201345
JXGXDJKT.YB201340)
南昌工程学院党员创先争优项目(2012dj01)
-
文摘
新时期,高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的多发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以及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步受困于环境的改变、主体的分化、结构的变化、权威的质疑以及观念的落后等诸多因素,高校的发展与管理濒临瓶颈期。为了有效地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建设和谐校园,高校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地推动多元共治的管理新格局。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管理的桥头堡,要担当起参与和领导的重要角色,将校园各主体纳入到高校管理的新局面当中,以整合带动高等学校的管理创新。
-
关键词
管理
创新
高校
基层党组织
整合
-
Keywords
management
innovation
colleges
basic level CPC 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伪信息时代”下大学生“人的异化”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赖泽源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MKS1320)
南昌工程学院思研项目(2012sy08)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JXGXDJKT.YB-201340)
-
文摘
"伪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使用信息过程中,也在不自觉中产生了信息依赖、信息强迫、信息恐慌、信息焦虑、信息欺骗和信息违法,出现了"人的异化"。围绕与信息有关的意识、心理、能力和伦理等层面进行研究,期望获取对信息的全面认知,认清和减少信息异化给大学生造成影响。
-
关键词
“伪信息时代”
大学生
人的异化
-
Keywords
pseudo-information age
college students
human alienation
-
分类号
TB22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题名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9
-
-
作者
杨铖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71-75,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XL1519)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2014SY03)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3JY31)
-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新社会阶层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对6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对其有影响;近70%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建设起积极作用;7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的奋斗路径影响自己的人生观;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新社会阶层对自己学习目的和态度有影响,且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下存在一定差异。综观积极和消极影响,只有在大学生阶层思想行为教育、发挥新阶层榜样力量以及新媒体作用等方面做足工作,才能有效地克服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
关键词
社会
阶层
大学生
-
Keywords
society
stratum
college students
-
分类号
S811.8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中庸》的道德逻辑及其现代青年启示
- 10
-
-
作者
张晓锋
王诚德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7-11,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XJG-17-18-2)
-
文摘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逻辑的影子确实无处不在,尤其是道德逻辑的地位格外重要.道德逻辑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及其道德内在要素之间的存在规律.这些珍贵的传统道德资源,不仅仅塑造着我国灿烂的传统道德文化,而且也形成着中国人特有的东方逻辑魅力.这些都是当代青年需要倍加珍惜的民族财富.子思在《中庸》思想表述布局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道德逻辑设计,分别是重视天的道德逻辑、重视孔子思想的道德逻辑、重视引用《诗经》的道德逻辑以及重视矛盾思想的道德逻辑,并最终得出“诚”是自身道德思想的逻辑核心.通过梳理分析《中庸》的道德逻辑及其特殊意义,希冀寻求现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道德逻辑道路.
-
关键词
道德主体
逻辑设计
《中庸》
传统文化
道德行为
道德文化
《诗经》
中国人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信息技术的哲学新意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9,26,共4页
-
文摘
从一般逻辑上来分析,信息技术哲学的话题提出,主要是"从传统哲学角度去关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物理信息技术领域寻找哲学一般解释"的双向合力。从信息技术哲学的是论、存在论、要素论、问题域、前沿性等几个领域展开具体的论述,并就相关的基础性问题、前沿性话题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哲学
本体论
认识论
-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ilosophy
ontology
epistemology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从“本源”观到“本源+”观
- 12
-
-
作者
王诚德
张晓锋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4-68,共5页
-
文摘
回到"本源",虽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哲学式创造,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解蔽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实质,至多是为人们提供了"无限接近真相"的多样可能性。传统意义上的"本源"观,往往偏见式地强调"对事物或概念存在的根本性追溯",却忽视掉了"对‘本源’自身的‘本源’探究"。抑或讲,"本源"并不是静止的、封闭的、不可分的、一劳永逸的存在,而是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的、开放的、可再分的"本源+"状态。基于"本质特征"、"存在结构"、"问题域"等层面呈现"本源+"的全貌,并尝试回答其他相关基础性问题。
-
关键词
本源+
接近
人
-
Keywords
origin + v
approach
human
-
分类号
O171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青年在虚拟社区中的身体延展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陈娇云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3-17,24,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ZX06)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YB208)。
-
文摘
虚拟社区始终与青年话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蕴含的超级智能前景,更让人们有理由将其与青年的“异质化”发展结合在一起去进行更长远的考虑。虚拟社区视域下青年身体的全息影像,是一种用数字的手段去观察解决青年问题的技术性存在,包含着青年身体转向的数字化与数字技术语境下青年身体的延展性两个维度。本文从青年的“生理身体”“精神身体”和“信息身体”等三个角度展开深度研究,旨在更理性地描述虚拟社区中的青年样态特征,是青年总论的一种切入点、延伸点和侧重点,是虚拟技术研究向青年具体领域寻求新解的一种尝试。
-
关键词
虚拟社区
青年
身体
延展
-
Keywords
virtual community
youth
body
extension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信息技术与道德的对向性研究
- 14
-
-
作者
邹颖佳
王诚德
-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YB208)。
-
文摘
在“信息技术之于道德关系”与“道德需要之于信息技术”的对向性解析过程中,探微信息技术的道德至善。从价值取向上来分析,信息技术就是向善向美、良治优序、幸福人道的人工物。将信息技术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来分析,不仅仅旨在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道德,更是通过咀嚼信息技术语境分析出实然道德国情、应然道德动态,客观地进行信息技术的精神品质设计环节。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道德
善
-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ality
goodness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